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青岛市卫生系统应急基本知识培训考试题库带答案
46 例及以上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病例,或出现1例及以上死亡。 B:3天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小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5例及以上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病例,或出现2例及以上死亡。 C:3天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小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10例及以上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病例,或出现2例及以上死亡。 D:3天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小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105例及以上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病例,或出现1例及以上死亡。 6 、依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麻疹的报告标准是( )。 正确答案:A A: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小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10例及以上麻疹病例。 B:3天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小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10例及以上麻疹病例。 C: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小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5例及以上麻疹病例。 D:3天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小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5例及以上麻疹病例。 7 、依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风疹的报告标准是( )。 正确答案:D A:3天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小区等集体单位发生10例及以上风疹病例。 B:3天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小区等集体单位发生5例及以上风疹病例。 C: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小区等集体单位发生5例及以上风疹病例。 D: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小区等集体单位发生10例及以上风疹病例。 8 、依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报告标准是( )。 正确答案:C A:一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小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3
47 例及以上流脑病例,或者有2例及以上死亡。 B:一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小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5例及以上流脑病例,或者有2例及以上死亡。 C:3天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小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3例及以上流脑病例,或者有2例及以上死亡。 D:3天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小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5例及以上流脑病例,或者有2例及以上死亡。 9 、依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登革热的报告标准是( )。 正确答案:A A:1周内,一个县(市、区)发生5例及以上登革热病例;或初次发觉病例。 B:1周内,一个县(市、区)发生10例及以上登革热病例;或初次发觉病例。 C:3天内,一个县(市、区)发生5例及以上登革热病例;或初次发觉病例。 D:3天内,一个县(市、区)发生10例及以上登革热病例;或初次发觉病例。 10 、依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流行性出血热的报告标准是( )。 