资源描述
光的反射
教学设想:
本课是在学习光的直线传播的基础上学习的。本节课主要讲授光的反射规律:入射角和反射角相等,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最后把反射分成两类: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光的反射”是光沿直线传播的延伸,是本章的重点内容。通过这节课学习,可进一步巩固平面镜成像,同时也为学习光的折射奠定了基础,它与日常生活、生产、军事、航天技术钧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学习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应用能力。
对于刚学习物理的初二学生来说,应该让他们从直观形象的感性认识出发去主动获取物理知识,这样才能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这节课采用引导探究法教学,主要是运用学生分组实验和演示实验,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和学生的观察、实验、分析、讨论、归纳来完成本节课教学任务,并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这样有效地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
1.了解光在一些物体表面可发生反射。
2.初步理解光反射的规律,知道法线、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含义,了解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3.能在生活、生产中判别光的反射的具体应用。
4.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学习、研究的兴趣。
5.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的能力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6.经历“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活动,获得比较全面的对探究活动的体验。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重点: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难点:
光的反射定律的探究中“三线共面”的探究;
用反射定律解释平面镜成虚像的原理。
教学突破:
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分组实验,增加学生的学习经验和生活体验,讨论分析、归纳总结出光的反射规律。通过阅读和作图,用反射定律解释平面镜成虚像的原理,了解虚像的一些特点,为后续学习凸透镜所成的实像或虚像的解释作准备。
教学准备:
多媒体电脑、展台、自制课件,激光笔,平面镜,附有量角器的白色硬纸板(可折叠)等。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说明
引入新课:
演示:平面镜将太阳光照在室内的墙上。
提问:你观察到什么?(墙上有一明亮的光斑)
归纳:光射到物体表面时,有一部分光会被物体表面反射回来,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引入:为什么我们能看见本身不发光的物体?为什么平面镜能成像?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光的反射。(板书课题)
观察实验,回答观察到的现象。
教师从实验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演示:把一白色硬纸板竖直放置在平面镜上,让一束光紧贴硬纸板射向平面镜的O点。
讲解:与光的反射有关的几个术语。
探究活动一:重复上述实验,测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
探究活动二: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观测几组入射角,并将有关数据填入下表:
次数
入射角i
反射角r
1
2
3
归纳:反射角=入射角
探究活动三:移动入射光线的方向,使之与反射光线重合。
提问:此现象是否遵循一定的规律?
归纳:当入射光线垂直射向镜面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重合,反射角=入射角=0°。
学生观察领悟。
学生根据观测的数据,填写课本第74页的表格,总结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
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实验探究,小台阶、低起点地分七小步进行,继而再根据探究活动,讨论总结光的反射定律,有利于培养学生实验的良好习惯。
探究活动四:入射光线逐步偏离重合位置,观察反射光线的变化情况。
归纳:当入射光线远离法线,反射光线也远离法线;入射角增大,反射角也增大。
探究活动五:寻求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的位置关系。
归纳: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
探究活动六:以法线ON轴线,将白色硬纸板的OB面绕法线ON缓慢旋转。
归纳:光反射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总结光的反射定律:(“共面”、“异测”、“相等”)
探究活动七:沿着反射光线射向镜面。
提问:反射光线将沿着什么方向射出?这说明了什么?
演示归纳:光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学生观察现象、讨论、回答。
仔细观察
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实验探究,小台阶、低起点地分七小步进行,继而再根据探究活动,讨论总结光的反射定律,有利于培养学生实验的良好习惯。
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思考:
1、为什么我们只能在镜前观察到物体在镜中的像?
2、人看到物体是因为物体的光射入了人眼,人看见物体在镜中的像时也一定有光射入人眼,那么成像的光是从哪来的?
平面镜中像的形成是否与光的反射定律有关呢?
阅读:P74中“读一读”。
讨论:人眼是怎么观察到平面镜所成像的。
归纳:平面镜的虚像是由射入人眼中的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所形成的。
巩固练习:作出光源S在镜中的虚像。
思考
阅读“读一读” 了解人眼是怎样观察到平面镜所成像的。
四人为一组进行讨论、交流。
巩固练习
主要通过教师示范、学生模仿进行规范化作图,养成正确作图的好习惯。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演示:让太阳光斜射在平面镜上,在墙上出现了一个明亮的光斑;而用白纸替换平面镜,则不会产生光斑。
讲解:镜面反射与漫反射的区别和特征。
练习:在暗室里,将一小平面镜放在张白纸上。用手电筒正对着镜面照射,从侧面看去,哪个显得亮?
观察实验现象,思考。
巩固练习
师生共同归纳小结,并能解释简单的生活现象。
光的反射现象的应用:
1.引导学生阅读“生活·物理·社会”。
介绍:巨型反射式天文望远镜等。
2.投影:角反射器的反射原理。
讲述:两个平面镜互相垂直组合在一起,就是一个角反射器。
应用:自行车尾灯。
阅读“生活·物理·社会”,了解凹面镜和凸面镜对光线的作用及其应用。
学以致用,体现物理离不开生活。
巩固小结: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学生交流并小结。
作业布置:
复习课本知识,完成课本第77页第3题。
教学后记: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