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1.下列物质反应后一定有+3价铁生成的是 ( )
①过量的Fe与Cl2反应
②Fe与过量稀硫酸反应
③FeCl2溶液中通入少量Cl2
④Fe和Fe2O3的混合物溶于盐酸中
A.只有① B.①③
C.①②③ D.全部
【解析】 ①中的Cl2氧化性强,它能将铁氧化为+3价,由于不是在溶液中反应,因此过量的铁不会将氯化铁还原。②中Fe与稀硫酸反应只能生成Fe2+。③在溶液中Fe2+被Cl2氧化生成Fe3+。④中首先发生Fe与盐酸生成FeCl2,Fe2O3与盐酸生成FeCl3的反应,但题中未给出反应物间相对量的关系,若铁是足量的,则能将生成的FeCl3全部还原为FeCl2。
【答案】 B
2.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铁与盐酸反应:2Fe+6H+===2Fe3++3H2↑
B.氯气与氯化亚铁溶液反应:2FeCl2+Cl2===2FeCl3
C.氯化铁溶液与铁反应:Fe3++Fe===2Fe2+
D.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Fe3++3OH-===Fe(OH)3↓
【解析】 由于盐酸中H+的氧化性弱,故铁与盐酸反应时,Fe只能被氧化为Fe2+,A项错误;B项是化学方程式,不是离子方程式,FeCl2中Cl-实际不参加反应,应删去;C项中电荷不守恒,错误。
【答案】 D
3.(2012·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高一期末)下列关于氢氧化亚铁及其制备方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氢氧化亚铁易被空气氧化
B.氢氧化亚铁为灰绿色絮状沉淀
C.可利用如右图所示的装置,制备氢氧化亚铁
D.实验中所用氢氧化钠溶液应预先煮沸
【解析】 氢氧化亚铁(纯净的)是白色絮状沉淀,在空气中易被氧气氧化。实验室可利用亚铁盐溶液与碱溶液反应制备氢氧化亚铁,例如用FeSO4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来制备Fe(OH)2,为了防止Fe(OH)2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所用氢氧化钠溶液应预先煮沸将氧气排出,然后利用题给装置制备Fe(OH)2,且滴加NaOH溶液的胶头滴管应插入FeSO4溶液中,当制得的Fe(OH)2部分被氧化时呈灰绿色。故A项、C项、D项均正确。答案为B项。
【答案】 B
4.将Fe(OH)2露置在空气中加热灼烧所得的产物为( )
A.FeO B.Fe2O3
C.Fe3O4 D.Fe(OH)3
【解析】 因Fe(OH)2极易被空气中氧气氧化,当露置于空气中时,Fe(OH)2首先转化为Fe(OH)3,然后Fe(OH)3分解生成Fe2O3。
【答案】 B
5.将铁粉放入盐酸、MgCl2溶液、FeCl3溶液、CuCl2溶液组成的混合液中,充分反应后,铁粉有剩余,则此时溶液中含有的大量阳离子是( )
A.Cu2+和Fe2+ B.Fe2+和Mg2+
C.Fe3+和Fe2+ D.H+和Cu2+
【解析】 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依次发生如下反应:2Fe3++Fe===3Fe2+、Cu2++Fe===Fe2++Cu、2H++Fe===Fe2++H2↑,由于铁粉有剩余,故此时溶液中阳离子主要有Mg2+和Fe2+。
【答案】 B
6.下列离子在溶液中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
A.H+、Na+、HCO、SO
B.Ba2+、NO、SO、K+
C.H+、NO、Fe2+、Na+
D.Mg2+、Fe3+、Cl-、OH-
【解析】 A项中,H+与HCO发生反应生成气体CO2而不能大量共存;B项中,Ba2+与SO反应生成BaSO4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D项中,Mg2+、Fe3+均与OH-反应生成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C项中,H+、NO、Fe2+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答案为C项。
【答案】 C
7.向一定量的FeO、Fe、Fe3O4的混合物中加入100 mL 1 mol·L-1的盐酸,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放出标准状况下的气体224 mL,在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无红色出现。若用足量的CO在高温下还原相同量的此混合物,能得到铁的质量为( )
A.11.2 g B.5.6 g
C.2.8 g D.无法计算
【解析】 根据题意可得,恰好反应后溶液中只存在FeCl2,根据元素守恒可建立关系式:n(Fe)=n(Fe2+)=n(Cl-)=n(HCl)=×0.1 L×1 mol·L-1=0.05 mol,m(Fe)=0.05 mol×56 g·mol-1=2.8 g。
【答案】 C
8.选择合适试剂完成甲、乙两组实验。
甲组:检验含Fe3+的溶液中是否含有Fe2+;
乙组:检验含Fe2+的溶液中是否含有Fe3+。
下列试剂及加入试剂顺序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试剂
选项
甲组
乙组
A
新制氯水、KSCN溶液
NaOH溶液
B
酸性KMnO4溶液
KSCN溶液
C
KOH溶液
溴水
D
溴水
酸性KMnO4溶液
【解析】 甲组,在Fe3+存在的条件下,检验Fe2+,要排除Fe3+干扰。所选试剂具备下列条件:一是能与Fe2+发生有明显现象的反应;二是Fe3+不反应,不干扰现象观察。只有酸性KMnO4溶液符合条件:5Fe2++MnO+8H+===5Fe3++Mn2++4H2O,现象是紫色变浅(或褪去)。乙组,在Fe2+存在的条件下,检验Fe3+,用KSCN溶液检验Fe3+,Fe2+无干扰。
【答案】 B
9.某溶液能溶解Al(OH)3,则此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Mg2+、Cl-、Na+、NO
B.K+、Na+、NO、HCO
C.Na+、Ba2+、Cl-、NO
D.Fe3+、Na+、AlO、SO
【解析】 能溶解Al(OH)3的溶液,可能是强酸性或强碱性溶液。A项在强碱性条件,Mg2+不能存在;B项在强酸性或强碱性条件下均不能共存;D项在强酸性条件下AlO不存在,在强碱性条件下Fe3+不存在。
