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二化学反应原理1.2章习题.doc

上传人:pc****0 文档编号:8348059 上传时间:2025-02-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9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化学反应原理1.2章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二化学反应原理1.2章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二化学反应原理1.2章习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二化学反应原理1.2章习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二化学反应原理1.2章习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二年级化学试题(化学反应原理1-2章)第一卷 选择题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CO2、甲烷都属于温室气体B用甘蔗生产的乙醇燃料属于可再生性能源,利用乙醇燃料不会产生温室气体C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能源属于新能源D太阳能电池可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2 可逆反应A(g)+4B(g)C(g)+D(g),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如下,其中反应进行得最快的是AvA=0.15mol/(Lmin)BvB=0.6mol/(Lmin)CvC=0.4mol/(Lmin)DvD=0.01mol/(Ls)3 已知Zn(s)H2SO4(aq)=ZnSO4(aq)H2(g)H0;则下列

2、关于该反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中旧键断裂需吸收能量,新键形成需放出能量,所以物质总能量不变B上述热化学方程式中的H的值与反应物的用量无关C该反应的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电能D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4 2008年10月8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美籍华裔科学家钱永健获得2008年度诺贝尔化学奖少年时代,他就对化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6岁时,他凭借一个金属易受硫氰酸盐腐蚀的调查项目,荣获具有“少年诺贝尔奖”之称的著名奖项说法正确的是A金属腐蚀就是金属失去电子被还原的过程B将水库中的水闸(钢板)与外加直接电源的负极相连,正极连接到一块废铁上可防止水闸被腐蚀C由原电池原理知所有的合金都比纯金属更易

3、被腐蚀D铜板上的铁铆钉处在潮湿的空气中发生:Fe3e=Fe3,从而形成铁锈,但此过程铜不被腐蚀5 下列图示中关于铜电极的连接错误的是6 X、Y、Z、M代表四种金属元素.金属X和Z用导线连接放入稀硫酸中时,X溶解,Z极上有氢气放出;若电解Y2+和Z2+离子共存的溶液时,Y先析出;又知M2+离子的氧化性强于Y2+离子。则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A.XZYMB.XYZMC.MZXYD.XZMY时间tAA的转化率(正)(逆)B压强P(C)100500有催化剂无催化剂C时间tc(C)10010压强PD7 对于可逆反应:2A()B()2C()H0,下列各图中正确的是8.可逆反应2NO22NO+O

4、2在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O2的同时生成2nmolNO2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O2的同时生成2nmolNO用NO2、NO、O2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2:2:1的状态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ABCD9.如图所示,铜片、锌片和石墨棒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番茄里,电流计中有电流通过,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锌片是负极B两个铜片上都发生氧化反应C石墨是阴极D两个番茄都形成原电池10.将CoCl2溶解于盐酸中可以形成CoCl42-,在溶液中存在下面的化学平衡:Co2(aq)4Cl

5、(aq) CoCl42-(aq)H0粉红色蓝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 B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C将盛有CoCl2和盐酸混合液的试管置于热水中,试管内溶液为粉红色D增大Cl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o2、Cl浓度都减小11.普通水泥在固化过程中自由水分子减少并产生Ca(OH)2,溶液呈碱性。根据这一物理化学特点,科学家发明了电动势法测水泥初凝时间。此法的原理如图所示,反应的总方程式为:2Cu+Ag2O=Cu2O+2Ag,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装置中电流方向由Cu经导线到Ag2OB测量原理示意图中,Ag2O为负极C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Cu+2OH2e=Cu2O

6、+H2OD电池工作时,OH向正极移动测定时刻/st1t2t3t4c(A)/(mol/L)6322c(B)/(mol/L)53.533c(C)/(mol/L)12.53312.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A、B、C三种气体,保持一定温度,在t1t4时刻测得各物质的浓度如下表据此判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在t3时刻反应已经停止BA的转化率比B的转化率低C在容器中发生的反应为:2AB2CD在t2t3内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1/(t3t2)mol/(Ls)13.控制适合的条件,将反应2Fe32I2Fe2I2设计成如下图所示的原电池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反应开始时,乙中石墨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B反应开始时,甲中石墨电极上F

7、e3被还原C电流计读数为零时,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D电流计读数为零后,在甲中溶入FeCl2固体,乙中的石墨电极为负极14.实验室将I2溶于KI溶液中,配制浓度较大的碘水,主要是因为发生了反应:I2(aq)I(aq) I(aq),上述平衡体系中,I的物质的量浓度c(I)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曲线上的任何一点都表示平衡状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正反应是吸热反应BA点与C点的化学反应速率vAvCC在反应进行到D点时,v正v逆DA点与B点相比,B点的c(I2)大15.银锌钮扣电池的两个电极分别是由氧化银与少量石墨组成的活性材料和锌汞合金构成,电解质为氢氧化钾溶液,电极反应为Zn2OH-2e

