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1总论
1.1 项目背景
青岛市是山东省的经济龙头,随着青岛市及周边地区工业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工业固体废物尤其是危险废物的产生量也随之增加。危险废物若处理、贮存或处置不当,将不同程度地造成大气、水体及土壤污染,危及生态环境及民众生活,从而制约经济的可持发展。
青岛市环境保护局和政府有关部门早已认识到目前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处置状况的危急性,为进一步加强对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的管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以及国家环保总局危险废物集中处理场拟建规划,结合青岛市的具体情况,青岛市环境保护局成立了“青岛市固体废物管理中心”,并决定建设一座具有一定投资规模、处理技术先进的现代化综合危险废物处理处置场,以显著改变目前处置技术落后、存在二次污染的局面,实现危险废物的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的目的。
青岛危险废物处置中心由青岛市环境保护局筹建,根据青岛市环境保护局的意见,项目建设单位成立项目公司——青岛新天地固体废物综合处置有限公司,负责项目的建设工作。
青岛新天地固体废物综合处置有限公司是专业性环保股份公司,公司注册资本3000万元,主要从事工业固体废物的运输、贮存、处理处置以及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公司汇集了包括环境工程、给排水、化工、土建、电器自控、化学分析、计算机等各专业人才,现拥有国家环保总局颁发的工业固体废物甲级运营资质,工业废水甲级运营资质及山东省环保总局颁发的危险废物处置资格证书,并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该公司已经能够提供以下技术和服务:危险废物的收集及暂存、医疗废物的焚烧、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收集与填埋。
公司从2003年开始进行青岛市危险废物处置中心的前期工作。于2004年2月在原青岛市发展计划委员会立项(青计投资[2004]60号),青岛市环保局与青岛市发改委分别批复该项目(青环发[2004]57号与青发改投资[2004]19号),公司开始项目用地及水、电、专用路等配套设施工作,按照批复完成了危险废物贮存库建设工作,并开始青岛市医疗废物焚烧设施的建设工作。
《全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规划》下发后,公司的服务范围扩大为青岛市、烟台市、威海市和日照市。根据规划提出的“医疗废物与危险废物统筹建设,鼓励建设同时处置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功能齐全的综合性处置中心”的规划原则,该公司开始对原青岛市危险废物处置中心与医疗废物处置设施进行统筹规划,委托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对项目重新进行环境评价,并根据水文地质情况,确定了安全填埋场的新场址,国家环保总局于2006年3月批复该项目(环审[2006]104号)。
由于青岛市危险废物处置中心一期工程建成运行后,在运行过程中,可产生毒物、粉尘、噪声、高温等职业病危害因素,为保护广大职工的健康及其相关权益,防治职业病,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章的要求,青岛市危险废物处置中心委托淄博圆通环境检测有限公司对本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淄博圆通环境检测有限公司接受委托后,组织评价人员对该项目进行了现场调查、工程分析、资料收集及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现场检测等工作,确定了项目的评价范围、内容、方法等,遵循科学、公正、客观、真实的原则,开展了该项目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工作,并编制完成了《青岛市危险废物处置中心一期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
1.2 评价依据
