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内容摘要】社会的不断进步和飞速发展要求小学语文要培养学生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而且还要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和人格。健康的心理状态是所有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学生有了一个健康的心理他们的生活就会更加丰富多彩,在学习上也会更加专注和努力。在语文教学中,我是通过写字、阅读、习作来当好学生心理上的向导,使学生在学习中展现出其独特的个性和生命的的智慧,体验生命不断创新的快乐。【关键词】小学生 健康心理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我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是有一定态度和情感倾向的。它们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其中有一小部分学生是带着消极的
2、情感在学习的。新课程要求我们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语文教师就是要把学生的消极态度变成积极的态度,把学生的自卑情感变成自信的情感,把独生子女自私、狭隘、缺少合作助人的心态变为宽容、宽广、乐于合作、乐于助人的心态。让学生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热爱社会,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培育和发展健康的心理。下面就以我在教学中的实践谈几点做法:一、在写字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品质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教会学生识字、写字。识字、写字是阅读、习作的基础。在教学中我抓住中华方块字的特点,弘扬汉字的精神和文化,让学生通过字的音、形、义更好的识记每一个汉字。并且在学习汉字
3、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品质。首先,我让学生和汉字交朋友:每一课通过预习学生都掌握了一些生字,我就让学生说字音和字义并当小老师把字的间架结构讲给大家听。通过这个环节的学习,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让学生在一个宽松、快乐的氛围里学习,避免了识字的枯燥,增加了情趣,学生变得乐学、爱学,学生的性情也有所转变,当小老师让他们变得更加沉稳,有耐心愿意和他人合作。其次,在书写上下功夫,要求学生提笔就是练字时,静心凝神,行笔有力,间架得当,书写整洁,认真。并把学生的作业进行展览,创造大家互相欣赏、交流、学习的平台,增加学生的身心内在的修养和内涵。在练字中不断体会中华汉字的精神实质,并在书写这一环节
4、把它弘扬出来,写出自己的特色和水平,达到修其身,养其性的目的。做到内外兼修,让学生具有乐观、开朗、平和、富有耐心的心理品质二、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康的品质日本教育家小原国芳说:国语“是川流不息的生命”。语文阅读教学应该放飞浪漫的诗情,充实睿智的感悟,激发豪迈的胸襟,应该给予学生超凡脱俗的精神和健康的心理导向。如学习桂林山水时,我说:“桂林真是一个风景优美,风光迷人的好地方!谁能美美的读一读?用你的朗读把大家带到那个美丽的地方去!“一个学生读得还可以,我以幽默的语言说:“读得不错,但你刚刚把大家带到桂林的边上,还没有迷人的感觉,谁能再把大家往里带一带,让我们去看看美丽的桂林山水。”下一个同学读
5、得还不如前一个同学呢,我又诙谐地说:“刚才那个同学好不容易把我们带到桂林山水的边上,你又把我们带出来了。”同学们在开怀大笑中更加努力,争先恐后的要把老师和同学带入景色如画的桂林。他们一次比一次读得好,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阅读教学不仅要灵活的引导学生把自己置身于课文情境之中,而且要让学生与作者做心灵的沟通,同作者一起去观察、体会、感悟、想象,使学生为满足教师的热忱期待而挥洒出自己探索求真的内心激情。又如在教学美丽的西沙群岛一课时,我利用电教手段,让学生欣赏到西沙群岛的海水,清澈透明。海洋里的小动物正在窃窃私语,发出咕咕的声音。五光十色的贝壳在金色的沙滩上闪闪发光,各种颜色的海藻把海水染成
