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工作分析规则.doc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8458564 上传时间:2025-02-14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7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作分析规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工作分析规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作分析规则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规则规定了工作分析的内容与程序。 本规则适用于公司的工作分析。 2. 定义术语 2.1岗位调查是以工作岗位为对象,采用科学的调查方法,收集各种与岗位有关的信息和资料的过程。 2.2岗位分析是指对某岗位的全部工作的各构成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并将其结果整理成固定的格式。岗位分析的结果形成《工作说明书》。岗位分析涉及对岗位内容进行系统的审查,以明确任务的性质,工作条件,必要的责任和所需要的技能。 2.3岗位评价又称职位评估,是在岗位分析的基础上,对岗位的责任大小、工作强度、所需资格条件等特性进行评价,以确定岗位相对价值的过程。 3. 职责分配 3.1人力资源部职责 3.1.1根据公司规划和岗位工作的变动情况,设计和实施岗位调查方案。 3.1.2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使他们掌握岗位调查的内容和具体的实施步骤和方法。 3.1.3对岗位信息材料进行深入的整理分析。 3.1.4对整理结果进行反馈与修正。 3.1.5人力资源部制订岗位评价实施方案,经批准后组织实施。 3.2各部门职责 各部门(分厂)领导宣传、动员部门员工配合实施岗位调查,以获取详实的岗位信息材料。 4.工作程序 4.1岗位调查 4.1.1调查目的 4.1.1.1收集各种有关岗位的数据、资料,以便系统、全面、深入地对岗位进行描述。 4.1.1.2为改进工作岗位设计提供信息。 4.1.1.3为制定各种人事文件(如岗位规范、工作说明书等)、进行岗位分析提供资料。 4.1.1.4为岗位评价与岗位分类提供必要的依据。 4.1.2调查内容 4.1.2.1本岗位的基本情况如岗位名称、岗位职数、岗位性质、岗位等级、直接上级与下级、发展方向等。 4.1.2.2本岗位的工作内容和绩效标准,每项工作所占时间以及确认效果。 4.1.2.3与公司内部外部的关系。 4.1.2.4本岗位的任职资格与条件。 4.1.2.5本岗位所需的技能。 4.1.2.6本岗位的劳动强度、劳动姿势、作业空间等。 4.1.2.7工作条件和劳动环境,如温湿度、噪音、工作地照明、粉尘、有毒有害气体、振动、热辐射等。 4.1.2.8本岗位工作的危险性。 4.1.2.9本岗位使用设备、工具的复杂程度。 4.1.2.10其他需要补充说明的事项。 4.1.3调查方法 4.1.3.1问卷调查 利用调查表(见附表三)进行岗位调查。调查表由专业人员在调查之前设计编制。调查应与其他调查方式结合起来使用,保证岗位调查资料的完整性和全面性。 4.1.3.2面谈 调查人直接与从事岗位工作的职工见面,调查了解其所在岗位的有关情况。 4.1.3.3现场观测 调查者直接到工作现场进行实地观察和测定,了解这个岗位的工作内容、工作时间和工作负荷等问题。如测时、工作日写实、工作抽样等。 4.2岗位分析 4.2.1岗位分析目的 4.2.1.1确定或修正组织机构并进行定编定岗:对工作岗位的设置进行重新检讨,确定员工编制的合理度。 4.2.1.2为招聘与选拔提供标准:在招聘与选拔人员时可了解岗位所需人员的资格与条件。 4.2.1.3为绩效考核提供依据:通过对大量信息的收集、分析,使绩效考核更具客观性和针对性。 4.2.1.4为薪酬管理提供依据:可按工作职责繁简、工作强度的高低等核定其薪资高低。 