1.2.1 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
(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2001〕第60号主席令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1994]第28号主席令
(3)《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 国务院[1994]第146号令
(4)《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国务院[2002]第352号令
(5)《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国务院[2003]第376号令
(6)《山东省职业病防治条例》1999年10月25日山东省九届人大11次会议通过,2004年7月30日修订
(7)《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国务院[2002]第344号令
(8)《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2009]第27号令
(9)《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卫生部[2006]第49号令
(10)《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 卫生部[2002]第23号令
(11)《高毒物品目录》 卫法监发[2003]第142号文
(12)《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 卫法监发[2002]第63号文
(13)《职业病目录》 卫法监发[2002]第108号文
(14)《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监总局[2009]第23号令
1.2.2 规范、标准
(1)《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Z1—2002
(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 2.1-2007
(3)《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 物理因素》GBZ 2.2-2007
(4)《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卫法监发[2002]第63号文
(5)《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 GB12801—2008
(6)《工作场所防止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护措施规范》GBZ/T 194-2007
(7)《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技术导则》GBZ/T 197-2007
(8)《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GBZ158—2003
(9)《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 GBJ87—85
(10)《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 GBZ188-2007
(11)《建筑采光设计标准》 GB/T50033—2001
(12)《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50034—2004
(13)《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019—2003
(14) 《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 GBT11651-2008
(15)《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试行)》国经贸安全 [2000]第189号文
(16)《工业企业职工听力保护规范》 卫生部—1999
(17)《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GB50187—93