8、-ZnOH2O;Ag2OH2O2e-2Ag2OH-,总反应为:Ag2OZn2AgZnO。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锌为正极,Ag2O为负极BOH往负极移动C原电池工作时正极区PH减小D.如果有1mol电子转移,就有65gZn参加反应16.实验室用4molSO2与2molO2进行下列反应:2SO2(g)+O2(g) 2SO3(g);H=196.64kJ/mol,当放出314.624kJ热量时,SO2的转化率为A40%B50%C80%D90%17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g)3Y(g)2Z(g);H0t4t5t3t2t1t0vv(逆)v(正)v(逆)v(正)tv(逆)v(正)t6上图表示该反应的速率(

9、v)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t2、t3、t5时刻外界条件有所改变,但都没有改变各物质的初始加入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t2时加入了催化剂 Bt3时降低了温度Ct5时增大了压强 Dt4t5时间内转化率最低18下列烷烃的名称正确的是A2,2,3,3四甲基丁烷 B1甲基戊烷C2甲基2乙基己烷 D2,3,3三甲基戊烷190.1mol某烃X在0.3mol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4.48LCO2(标况),推测X是ACH4 BC2H4 CC2H6 DC3H420茉莉醛具有浓郁的茉莉花香,其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关于茉莉醛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在加热和催化剂作用下,能被氢气还原B能使溴水褪色 C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溴发

10、生取代反应 D遇浓溴水会产生白色沉淀21.莽草酸是一种合成治疗禽流感药物达菲的原料,鞣酸存在于苹果、生石榴等植物中。下列关于这两种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两种酸都能与溴水反应B两种酸遇三氯化铁溶液都显色C鞣酸分子与莽草酸分子相比多了两个碳碳双键D等物质的量的两种酸消耗等物质量的氢氧化钠第二卷非选择题22.高炉炼铁中发生的基本反应之一:FeO(s)+CO(g) Fe(s)+CO2(g)H0,已知:1100oC时,K=0.263;回答下列问题:(1)温度升高,化学平衡移动后达到新的平衡,高炉内CO2和CO的体积比值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平衡常数K值(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1100o

11、C时测得高炉中c(CO2)=0.025mol/L,c(CO)=0.1mol/L,在这种情况下,该反应是否处于化学平衡状态(填是或否),此时,化学反应速率是v(正) v(逆)(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其原因是 。23.如图所示装置中,X和Y均为石墨电极。(1)若电解液为滴有酚酞的饱和食盐水,电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电解过程中 极(填“阴”或“阳”)附近溶液会出现红色。(2)若电解液为500mL含A溶质的某蓝色溶液,电解一段时间,观察到X电极表面有红色固体物质生成,Y电极上有无色气体生成,当溶液中的原有溶质完全电解后,停止通电,取出X电极,干燥、称重,电极增重1.6g。电解池电极X的电极反应方程

12、式是 电极Y的电极反应方程式是电解后溶液的c(H+)为(假设电解前后溶液的体积不变)请推测原溶液中所含的酸根离子可能是(请写出两种,用化学式表示),并设计实验验证你推测的其中一种离子,写出实验操作步骤、现象、结论。 24.已知一氧化碳与水蒸气的反应为:CO(g)H2O(g) CO2(g)H2(g)(1)T时,在一定体积的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CO(g)和H2O(g),发生反应并保持温度不变,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如下表:时间/minCOH2O(g)CO2H200.2000.3000020.1380.2380.0620.06230.1000.2000.1000.10040.1000.2000.100

13、0.10050.1160.2160.084C160.0960.2660.104C2第5、6min时的数据是保持温度和体积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后测得的。则第45min之间,改变的条件是 ,第56min之间,改变的条件是 。T时该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是 。(2)已知420时,该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为9。如果反应开始时,CO和H2O(g)的浓度都是0.01molL,则CO在此条件下的转化率为。(3)从420升温至800,800的平衡常数K2=1,则正反应为_(填“放热反应”或“吸热反应”或“不能确定”)。25. “温室效应”是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研究的环境问题之一。CO2是目前大气中含量最高的一种温室气