4.2.1.5为有关培训与管理发展提供依据:可按其工作要求培训所需知能。 4.2.1.6作为职位任职人的工作指导文件:让员工了解工作性质,明确职责和权利。 4.2.2岗位分析内容 4.2.2.1组织系统分析 对企业组织系统进行全面、系统的诊断,找出企业组织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再设计,为岗位分析提供科学化的基础。 4.2.2.2岗位内涵分析 a、岗位名称分析 b、岗位任务的分析 c、岗位职责的分析 d、岗位关系的分析 e、劳动强度的分析 f、劳动条件和环境分析 g、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分析 4.2.2.3岗位任职资格分析 a、知识水平分析 b、工作经历要求分析 c、能力要求分析 d、品德素质分析 e、身体素质要求分析 4.2.3岗位分析方法 4.2.3.1参与法 分析人员直接参与某一岗位的工作,从而细致、深入、全面地体验、了解和分析岗位特征及岗位要求的方法。 4.2.3.2关键事件法 分析人员、本岗位员工或与本岗位有关的员工,将劳动过程中的“关键事件”详细加以记录,在大量收集信息之后,对岗位的特征和要求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 4.2.3.3文献资料法 利用公司原有的资料如工作标准或利用现有的职业词典、专著、手册等资料,为岗位分析提供信息。 4.2.4岗位分析的结果输出 岗位分析的结果形成《工作说明书》,工作说明书的内容包括: a、基本资料,包括岗位名称、定员人数、所属部门、工作性质、直接上级、直接下级、发展方向等。 b、工作职责。 c、工作关系。 d、工作内容。 e、工作权限。 f、所需知识和技能。 g、工作经验。 h、品德素质和能力要求。 i、工作时间。 j、工作环境和条件。 k、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 4.3岗位评价 4.3.1岗位评价要素 4.3.1.1管理、技术与后勤岗位评价要素 a、工作责任包括经济责任、工作(产品)质量责任等子要素。 b、工作强度包括工作负荷、精神压力、工作复杂性、工作关联等子要素。 c、专业技能包括文化专业素质、综合能力等子要素。 d、工作条件包括工作场所、工作环境等子要素。 4.3.1.2劳动岗位评价要素 a、劳动责任包括生产责任、设备责任、安全责任等子要素。 b、劳动强度包括体力消耗程度、劳动坐姿、精神疲劳程度等子要素。 c、劳动技能包括文化专业素质、操作技能等子要素。 d、劳动条件包括工作场地、工作班次、工作环境等子要素。 4.3.2岗位评价标准 4.3.2.1管理、技术与后勤岗位评价标准(见附表一) 4.3.2.2劳动岗位评价标准(见附表二) 4.3.3岗位评价的组织实施 4.3.3.1评价组织与职责 a、 评价组织:公司设立岗位评价委员会,成员包括1)人力资源管理人员;2)生产管理人员;3)从事设备、工艺等技术工作的人员;4)安全、质量等管理人员。 b、 职责:认真阅读标准,理解标准的定义和内涵,掌握评分原则,弄清不同指标之间、同一指标不同级别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公正、公平、客观地对岗位进行评价。 4.3.3.2评价方法 岗位评价采用因素评分法,即选定岗位的主要影响因素,并采用一定点数(分值)表示每一因素,然后按预先规定的衡量标准,对现有岗位的各个因素逐一评比、估价,求得点数,经过加权求和,最后得到各个岗位的总点数。 4.3.3.3评价周期 4.1一般情况下,例行性岗位评价周期为2年。 4.2出现下列情况时进行岗位评价 a、增设新岗位 b、岗位工作内容变更 4.3.4岗位评价结果输出 4.3.4.1岗位分级 各子要素得分的总和等于岗位评价总分。根据岗位评价总分对岗位进行分级。岗位评价分值与岗位等级对应关系如下表: 岗位 等级 1岗 2岗 3岗 4岗 5岗 6岗 7岗 8岗 9岗 分值 13-15 16-21 22-29 30-37 38-46 47-56 57-69 70-78 79-100 4.3.4.2工作说明书 岗位评价之后,确定岗位等级,形成完整的工作说明书。 5.结果应用 岗位评价后,形成完整的工作说明书,作为招聘、选拔、聘任、薪酬管理和绩效考核的依据。 