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试析东向政策在印度大国战略中的地位.doc

上传人:pc****0 文档编号:8347037 上传时间:2025-02-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4.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析东向政策在印度大国战略中的地位.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试析东向政策在印度大国战略中的地位.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试析东向政策在印度大国战略中的地位.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试析东向政策在印度大国战略中的地位.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试析东向政策在印度大国战略中的地位.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试析东向政策在印度大国战略中的地位 近年来,印度正在崛起。在印度走向世界大国的进程中,印度大国战略起了根本的指导作用,在印度大国战略的发展过程中,外交始终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根据自身实力、国际形势的变化,印度适时地调整外交政策,不同时期其外交重点有所不同,各个外交政策在其大国战略中的地位也随着时代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分析印度外交政策在大国战略中的地位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印度的外交政策。因此,冷战后印度的一个重要外交举措东向政策在大国战略中的地位值得关注。 一、印度大国战略及东向政策 印度大国战略是一个综合体系,内容相当广泛,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各个方面,最终目标是要使印度成为世界大国,

2、实质上它是印度国家发展战略。把国家发展目标定位在世界大国的层次上,并广泛地加以宣传,使其具有印度特色。这种特色深植于印度的历史文化中,这种历史文化孕育了印度的大国理想,在印度的古代文献中,大王、王中之王、大帝、独王等名称经常使用,表达了最初的大国意识。辉煌的传统文化让印度近现代民族主义者产生了无比自信,进而催生了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并且强化了大国意识;再加上独霸次大陆的优越地理环境以及英国殖民统治者的遗产,印度的政治精英们认定自己的国家应该是而且必然将是世界大国。 1947年8月15日,印度摆脱英国长达190年的殖民统治,成为二战以后亚洲第一个打碎殖民枷锁赢得独立的国家。独立后的印度围绕首任总

3、理尼赫鲁提出的把印度建设成为一个“有声有色”的世界大国的总目标,开始制定大国战略。在尼赫鲁统治时期,印度大国战略正式形成。尼赫鲁在确立政治、社会、经济发展基本原则的同时也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外交原则,并且把外交视为其执政的重中之重,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推行全球外交。此后,英甘地政府和拉甘地政府继承和发展了大国战略,在外交上更加务实和注重实力。英甘地把外交重点从全球外交转向地区外交,重视巩固印度在南亚的支配地位。拉甘地则强调经济外交和全方位外交以实现经济大国的目标。但是,在冷战时期,受制于美苏两大集团的争霸,印度的大国抱负举步维艰、难以施展,其势力始终局限于南亚地区,而且还一度沦为苏联的小兄弟,世界大

4、国的目标似乎成了海市蜃楼。 20世纪90年代初,世界局势发生了重大改变。苏联的解体使接近半个世纪的美苏冷战终于结束,印度面对如此的国际局势既悲又喜,悲的是印度失去了苏联这个靠山,喜的是印度有了更为宽松的外交空间,真是机遇与挑战共存。印度政府适时地抓住了机遇,对内进行全面的经济改革,对外进行外交政策的调整,实行全方位的多边自主外交,由此,印度的大国战略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在这次外交调整中,东向政策尤其令人瞩目。1991年9月,拉奥政府宣称要注重东方,发展与东南亚、远东国家间的投资贸易关系、政治对话和文化联系,这被认为是印度政府实施东向政策的开始。随后,印度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积极行动,东南亚国家也积

5、极接着抛来的“绣球”,双方关系迅速接近。1992年1月,印度成为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的“部分对话伙伴”。1996年7月,印度成为东盟的“全面对话伙伴国”,并且成为东盟地区论坛的正式成员国。同年8月,印度外长参加了东盟地区论坛,这是半个世纪以来印度第一次参与亚太地区的政治与安全对话,这对印度走向亚太地区意义重大。事已至此,人们不禁会想:作为印度的邻居,印度在东向政策之前还没有专门针对东南亚地区的外交政策,为何此时的印度如此青睐东南亚地区?当然,此时的东南亚地区今非昔比,它的经济实力和地区一体化的发展对印度有很大的吸引力。但是只为经济的利益,还用不着提到如此的高度,印度经济发展与东南亚地区的关系