(18)《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规范》GBZ/T203—2007
(19)《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信息指南》GBZ/T204—2007
(20)《密闭空间作业职业病危害防护指南》 GBZ/T205—2007
(21) 《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 GBZ/T18664—2002
1.2.3 基础依据及其他依据
(1)《青岛危险废物处置中心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2005年11月)。
(2)《青岛危险废物处置中心一期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青岛赛飞特安全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3)委托单位提供的职业健康检查资料及其他资料。
(4)与委托单位签订的《技术服务合同书》。
(5)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资料。
(6)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1.3 评价目的
(1)贯彻落实国家有关职业卫生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从源头控制或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
(2)明确本建设项目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其危害程度及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其效果,对未达到职业病危害防护要求的系统或单元提出职业病控制措施的建议。
(3)针对本建设项目的特征,提出职业病危害的关键控制点和防护的特殊要求。
(4)为卫生行政部门对本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验收提供科学依据。
(5)为建设单位职业病防治日常管理提供依据。
1.4 评价范围
评价范围包括:东、西两个危险废物暂时储存仓库、焚烧车间、物化车间、固化车间及安全填埋场(具体见附件:企业提供的评价范围说明)等,以接受委托开展评价工作时所处理的危险化学品种类为主,评价期以外新增加的危险化学品不包括在内。主要针对评价范围内的项目试运行期间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及效果和职业卫生管理措施等进行评价。
本次评价范围不包括医疗废物处理部分、一般废物处理部分、电子产品处理部分、综合利用部分、污水处理部分、实验室部分、各种危险废物运输部分。
1.5 评价内容
主要包括本项目总体布局及设备布局的合理性,建筑卫生学,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分布、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程度,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及效果,辅助用室,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职业健康监护,职业卫生管理措施及落实情况等。
1.6 评价方法
根据本项目职业病危害的特点,通过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职业健康检查等方法收集数据和资料,并结合职业病防护设施、个人职业病防护水平和定量分级结果,对本项目试运行期间作业人员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水平及职业病危害进行评价。
1.6.1 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法
对本项目的以下方面进行职业卫生调查:工程概况、试运行情况、总体布局、生产工艺、生产设备及布局、生产过程中的物料及产品、建筑卫生学、职业病防护设施、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辅助用室、应急救援、职业卫生管理、职业病危害因素以及时空分布、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等。