附表: 附表一:管理、技术与后勤人员岗位评价标准 附表二:劳动岗位评价标准 附表三:岗位调查表 管理、技术与部室后勤人员岗位评价标准(附表一)Q/NPDLC01.04-2005 评价要素 评价子要素 分值 比例 子要素定义 等级 分值 工作责任30 经济 责任 10分 本子要素是衡量各岗位在工作失误的情况下,可能导致经济损失程度 1.关键:承担全部经济指标。一旦工作失误将对公司经济效益有很大影响或损失。 10 2.重要:承担部份经济指标。一旦工作失误将对公司经济效益造成大的影响或损失。 8 3.较重要:承担综合的分解指标。一旦工作失误将对公司经济效益造成较大影响或损失。 5 4.次重要:承担单一的分解指标。对公司的经济效益有一定的影响,但不致造成大的影响或损失。 3 5.一般:对公司经济效益的影响较小。 1 工作(产品)质量责任15 15分 本子要素是衡量各岗位对工作(产品)质量所承担的责任 1.重大:该岗位工作一旦发生差错将会造成重大影响或严重损失。 15 2.大:该岗位工作一旦发生差错将会造成大的影响或大的损失。 12 3.较大:该岗位因工作失误将造成较大影响或较大损失。 9 4.一般:该岗位因工作不慎造成一般不良影响或一般损失。 6 5.较小:该岗位工作中发生失误的可能性较小,即使发生失误,造成的损失轻微。 3 工作强度30 工作 负荷 10分 本子要素是衡量各岗位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工作量的饱和程度 1.很紧张:经常处于紧张工作状态,工作量大,精神压力很大。 10 2.紧张:每日脑力劳动6-7小时,工作量大,精神压力大。 8 3.较紧张:每日脑力劳动5-6小时,工作量较大,有一定精神压力。 6 4.一般:每日脑力劳动4-5小时,工作量一般有弹性,压力不大。 4 5.较轻:每日脑力劳动3-4小时,工作量较小,压力较小。 2 精神 压力 10分 本子要素是衡量各岗位任职者从事工作时的心理压力所造成的精神疲劳程度 1.大:工作需精神高度集中,工作任务时间紧;工作中经常面临高度不确定性,需要解决复杂问题,有开拓创新要求,手头工作经常被打断,很难坐下来安静地做事情,易产生很大的心理压力 10 2.较大:工作任务时间紧;工作中经常面临不确定性,需解决较复杂的问题,有较多的思维性劳动,手头工作经常被打断,易产生较大心理压力 8 3.一般:工作任务时间较紧;工作中有时需面临不确定性,有一些思维性劳动,手头工作有时被打断,有一定的心理压力 6 4.较小:工作任务有一定时间限制性,任务有多样性,手头工作很少被打断,有较小的心理压力 4 5.小:从事程序性工作,心理压力不大 2 工作复杂性 10分 本子要素是衡量各岗位工作内容难易程度而需要任职人员付出劳动量的大小 1.工作内容有不确定性,涉及复杂的专业业务问题,有较强的创新应变能力要求,需参考多种资料和相关因素,协调若干个部门或对外进行业务交涉 10 2.工作内容有不确定性,涉及复杂的专业业务问题,有一定的创新应变能力要求,需参考多种资料和相关因素,协调若干个部门或对外进行业务交流 8 3.工作内容有一定的不确定性,涉及较复杂的专业业务问题,需参考有关资料和有关因素,协调各类专业人员或对外交流沟通 6 4.工作内容有一定的不确定性,涉及一些较复杂业务问题,需在不同专业人员之间协调或沟通 4 5.工作内容比较确定,涉及一般的业务问题,可选择相应的处理方法 2 工作 关联 10分 本子要素是衡量各岗位与内外部往来时所要求和体现的目的 1.范围很广:与厂内外有很广泛的接触。 10 2.范围广:与厂内有广泛的接触,与厂外有一定工作或业务联系。 8 3.范围较广:与厂内接触较广,与厂外有一定工作或业务联系。 6 4.范围一般:与厂内接触面较窄,与外界接触较少。 4 5.范围较小:工作单一,与外界接触较少。 2 工作技能 文化专业知识 10分 本子要素是衡量各岗位对任职者应具备文化程度的要求 1.高:大学本科以上,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10 2.较高:大学本科以上,有相当的实践经验。 8 3.中:大学专科以上,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6 4.