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诗经》中草药文化内蕴探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837770 上传时间:2024-03-27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3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经》中草药文化内蕴探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诗经》中草药文化内蕴探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诗经》中草药文化内蕴探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49文学探析诗经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其中有大量中草药名称,如芣苢、芍药、果臝、蓷等。它除了是中国诗歌的源头,还是医学中草药的文化源头,具有重要的医学研究价值。其中记载的草本植物可以作为药物的有 60 余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药物名称发生流变,加上分类标准不同,各家总结有差异,目前学术界对中草药的界定各有说法。诗经中草药名称有些没有改变,如葛、卷耳、枣等,还有些发生改变,产生了许多异名,如“蓫”,陆玑毛诗疏云:“蓫,今人谓之羊蹄。”孙炎注尔雅释草云:“薇草生水旁而枝叶垂于水,故名垂水也。”说文曰:“蓷,萑也。”韩诗及三苍又云:“蒱,益母也。”从收集的资料来看,胡朴安在诗经学中的统计中说诗经中

2、草名有 105 种,木名有75种;清代徐鼎在 毛诗名物图说 中对 诗经总结草名有 88 种,木名有 54 种。本文主要针对中草药的文化内蕴探究,对发生异名的药名也会进行考究,确定其沿用至今。同时本文只选取了最具代表性的中草药举例说明其文化内蕴。一、文学意义诗经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其文学价值不可忽略,我们可以从其认识、教育、审美、治疗功能四个方面来概括。了解诗经的文学意义能促进文学情操的陶冶,还有助于深化对文学性质及其规律的认识。(一)文学认识功能诗经具有帮助人获得社会和人生知识、加深对人和社会理解的认识功能。诗经是周王朝礼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于祭祀、朝聘、宴饮等各种场合,广泛运用于当

3、时的政治外交活动中。左传中就有大量关于诸侯君臣赋诗言志的记载。同时,周朝“春秋教礼乐,冬夏教诗书”,可见诗经是当时的国学教科书。诗经中的宝贵知识不仅对古人的生活认识起到了深远影响,也为我们后世研究周王朝的政治制度、经济军事及世态人情、风俗习惯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提供了原始材料,可谓是集结古人智慧结晶的历史和人生“百科全书”。另外,诗歌中涉及的中草药也为现代的中医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诗经将医学与文学相融合,用文学的方式将中草药的形态、色彩等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使现代读者能够对这些中草药有更透彻的认识。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中的蒹葭是今天经常使用的中草药芦苇。芦苇最早入药是在孙思邈的千金要

4、方里,主要用于治疗肺痈,具有清肺化痰等功效。诗中以蒹葭起兴,描写其形态之美,虽未言明其功效,却给后世中草药研究指明了源头。诗经中草药文化内蕴探究陈钰鑫刘敏湘刘梦婷刘榕胡霞*长沙医学院基金项目:湖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诗经中草药命名理据研究”(湘教通2022174 号 4641)。摘要:开展诗经中草药文化内蕴探究,有益于推进诗经的进一步研究;也是药学发展的需求,亦是中医走出中国、走向世界的必然要求;还能够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创新与传承。本文主要从诗经中草药的文学价值,具体包括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治疗功能以及生态意义和人文精神意义几个方面来探究其文化内蕴。关键词:诗经中

5、草药;文化内蕴作者简介:陈钰鑫(2003),女,土家族,湖南常德人,本科在读,人文传媒学院。胡霞(1985),女,汉族,湖南长沙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古代汉语。50文学探析(二)文学教育功能诗经中有关中草药的文学作品能够影响人的思想情感,净化人的心灵,甚至对社会政治也有一定的反映并对读者有一定的教化意义。清朝叶燮在原诗内篇中说道:“温柔敦厚,诗教也。”意思是性情温和,心地宽厚,这是诗经的教诲。在毛诗序中也谈道:“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诗经能反映当时社会政局,给读者提供了了解先秦时代的窗口。此外,在诗经描写有关药物的篇目里,通过对一些意象含义的赋予、整篇主旨等都体