1.6.2 职业卫生检测检验法
依据国家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的要求,对本项目作业场所的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等进行检测和测量,根据检测(测量)结果,对本项目所采取的职业病防护措施及效果进行评价,并对试运行期间作业人员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水平进行分析评价。
1.6.3 职业健康监护法
通过对职工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对本项目所采取的职业病防护措施及效果进行评价。
1.7 评价程序
分为三个阶段,即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完成阶段,详见图1-1。
1.7.1 准备阶段:接受建设单位的委托,收集相关资料,对工程进行初步的调查和分析,确定评价方案;
1.7.2实施阶段:进行职业卫生学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职业病防护措施检测;
1.7.3 完成阶段:对前两阶段所得资料进行汇总分析,根据国家法规和标准提出评价结论和建议,编制评价报告书。
1.8 质量控制
按照淄博圆通环境检测有限公司的质量体系规定执行。报告的审核程序:
(1)质量监督员进行版面、内容、引用法律法规准确性等方面的审核,报告修改后复核;
(2)质量负责人就项目的工程分析、危害辩识、检测点的布置、数据、防护措施评价及评价结论等方面内容进行审核,报告修改后复核;
(3)技术负责人就整个项目的工作流程、报告的规范性、评价结论的准确性等进行进一步的审核,报告修改后复核并签发报告。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质量控制程序见图1-2
准备阶段 实施阶段 报告编制及评审阶段
接受建设单位委托
1收集有关资料(法规、标准、技术资料)
2初步现场调查和工程分析
3筛选重点评价因子
筛选重点评价项目
拟订控制效果评价方案
确定控制效果评价方案
质控审查*
汇总、分析资料
明确问题和结论
提出对策和建议
国家、地方有关法规、标准
编制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
修改并提交正式报告
专家审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依据控制效果评价方案开展评价工作
1职业卫生调查 2收集有关资料
3职业卫生检测 4职业健康监护
-
-
图1-1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程序
质量负责人审核签发
公司质控审核
专家评审会评审
项目受
、合同拟订
合同评审
车
电
库
签订技术服务委托合同
报告编号质控
下达评价任务单
方案评审
编制评价方案
科室内部质控
档案审查
报告书发放审查
评价报告书(初稿)
评价报告书(送审稿)
评价报告书(正式稿)
交付委托方
原始记录、报告书归档
外聘专家审议
委托方审议
科室内部审核
现场调研
现场调查与检测
实施评价
项目
实施
质控
图1-2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质量控制图
2 建设项目概况及试运行情况
2.1 项目名称、性质及建设地点
项目名称:青岛市危险废物处置中心一期项目
项目性质:新建
建设地点: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姜山镇宋家泽口西北约2.25km处(国道203东侧650米)
本项目在可行性研究阶段没有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2.2 项目建设情况
本项目由青岛市发改委批准立项,青岛市环境保护局筹建,并为此成立了青岛市新天地固体废物综合处置有限公司,负责项目建设工作。2007年6月开始建设,2008年3月完工,2008年8月开始试生产。
2.3 项目地点及当地气象资料
2.3.1 公司地理位置(见图2-1)1200m
2680m
20m
烟青一级路
空地
处置中心
安全填埋场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填埋场
空地
莱西市
生活垃圾填埋场
650m
农 田
农 田
于旺庄村
双桥村
1000m
农 田
农
田
宋家泽口村
图2-1 项目地理周边图