一般:大学专科以上,有相当的实践经验。 4 5.低:中专以上,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2 综合 能力 15分 本子要素是衡量各岗位对任职者在生产管理中所具备的政策水平、分析判断、组织协调、语言文字等诸方面能力的要求 1.独立主持或组织本专业较全面工作,熟练掌握本专业工作内容和政策规定,具有较好的组织协调能力、综合分析判断能力和文字、语言表达能力,具有较强的开拓创新能力 15 2.从事专业管理工作,要求熟练掌握本专业工作内容和政策规定,能够制订相关的工作方案、工作计划,具有较强的组织应变能力、综合分析判断能力和文字、语言表达能力,具有一定的开拓创新能力 12 3.从事专业管理工作,要求熟练掌握本专业工作内容和政策规定,能够制订本专业管理的工作方案、工作计划,具有一定的对外沟通、组织协调能力和综合分析判断能力。 9 4.从事业务管理工作,要求熟悉本专业工作内容和政策规定,具有一定分析判断能力,能够处理本专业范围内问题,有一定的文字、语言表达能力 7 5.从事具体业务工作,要求较熟悉本专业工作内容和政策规定,具有一定分析判断能力 5 6.从事一般性经营管理工作,要求了解和初步掌握本专业工作内容及本专业有关的政策规定,具有简单的分析判断能力 3 7.从事日常事务性工作,要求了解本专业工作内容,照章办事,无需或较少需要判断,发生意外必须请示 1 工作条件 工作 场所 5分 本子要素是衡量各岗位工作地点的差别对任职者的影响程度 1.需经常到生产现场,或长期驻外,办公条件比较艰苦或需常年倒班 5 2.以办公室工作为主,需要经常到基层或出差或需常年值班 3 3.以办公室工作为主,有时需要到基层 2 4.以办公室工作为主,不需要到基层 1 工作 环境 5分 本子要素是衡量各岗位所处环境的毒害物质的影响程度 1.需经常性接触毒害因素,接触程度较重 5 2.需间断性接触毒害因素,接触程度一般 3 3.偶尔接触毒害因素,接触程度轻微 1 4.基本无毒害因素(含有毒有害气体、高温、高空、杂音、粉尘、电磁辐射、震动等,下同)等影响 0 劳动岗位(分厂后勤)评价标准(附表二)Q/NPDLC01.04-2005 评价要素 评价子要素 分值 比例 子要素定义 等级 等级分值 劳动责任 生产 责任 10分 本劳动岗位生产过程中对质量指标和产量指标的责任大小 1.非生产工序岗位 1 2.次要生产工序辅助岗位 3 3.主要产品生产中跟班辅助工种的重要岗位。 4 4.主要产品生产的主要工序中的一般岗位。 6 5.主要产品生产的主要工序中有较重要质量和产量指标的副机岗位。 8 6.主要产品生产的主要工序中有重要质量和产量指标的主机岗位。 10 设备 责任 10分 本劳动岗位生产过程中对设备管理的责任大小。 1.只影响单机或本岗位生产的设备,价值较小。 1 2.只影响单机或本岗位生产的设备,价值较大,比较重要的看守岗位。 2 3.辅助设备,影响局部生产。 3 4.主要设备,影响局部生产。 4 5.主要设备,影响整个生产。 6 6.主要生产线上的主要设备,价值较大,影响整个生产,损失较大。 8 7.主要生产线上的主要设备,价值大,影响整个工艺流程,甚至造成全线停产,损失大。 10 安全 责任 10分 本劳动岗位发生事故几率大小、造成伤害程度及损失大小。 1.事故几率小、造成伤害程度轻及损失小的。 1 2.事故几率大、造成伤害程度轻及损失小的。 2 3.事故几率小、造成伤害程度重,但损失小的。 4 4.事故几率小、但造成严重伤害和重大损失的。 6 5.事故几率大、造成伤害较轻,但损失大的。 8 6.事故几率大、易造成伤害和重大损失的。 10 劳动强度 体力消耗程度 10分 本劳动岗位生产过程中实际消耗体力:根据GB386983《体力劳动强度分级》 1.Ⅰ级体力劳动,轻体力 2 2.Ⅱ级体力劳动,中等强度 4 3.Ⅲ级体力劳动,重体力强度 8 4.Ⅳ级体力劳动,超体力强度 10 劳动 坐姿 8分 本劳动岗位所采取的主要劳动姿势对其身体疲劳的影响程度。 1.以坐姿为主 2 2.以站立为主,基本没有难适应姿势 4 3.以站立为主,有部分难适应姿势 6 4.主要以半蹲、弯腰、仰卧、前俯等难适应姿势 8 精神疲劳程度 7分 本劳动岗位生产过程中造成的生理与心理的紧张程度。 1.无生理器官紧张状态,不产生心理疲劳。 1 2.一种生理器官处于紧张状态。 