6、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那就是印度的大国理想。 在两极格局下,印度的势力长期局限于南亚地区,冷战的结束为印度突破南亚藩篱创造了条件,但这个突破点在哪里呢?印度该怎样走向世界呢?对于这个问题,实际上尼赫鲁早有设想,在他1944年发表的印度的发现中,他把印度成为世界大国的构想分成三个步骤:第一步,借助印度在南亚和印度洋地区的地理条件,把南亚和印度洋的所有国家纳入他设想的印度大联邦;第二步,以南亚和印度洋为支撑点,将印度的影响力扩展到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第三步,通过亚太地区最终成为“有声有色”的世界性大国,在全球事务中扮演重要角色。这三大步骤非常明确地表明印度要从南亚走向亚太再走向世界。虽然印度未能实现印

7、度大联邦的梦想,但印度在南亚的主导地位已不容置疑,现在重要的是第二步即怎样从南亚走向亚太。真是天赐良机,冷战结束后,俄罗斯和美国都从东南亚地区收缩战线,印度借此介入,从东南亚地区走向亚太,进而成为世界大国。在此背景下出台的东向政策必然会受到历届政府的高度重视。 到了21世纪,印度与东南亚的关系更是发生了质的飞跃。2002年11月,印度与东盟的第一次首脑峰会在柬埔寨金边举行,正式形成了第四个“10+1”机制。2003年10月,在印尼巴厘岛举行的第二届东盟印度峰会上,印度继中国之后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并且在这次会议上正式签署了印度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印度东盟区域贸易投资区进程正式启动。

8、2004在万象首脑峰会上签订印度东盟和平、进步和共同繁荣伙伴关系协定,该协定将成为指导和促进印度与东盟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安全等领域全面合作的纲领性文件,被印度前总理瓦杰帕伊称为是印度东盟关系发展史上的里程碑。2005年12月14日印度应东盟之邀参加首届东亚峰会,这不仅揭开了印度东向外交的新篇章,同时也是对印度国际地位的一种肯定。它表明了印度已成功地将自己的影响力扩展到东南亚地区,在该地区合作中,已不能无视印度势力的存在,而且印度在2003年就宣称东向政策进入第二阶段,合作的范围扩展到东亚(中日韩)和澳大利亚、新西兰,这似乎预示印度从东南亚走向亚太正在成为现实。 虽然东向政策把印度的影响

9、力扩展到亚太地区,有助于印度实现大国战略,但是东向政策究竟在印度大国战略中占据什么样的地位?这还需要从印度主要外交政策的对比中寻求答案。 二、印度主要的外交政策 自独立以来,印度主要的外交政策包括南亚地区政策、西进政策、印度洋战略、大国外交战略以及东向政策。 南亚地区政策:一个国家要成为世界大国必须首先要获得地区内国家的大力支持,同时在地区事务中要取得支配地位。印度是南亚的“超级大国”,其领土、人口、国民生产总值约占整个南亚的四分之三;印度位于南亚的中心位置,其它南亚国家分布在它的周围,除斯里兰卡和马尔代夫与印度隔海相望外,其他国家都同印度接壤,这种特殊的地缘结构使印度领导人认为印度拥有主导南

10、亚的资本。因此印度独立后直到冷战结束这一段时间内,印度把经营南亚,取得和维护在南亚的主导地位作为对外政策的主要目标,并且把它作为追求世界大国地位的基础。1971年印度帮助东巴基斯坦独立,成立孟加拉国,实现了其在南亚地区占主导地位的目标。此后,印度的南亚地区政策主要表现为不让大国插手南亚,以确保印度的主导地位。1983年7月印度总理英迪拉甘地发表了著名的“英迪拉主义”,宣称印度反对任何地区外大国干预南亚其他国家的内政,南亚国家也不应该向任何外部国家请求援助。 冷战结束后印度对其南亚政策作了调整,其标志是“古吉拉尔主义”的出笼。“古吉拉尔主义”的核心内容是不坚持对等原则,其宗旨仍是维护印度在南亚的