6、现了其教育意义。郑风溱洧中:“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郑笺作注:芍药互赠意为结恩情。在诗中,芍药既是男女相互确定心意所赠之物,也代表恋人分别的不舍。后世人们对这个意象的使用也融入了前人的情感寄托并引申出新的含义,如姜夔的扬州慢 中借芍药表达了黍离之悲。周南芣苢 中“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全诗反复吟诵芣苢,表现了人物的欢快情绪和赞美劳动的主题,也侧面烘托了当时社会较为清明。这首诗是一首劳动者的赞歌,它能鼓励人们热爱劳动,从劳动中获得快乐。(三)文学审美功能诗经 在意象和修辞手法的表现上都非常突出,且意象的选取和修辞的对象多为中草药。其中,意象是主体与客体、意与象相互

7、融合的复合物,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审美韵味,能够加深读者的审美体验,充分体现诗歌的思想情感。以豳风东山中的“果臝之实,亦施于宇”为例,果臝是一味中药,始载于 神农本草经,具有清热化痰、利气宽胸等功效。在这首诗歌中“果臝”作为意象代表的是征人的家乡。诗经中的修辞手法众多,用在植物上多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可以使诗歌看起来更加含蓄隽永,有一种蕴藉美;读起来更加流畅,有一种流畅美。同时,能够描绘抽象的事物或者事情,化无形为有形,使读者更容易实现与古人的共情,从而带给读者更加深入的审美感受。以邶风匏有苦叶中的“匏有苦叶,济有深涉”为例,匏瓜,是一个站在河岸边的女子,在等未至

8、的爱人时,宣泄心中的怅惘。匏叶之苦,不仅是指本身还指女主人公心中固执等待之苦。女子等待情人时的焦灼与期待,给人一种有希望但希望还没到的复杂情感。(四)文学治疗功能在现代生态环境的恶化和人们生活工作的快节奏高压下,文学能给人心灵的慰藉。人们可以通过文学调节情感,消解内心障碍,维持个人身心及个体与社会的平衡。论语阳货中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在诗经中或借植物起兴,感发性情,抒发个人情感;或描写现实场景,表达对统治者的不满。可见,早在古代人们就无意中把文学当作治疗手段获益了。现代人们也可以通过文学纾解内心情感,调节心理问题,甚至促进思想的升华,从而达到文学治疗的效果。有抒发美好

9、情感的如卫风木瓜中:“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历代研究者对该诗主题有很大争议,笔者认同“男女互赠答说”。此诗通过赠答表达了彼此的情深义重,抒发了对爱情乃至理想的美好向往和执着追求。也有抒发内心悲苦的如王风黍离中:“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作者面对破败凋敝的周宗庙,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忧伤,只能发愤于纸上,借文字诉说心中愤懑。这些作品都是作者有感而发,宣泄之后能够调节人的心理情绪,促进人的健康全面发展。二、生态意义诗经中记载了 300 多种动植物和矿物质,其中可作为药用的就有 100 多种,可见现代学者研究诗经药用植物的必要性。孔子早就提出“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10、”,而后陆玑也在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对诗经中的鸟兽草木进行了详细考证,诗经中的中草药文化对现代学者探究中草药的生态意义有很大帮助。(一)药用植物形态及生长环境诗经中大部分中草药只言及名称,用以起兴,并未描述其药用价值,但也有部分中草药介绍了其形态、生长环境和采摘时节等自然特征,其中部分中草药还可食用。如王风中谷有蓷中有“中谷有蓷,暵其干矣”,“蓷”指的是益母草,前半句指明了其生长环境在山谷,后半句说由于天气干旱枯死。山谷水源充足,益母草喜湿润,诗中描写与现代科学掌握的自然生长条件吻合。召南草虫中的“陟彼南山,言其采蕨”点明了采摘地点。有的甚至还说明了味道,邺风谷风中的“谁谓荼苦,其甘如荠”,荼就

