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北五村破解六个难题加快推进新民居建设
北五村位于秦皇岛市山海关区石河镇北部浅山区,包括新建、外峪、上沟、下沟和长桥店五个行政村。总人口241户,938人。村民以大樱桃种植和乡村旅游为主导产业。2009年底,北五村按照“跨村联建”的方式启动了新民居建设,目前工程主体已近完工,正在进行内外装修和基础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启动以来,北五村妥善解决好六个难题,各项工作进展顺利,走出了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符合村民意愿的新民居建设之路。
一、找准制约发展症结,引导村民民主决策,解决好“建与不建”的问题
北五村地处浅山区,耕地面积1600亩,多为丘陵地形和山坡地。前些年,依靠乡村旅游和大樱桃产业,北五村经济实现了一次大的发展,人均收入从过去的一、两千元跃升到现在的近万元。但近两年受土地和自然资源等因素的制约,乡村旅游和大樱桃产业的发展受限,村民人均收入始终在万元左右徘徊。北五村在不断的摸索和实践中认识到,要破解发展中的面临的产业发展受限、缺乏规模优势、住房与产业发展争地、农民生活改善难等瓶颈制约,就必须整合资源,走规模经济、联合发展的路子。2009年全省新民居建设的要求一提出,更加坚定了北五村“五村合并、拆旧建新、与产业发展同步规划、实施配套改革 ”的信心。为引导村民心往一处想,劲往处使,北五村首先做到了“给老百姓一个明白”。五村通过印发“明白卡”,制作宣传栏,分层次召开了党员会、妇女会和村民代表会,引导认识新民居建设的重要意义。随后,北五村实行了“党员包户”、“ 妇女包夫”、“ 代表包组”等举措,让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让媳妇去做老爷们的思想工作,由村民代表包户宣传新民居建设。通过耐心解答村民疑惑,老百姓的认识逐步趋于统一。在表决是否开展新民居建设的全体村民大会上,群众对新民居建设的拥护率达97%,新民居建设顺利启动。
二、认真听取群众意见,聘请专家规划设计,解决好“要建建成啥样”的问题
新民居要建成啥样?是项目启动之初五村群众普遍关心的话题。为了解村民的意愿,五村村干部亲自带队组成工作组,挨家挨户进行走访。经过摸底调查,村民的意见主要集中在不愿意住高层,要符合农村居住习惯,最好是独门独院,带火炕。另外村民对新民居是否住得起、农机具如何存放、老村宅基地如何处理、将来整理出来的土地怎么办等提出了疑惑。为切实解决好这些老百姓最为关心的问题,北五村坚持高起点规划,聘请河北农大城乡建设学院专家团队编制了《北五村新民居规划方案》。新村选址在长桥店村,以2-3层联体别墅式住宅为主。建筑依坡就势,巧妙利用了村庄原址及周边山坡、荒地,占用耕地仅38亩。住宅独门独院,设计了储物间,预留了“吊炕”,最大限度地满足了村民的要求。同时还规划了幼儿园、卫生院、超市、村民活动中心、农家乐饭店以及储蓄所、邮局等配套服务设施,以方便村民的生产生活。由于《方案》统筹考虑了村庄发展,突出了地域特色,“人车分流”、“园林式绿化”渗透了现代理念,在2010年河北省农村新民居规划评优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三、发动群众广泛参与,成立村民监督机构,解决好“怎么建,如何保证工程质量”的问题
新民居工程质量是村民广泛关注也是村民最为担心的一个问题。北五村通过成立村民监督决策机构,较好地发挥了村民在新民居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保证了工程质量。一是成立“民主决策机构”。新民居建设之初,北五村即成立了由51名村民代表、党员组成的“民主决策机构”,新民居建设中地上附着物清偿、占地补偿、户型设计、工程委托施工、建设资金管理使用等重大问题都要提交“民主决策组织”集体讨论决定。二是成立“村级质量监督小组”。由村民推选有威信、有经验、责任心强的村民代表组成新民居工程质量监督小组,与监理单位一起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督。监督小组成员每天在工地现场巡视,直接参与节能砖、水泥、保温板等建筑材料的购置和使用。发现不合格建材、不规范施工,及时向监理部门反馈,监督施工人员进行整改。三是成立“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站”。聘请区检察院、区纪委及石河镇专门工作人员在北五村设立了“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站”,工作人员列席工程相关会议,监管建设资金使用,确保干部廉洁、工程放心,成为全省第一个在新民居工程中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示范点。