正确答案:C A:5天内,同一自然村寨、小区、建筑工地、学校等集体单位发生5例(高发地区12例)及以上流行性出血热病例,或者死亡1例及以上。 B:5天内,同一自然村寨、小区、建筑工地、学校等集体单位发生15例(高发地区15例)及以上流行性出血热病例,或者死亡1例及以上。 C:1周内,同一自然村寨、小区、建筑工地、学校等集体单位发生5例(高发地区10例)及以上流行性出血热病例,或者死亡1例及以上。 D:1周内,同一自然村寨、小区、建筑工地、学校等集体单位发生10例(高发地区12例)及以上流行性出血热病例,或者死亡1例及以上。 11 、依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钩端螺旋体病的报告标准是( )。 正确答案:B A:1周内,同一自然村寨、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10例及以上钩端螺旋体病
48 病例,或者死亡1例及以上。 B:1周内,同一自然村寨、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5例及以上钩端螺旋体病病例,或者死亡1例及以上。 C:3天内,同一自然村寨、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5例及以上钩端螺旋体病病例,或者死亡1例及以上。 D:3天内,同一自然村寨、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10例及以上钩端螺旋体病病例,或者死亡1例及以上。 12 、依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报告标准是( )。 正确答案:D A:3天内,同一乡镇、街道等发生5例及以上乙脑病例,或者死亡1例及以上。 B:3天内,同一乡镇、街道等发生10例及以上乙脑病例,或者死亡1例及以上。 C:1周内,同一乡镇、街道等发生10例及以上乙脑病例,或者死亡1例及以上。 D:1周内,同一乡镇、街道等发生5例及以上乙脑病例,或者死亡1例及以上。 13 、依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流感的报告标准是( )。 正确答案:C A:1周内,在同一学校、幼儿园或其他集体单位发生10例及以上流感样病例,或5例及以上因流感样症状住院病例,或发生1例及以上流感样病例死亡。 B:1周内,在同一学校、幼儿园或其他集体单位发生20例及以上流感样病例,或5例及以上因流感样症状住院病例,或发生1例及以上流感样病例死亡。 C:1周内,在同一学校、幼儿园或其他集体单位发生30例及以上流感样病例,或5例及以上因流感样症状住院病例,或发生1例及以上流感样病例死亡。 D:1周内,在同一学校、幼儿园或其他集体单位发生30例及以上流感样病例,或3例及以上因流感样症状住院病例,或发生1例及以上流感样病例死亡。 14 、依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流行性腮腺炎的报告标准是( )。 正确答案:D A:3天内,同一学校、幼儿园等集体单位中发生10例及以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 B:3天内,同一学校、幼儿园等集体单位中发生5例及以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 C: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等集体单位中发生5例及以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
49 D: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等集体单位中发生10例及以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 15 、依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感染性腹泻(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报告标准是( )。 正确答案:C A:5天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小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中发生20例及以上感染性腹泻病例,或死亡1例及以上。 B:5天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小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中发生10例及以上感染性腹泻病例,或死亡1例及以上。 C: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小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中发生20例及以上感染性腹泻病例,或死亡1例及以上。 D: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小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中发生10例及以上感染性腹泻病例,或死亡1例及以上。 16 、依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猩红热的报告标准是( )。 正确答案:B A: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等集体单位中,发生5例及以上猩红热病例。 