14、体。因此,控制和治理CO2是解决“温室效应”的有效途径。(1)下列措施中,有利于降低大气中CO2浓度的有 。(填字母编号)a采用节能技术,减少化石燃料的用量b鼓励乘坐公交车出行,倡导低碳生活c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新型能源替代化石燃料(2)另一种途径是将CO2转化成有机物实现碳循环。如:2CO2(g)2H2O(l)=C2H4(g)3O2(g)H+1411.0kJ/mol2CO2(g)3H2O(l)=C2H5OH(1)3O2(g)H+1366.8kJ/mol则由乙烯水化制乙醇的热化学方程式是:。(3)在一定条件下,6H2(g)+2CO2(g) CH3CH2OH(g)+3H2O(g)。温度(K)CO2

15、转化率(%)n(H2)/n(CO2)5006007008001.545332012260432815383623722根据上表中数据分析:(1)温度一定时,提高氢碳比n(H2)/n(CO2),CO2的转化率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该反应的正反应为 (填“吸”或“放”)热反应。(3)在图一的坐标系中作图,说明压强由p1增大到p2时,压强对该反应化学平衡的影响。(图中纵坐标所表示的物理量需自己定义)图一图二p1p2(4)图二是乙醇燃料电池(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的结构示意图,则b处的是 (填“乙醇”或“氧气”),b处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 。26.超音速飞机在平流层飞行时,尾

16、气中的NO会破坏臭氧层。科学家正在研究利用催化技术将尾气中的NO和CO转变成CO2和N2,其反应为:2NO2CO2CO2N2。为了测定在某种催化剂作用下的反应速率,在某温度下用气体传感器测得不同时间的NO和CO浓度如表:时间(s)012345c(NO)(mol/L)1.001034.501042.501041.501041.001041.00104c(CO)(mol/L)3.601033.051032.851032.751032.701032.70103请回答下列问题(均不考虑温度变化对催化剂催化效率的影响):(1)在上述条件下反应能够自发进行,则反应的H 0(填写“”、“”、“”)。(2)前

17、2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N2) 。(3)在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使平衡常数增大的方法是 (填写选项)A升高温度 B降低温度 C增大体系压强 D减小体系压强 E增大反应物浓度 F减小反应物浓度 G减小生成物浓度 H选择新的催化剂(4)假设在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措施能提高NO转化率的是 。A选用更有效的催化剂B升高反应体系的温度C降低反应体系的温度D缩小容器的体积(5)研究表明:在使用等质量催化剂时,增大催化剂比表面积可提高化学反应速率。为了分别验证温度、催化剂比表面积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某同学设计了三组实验,部分实验条件已经填在下面实验设计表中。实验编号T()

18、NO初始浓度(mol/L)CO初始浓度(mol/L)催化剂的比表面积(m2/g)2801.201035.8010382124350124请在上表空格中填入剩余的实验条件数据。27M5纤维是美国开发的一种超高性能纤维,下面是M5纤维的合成路线(有些反应未注明条件):请回答:(1)写出合成M5的单体F的结构简式:_。(2)反应类型:AB_,BC_。(3)某些芳香族有机物是C的同分异构体,则这些芳香族有机物(不包含C)结构中可能有_(填序号)。a两个羟基 b一个醛基 c两个醛基 d一个羧基(4)写出化学方程式:BC_,DE_。(5)如果要一个设计实验,证明A分子中含有氯原子,按实验操作顺序,需要的试

19、剂依次是_、_、_。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2345678910111213141516BDABCAABABCDDABC1718192021AABDA22. (1)增大;增大 (2)否;大于;此时Qcv(逆)23 (1)2Cl-+2H2O2OH-+Cl2+H2;阴 (2)Cu2+2e-=Cu;4OH-4e-=O2+2H2O0.1mol/L SO42-或NO3;取少量的待测液于试管中,滴加一定量的盐酸无明显现象,继续滴加氯化钡溶液,若有白色沉淀产生则证明原溶液中有SO42-24. (1)增加H2浓度增加H2O(g)浓度0.5(2)75(3)放热反应25. (1)abc(2)C2H4(g)H2O(l)=C2H5OH(l)H44.2kJ/mol (3)增大放CO2(或H2)的含量如图一 (1) CO2(或H2)的转化率; 乙醇的含量如图一(2)(答案合理即可)(4)氧气O2+2H2O+4e-=4OH-26(1); (2)1.88104 mol/(L.s); (3)c2 (CO2)c(N2) / c2 (NO)c2 (CO) ;B (4)C、D;(5)280;1.20103;5.80103;1.20103;5.80103;27(1)(2)取代反应 氧化反应 (3)abc(4)(5)NaOH溶液、稀HNO3和AgNO3溶液5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化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