3 3.多种生理器官处于紧张状态。 5 4.具有多方面因素影响,精神高度持续集中。 7 劳动技能 文化专业知识 5分 本劳动岗位所需文化专业知识水平 1.初中以下文化程度 1 2.初中文化程度 2 3.高中或技校学历 3 4.中专学历 4 5.中专学历以上 5 操作 技能 10分 本劳动岗位要求最低岗位技能等级 1.无等级 2 2.初级工 4 3.中级工 6 4.高级工 8 5.技师及以上 10 劳动条件 工作 场地 10分 本劳动岗位所处工作场地条件状况。 1.工作场地条件状况较好。(2分) 2 2.工作场地条件状况一般。(4分) 4 3.工作场地条件状况较差。(6分) 6 4.工作场地条件状况恶劣。(10分) 10 工作 班次 10分 本劳动岗位生产工作班次。 1.常年早班。(2分) 2 2.常年三班两运转。(4分) 4 3.常年四班三 运转。(6分) 6 4.常年大三班。(10分) 10 工作 环境: 10分 粉尘 影响 本劳动岗位接触工作场所中的粉尘对健康的影响程度,根据GB5817-86《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确定。 ⑴无粉尘。(Ⅰ级) ⑵粉尘轻微,无碍健康。(Ⅱ级) ⑶粉尘较少,一般不影响健康。(Ⅲ级) ⑷粉尘较多,有碍健康。(Ⅳ级)。 ⑸粉尘含量超标,有害健康。(V级)。 有毒 影响 本劳动岗位接触工作场所中的物理、化学等有毒因素对健康的影响程度。 ⑴无毒,不影响健康。 ⑵轻度危害(V级)。 ⑶中度危害(Ⅲ级) ⑷高度危害(Ⅱ级)。 ⑸极度危害(Ⅰ级) 噪音 影响 本劳动岗位接触工作场所中的噪声对健康的影响程度。 ⑴无噪声。(Ⅰ级) ⑵低噪声,不影响健康。(Ⅱ级)。 ⑶轻微噪声,一般不影响健康。(Ⅲ级) ⑷有噪声,有碍健康。(Ⅳ级)。 ⑸噪声分贝数超标,有害健康。(V级)。 高温 影响 本劳动岗位接触工作场所中的高温对健康的影响程度。 ⑴非高温作业 ⑵高温作业(Ⅰ级) ⑶高温作业(Ⅱ级) ⑷高温作业(Ⅲ级) ⑸高温作业(Ⅳ级) 评分 办法 ⑴四项中有一项达到(E级)或两项达到(D级) 10 ⑵四项中有一项达到(D级)或两项达到(C级) 8 ⑶四项中有一项达到(C级)或两项达到(B级) 6 ⑷四项中有一项达到(B级) 4 ⑸四项都在(A级) 2 岗位调查表(附表三)Q/NPDLC01.02-2005 一、基本信息 姓名: 填写日期: 年 月 日 岗位名称: 所属部门: 直接上级(岗位名称): 直接下级(岗位名称): 二、工作描述 本岗位工作目标 主要目标: 1、 2、 3、 4、 5、 其他目标: 1、 2、 3、 4、 5、 工作任务:请认真、详尽地一一对应描述您所从事的工作、占年度工作时间的百分比和相应发生的频率 时间比例 确认效果 一、 主要工作任务: 二、日常工作任务(即每日工作中都要从事的工作) 时间比例 确认效果 三、临时性工作任务(即领导交办或公司组织大型活动时所涉及的工作) 时间比例 确认效果 工作协作关系:请详细描述您在工作中需要接触到哪些岗位、哪些部门,哪些外部单位 内部协作关系 部门间较为密切的协调关系:(请一一列举所联系部门名称) 其它相关部门:(请一一列举所联系部门名称) 外部协作关系 经常性的协调关系:(请一一列举所联系外部单位、部门名称) 临时性协调关系:(请一一列举所联系外部单位、部门名称) 三、任职资格 教育水平 您认为基本胜任本岗位所需的最低学历应该是什么?(请在以下认可的项目上打“√”) 初中 高中 中专 大专 本科 硕士 博士 其它( ) 专业 您认为可基本胜任本岗位的学历专业有哪些(请一一列举) 经验 1) 您认为一位刚刚开始走向工作岗位的毕业生,基本胜任该岗位工作需要多长的时间(在您认可的内容上打“√”) A、3个月以下 B、3~6个月 C、6~12个月 D、1~2年 E、3~5年 F、5年以上 G、其它( ) 2)您认为一位已有工作经历的人员,若能基本胜任该岗位工作职责,需具备哪些方面的工作经验,约多少年? 工作经历要求: 最低时间要求(年、月) 您认为为较好地完成岗位工作,应该接受哪些培训课程?(培训课程包括从业人员应有的心理准备、公司简介、主要制度规章办法说明、本公司工作精神及观念介绍、必备的知识和技能、质量管理、市场营销、货款回收、商业知识、人事考核管理、薪酬制度、事务处理流程及改善、人际关系培训、有关政府政策演变、公司产品介绍等等) 培训 培训内容 培训方式(包括新员工职前培训、在职培训、脱产培训或半脱产培训) 最低培训时间 知识 为完成岗位的工作要求,您认为应该具备基本层面的知识涉及哪些?