B: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等集体单位中,发生10例及以上猩红热病例。 C:3天内,同一学校、幼儿园等集体单位中,发生10例及以上猩红热病例。 D:3天内,同一学校、幼儿园等集体单位中,发生5例及以上猩红热病例。 17 、依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水痘的报告标准是( )。 正确答案:B A:5天内,同一学校、幼儿园等集体单位中,发生10例及以上水痘病例。 B: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等集体单位中,发生10例及以上水痘病例。 C: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等集体单位中,发生5例及以上水痘病例。 D:5天内,同一学校、幼儿园等集体单位中,发生5例及以上水痘病例。 18 、依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输血性乙肝、丙肝、HIV的报告标准是( )。 正确答案:D
50 A:医疗机构、采供血机构发生1例及以上输血性乙肝、丙肝病例或疑似病例或HIV感染。 B:医疗机构、采供血机构发生2例及以上输血性乙肝、丙肝病例或疑似病例或HIV感染。 C:医疗机构、采供血机构发生4例及以上输血性乙肝、丙肝病例或疑似病例或HIV感染。 D:医疗机构、采供血机构发生3例及以上输血性乙肝、丙肝病例或疑似病例或HIV感染。 19 、依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新发或再发传染病的报告标准是( )。 正确答案:A A:发觉本县(区)从未发生过的传染病或发生本县近5年从未报告的或国家宣布已消亡的传染病。 B:发觉本县(区)从未发生过的传染病或发生本县近4年从未报告的或国家宣布已消亡的传染病。 C:发觉本县(区)从未发生过的传染病或发生本县近3年从未报告的或国家宣布已消亡的传染病。 D:发觉本县(区)从未发生过的传染病或发生本县近2年从未报告的或国家宣布已消亡的传染病。 20 、依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不明原因肺炎的报告标准是( )。 正确答案:B A:发觉2例有流行病学关联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 B:发觉不明原因肺炎病例 C:1周内,发觉2例有流行病学关联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 D:3天内,发觉2例有流行病学关联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 21 、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传染病报告卡》及传染病报告统计保存( )年。 正确答案:C A:一年 B:两年 C:三年 D:四年 22 、填写传染病报告卡时,居住时间( )时,应填为现住址。 正确答案:A
96 A:肾脏 B:神经 C:肝脏 D:血液 48 、个体防护装备分为三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A A:分皮肤、呼吸、配套三类 B:分皮肤、呼吸、综合三类 C:分皮肤、呼吸、眼睛三类 D:分皮肤、眼睛、呼吸三类 49 、防护性能最高的防护服是()。 正确答案:C A:液体致密型防护服 B:喷溅致密型防护服 C:正压气密性防渗透防护服 D:粉尘致密性防护服 50 、在突发中毒事件卫生应急中,最重要的防护是()。 正确答案:B A:眼睛防护 B:呼吸防护 C:皮肤防护 D:以上都是 1 、对于常规作业,提议依照经验、试验数据或其他客观措施,确定过滤元件更换时间表,( )更换。 正确答案:C A:每个月 B:每季度 C:定期 D:每次使用后 2 、不产生CO的场所是()。 正确答案:A A:枯井、储菜窖、谷仓、地下坑道、密闭船仓 B:火灾现场、含碳物质不完全燃烧的场所 C:内燃机工作又通风不良的场所 D:高炉煤气泄露的场所 3 、四乙基铅中毒有效的药物是()。 正确答案:A A:巯乙胺 B:硫酸钠 C:二甲氨基苯酚 D:依地酸二钠钙 E:甲基吡唑 4 、中毒的治疗标准是()。 正确答案:E
97 A:立即终止接触毒物 B:使用特效解毒药 C:清除进入体内的毒物 D:对症处理 E:以上均是 5 、对于急性中毒的诊疗,()是重要的中毒诊疗依据。 正确答案:A A:毒物接触史和临床体现 B:临床体现 C:毒物分析 D:毒物接触史和毒物分析 E:毒物接触史 6 、确诊CO中毒最重要的依据是()。 正确答案:C A:空气中CO的浓度 B:与CO接触的时间 C: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的有无 D:昏迷的深度 E:缺氧的程度 7 、小剂量美蓝静脉注射用于()的抢救。 正确答案:B A:重金属中毒 B:亚硝酸盐中毒 C:氰化物中毒 D:有机磷农药中毒 E: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8 、有机磷农药中毒所致的呼吸肌麻痹用()治疗。 正确答案:E A:新斯的明 B:阿托品 C:可拉明 D:碳酸氢钠 E:解磷定 9 、下列()中毒不会引起血液凝固障碍。 正确答案:E A:水杨酸类 B:肝素 C:敌鼠 D:蛇毒 E:砷化氢 10 、与有机磷中毒无关的症状是()。 正确答案:D A:肌肉颤动 B:多汗 C:瞳孔缩小 D:呕吐物有酸酵味 E:唾液多 11 、下列哪种有机磷农药中毒,从尿中可检测出硝基酚。 正确答案:B A:敌百虫 B:对硫磷
