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章 生态环境保护第一节 森林及其保护(导学案)第一部分 巩固基础梳理知识【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森林锐减的原因、特点和危害。(2)运用世界森林分布示意图,能说明世界森林种类和分布地区。(3)理解森林生态功能,树立保护森林资源的意识。2.教学重难点:重点:(1)森林资源破坏的原因(2)森林的生态功能(3)保护森林应采取的保护措施难点:森林被破坏后产生的危害【课前预习检查】 一、滥伐森林的生态灾难1森林的特点(1)森林是陆地上_、最复杂、最能_的生态系统。(2)森林是最丰富的_,尤其是_和亚热带森林。(3)森林具有强大的_,能为人类提供各种_服务。(4)森林的生态功能: 。2.
2、分类按疏密度分:密林和疏林按受人类影响程度分:天然林、次生林、人工林3不同时代对森林的破坏作用时期原因变化趋势地质时期地理环境因素的变化森林面积有所变化原始社会刀耕火种,游耕制度有所破坏,但可自然更新农业社会滥垦滥伐 面积 工业社会商业性采伐 林面积 3.分布(1)世界:全球现存天然林中未受人类干扰的森林不足 ,其中 2/3 为 ,1/3 为由阔叶树和草地组成的 。工业化国家中,除加拿大和俄罗斯外,大部分森林为 或 。(2)中国:人均占有量_公顷和覆盖率为16.55%,均远_于世界平均水平(0.6公顷和30)。4森林破坏后的生态灾难:_失调,环境恶化,洪水频发,水土流失加剧,_沙化,全球气温升
3、高,_灭绝。二、保护森林1世界: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通过了_,在国际范围内确立了保护森林的原则。2中国(1)政府:1984年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简称_,2002年公布森林法的_ 。许多林业管理部门和国有林场从_ 转为_。 (2)民间:积极_,发起各种保护森林的行动。 第二部分 思维探究【探究一】 世界森林数量在减少,这是工业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吗?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呢? 【探究二】森林的生态功能及其应用 1. 森林具有哪些价值? 2.森林是一种重要的环境资源,有人说它是大自然的“总调度室”。下面一些形象比喻,各蕴含了森林的一种生态功能,请用线连接上相应的。 天然净水器 吸烟滞尘 天然“吸尘
4、器” 净化空气天然“蓄水池” 减弱燥噪声 天然“消音器” 涵养水源 天然“美容师” 美化环境3.思考明确不同地区的森林所起的作用不同:湿润地区,山地丘陵: 干旱、半干旱地区: 沿海地区: 城市交通道路两侧绿地: 热带雨林 【探究三】森林破坏的后果 互动探究结合课本P57案例1,回答下列问题:(1) 1998年洪灾灾情加剧的原因是什么? (2)长江流域洪涝灾害频繁的原因有哪些? (3)结合所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森林破坏的后果?【探究四】保护森林的措施有哪些?第三部分 当堂检测 图2结合我国部分防护林分布示意图(图2),完成题。1.国家大力推行“退耕还林”政策的直接目的是()。 增加木材产量 提高生
5、态质量 提高农民收入 调整农业结构A.B.C.D.2.关于图中各防护林主要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保护农田B.防风固沙、保持水土、保护农田C.抵御海风、海浪和暴雨的袭击D.进行平原绿化、美化城市环境读图3,完成题3.该图揭示森林具有的作用是() 图3A.净化空气B.防风固沙 C.保持水土 D.保护农田4.若图中地区位于日本本州岛,下列叙述较符合图中河流特征的是()A.源远流长 B.冬季流量大、夏季流量小 C.水能资源丰富 D.冬季结冰期长5.若图中森林被破坏,下列叙述较为符合河流特征变化的是() 河水含沙量增加 河道淤积 水患加剧 结冰期延长A. B. C. D.6
6、.有关森林的砍伐导致的环境变化,不正确的是() A.生物物种资源减少 B.水土流失加重 C.全球变暖D.土壤含水量和地下水储量增加日本的森林覆盖率将近70,森林资源极其丰富,但日本却每年进口大量木材,特别是一次性筷子几乎全靠进口。日本还成立了“树木银行”,在工程建设中需要砍伐的树必须存入“银行”,等工程完工后,再种植至少等量的树木,否则将受到法律制裁。据此回答题。7日本大量进口木材和一次性筷子是因为()A日本木材消费量大,国内无法提供那么多木材B一次性筷子是劳动力密集型工业,日本不能大量生产C日本的林木质量太次,不能利用D日本是为了大力保护本国的森林资源8从以上资料可以推断,日本的一次性筷子使
7、用后,最可能的处理方式是A卫生填埋B烧掉C做为造纸原料D出口到第三世界国家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海湾、河口泥滩上特有的常绿灌木和小乔木群落(图);它生长于陆地与海洋交界带的滩涂浅滩,是陆地向海洋过度的特殊生态系统;突出特征是根系发达、能在海水中生长。有位诗人曾这样热情洋溢地赞美它们:“红树林根的迷宫,防浪护堤的铜墙铁壁,天然的污水净化厂,海洋生物的伊甸园。”红树林在中国分布的最北地带是浙江省中南部。据此回答下面小题。9、据报道,有红树林存在的海域,几乎从未发生过赤潮,体现了红树林是()A.根的迷宫B.防浪护堤的铜墙铁壁C.天然的污水净化D.海洋生物的伊甸园10、近年来红树林在我国的分布有北迁的趋
8、势,原因是()A.全球气候变暖B.人类填海造陆面积扩大C.全球降水量增加D.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的建设11.下图为哈尼族梯田生态系统示意图,这一结构被文化生态学家盛赞为江河森林村寨梯田四度同构的人11、我国南方红壤丘陵地区因受人为干扰,地表植被遭到破坏,土壤侵蚀严重,出现“红色荒漠”(如图)。为治理这一环境问题,20世纪80年代,当地采用人工种植松树和自然恢复等方式造林育林,形成了不同的植被景观。分析自然恢复的次生林比人工松林防止水土流失效果更好的原因。110、 DBCCC DDCCA11、植被结构更复杂,截留降水效果更好;地表植被更丰富,延缓地表径流汇流速度,地表水下渗作用更强,涵养水源效果更好;地下根系更发达,固土能力更强;植被多样性更好,水土保持更稳定。-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