本项目位于青岛莱西市姜山镇宋家泽口西北约2.25km处,距烟青一级公路东0.65km,距旺庄村东南1.2km,双桥村北1.0km,距莱西市区17.5km,青岛市区75km。
项目地理坐标为东经120º33´20"-120º33´40",北纬364º43´30"-364º43´50"。
2.3.2 地质地貌
建设项目所在区域本工程场区的地貌形态为风化剥蚀平原,微地貌形态有田间沟渠及小石坑。场区现状为农田,总的地势为西北高东南低,西北角最高点为44.78m(黄海高程),东南端最低点为38.05m。地形坡度东西向为7-13‰,南北向为3-7‰。
场区内地质构造不发育,未发现断裂及褶皱构造,只发育有层理和少量裂隙,层理面近乎水平,裂隙面倾角60-80°,本场区属构造简单区。
本场区的地层结构为第四系松散土层与中生界白垩系莱阳群沉积岩,第四系松散土层属第四系全新统山前组,成因为残坡积,土层厚度为0.8-3.5m,平均厚度为1.21m,主要岩性为粘质粉土、砂质粉土,中下部含有粉质粘土,内含砂砾成分及锰核,该层的承载力特征值fak=180kPa。
场区基底均为中生界白垩系莱阳群曲格庄组的沉积岩,岩性为灰紫色、红紫色的细砂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及砾砂岩透镜体。
本场区内的风化岩可划分为3层:即强风化层、中风化层和微风化层;风化岩的表层0.2-0.3m为全风化层,粒状结构,层状结构。平均埋深1.21m,层后为0.40-1.60m,其承载力特征值fak=700kPa。变形模量Mo=30MPa;中风化层也为粒状结构,层状结构,具水平层理。该层平均厚度0.97m,平均埋深2.14m,其fak=1800kPa;微风化层岩石呈坚硬状态,结构致密,平均埋深2.98m,fak=3500kPa。
2.3.3 水文
建设项目所在区域共发育有一条河流—嵯阳河和多条水系,分属二个地表水流域区,即五龙河流域和大沽河流域。本场区处于五龙河中下游地段嵯阳河支流的上游,区内大气降水后形成的地表径流向田间沟渠汇集,经泽口村北汇入南岩水库。嵯阳河为五龙河的一条支流,发源于莱西市姜山镇的垛埠至邓家庄一带以及莱阳市团旺镇的凤凰山南山麓,流域面积约150km2,其中在莱西市境内的流域面积为40.8km2。嵯阳河属季节性河流,表流持续时间短,一般在每年7-10月的雨季有间断性表流,其它时段则基本处于断流或干涸状态。
南岩水库属小(一)型水库,出口在莱阳境内,1958年6月建成,流域面积35km2,其库容为181万m3,兴利库容为61万m3,坝高8.5m,其功能为农灌,灌溉面积0.18万亩。南岩水库泄洪时,其出水经自然沟渠入五龙河,最终入海。
场区内无地表水系,只有3条东西向和1条南北向人工沟渠,其主要作用就是导流排洪。地表水的流向与地形走势及沟渠走向一致,即由北向南汇入沟渠,然后由西向东流入一条近南北的冲沟中,经泽口村北汇入南岩水库。
2.3.4 气象条件
从地理位置分析,青岛主城区、团岛以及薛家岛均处在温带海洋性季风区域,属湿热多风气候,雨热同期。
自1898年以来青岛100年气象资料查考,市区年平均气温12.2℃。8月份最热,平均气温25.1℃;1月份最冷,平均气温-1.2℃。年平均降水量为775.6毫米,降水的年变率为62%。年平均降雪日数只有10天。年平均风速为5.3米/秒,以南东风为主导风向。青岛海雾多且频,年平均浓雾51.3天、轻雾108.2天。
莱西市属暖温带季风大陆性气候,形成冬季漫长干冷,春季少雨、大风、多干旱,夏季气温高、湿度大、雨水多,秋季多晴、干旱的气候特征。根据莱阳市气象站的统计资料(1971-2000年),年平均气温为11.6℃,平均霜期184.6d;年均降雨量为655.7mm。主导风向为SSE,秋冬季主导风向为西北风,春季夏季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年平均风速为2.8m/s。
(1)风向分析
评价区年主导风向为S风和SSE风,风频分别为15.5%和10.4%,次主导风向为N风和NNW风,风频分别为8.4%和7.3%;冬季主导风向为N风和NNW风,风频分别为13.8%和12.7%;春季、夏季和秋季主导风向均为S风,风频分别为18.8%、24.0%和13.0%。
评价区静风频率较高,年平均静风频率为9.6%,各季节静风频率范围在7.3-11.4%之间,春、夏季略高于年均值。
(2)风速分析:
评价区全年及各月平均风速见表2-1。由表可见,评价区平均风速月际间变化不大,全年平均风速为3.6m/s。
表2-1 评价区全年及各月平均风速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年
风速
3.6
4.0
4.2
4.2
4.0
3.4
3.1
3.4
3.1
3.4
3.3
3.4
3.6
评价区累年及各季节风向玫瑰图见图2-2。