98 C:内服磷 D:马拉硫磷 E:甲拌磷 12 、有关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发病机制,如下哪项不正确。 正确答案:D A:重要为组织缺氧 B:CO与Hb有较强亲和力 C:COHb失去携氧能力 D:COHb易解离 E:全身和中枢缺氧症状为重要体现 13 、重度有机磷中毒时,全血胆碱酯酶活力应为()。 正确答案:E A:70%如下 B:60%如下 C:50%如下 D:40%如下 E:30%如下 14 、如下哪项是有机磷中毒的机制。 正确答案:B A:乙酰胆碱活性减少,胆碱酯酶积聚 B:胆碱酯酶活性减少,乙酰胆碱积聚 C:胆碱酯酶活性增高,乙酰胆碱减少 D:乙酰胆碱被水解为胆碱及乙酸 E:胆碱酯酶不能被磷酰化 15 、在急性中毒的洗胃治疗中哪项不正确。 正确答案:E A:服毒6小时内进行效果好 B:服毒超出6小时都有必要 C:每次注液200~250ml D:洗胃前要证明胃管确在胃内 E:洗液总量不能超出8L 16 、有机磷中毒时应用阿托品,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正确答案:E A:用量应依照病情适当使用 B:达成阿托品化后减少阿托品的剂量或停用 C:与胆碱酯酶复活剂合用时,阿托品的剂量应减少 D:重度中毒时应静脉给药 E:当出现阿托品中毒时应立即间隔给药 17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下列哪项不正确。 正确答案:C A:组织缺氧 B:COHb增多 C:血红蛋白氧解离曲线右移 D:脑水肿 E:心肌内膜下多发性梗死
99 18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抢救治疗后,哪种农药中毒可再发生昏迷或忽然死亡。 正确答案:C A:内硫磷 B:对硫磷 C:乐果 D:敌敌畏 E:以上都不是 19 、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体现,下列组合哪项是正确的。 正确答案:D A:瞳孔明显缩小、大汗、流涎、视力含糊、肌无力 B:瞳孔明显缩小、大汗、流涎、神志含糊、心动过速 C:瞳孔明显缩小、大汗、流涎、神志不清、紫绀 D:瞳孔明显缩小、大汗、流涎、神志含糊、血压升高 E:以上都不正确 20 、急性有机磷中毒最重要的死因是()。 正确答案:A A:呼吸衰竭 B:中毒性休克 C:肾功效衰竭 D:中毒性心肌炎 E: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21 、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应用阿托品过量引起中毒时,解毒剂是() 正确答案:B A:依地强钠钙 B:毛果芸香碱 C:青霉胺 D:亚甲蓝 E:巯基丙醇 22 、常用氨羧螯合剂(依地酸钙钠)和巯基螯合剂(二硫丙醇、二硫丙磺钠、二巯丁二钠)用于哪项中毒抢救治疗。 正确答案:D A:有机磷农药中毒 B:氰化物中毒 C:亚硝酸盐中毒 D:重金属中毒 E: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23 、某地因煤气泄漏致使多人中毒,其中昏迷者被送到医院,最有效的抢救措施为()。 正确答案:B A:鼻导管吸氧 B:高压氧治疗 C:冬眠疗法 D:血液透析 E:甘露醇脱水疗法
100 24 、( )是卫生部核事故和辐射事故卫生应急领导小组的常设办事机构。 正确答案:A A:卫生部核事故和辐射事故卫生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 B:卫生部 C:国务院 D: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25 、医疗机构或医生发觉有病人出现经典急性放射病或放射性皮肤损伤症状时,医疗机构应在( )内向本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正确答案:B A:1小时 B:2小时 C:4小时 D:二十四小时 26 、尤其重大辐射事故的卫生应急响应由( )组织实行。 正确答案:C A:卫生部核事故和辐射事故卫生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 B:国务院 C:卫生部 D: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27 、重大辐射事故、较大辐射事故和一般辐射事故的卫生应急响应由( )组织实行。 正确答案:D A:卫生部核事故和辐射事故卫生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 B:国务院 C:卫生部 D: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28 、辐射事故的卫生应急工作完成,伤病员在医疗机构得到救治,( )可宣布尤其重大辐射事故的卫生应急响应终止,并报国务院应急办公室立案,同时通报环境保护部。 正确答案:A A:卫生部核事故和辐射事故卫生应急领导小组 B:卫生部 C:国务院 D: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29 、出现核事故时,在发生地的周围采取保护行动是错误的。 正确答案:D A:疏散离核电站一定距离内的人员 B:提供可减少暴露的避护场因此及向人们提供可服用的碘片,以减少罹患甲状腺癌的风险 C:隐蔽以防止暴露在在被放射性污染的空气中 D:
