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记一次成功的合作
数学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提倡小组学习,合作交流,与人分享。建构主义的学习观也认为:学习不是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从已有知识经验出发,以自己的方式理解事物的某些方面,如果此时再增进学生间的合作,就能使学生看到那些与他不同的观点,从而对新知识的理解更丰富,更全面。新一轮课程目标中强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建立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特征的学习方式。
案例:《乘法运算定律》
师: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比赛,必须要等到你们全组所有的成员这道题都会了,你们才能举手回答!
出示:103×12 24×205 88×125 99×38+38
250×13×4 17×23-23×7
(经过短暂的自主思考,所有的小组都争先恐后地展开了“自救”——会的教不会的。会的教的积极,不会的学得投入。这时学生的心里都很急切,特别是那些被教的,还多一层愧疚,因为自己影响了全组——这恰恰是学习的一种心理内驱力,有了这种内驱力,学习的效率和质量就会大大提高,教学也就更有效。)
师:好,那个组先回答。
生:我、我、我、(都在争先恐后的举手)
师:第五组的组长赵晨彤来回报。
103×12 24×205
=(100+3)×12 =24×(200+5)
=100×12+3×12 =24×200+24×5
=1200+36 =4800+100
=1236 =4900
88×125 99×38+38
=11×(8×125) =38×(99+1)
=11×1000 =38×100
=11000 =3800
250×13×4 17×23-23×7
=(250×4)×13 =23×(17-7)
=1000×13 =23×10
=13000 =230
师:对了的请举手。(全举起了小手)
这一片断中我们可以看到合作交流学习方式发挥的作用。在学生个体独立探索的基础上,让他们在学习小组内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方法及过程,相互讨论分析,解决问题。在合作学习中学会相互帮助,体会着合作的重要性,实现学习互补、思维互补,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交流能力。
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如果不善于和他人合作,将不同的知识加以交流、综合、提高和运用,就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生活中,善于合作是取得成功的基础。合作是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能力,是一种体现个人品质与风采的素质。作为教师,就应通过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形成良好品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