图2-2 评价区累年及各季节风向玫瑰图
2.4 工作制度及劳动定员
劳动定员131人,行政人员、收运工人、物化车间工人、稳定化/固化车间工人、填埋场工人为日班制,每天工作8小时。焚烧车间生产工人、值班调度人员采用3班制,每班工作8小时。具体定员见表2-2。
表2-2 劳 动 定 员 表
序号
名 称
职工人数(人)
备 注
1
管理人员
18
2
危废库操作工
6
3
司机岗位
7
4
车间办公室
3
5
操作班长
3
6
主控制室
9
7
锅炉
6
8
尾气
6
9
行车
4
10
拖拉机
4
11
上料
6
12
废液焚烧
3
13
危废接受
2
14
维修班长
1
15
维修工
3
16
操作工
9
17
操作工
9
18
操作工
9
19
操作工
9
20
车间主任
2
21
技术员
2
22
车间主控
1
23
作业班长
1
24
装载机司机
2
25
翻斗车司机
2
26
推土机司机
2
27
操作工人
2
28
合计
131
2.5建设规模
根据青岛市危险废物的产生状况及其分布特点,结合青岛市及周边地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重点区域和目标等,“青岛危险废物处置中心”收集的危险废物的范围为青岛及周边地区,废物处理处置规模为4.0万t/a,其中焚烧1.0万t/a,物化处理1.0万t/a ,安全填埋2.0万t/a 。
2.6 项目组成及主要工程内容
建设内容包括:危险废物暂存库、焚烧车间、物化预处理车间、稳定化/固化预处理车间、安全填埋场等生产设施等。
项目组成及主要工程内容见表2-3。
表2-3 项目组成及主要工程内容一览表
厂区
车间
主要设备
规格型号
西区
危险废物暂存仓库
叉车
2.5T
焚烧车间
回转窑
Ø3.1×10.0m、1.5°、 0.3-1.0r/min
二燃室
Ø4.2×13.0m、钢结构,
二次风空气换热器
热管式换热器Ø1.5×5.5m
一次鼓风机9-26NO11.2D
30kw,流量15973-21963 m3/h,全压3346-3140Pa,1450 r/min
二次鼓风机9-26NO5.6A
22kw,流量6032-7185 m3/h,全压7610-7400Pa,2900r/min
尿素箱
1.2×1.2×1.4m,搅拌机1.1kw及附件
雾化泵XG502
1.2Mpa,0.2m3/h,604r/min,0.25KW
蒸汽锅炉
1.6Mpa,204℃,6.1t/h
全自动软水器
8t/h,双罐,高强度玻璃钢
蒸汽冷凝器
1.6Mpa,200 m2
急冷塔
Ø3.0×12.8m,及附件,防腐,保温,出灰阀
急冷雾化泵
0.6Mpa,3.5m3/h,3KW
脱酸反应器
Ø3.0×16.7m,喷头及附件,防腐,保温,出灰阀
石灰粉储罐
Ø2.5×6.0m,钢结构、除尘器、震动器给料机及附件
活性炭粉储罐
Ø1.2×2.5m,钢架及附件,震动器,给料机
LGM/KE- 1150.0袋式除尘器
钢结构、(PTFE针刺毡+PTFE腹膜)滤袋,保温控制及附件,出灰、卸灰阀
洗涤除雾塔
Ø3.6×13m,玻璃钢、喷头及附件
碱液箱
Ø1.5×1.5m,内衬玻璃钢
烟气加热器
翅片换热管换热器Ø2.5×13m
引风机
160kw,流量33540-41925 m3/h,全压6400Pa,2900r/min
出渣机
出灰量3m3/h,内衬铸石板,3.0 kw
螺杆式空气压缩机LU75E-7
13.0 m3/min,0.7 Mpa,55dB, 75kw
空气干燥机DS2-006GF
处理量13.0 m3/min,冷媒:R22,功率1.09kw
物化车间
反应槽
7500×2500×2000
搅拌机
∮1250、11KW
中和母液泵
流量:15m3、扬程:20m
配剂槽
∮1500×1800
组合洗涤塔
∮1000×5000×2
离心风机
流量:3000 m3、全压:3500Pa
浓缩槽
V=30 m3
母液槽
V=20 m3
清液槽
V=20 m3
洗涤循环泵
流量:30 m3、扬程:30m
浓缩母液泵
流量:10 m3、扬程:30m
清液泵
流量:10 m3、扬程:30m
反渗透装置
处理量:5 m3/h
板框压滤机
有效过滤面积:20 m2
尾气烟囱
∮400×20000
东区
稳定固化车间
储料斗
上口2600×2000,H=1300
计量斗
上口1500×1200 H=650
皮带运输机
B800,长度7300
提升机
2.4 m3
搅拌主机
JS1500G(F),出料容量1500L
水泥仓
8NC100,直径2800
飞灰仓
8NC100, 直径2800
螺旋输送机
ES219 075.31
水泥计量斗
上口700×1150,H=1650,最大称量值500kg
水箱
水计量斗
上口600×1200,H=700,最大称量值300kg
药剂搅拌罐
Φ1400×1600
药剂称量斗
Φ400×320,最大称量值25kg