【答案】 C
10.某溶液中有Mg2+、Fe2+、Fe3+和Al3+四种阳离子,若向其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微热并搅拌,过滤,在滤渣中再加入过量的盐酸,所得溶液中大量增加的阳离子是( )
A.Mg2+ B.Fe2+
C.Fe3+ D.Al3+
【解析】
【答案】 C
11.只用一种试剂或操作,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写出试剂或操作的名称、方法及有关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
(1)Fe2O3(Al2O3)________;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Fe2O3[Fe(OH)3]________;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FeSO4溶液(CuSO4)________;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FeCl3溶液(FeCl2)________;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解答除杂题时要考虑除杂原则:除去杂质而不能引入新的杂质,同时考虑主要成分和杂质在性质上的差异,能用物理方法除去就选择物理方法除去,不能用物理方法可选择化学方法。
(1)因Fe2O3不溶于水,不与碱反应,而Al2O3溶于强碱溶液,所以可以用NaOH溶液除去。
(2)因Fe(OH)3不稳定,受热分解生成Fe2O3,可以用加热方法除去Fe(OH)3。
(3)Fe可以置换出Cu,可以加入Fe除去CuSO4。
(4)Fe2+与Fe3+可以相互转化,加入强氧化剂可以把Fe2+氧化生成Fe3+,所以通入Cl2把FeCl2氧化成FeCl3。
【答案】 (1)加足量氢氧化钠溶液溶解,然后过滤 Al2O3+2OH-===2AlO+H2O
(2)加热 2Fe(OH)3Fe2O3+3H2O
(3)加足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Cu2++Fe===Fe2++Cu
(4)氯水或氯气 2Fe2++Cl2===2Fe3++2Cl-
12.如图所示装置,可用来制取和观察Fe(OH)2在空气中被氧化的颜色变化。实验时必须使用铁屑和6 mol·L-1的硫酸,其他试剂任选。
填写下列空白:
(1)B中盛有一定量的NaOH溶液,A中应预先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开始时应先将活塞a________(填“打开”或“关闭”)。
(3)简述生成Fe(OH)2的操作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完毕,打开b处活塞,放入一部分空气,此时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中________(填“能”或“不能”)较长时间看到Fe(OH)2白色沉淀。
【解析】 A为氢气的发生装置,B为产生Fe(OH)2沉淀装置,当a打开时,H2通过a进入B中排出B内氧气,a关闭时,A内气体压强增大,使A中FeSO4、H2SO4混合液进入B中与NaOH溶液反应产生Fe(OH)2沉淀。
【答案】 (1)铁屑 Fe+2H+===Fe2++H2↑
(2)打开
(3)首先打开a,让分液漏斗中酸液流下,使A中产生的H2通入B中,一段时间后关闭a,A中液体沿导管流入B中,产生少量白色沉淀
(4)4Fe(OH)2+O2+2H2O===4Fe(OH)3
(5)能
13.用不含Fe3+的FeSO4溶液与NaOH溶液(用不含O2的蒸馏水配制而成)反应制备Fe(OH)2。
(1)用硫酸亚铁晶体配制上述FeSO4溶液时,除了必须加入少量的稀硫酸外,还需加入少量________。
(2)除去蒸馏水中溶解的O2常采用________的方法。
(3)操作步骤:用长滴管吸取不含O2的NaOH溶液,插入FeSO4溶液液面下,再挤出NaOH溶液。这样操作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沉淀生成后,沉淀颜色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解析】 (1)用硫酸亚铁晶体配制上述FeSO4溶液时,需加入少量铁屑,目的是防止Fe2+被氧化成Fe3+。
(2)除去蒸馏水中溶解的O2常采用煮沸的方法,减少O2的溶解度,除去溶液中的氧气。
(3)空气中含有大量的O2,为防止生成的Fe(OH)2沉淀与空气接触,需将吸取NaOH溶液的滴管放入液面以下后再挤出;由于生成的Fe(OH)2不稳定,易被氧气氧化,所以生成的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4Fe(OH)2+O2+2H2O===4Fe(OH)3。
【答案】 (1)铁屑 (2)煮沸
(3)空气中含有大量的O2,为防止生成的Fe(OH)2沉淀与空气接触,需将吸取NaOH溶液的滴管放入液面以下后再挤出 4Fe(OH)2+O2+2H2O===4Fe(OH)3
14.A是一种红棕色金属氧化物,B、D是金属单质,J是一种难溶于水的白色化合物,受热后容易发生分解。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E________、
J________、G________。
(2)按要求写方程式:
①A+B→C+D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F→G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C→I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A是红棕色金属氧化物应为Fe2O3,B、D为金属单质,则A+B→C+D应是铝热反应,故B为Al、D为Fe、C为Al2O3,且Al2O3为两性氧化物,与HCl、NaOH均反应,G为红褐色沉淀,为Fe(OH)3,则F为Fe(OH)2,其他物质也可推出。
【答案】 (1)Fe2O3 FeCl2 Al(OH)3 Fe(OH)3
(2)①2Al+Fe2O32Fe+Al2O3
②4Fe(OH)2+O2+2H2O===4Fe(OH)3
③Al2O3+2OH-===2AlO+H2O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