四、广泛采用新能源、新材料,降低生活成本,解决好新民居“住得起、住得好”的问题
新民居要充分考虑农村的特点和发展水平,既要让农民住得好,更要让农民住得起。北五村采取了三项措施:一是取暖采用太阳能。为解决好冬季采暖这个难题,北五村在新民居建设启动之初就对水源热泵、太阳能等采暖方式进行了考察。受水源因素制约,最后选择了在北京平谷等地成功运用的太阳能采暖方式。即在屋顶铺设太阳能集热装置,热水储存到屋内的储水罐,通过地盘管实现地热取暖。先期投入大约是每平米200多元,优点是清洁、无污染,一次投入,运行费用低,相对于传统的锅炉取暖方式,每年可以省去一、两千块钱的燃煤费用。二是集中供应沼气。在长桥店村东南角,和新民居同步建设了大型沼气站,为村民及村里的农家乐、宾馆饭店统一供应沼气,进一步降低了村民的生活成本。同时,小区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经过处理填入沼气池,沼渣、沼液作为有机肥料施入樱桃田,实现了循环经济。三是墙体采用新型节能保温建材。北五村新民居墙体采用了强度高、保暖性能好的新型节能砖,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确定为农村建筑市场节能砖试点。节能砖外墙铺设了9厘米厚的新型苯板保温材料,最大限度的实现了节能保暖效果。
五、建新居与产业发展同步规划,做大做强乡村旅游产业,巧解“新民居如何保障”的问题
新民居要有足够的产业支撑,村民的生活才能有保障。北五村地处浅山区,近年来以“大樱桃采摘”、“农家饭”为特色的乡村生态休闲旅游蓬勃发展,“望峪山庄”年平均接待游客10万人,乡村旅游产业初具规模。新民居在规划设计上充分考虑了乡村旅游产业的升级发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景居相容”。按照“民居即景点、村庄即景区”的设计理念,新村庄就是未来北五村大景区的一个景点,“赏新居”将在原来“登山、观水、品樱桃、吃农家饭”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北五村乡村旅游的品质和内涵。二是“户户都是农家乐”。在住宅设计上,客厅、厨房在一层,楼上楼下都有卧室和单独的卫生间,既方便村民居住,旅游旺季还可以对外搞接待。新民居家家都有接待能力,建成后可为山海关乡村旅游新增2000张床位的接待能力。三是推进了“资源整合、产业聚集”。新民居规划着眼长远,保留原有的“望峪山庄”景区,“望峪新村”将成为一个新景点。老村庄拆除复垦、整理出的300多亩土地,用于扩大大樱桃、特色农产品种植和发展现代设施观光农业、樱桃酒酿造基地建设,形成山海关万亩樱桃沟内一个新的产业聚集区。
六、探索实施综合改革,引入“股份制”和“大村庄制”,破解“新民居建成后如何实现再发展”的问题
新民居建设的同时,北五村已经在谋划新村建成入住后的管理和再发展问题。早在2006年,北五村即成立了党总支,五村开始合力发展。新民居项目建成后,伴随“望峪山庄”、“望峪新村”两个景区的拉动效应以及大樱桃种植采摘规模的扩大,五村产业将进一步细分,形成大樱桃种植采摘、大樱桃深加工、农资供应、技术服务、乡村旅游服务接待、小区物业管理等行业管理和产业链。为适应发展需要,北五村将积极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改革的重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推进集体经济体制改革。在充分保障村民利益、集体利益的前提下,评估量化集体资产、资源,引入“股份制”现代企业模式,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形成村级财富积累的长效机制。二是推进农村新社区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整合村级组织机构,把党组织建在行业上、建在产业链上,以“大村庄制”模式,推进新村管理体制改革,并引导农民成立相关协会,与党组织优势互补,构建新形势下村级组织坚强堡垒。下一步,北五村将在建设好新村的同时,全面落实整体规划,启动实施好拆迁复垦工作,保证按时按量归还新民居建设周转用地,并利用复垦土地加快推进乡村旅游产业升级和山海关北部山区樱桃沟综合开发示范区建设,实现五村经济、社会、生态全面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新跨越。
6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