MC-Ⅱ型脉冲布袋除尘器
MC72-Ⅱ,过滤面积72 m2,处理风量8000 m3/h
离心风机
Y6-41,Q=3013 m3/h,H=6951pa
微机控制系统
安全填埋场
叉车
2.5T
装载机
3T
推土机
110kw
潜污泵
50QW28-18-1.5
翻斗车
3T
2.7 可以处置的危险废物种类、数量
处置中心有能力对表2-4中的危险废物进行处理。
表2-4 危险废物种类、数量统计一览表
焚烧废物统计表
序位
名 称
数量(t/a)
形 态
类 别
1
废矿物油
2563
液态
08
2
精(蒸)馏残渣
458
固态
11
3
染料、涂料废物
1230
固态
12
4
有机树脂类
500
固态
13
5
表面处理废物
241
固态、液态
17
6
含酸污泥
1048.6
固态
34
7
塑料残渣
810
固态
8
致冷剂
89
固态
9
其它类
1904
16、33、25、03、21、06、04、24、23、36
小计
9084
物化处理废物统计表
序位
名称
数量(t/a)
形态
类别
1
废乳化液
1129
液态
9
2
废酸
2800
液态
34
3
废碱
6582
液态、固态
35
小计
10511
可综合利用废物统计表
序位
名称
数量(t/a)
形态
类别
1
废矿物油
4500
液态
08
小计
4500
安全填埋危险废物统计表
序位
名称
数量(t/a)
形态
类别
1
表面处理废物
1552.5
固态、液态
17
2
焚烧残渣、飞灰
10001.0
固态
18
3
含铬废物
599.5
固态
21
4
含铜废物
1672.8
固态
22
5
含锌废物
1345.2
固态
23
6
含砷废物
103.2
固态
24
7
含汞废物
53.2
固态
29
8
含铅废物
246.4
固态
31
9
石棉废物
320.9
固态
36
10
含镍废物
106.3
固态
46
小计
16001.0
总计
40096
处置废物时需要的原料、辅料及来源见表2-5。
表2-5 处置废物时需要的原料、辅料表
序号
名称
规格
单位
消耗量
车间
供应
吨处理量
年
1、原辅材料
1.1
尿素
t
0.001
10
焚烧车间
青岛周边地区
1.2
活性炭
t
0.0015
15
焚烧车间
青岛周边地区
1.3
PAC
t
0.00015
5.94
废水处理
青岛周边地区
1.4
FeSO4
t
3.97´10-5
22.0
废水处理
青岛周边地区
1.5
盐酸
30%
t
0.01
100.0
物/化车间
青岛周边地区
1.6
NaClO
30%
t
9.38´10-5
52.0
污水处理
青岛周边地区
1.7
PAM
t
2.16´10-5
1.20
废水处理
青岛周边地区
1.8
消石灰
80%
t
0.002
40
物/化车间
焚烧车间
青岛周边地区
1.9
碳酸钠
98.5%
t
0.03
300
焚烧车间
青岛周边地区
1.10
稳定剂
t
0.045
900
安全填埋场
青岛周边地区
1.11
固化剂
t
0.272
5440
安全填埋场
青岛周边地区
2、动力消耗
2.1
水
t
0.72
28743
全厂
市政
2.2
电
kwh
118.18
4727200
全厂
市政
2.3
蒸汽
t
0.15
1500
综合利用
医疗废物焚烧余热锅炉
3、燃料
3.1
轻柴油
t
0.038
380
焚烧车间
青岛周边地区
2.8 生产工艺
本项目采用焚烧处理、物/化处理、稳定化/固化、安全填埋处理的工艺技术方案。工艺流程见图2-3。
残渣飞灰
其它废水
达标排放
水泥
废渣
废水
达标排放
烟气处理
有机废物
乳化液酸碱废液
重金属污泥等
直接填埋物
危险废物
接收、鉴别、分类
稳定化/固化
稳定产物
物化处理
焚烧
废渣
暂存
污水处理场
安全填埋场
渗滤液
图2-3 工艺流程
2.8.1 焚烧系统工艺流程
2.8.1.1 焚烧系统组成(见表2-6)
表2-6 焚烧系统组成一览表
1
进料系统
1.1 抓斗进料:固态、半固态物料(混合)贮仓→抓斗起重机→料斗→板式给料机→气密翻转门→进料溜槽→水冷通道→回转窑焚烧炉;
1.2 桶装废物进料:贮藏库→叉车→垂直提升机→气密翻转门→进料溜槽→水冷通道→回转窑焚烧炉;
1.3 液体进料:液体储罐→液体进料泵→液体过滤及计量→液体燃烧器或喷枪(含压缩空气雾化装置)→回转窑(或二燃室);
1.4 气体进料:气体储罐→气体燃烧器或喷枪→回转窑。
1.5 浆状废物进料:贮罐→柱塞泵→喷枪(含蒸汽雾化装置)→回转窑
2
灰、渣输
送系统
2.1 焚烧渣输送系统:回转窑 →水封刮板出渣机→铲车→渣场→资源综合利用
2.2 飞灰→螺旋输送机(气力输送系统)→贮罐→运输车→固化车间→固化→填埋。
3
回转窑焚烧炉系统
3.1 回转窑:气流模式为顺流式,即窑体内物料运动的方向同烟气流向相同,固体、半固体、和助燃空气均从筒体的头部进入,燃烧生成的烟气及残渣由尾部经冷却后排出;回转窑为齿轮转动,变频调速;窑头和窑尾采用风冷复合端面密封装置;