30 、在吸入放射性碘的同时服用稳定性碘,就能阻断( )放射性碘在甲状腺内的沉积。 正确答案:A A:90% B:80% C:70% D:60% 31 、假如在放射性碘吸入前6小时服用稳定性碘,阻断放射性碘沉积到甲状腺的效果可达( )。 正确答案:A A:100% B:80% C:70% D:50% 32 、在吸入放射性碘6小时内服用稳定性碘,仍可使甲状腺吸取放射性碘的量减少( )。 正确答案:D A:100% B:80% C:70% D:50% 33 、在核事故中,不需要对( )采取尤其保护。 正确答案:C A:小朋友、老人 B:残疾人 C:成年人 D:孕妇和年轻妇女 34 、辐射的健康影响不取决于( )。 正确答案:D A:辐射的强度 B:接触时间的长短 C:受影响身体细胞的种类 D:临床症状 35 、一般来说,( )组织器官的辐射敏感性较低。 正确答案:C A:胎儿 B:淋巴组织 C:骨骼 D:生殖腺和骨髓
102 36 、核电站是用( )做燃料,在核反应堆内发生可控裂变反应,释放热能,使水加热产生蒸汽,蒸汽推进汽轮发电机发电的动力设施。 正确答案:B A:碘 B:铀或钚 C:铯 D:磷 37 、对个人接收的辐射照射的测量不包括( )。 正确答案:D A:外照射剂量测量 B:体表污染的测量 C:体内污染量的测量 D:物理学测量 38 、γ射线穿透力强,能够导致外照射,其防护的措施不包括( )。 正确答案:C A:尽也许减少受照射的时间 B:增大与辐射源间的距离 C:缩小与辐射源间的距离 D:采取屏蔽措施 39 、下面属于人感染禽流感病毒亚型的是( )。 正确答案:B A:朊病毒 B:H7N9 C:H1N1 D:腺病毒 40 、禽流感病毒属( )。 正确答案:A A:正粘病毒科甲型流感病毒属 B:副粘病毒科甲型流感病毒属 C:弹状病毒科甲型流感病毒属 D:反录病毒科甲型流感病毒属 41 、人感染H7N9禽流感监测病例的网络报告时限 ( )。 正确答案:D A:2小时内 B:6小时内 C:12小时内 D:二十四小时内 42 、禽甲型流感病毒依据其外膜血凝素(H)和神经氨酸酶(N)蛋白抗原性不一样,目前可分为( )个H亚型和( )个N亚型。 正确答案:B A:9,16 B:16,9
103 C:7,9 D:9,7 43 、发觉人感染禽流感疫情的省份,常规流感样病例监测哨点医院采集流感样病例标本数每七天不低于( )。 正确答案:C A:5份 B:10份 C:15份 D:20份 44 、流感监测网络试验室收到标本后( )小时内,立即对呼吸道标本开展甲、乙型流感病毒通用引物H5、H7亚型的检测。 正确答案:D A:2 B:6 C:12 D:24 45 、依照流感的潜伏期及既有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病例的调查成果,潜伏期一般为( )以内。 正确答案:B A:5天 B:7天 C:14天 D:21天 46 、所有禽流感病毒都属于( )型流感病毒。 正确答案:A A:A B:B C:C D:D 47 、针对H7N9流感病毒的初筛试验是( )。 正确答案:A A:甲型流感病毒抗原筛查 B: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 C:禽流感病毒分离 D:动态检测双份血清特异性抗体水平 48 、人感染H7N9禽流感疑似或确诊病例的网络报告时限( )。 正确答案:A A:2小时内 B:6小时内 C:12小时内 D:二十四小时内
3 、《青岛市人感染H7N9禽流感处置应急预案(试行)》事件分级中要求尤其重大人感染H7N9禽流感事件(Ⅰ级)包括:( ) 正确答案:ACD A:我市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出现大范围暴发和流行趋势,包括6个及以上区(市) B:疫情在2-3个区(市)包括多个点 C:疫情在4个及以上区(市)包括多个点 D:法律、行政法规和上级规范性文献另有要求的 4 、下面哪些是《青岛市人感染H7N9禽流感处置应急预案(试行)》要求市卫生计生委负担的重要职责:( ) 正确答案:ABCD A:协助市政府确定全市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工作计划;制定防控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技术方案 B:开展疫情防控与应急处置培训、演习和技术指引;开展健康教育,依法提出防控疫情扩散提议 C:做好监测、预测、预警和信息报告 D:组织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疫情控制和医疗救治工作 5 、《青岛市卫生局有害生物扩散事件卫生应急预案》要求怀疑也许由生物恐怖袭击引起的传染病流行异常现象有( ) 正确答案:ABCD A:病种异常 B:传输途径异常 C:流行季节异常 D:职业分布异常 6 、传染病疫情的报告描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AD A: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采供血机构均为责任报告单位;其执行职务的人员和乡村医生、个体开业医生均为责任疫情报告人 B:甲类、乙类及丙类传染病属于报告范围;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和不明原因死亡病例不属于报告范围 C:《传染病报告卡》使用钢笔、圆珠笔或铅笔填写,内容完整、准确,笔迹清楚,填报人署名 D:甲类传染病或发觉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应于2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