11、是指苦菜,茎叶嫩时煮后可食用,是一种药食兼具的植物。这些记录不仅对农事活动有极大裨益,对后世51文学探析更加深入研究也提供了思路。(二)药用植物功效诗经作为重要的先秦文献,其中存有大量的中草药名词,据粗略统计,全书 305 篇中,有 144 篇505 次提到植物。这些中草药对后世中医药学有着重要影响。小雅隰桑中提到隰桑,隰桑是指洼地里的桑树。桑作为药用的记载,桑树全身都是宝:桑椹、桑叶既可食用,又可入药,被视为防病保健之佳品;桑枝可祛风湿,利关节;桑白皮可泻肺平喘,行水消肿;桑叶善疏散风热,又能清肝明目。国风唐风采苓中的苓指的是茯苓。茯苓内敛、不张扬,精华内蕴,是宁心安神镇静的上品,茯苓饼、龟

12、苓膏、茯苓霜用的都是它。三、人文精神意义人文精神是指一种普遍的自我关怀,如对人的尊严、价值的关切,对人类遗留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重视等。孔子有言:“不学诗,无以言。”这里表面上是说不读诗经连话都不会说,实际上还暗含着研习诗经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从而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终极奥义。诗经中的中草药不仅蕴含了古人对人的关怀祝愿,也是后人追根溯源的契机。学习 诗经,能体悟先人对平凡人生的美好憧憬,解锁古老传承的文化密码。卫风伯兮中曰:“焉得谖草,言树之背。”“谖草”即今之萱草、金针菜,能舒畅情志,令人忘忧。诗中的谖草寄寓了古人的美好情思,在今天仍有这种含义。唐风椒聊 中曰:“椒聊之实,蕃衍盈升。

13、”“椒聊”今天大都认为是花椒,诗中描写了其结子众多的形态,寄寓着家庭人丁也如花椒籽一样繁茂。古时皇后所居称椒房,就是在墙上刷一层花椒,这样有助于保温,也寄托了多子多福的愿望。三国时吴国陆玑解读诗经,写下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专门解释诗经中所记载的动植物,弥补了诗经中只识其名未知全貌的空白。这体现了后世人们对 诗经 的重视,现代也有许多学者对 诗经进行研究,寻找现代所需的人文素养与古代人文精神的共振。诗经中还体现了很多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自我的关系和人与社会的关系,这也是古人对人全方位关注的结果。尤其在人与自然这一部分涉及了很多的中草药,据清代学者顾栋高在 毛诗类释 中统计,诗经 中共有337种

14、动植物作为诗歌物象,可以说 诗经描述了一个鸟兽草木的时代。豳风七月作为诗经中农事诗最优秀的作品,不仅反映了当时农民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诗歌中还涉及了植物生长的描写,其中不乏有枣、葫芦等药用植物,在现代“枣”取其谐音,寓意早生贵子,“葫芦”有“福禄”之音,也是富贵吉祥的象征。因此,研究诗经不仅有助于加深人们对人文精神的了解,对现代中医药的研究也有着非凡的借鉴意义。结语梁启超曾说:“现存先秦古籍,真赝杂糅,几乎无一书无问题,其真金美玉,字字可信者,诗经其首也。”探究诗经中草药文化内涵,不仅可以深入品析其文学价值,还能体悟其生态意义及人文精神意义,对人的精神升华起到重要作用,对当代文化建设和中医自信也

15、大有裨益。参考文献:1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四库全书文渊阁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2张媛.诗经植物药用名称研究D.沈阳:辽宁中医药大学,2013.3张蔚.浅谈诗经的文学治疗功能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2(02):64-65.4车少佳.诗经国风中的药草意象及其功用J.新余学院学报,2015,20(04):95-98.5秦秀丽.诗经木本植物类名物词汇研究D.太原:山西师范大学,2015.6刘昌安.从多维视角看诗经植物的药用价值及文学功能J.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5(04):1-8.7李腾飞.诗经草本植物类意象研究D.太原:山西师范大学,2018.8李玉良.诗经意象翻译方法与审美效果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7,40(01):10-18+1599孟玺,王振国,杨金萍,王飞旋.诗经本草名物考述J.医学与哲学(A),2018,39(02):80-82.10唐廷猷.诗经中的植物与药用植物J.中国现代中药,2020,22(04):636-640.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