3.2 二燃室: 配备2个多燃料燃烧器,保证二燃室温度大于1100℃,烟气停留时间大于2秒;
3.3 紧急烟囱:炉内爆燃或停电过长时自动打开,紧急状态时可以手动打开,平常气密装置自动密封。
4
余热锅炉
4.1 锅炉结构:单锅筒自然循环水管锅炉,全部采用模式水冷壁辐射换热;
4.2 炉膛:为烟气沉降室及辐射换热室。进口烟气温度约1140℃;
4.3 蒸汽性质:饱和、蒸汽压力:1.6MPa、蒸汽温度:204.3℃、给水温度104℃,排污率2%
5
急冷塔
5.1 急冷塔:0.8s左右从550℃降至200℃。
6
脱酸装置
6.1 炉内喷钙系统,通过在线监测SO2、Hcl浓度调节石灰供给量。
6.2 通过在线监测SO2、Hcl浓度调节石灰浆泵开启度,烟气出口温度:160℃;
6.2 活性碳通过压缩空气喷入脱酸塔内循环吸附。
7
除尘系统
7.1 布袋除尘器:过滤烟气里的飞灰,烟气温度:155℃。
8
引风排
烟系统
8.1 由耐腐蚀的引风机、烟道和烟囱组成的引风排烟系统,将 150℃左右达标的烟气排入大气;烟囱上安装在线烟气监测设备。
8.2 袋式除尘器有旁路烟道,超过250℃和低于130℃时旁路烟道自动打开。
2.8.1.2 焚烧系统工艺流程
采用国内外最成熟的回转炉焚烧技术,选用的危险废物焚烧系统采用奥地利SEILER尾部富氧燃烧的工艺技术,焚烧工艺流程见图2-4。
工艺流程:危险废物焚烧处置系统采用灰渣式回转窑焚烧工艺,燃烧产生的烟气进行余热利用、急冷处理,再通过有效的脱酸、除尘工艺使烟气达标排放。
入窑废物由辅助燃料系统和供风系统将其点燃并使其热解燃烧,在负压状态下,废物在窑内热解燃烧的温度为850℃-1000℃,同时废物沿回转窑的倾斜角度和旋转方向向后缓慢移动,根据废物种类不同通过调整窑速,使物料在回转窑内停留0.5-2.5小时左右的时间,废物中能够分解的部分充分分解,不能分解能够燃烧的部分充分燃尽,燃烧残渣自窑尾进入水封刮板出渣机,经水冷却后出渣,飞灰和炉渣转移至安全填埋场稳定化/固化车间,经检测分析达到直接入场填埋标准的,转移至安全填埋场填埋;需稳定化/固化处理的,经稳定化/固化处理后入场填埋。烟气从窑尾进入二燃室,通过补入二次风达到充分燃烧,由辅助燃料燃烧器控制温度在1100℃以上,使烟气中微量有机物及二恶英充分分解,分解效率达到99.99%,确保进入焚烧系统的危险废物充分燃烧完全,烟气在二燃室内停留的时间达到4.6S。
在二燃室到余热锅炉的烟道中喷入3-5%的尿素溶液对烟气中的NOX进行非催化还原反应,在1000℃的温度下,尿素将NOX还原成N2,NOX去除率>30%。多余的尿素转化为氨,在活性炭吸附器中继续还原NOX,去除NOX,同时剩余的氨被活性炭吸收,与烟气中的酸性物质进行中和反应,起到去除烟气中酸性物质的作用。
充分燃烧的高温烟气由烟道进入余热锅炉进行热量回收,产生的蒸汽供内部生产生活使用。烟气经过余热锅炉后温度由1000℃以上降至550℃-600℃进入急冷塔,在1秒钟内温度降到200℃以下,减少二恶英再合成的机会。急冷塔出口设文丘里管,喷入石灰粉,石灰粉与烟气混合后,进入脱酸反应器降速,增加反应时间,同时喷水增加湿度,提高对烟气中酸性气体的吸收效率。脱酸反应器至袋式除尘器的烟气管道中安装活性炭喷射装置,活性炭与烟气在管道中混合,利用活性炭的极大比表面积和极强的吸附能力吸附烟气中的二恶英和重金属气溶胶微粒,使其聚集成粒径较大的颗粒,从而在经过布袋除尘器时被滤袋滤除达到净化目的,布袋除尘器的过滤介质为戈尔膜,采用膜介质过滤气相中的固相物,可以实现稳定的高效率和低阻力。经除尘后的烟气进入洗涤塔,对其中残存的酸性气体用稀碱液进一步中和去除,同时利用塔内填料提供的气液两相极大的传质面积去除烟气中残留的粉尘,洗涤塔顶部设汽水分离装置,减少烟气带水带沫。出洗涤塔的烟气经过换热器升温至130℃后经过引风机由50米高烟囱排放。余热锅炉、急冷塔和布袋除尘器等系统飞灰经稳定化后在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场固化填埋。
散装危险废物
配料坑
皮带输送机
缓冲料仓I
缓冲料仓II
行车抓斗
箱装危险废物
链板输送机
料坑
提升机
破碎机
垂直料仓g
需破碎危险废物
直接填埋或稳定固化填埋
炉渣
液压推料机
液体、浆状废物
一次风机
回转窑
空气加热器机
二次风机
二燃室
燃烧器
尿素溶液配制系统
其他用户
余热锅炉
软水处理系统
蒸汽
碱液配置系统
急冷塔
石灰粉
脱酸反应器
活性炭
飞灰
稳定化固化填埋
空压机
布袋除尘器
洗涤除雾塔
烟气加热器
引风机
尾气烟囱
图2-4 焚烧工艺流程
2.8.2物化处理车间
本车间处理的废物主要是来自各工业企业的废乳化液、废酸、废碱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