11、主导地位,只是在方式上有所改变,希望通过“睦邻”的方式来获得南亚国家的支持。“古吉拉尔主义”的出笼本身就表明印度虽然取得了南亚的主导地位,但并未获得南亚国家的大力支持。印度在南亚的主导地位是依靠强权取得的,它的强权政治虽使南亚中小国家敢怒不敢言,但并未解决印度与这些国家相互关系中的问题,如边界问题、水资源、宗教矛盾、民族纠纷等。印度拥有使南亚小国屈服于自己的占绝对优势的硬国力,但却缺乏使南亚各国凝聚在其周围的软国力。印度与巴基斯坦的长期敌对也使其它南亚小国疏离印度。印度的地区政策要成功必须切实改善与巴基斯坦的关系。为了大国战略的目标,印度会继续对其南亚地区政策做出调整。“印度南亚地区政策有可能

12、朝着维护印巴和平进程和推动地区合作的双轨方向发展,从而成为谋求大国地位的一个基础。”印度在南亚地区进展不大也是其“东向”的原因之一。 西进政策:主要针对中亚、中东地区。该地区有着重要的地缘战略位置和丰富的石油资源,历史上外族对印度的侵略也主要来自西面,因此印度对西面一直比较重视。 中东地处地中海、黑海、红海和印度洋的交通要冲,历来是兵家的必争之地。在这里生活的主要是阿拉伯人,信仰伊斯兰教,因此中东国家与巴基斯坦关系密切,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印度与中东国家的关系。但是印度政府深知该地区对印度国家安全和能源安全的重要性,一直寻求与中东国家建立良好的双边关系。在冷战期间,印度一直奉行亲阿政策,在阿以

13、冲突中,采取支持巴勒斯坦的立场,在1973年的石油危机中,印度也采取了支持的立场,这些举措使印度和中东关系得到改善和加强。同时石油危机使印度更加重视能源安全问题,加上海湾石油生产国的暴富对印度经济的吸引力,印度更加重视与该地区发展关系,整个70年代,印度的外交重点放在中东地区。但是中东地区形势不稳定,1979年伊朗爆发霍梅尼领导的伊斯兰革命,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1980年又爆发了长达8年的两伊战争,这些重大事件改变了中东的力量平衡,使印度与中东国家的关系复杂化,也使印度的西向外交进展不大。冷战结束后,印度对中东地区的外交政策作了调整,改变了冷战时期完全倒向伊斯兰国家的立场,在伊斯兰和以色

14、列之间搞平衡外交,其目标是增进与整个中东国家的关系和保证能源安全,在伊斯兰国家中重点发展与伊朗的关系。但冷战后,中东地区形势仍然不稳定,阿以冲突仍在继续,美国为了控制该地区,先后发动了海湾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虽然印度仍然重视该地区,但是印度要在该地扩大影响却不容易,因此印度的外交突破点应该在东南亚地区。 中亚是连接俄罗斯、中东、南亚和远东的重要枢纽,地处欧亚大陆的中心,被英国著名的地缘政治思想家麦金德称为“历史上的地理枢纽”。印度和中亚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联系,一些中亚部族从远古到中世纪陆续迁到印度。印度和中亚地区在文化和生活习惯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印度政治精英们认为“中亚是印度延伸的邻

15、国”。在20世纪70年代,印度与苏联的结盟使印度在这一地区的利益得到保护,友好关系得到加强。苏联解体后,中亚出现了五个新独立的国家,其战略地位更加凸显。面对冷战后的国际形势,印度的宿敌巴基斯坦积极向中亚拓展,提出了专门针对中亚地区的“西进外交”以经营自己的“战略纵深”。为了牵制巴基斯坦,争取有利的战略态势,印度对中亚地区给予积极的关注。同时,中亚地区矿产资源丰富,特别是石油和天然气储量丰富,据估计,中亚地区的石油储量高达2000亿桶,天然气储量近8万亿立方米,对于印度这样一个能源相当短缺的国家,有着很大的吸引力。 由此可见,印度与这一地区发展关系重点仍然在于国家安全和能源安全。如何建立一种长期