对应的水平? (通晓、熟悉、具备、了解……) 熟悉程度 1、 您认为对于初次承担该岗位工作的人员,多长时间才能较熟悉地开展工作? (请在您认可的项目上打“√”) A、3个月以下 B、3~6个月 C、6~12个月 D、1~2年 E、3~5年 F、5年以上 G、其它( ) 2、 您认为对于类似工作岗位的人员,尚需多长时间才能较熟练地开展该岗位工作? (请在您认可的项目上打“√”) A、3个月以下 B、3~6个月 C、6~12个月 D、1~2年 E、3~5年 F、5年以上 G、其它( ) 技能技巧 为更好地完成岗位职责,您认为需具备的技能应该有哪些?如办公软件、英语应用水平、管理办法的掌握(领导与艺术、沟通技巧、激励管理、营销管理、冲突管理、目标管理等)、写作水平等等 四、其他 使用工具或设备 请列举您目前工作中用到的主要办公设备和用品:如计算机、电话、传真机、打印机、Internet/Intranet网络、交通及通信设备、计算器、档案柜等; 请列举您目前岗位工作中需用到,但至今尚未配备的办公设备和用品: 工作环境 请描述您目前开展工作的环境,如独立办公室/一般工作环境/敞开办公等 请描述您认为可较为有效开展工作所需的环境: 工作时间特征 请您在以下各类问题中填写您目前岗位工作时间特征: 1)每日午休时间为( )小时,( %)的情况下可以保证 2)每周平均加班时间为( )小时 3)实际上下班时间是否随业务情况经常变化?(请在您认可的项目上打“√”) A、总是( ) B、有时是( ) C、偶然是( ) D、否( ) 4)每周外出时间占正常工作时间的( %) 5)外地出差时间每月平均( )次,每次平均( )天 6)本地出差时间平均每周( )次,每次平均( )小时 7)其它需要补充说明的问题: 个性特征 您认为什么样性格、能力的人能更好胜任该职务? 您认为什么样的心理素质的人员能更好地担任该职务? 五、考核指标 1、对于您承担的岗位职责,目前公司是从哪些指标项开展考核,考核的基准(指标值)是多少? 考核指标: 1) 2) 3) 4) 5) 对应的考核标准: 1) 2) 3) 4) 5) 2、对于您目前承担的岗位和职责,您认为公司应该考核哪些指标项,基准是什么? 考核指标: 1) 2) 3) 4) 5) 对应的考核指标: 1) 2) 3) 4) 5) 3、您认为公司以及您所从事的工作中存在哪些不合理的地方,应该如何改善? 不合理之处: 1) 2) 3) 4) 5) 改进措施: 1) 2) 3) 4) 5) 六、请将该表没有列出,您认为有必要的内容写在下面: 注意事项: 1、填写人应保证以上填写内容的真实、客观,并且没有故意隐瞒; 2、该问卷内容将作为工作设计的重要依据,如果填写人在填写的时间发现有遗漏、错误,或其它需要说明的情况,请立即与人力资源部工作分析小组联系。 填写人签字: 工作分析负责人签字: 职位说明书(附表四)Q/NPDLC01.03-2005 职位名称 职数 所属部门 职位性质 职位等级 最高专业发展方向 发展方向 直接上级 直接下级 对内联系 对外联系 职位描述 主要职责 具体任务 工作内容 绩效标准 时间比例 效果确认 任职要求 最低资历 品德修养及个性素质 主要知识素质 主要能力素质 工作环境 培训内容 职位说明书(附表五)Q/NPDLC01.03-2005 职 位 名 称 所属部门 直接上级职位 直接下属人数 工作描述 工作 概要 具体工作内容 权限 绩效 标准 所占 比例 工 作 联 系 对 外 对 内 职位关系 可直接晋升的职位: 可相互轮换的职位: 可晋升到此的职位: 任 职 资 格 知 识 技 能 教 育 经 验 技 能 能 力 分 析 协 调 指 导 组 织 计划 控制 其他 品德修养及 个性素质 工 作 环 境 时间特征 环境条件 危险性 工具与设备 注:1、权限主要包括(1)审批:审批决定后由下属实施。(2)审核:核定后经上级批准后由下属实施。(3)主办:自主决策实施。(4)承办:上级批准后自己组织实施。 2、时间特征指:工作时间是否有规律,能否自己控制和安排。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