6、了五颜六色。学生一边欣赏一边发出啧啧的赞叹声。仿佛学生已身临其境一般,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快乐的笑容。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把自己的感受读进去,很快学生就能声情并茂的读这篇文章了,尤其是他们喜欢的段落。欣赏同样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通过欣赏学生更喜爱祖国的大好河山,增加了他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同时也越发地喜欢语文的学习。欣赏还能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使他们懂得什么才是真正的美。并把自己喜爱美丽的大自然融于生活当中来,关注身边美好的事情。如早春小草发芽、迎春花开放,深秋金黄的落叶铺满整个校园,学生在欣赏美的同时陶冶情操,使自身的修养有了很大的提高。很多课文都有对景色的描写,或对
7、物体的描写,我都一一让他们在欣赏中学习,感受。此时学生如在画中游一般陶醉在其中,这对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学生也从欣赏美的事物中悟出美不仅仅是外在的,体会美的博大精深。经过这样的学习,学生具备了开朗、乐观、积极进取的好品质,同时也提高了他们判断是非的能力。课改的今天,在语文教学中,我体会到,教育就是开启学生心灵之门,引领学生从狭隘走向广阔。使他们的头脑中充满对生活的向往,使思维充满活力,帮助他们学习世界,了解世界,认识世界,从而培育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使学生最大限度的突破知识体系的“束缚”而焕发出个体生命所特有的灵气和才情。我们的语文教学就是要力争把课堂营造成健康情感的家园
8、,为学生心灵的成熟播撒下一串串阳光。三、在作文教学中,感悟品质教育学生的情感、态度是靠体验形成的,学生的情感智慧是从体验中获得的,他们每个个体所体验到的生活是千差万别的,而所表达出的内容更是千差万别的。作文是最能显示生活体验的一种形式,对于学生来说,它既可以很认真的按照他的体验来书写,也可以不受事实的限制,在此基础上进行大胆的想象和夸张,并在此过程中学会思考和发现自我,体会到作文的乐趣,从作文中学会做人。例如:作文教学中指导学生写我的母亲一文时,我先让学生自己说说母亲的外貌,然后把他们说的收集起来,其次再让他们说说妈妈在你心中感动最深的事情是什么?学生三言两语都在说着自己的心声,有的同学还激动
9、得流下了眼泪,此时全体同学对妈妈的一种真诚的爱油然而生,我借此机会开始让大家带着这种爱的感觉动笔写自己的母亲。他们写道:“妈妈是你日夜的操劳,才有我今天健康的成长,您的白发已渐渐增多,皱纹清晰的写在了脸上,您是我最亲爱的妈妈。我要珍惜年华好好学习,用我学到的知识来回报您!”看着学生发自内心深处对母亲的爱,我也倍加感动。作文课上我们有很多关于写人、写事的小练笔我都用不同方法激发他们的内心感受,要求他们写真实的事,写真实的情感。当内心深处真实的情感流露出来的时候,他们的对父母长辈,对亲朋好友就增加一分理解、宽容和爱心。这种爱可以感动全班每一名学生,他们为此而感到欣慰。作文不但写出了真情实感,还增强
10、了他们关爱父母,乐于助人,宽容理解他人的健康心理品质。总之,作文教学要通过字里行间去关心、研究学生,帮助学生从认识、思考中发现,到生活、自然、社会中去写作,从生活实践中与作文中悟出人生。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教师既要指导学生作文的技巧,又要当好学生心理上的向导。四、实践体会与反思综上所述,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是师生情感的交流和升华,教学的最大魅力是教师人格力量在教学过程中的成功再现,新课标中表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是要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他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而语文教师更应在扮演这一伟大的角色时,把人文学科的精华提供给学生,让学生的个体心理机制通过选择和内化将其渗透到头脑中去,是生命的支付与生命的升华达到和谐的平衡,使学生在学习中展现出其独特的个性和生命的智慧,体验生命不断创新的快乐。参考文献应重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谌业锋 安徽教育通讯2008年12期中小学德育课程改革与创新詹万生 湖南教育出版社 2010年第一版课程改革中的道德教育和价值观教育朱小曼小学德育2002年第8期学校心理学林崇德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9年第一版现代教育理论邑中平、李方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年第二版-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