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复习题姓名: 班级: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面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答案,请将其选出并填入相应的表格中,每个2分,共60分)1、 纪录片人类起源在重塑人类进化过程中的演变阶段后,生动地展现了了人类数百万年的漫长进化历程。关于人类起源,科学的说法是A.由古猿逐渐进化而来 B.女娲造人说 C.泥土塑人说 D.上帝造人说2、 通过对远古人类活动的遗址、遗迹等的考察和研究,科学家们分析出古人类的生活情况,从而帮助我们了解远古时代的历史。我国历史上会制造工具和知道用火的最早的古人类遗址是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3、假如你回到170万年前的中华大地上,你会见
2、到的情景最有可能是A.元谋人在采集食物 B.北京人在猎取动物 C.河姆渡居民在耕地 D.炎黄部落大战蚩尤4、考古人员在北京周口店遗址再次发现了灰烬、火烧等可能为古人类控制用火及洞穴生活的遗物、遗迹,为“北京人”的生活中所起到的作用有烧烤食物 照明 防寒 驱赶野兽A. B. C D.5、韩非子在描述远古社会自然环境时写道:“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因此远古人类最需要的是A.住在山洞里 B.学会制造工具 C.懂得用火 D.过群居生活6、右图是什么人头部复原像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人7、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远古人类之一。下列有关北京人的叙述中,哪一项是
3、站不住脚的A.采集植物果实 B.使用打制石器 C.能够直立行走 D.会烧制陶器8、周口店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主要是因为A.在这里发现了中国境内已经的最早的原始人类化石B.在这里发现了人类最早使用的石器C.这一遗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市境内 D.北京人和山顶洞人曾在这里生活9、下列远古居民生活的先后顺序是北京人 山顶洞人 元谋人 A. B. C. D. 10、右图所示装饰品采用的是磨光和钻孔技术,它出土于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山顶洞人遗址 D.河姆渡人遗址11、下列有关河姆渡居民的叙述,正确的是生活在距今7000年左右 生活在浙江余姚地区 是长江流域远古
4、居民的代表 会制作彩陶 懂得使用天然火 居民能建造干栏式建筑A. B. C. D.12、黄河和长江是我们的母亲河,它们孕育了一代代辛勤聪颖的中国人,六千年前,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居民是A.河姆渡居民 B.山顶洞人 C.半坡居民 D.北京人13.距今70万20万年生活在北京周口店的原始人类“北京人”生活的地方丛林茂密,野兽经常出没,所以北京人A.必须凭借单个人的力量顽强地生存B.必须成千上万人生活在一起,过着集体的生活C.建造了房屋,种植了庄稼,饲养了动物,努力改善生活条件D.常常几十个人生活在一起,共同劳动并分享劳动成果,过着群居生活 14、下列文物出土于同一原始文化遗址,生活在该遗址的居民已经使
5、用磨制石器 会纺线织布 会烧制陶器 拥有成熟的文字A. B. C. D.15、半坡聚落文化与河姆渡聚落文化有较大的差别,形成这种差别的最主要因素是A.种族 B.体质进化程度 C.自然条件 D.生产力发展水平16、“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少儿时节。”据考古发现,下列使用磨制石器的远古居民是元谋人 北京人 半坡居民 河姆渡居民 A. B. C. D.17、文物是历史的见证。下列文物与遗址的搭配中,错误的一项是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河姆渡遗址 D.半坡遗址18、不符合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代居民生活实际的是A.饲养猪狗家畜 B.种植粟等农作物 C.住干栏式房屋 D.住半地穴式房屋1
6、9、“民以食为天”我们的先民最早种植和使用的两种粮食作物是A.水稻和玉米 B.水稻和粟 C.粟和小麦 D.粟和水稻20、在历史博物馆半坡文物展厅中,不可能出现的是A.粟的朽粒 B.陶埙 C.人面鱼纹陶盆 D.刻有文字的龟甲和兽骨21、运动比较的方法,能更清晰地了解远古人类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的发展与进步。下列有关半坡原始居民和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比较,错误的一项是A.他们都是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代的代表B.他们都处于新时期时代C.他们都已经学会了饲养家畜D.他们都会建造房屋,过上了定居的生活22、孙中山词句“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中的“轩辕”指的是A.蚩尤 B.黄帝 C.女娲 D.大禹23、
