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胆创新 上好化学第一节课甘肃省古浪县大靖初级中学 张能源 王玲香新初中化学课程标准倡导: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联系;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强化评价的诊断、激励和发展功能。为了达到这个目标,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化学作为基础学科之一,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其学习动力呢?要想上好绪言课,必须提前精心设计,认真准备。化学第一章节重在让学生初步认识化学,了解化学,明确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激发学生探究化学奥秘的欲望,初步
2、树立科学探究要认真观察,深入思考的理念。所以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我把绪言的教学重难点定在激发学生兴趣和树立科学探究的理念上。由于如今的学生普遍存在着发言不积极,学习探究不主动的情况,怎样才能把看似简单的知识点,在学习过程中有效体现出科学探究的深刻理念呢?我不能要求学生提问,只能通过组织,参与,合作,引导学生主动发问。因此,教学中我首先将事先准备好的两个氢气球放飞在教室内上空。氢气球下各系一红色绸带,上书谜语为“黄金被盗,打一字(元素名称)”“ 水流石出,打一字(元素名称)”,以猜谜的方式导入新课。猜到谜底是“铁”“硫”后同学们精神抖擞,我趁势提问:“什么是化学?”同学们面面相觑;我又问:“氢气球
3、为什么能飞?”“如果改用嘴吹的气球,它能不能飞呢?”同学们异口同声的回答:用嘴吹的气球不能飞。至于原因是什么,却面带难色。我没有作答,继续说:“我给大家变个魔术,好不好?”,春节晚会上刘谦由于表演魔术红遍大江南北,所以同学们听说能看魔术表演后神态转而欢喜,注意集中。表演了“顿变鲜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燃烧的金属”(镁带燃烧)后,同学们被化学实验的现象震惊而深深吸引,再加上夸张的肢体,神秘感强的音乐,使课堂氛围达到了小高潮,同学们开始兴奋的相互交流,议论纷纷。我告诉同学们,要想了解这其中的奥妙,就必须学习化学。听到化学课是以实验为基础,以后自己可以亲自动手做实验,同学们更加活
4、跃不已。看到这些,我适时的从仪器篮中取出一杯液体(事先选用醋,味精,白糖,食盐,苦菜汁,姜啤,辣子汁混合在一起,装在一个玻璃酒杯中),同学们的视线马上集中在酒杯中深茶色液体上,明显的听到他们在下面“嗡嗡”的小声说,“是什么东西?”“是酒吗?”我若无其事的说:“大家知道鸡尾酒吗?它是白酒跟其它佐料,如番茄酱,辣酱油,冰块等配成的饮料。饮酒是有害健康的,因此我选用姜啤和其他佐料配成这杯饮料。”学生一听是“鸡尾酒”,兴趣更加浓厚,好奇的目光看着我,窃窃私语。终于有一个胆大的学生举手问我:“老师,能喝不能喝?”我没有回答,只是伸出右手中指在酒杯里缓缓的蘸了一下,然后取出手指,快速的把右手食指放在嘴里吮
5、吸。并且眉飞色舞,用夸张的表情暗示学生,“嗯!味道好极了!”学生们再也坐不住了,七嘴八舌的问起来,“老师,什么味道” “老师,你怎么调制的?”“老师,我能不能尝一下?”我笑了笑说:“可以尝。不过,好东西不能独享。我们全班这么多人,饮料只有一杯,怎么办呢?”“老师,我们少尝一点儿。”我故作沉思。学生们更迫切了,纷纷要求尝一下。“行,每人只许尝一下,那谁先尝呢?”只见全班学生都把手举的高高的,跃跃欲试。我对他们的大胆尝试和积极参与给以热情的鼓励,然后我选了一位学生。这位学生高兴的走上讲台,学着我的样子,伸出右手中指在酒杯里缓缓的蘸了一下,然后迫不及待的把中指伸进嘴里吮吸。教室里静静的,大家看到的是
6、这位同学龇牙咧嘴,连连呵气,一副味道难受的苦相。“咦!到底怎么回事?”其他学生愣住了,用惊疑的目光望着我和讲台上的学生,疑虑满腹。我提示他们:“你们想说什么吗?”一位学生站起来说:“我想问他尝到的是什么味道?”另一位学生说:“我想知道为什么老师尝时看起来香甜可口,而他尝后的表情却很苦?”其他人纷纷点头,表示他们也是相同的问题。我问他们:“你们想知道答案吗?”“想!”大家都用期待的目光望着我,希望我揭示谜底。“这是一杯具备酸甜苦辣咸味的混合液体。为什么我尝时香甜可口,这位同学尝时表情难受呢?是因为我蘸饮料时用的是右手中指,而尝时用的却是食指。这位同学蘸饮料和吮吸饮料时用的都是中指。”说着,我慢慢
7、的把刚才的动作演示了一遍。片刻之后,教室像炸开了锅,“哗”大家笑成一片。教室气氛达到高潮。幽默和新鲜知识,科学的理念结伴而行。我水到渠成的引出学习化学的方法认真观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看到学生们的情绪完全开放,思维活跃,我又把话题延伸,“在生活中,你还对那些问题有疑问?”将课堂教学轻松自然的和学生实际生活相联系。然后用课件展示了化学把世界变得绚丽多彩的几个方面;化学与生活的关系,讲解了我国化学工业的过去与现状,激励同学们学好化学,将来为我国的化学事业贡献力量。最后,以化学家侯德榜的事迹结束了第一节化学课的教学。这节课,我这样安排,不仅希望学生能掌握相关的化学知识,也希望他们明白,在化学探究中
8、要仔细观察,在“做”中“学”,激发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同时引导他们进行自我反思评价,使他们隐隐懂得:不迷信权威,有置疑精神。因为有疑才会问,有问才会去研究,去发现,去探讨,进而去创新。我想,这个目的我达到了。我还认识到:不能做“搬运工式的教书匠”,要勇于思考,敢于创新。实际教学中要依据教材,创造性的开发和使用教材,深入分析和挖掘教材内容的多重价值;依据新课程的理念和自己的教学需要,因地制宜的选择适合自己课堂教学的教辅,教具,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探究的理念,真正体现课堂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动参与。由此深深地感受到:上好第一节化学课对于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树立学习化学的信念,乃至对今后的化学学习具有多么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