16、的战略,以抵消巴基斯坦与中亚国家的政治、经济和安全方面结盟对印度的影响,同时积极促进与中亚国家的关系,并且从中亚地区获得地缘战略和地缘政治的利益,是印度面临的一个重要的对外关系问题。总之,独立后的印度对西面投入了较多的注意力,但并未取得满意的效果。 印度洋战略:印度所处的地理位置使印度洋在印度的国家安全中占有关键地位。早在1944年尼赫鲁在狱中设计印度如何成为一个拥有强大海军的世界性大国时,就承认印度洋在将来印度的地缘战略、政治和经济规划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譹?訛。印度著名战略家KM潘尼迦认为“谁控制了印度洋,谁就掌握了印度。”事实上印度洋对印度的确十分重要,印度90的石油需求来源于印度洋或

17、通过印度洋进口,95的对外贸易途经印度洋。 20世纪70年代后期,印度开始大力建设海军和实施“印度洋控制战略”即“一方面剥夺敌人使用海洋的机会,另一方面维护自己使用海洋的权利”。进入20世纪80年代,力量已经壮大的印度海军根据不同的威胁,制定了“层防战略”,将其海洋防务由沿岸推至远洋地区。印度洋战略具有内在的扩张性:向东,进入南中国海,立足太平洋;向西,穿过红海和苏伊士运河,锁定地中海;向南,其远洋兵力将前伸到印度洋最南端边缘,甚至绕过好望角远及大西洋。印度洋战略的最终目的是将区外的势力排除出印度洋,变印度洋为“印度湖”,确立在南亚和印度洋地区的霸权,为印度的大国目标服务。大国外交战略:印度的

18、大国外交战略是冷战后印度全方位外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冷战初期,印度以不结盟战略来处理与世界主要大国的关系。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印度与苏联结成军事同盟,在对外关系中,成为苏联的一个小兄弟。冷战结束后,印度实行全方位外交,推行大国平衡外交,开始了真正意义的大国外交战略。到20世纪90年代末期,印度的大国外交日益活跃。迅速崛起的印度经济是印度大国外交的基础,1991年印度的GDP约为2383亿美元,1995年为2580亿美元,到2000年达到4579亿美元,10年内翻了一番,2003年达到5786亿美元。对世界大国地位的追求是印度大国外交的内在动因,印度希望通过大国外交,谋求与大国建立伙伴关

19、系,减少以大国身份进入国际体系的阻力。 冷战后的印度大国外交战略目标非常明确:与美国建立稳定而良好的关系成为印度大国外交战略的首要目标;恢复与俄罗斯的传统关系是印度大国外交的一个重要目标;处理好与中国的关系是印度大国外交战略的重要一环;继续发展与欧盟各国的友好关系;积极改善、发展与日本、东盟的关系。印度大国外交战略的主要目的是为印度的发展创立一个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从而向世界大国战略的目标迈进。 三、小结 综上所述,印度在追求大国地位的过程中,其外交重点发生了几次重大的改变。自印度独立到20世纪70年代,印度的南亚地区政策在其大国战略中居于核心地位;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印度大力推行西进政策

20、和印度洋战略。因为南亚地区政策和西进政策都未获得预期的效果,再加上国际形势的变化,冷战后印度把外交的突破口转向东面,希望通过东向政策把影响力扩展到亚太地区,进而成为亚洲大国,从而实现大国理想。 在现阶段,印度的大国外交政策、印度洋战略、西进政策及东向政策是印度走向世界大国的支柱性外交政策,印度能否控制印度洋;能否在崛起过程中处理好与大国的关系;能否顺利地把影响力扩大到亚太地区是印度能否成为世界大国的关键性因素。而“印度在亚洲的地位将成为其能否最终进入世界大国体系的试金石。”?譽?訛 如果印度的力量仍然局限在次大陆甚至印度洋,它对亚洲的格局就不会是主要的决定性因素。如果印度成为对整个亚洲形势产生重要影响的大国,就必然会引起亚太地区各个大国复杂的连锁反应,而这种反应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印度在亚洲的地位。如果印度未能在亚洲获得具有决定性影响的地位,那又谈何成为世界大国?因此印度要成为世界大国,其外交的突破点应在亚太地区。从亚太走向世界是印度现实的外交选择,因此,东向政策将是21世纪印度大国战略的外交重点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