7、下列反映的“禅让”顺序,正确的是A. 舜尧 B. 禹舜 C. 尧舜 D. 舜禹24、海外华人常自豪地称自己为“炎黄子孙”,是因为A.炎帝和黄帝对中华文明的贡献最大 B.华人的肤色都是黄色的 C.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是由炎黄两部族结成的部落联盟发展而来的 D.只有炎帝和黄帝种族得到了延续25、在我国原始社会时期,通过征求各部落首领意见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历史上称为A.推选制 B.禅让制 C.民主制 D.选举制26、传说中“三过家门而不入”,与民众同甘共苦,治理洪水的英雄是A.尧 B.舜 C.禹 D.启27、海内外的华人常称自己是“炎黄子孙”,这是因为炎帝和黄帝A.共同创造了人类 B.是中华民族
8、的人文始祖C.之间进行过战争 D.曾经联合起来打败蚩尤28、下列有关黄帝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建造宫室,船只,制作衣裳 B.发明弓箭和指南车 C.妻子嫘祖会缫丝,擅长纺织 D.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29、 在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有“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黄帝教民养蚕缫丝”等。这些神话传说反映出中华文明的核心是A.农耕文明 B.海洋文化 C.神话传说 D.游牧文化30、学完史前时期的历史后,老师让大家用一绝话概括一下本单元的内容,下面的表述中最为贴切的的是A.人类的起源 B.人类的发展 C.从猿到人的演变 D.中华文明的起源三、综合题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应问题(12分)材料一:半坡人
9、种植粟。1973年,从河姆渡遗址中发现稻谷、稻杆、稻叶堆积。经专家鉴定,这些稻谷是人工栽培的晚稻。材料二:问题一: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2分)问题二:材料二中图一、图二分别是哪一原始居民修建的何种类型的房屋?(4分)结合所学的地理知识谈谈为什么会有这种建筑风格不同?(2分)问题三:除了建筑的房屋不同,两种原始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有什么主要的不同点?(4分)32、阅读下列问题,回答相应问题(共16分)中国历史悠久,是目前世界上发现原始人类遗迹较多的国家。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远古人类吧!材料一:元谋人遗址的遗物: 元谋人牙齿化石 元谋人化石层中发现的炭屑材料二:某同学参观周口店遗
10、址博物馆时拍摄了大量有研究价值的照片。 照片一 照片二 照片三问题一:从上图可以看出,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依据是什么?(2分)从元谋人的牙齿化石中,科学家已经测量出元谋人距离我们现今大约有多少年?(2分) 问题二:材料二中的照片一为北京人头部复原像,请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北京人的基本体质特征。(4分) 问题三:观察照片二,可以发现北京人使用的是什么石器?(2分)问题四:照片三为北京人使用火的情景,根据图片,你能说出当时的用途有哪些?(3分)火的使用对原始人类的生存和进化有什么作用?(3分)3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2007年4月18日上午,万众瞩目的炎黄二帝巨型塑像落成庆典在郑州黄河
11、岸边炎黄广场隆重举行,海内外各界人士30000多人参加庆典。炎黄二帝塑像高106米,单眼长3米多、鼻高8米。以山为体,山人合一,浑然天成。塑像左侧为炎帝,广额纯朴,智慧慈爱,右侧为黄帝,威武刚强,气宇轩昂。炎黄二帝塑像包容了中华民族的崇高品质,体现了不屈不挠、勤劳勇敢和开拓前进的宏伟气概。它的建成,将会大大增强全球华人的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问题一:炎帝和黄帝被“炎黄子孙”称为什么?(2分)为什么这样称呼他们?(2分)问题二:炎帝和黄帝巨型塑像为什么建在黄河岸边?(4分)问题三:今天我们建造炎帝和黄帝巨型塑像有什么意义?(4分)答案:一 选择题1-5 AAADD 6-10 BDDCC 11-15
12、 CCDAC16-20 DACBD 21-25 ABCCB 26-30 CBDAD二、 综合题31、 问题一:说明半坡和河姆渡居民已经会种植农作物问题二:图一 河姆渡居民 干栏式建筑 图二 半坡居民 半地穴式圆形房屋自然环境不同 问题三:生产不同:半坡居民种植粟;河姆渡居民种植水稻。生活不同:半坡居民制作彩陶;河姆渡居民制作黑陶32、 问题一:化石 170万年问题二: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鼻骨偏平,保留了古猿的一些特征问题三:打制石器问题四:烧烤食物 ;照明;防寒;驱赶野兽等作用。促进了原始人的脑容量的增加,促进原始人体质的发展。33、 问题一:人文始祖 原因:黄帝、炎帝和蚩尤部落联盟以后逐渐形成为华夏族。问题二:因为他们生活的区域是在黄河流域问题三:对祖先的认同感,和对炎黄子孙身份的认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