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本概念:基本概念:七政、二十八宿、七政、二十八宿、四象、三垣、四象、三垣、十二次、分野十二次、分野七政七政:古人把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星合起来称为七政或七曜。金木水火土五星是古人实际观测到的五个行星,它们又合起来称为五纬。“子兴视夜,明星明星有烂”诗经郑风女曰鸡鸣“昏以为期,明星明星煌煌”国风陈风东门之杨“东有启明启明,西有长庚长庚。诗经小雅大东 别称别称:金星古曰明星,又名太白;金星黎明见于东方叫启明,黄昏见于西方叫长庚;水星一名辰星;火星古名荧惑;土星古名镇星或填星。值得注意的是,先秦古籍中谈到天象时所说的水并不是指行星中的水星,所说的火也并不是指行星中的火星,而是指恒星中的大火而是指恒星
2、中的定星(营室)。“水昏正而栽”左传庄公二十九年“七月流火”诗经豳风七月 古人观测日月五星的运行是以恒星为背景的,这是因为古人觉得恒星相互间的位置恒久不变,可以利用它们做标志来说明日月五星运行所到的位置。经过长期的观测,古人先后选择了黄道赤道附近的二十八个星宿作为坐标,称为二十八宿:二十八宿:东方苍龙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西方白虎七宿,奎娄胃昴毕觜参;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四象:四象:东方苍龙、北方玄武(龟蛇)、西方白虎、南方朱雀,这是古人把每一方的七宿联系起来想象成的四种动物形象,叫做四象。“月离于毕“、“荧惑守心”、太白食昴“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
3、于斗牛之间。三垣三垣:古代对星空的分区,除二十八宿外,还有所谓三垣,即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古人在黄河流域常见的北天上空,以北极星为标准,集合周围其他各星,合为一区,名曰紫微垣。在紫微垣外,在星张翼轸以北的星区是太微垣;在房心尾箕斗以北的星区是天市垣。北斗是由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七星组成的,古人把这七星联系起来想象成为古代舀酒的斗形。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组成为斗身,古曰魁;玉衡、开阳、摇光组成为斗柄,古曰杓。古人很重视北斗,因为可以利用它来辨方向,定季节。把天璇、天枢连成直线并延长约五倍的距离,就可以找到北极星,而北极星是北方的标志。北斗星在不同的季节和夜晚不同的时间,出现于天空不同的方位,人们看起来它在围绕着北极星转动,所以古人又根据初昏时斗柄所指的方向来决定季节: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北斗:北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