152 7 、下列属于生物恐怖袭击事件市级卫生行政部门应急响应工作有( ) 正确答案:ABCD A:开启市级生物恐怖袭击事件卫生应急指挥部 B:启用市级生物恐怖袭击事件定点救治基地 C:提出划定隔离区域范围提议,报请同级政府同意 D:按照专业操作规程开展标本采集送检、消毒杀虫灭鼠、检诊检疫、食品供水监督等各项现场处置工作 8 、生物恐怖袭击事件现场处置人员应依照( )配备对应的专业防护装备。 正确答案:ABC A:生物恐怖战剂种类 B:生物恐怖战剂入侵人体途径 C:生物恐怖战剂传输方式 D:生物恐怖战剂播散范围 9 、生物恐怖袭击事件处置中宣布解除封锁隔离需达成的条件有( ) 正确答案:AB A:伤病员在医疗机构得到救治,最后一例病人发病后经最长潜伏期无新发病人 B:污染场所和污染物进行终末消毒,经评定封锁隔离区域达成疫区处理卫生标准 C:伤病员所有移出封锁隔离区域即可 D:以上都正确 10 、埃博拉出血热流行的疫区有( )。 正确答案:ABD A:几内亚 B:塞拉里昂 C:马来西亚 D:尼日利亚 11 、埃博拉出血热的流行病学史包括( ) 正确答案:ABCD A:来自疫区或21天内有疫区旅行史 B:21天内接触过来自或曾到过疫区的发热者 C:21天内接触过患者及其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或尸体等 D:接触过被感染的动物 12 、疑似病例除了流行病学史的任何一项外,还需必备如下() 正确答案:ABC
153 A:体温≥38.6℃,出现严重头痛,肌肉痛,呕吐,腹泻,腹痛 B:发热伴不明原因出血 C:不明原因猝死 D:分离到病毒 13 、有关埃博拉出血热的论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ABCD A:是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一个急性出血性传染病 B:通过接触病人可导致传输 C:接触感染动物的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等可被感染 D:重要体现为突起发热、出血和多脏器损害 14 、有关埃博拉病毒的论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AC A:对热有中度抵抗力 B:对紫外线、γ射线、甲醛、次氯酸、酚类不敏感 C:60℃灭活病毒需要1小时 D:在室温及4℃存储1个月后,感染性减弱 15 、埃博拉出血热的传染源包括:( )。 正确答案:AD A:感染埃博拉病毒的人 B:锤头果蝠 C:富氏前肩头果蝠 D:感染埃博拉病毒非人灵长类动物 16 、埃博拉出血热的流行特性包括:( )。 正确答案:ABD A:人类对埃博拉病毒普遍易感 B:发病重要集中在成年人 C:发病与暴露或接触机会多少无关 D:尚无资料表白不一样性别间存在发病差异 17 、埃博拉出血热患者可出现的临床体现包括:( )。 正确答案:ABCD A:高热、畏寒、极度乏力 B:头痛、肌痛、咽痛 C:结膜充血及相对缓脉 D: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粘液便或血便 18 、埃博拉出血热的诊疗的论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ABCD A:流行病学史重要是21天内接触过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及排泄物 B:仅具备流行病学史即可诊疗疑似病例 C:临床体现重要是发热、出血伴严重头痛、肌肉痛、呕吐、腹泻及腹痛等 D:
154 疑似病例具备诊疗依据中试验室检查任一项检测阳性者能够确诊 19 、有关埃博拉出血热的治疗标准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ABCD A:控制继发感染 B:对症支持治疗,注意水、电解质平衡 C:预防和控制出血 D:治疗肾、肝功效衰竭和出血等并发症 20 、埃博拉出血热的个人防护要求包括:( )。 正确答案:AB A:在标准防护的基础上,要做好接触防护和呼吸道防护 B:进出病房时,应穿戴隔离衣、无菌手套、护目镜或面罩 C:环境内有血液或其他体液暴露,无需加戴双层手套、一次性鞋套、退步遮盖物 D:在诊疗每一例疑似病例后不用更换手套 21 、埃博拉出血热患者的转运标准包括:( )。 正确答案:BC A:疑似与确诊病例不用分开转运 B:选标准负压型救护车 C:亲密接触者可用一般救护车转运,可一车多人转运,亲密接触者应戴外科口罩 D:转运疑似与确诊病例后,救护车辆及设备无需消毒 22 、埃博拉出血热应重要与下列哪些疾病判别:( )。 正确答案:BCD A:流行性感冒 B:马尔堡出血热 C: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 D:肾综合征出血热 23 、有关埃博拉出血热病原学检测的论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ABCD A:一般发病后2-3周内,可在患者血标本中检测到病毒特异性抗原 B:能够采取免疫荧光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动物和疑似病例尸检标本中的病毒抗原 C:一般发病后2周内可从病人血标本中检测到病毒核酸 D:采集急性发热期患者血标本,用Vero、Hela等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培养 24 、埃博拉出血热病例和接触者管理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ABCD A:一旦发觉可疑病例,应采取严格的隔离措施 B:对亲密接触者进行
201 28 、中东呼吸综合征的临床体既有( )。 正确答案:ABCDE A:发热、畏寒、寒战 B:干咳、气短、头痛和肌痛 C:咽痛、鼻塞、恶心、呕吐、头晕、咯痰、腹泻和腹痛 D:重症患者往往开始体现为发热伴上呼吸道症状 E:重症患者在一周内迅速进展为重症肺炎,伴有呼吸衰竭、休克、急性肾功效衰竭、凝血功效障碍和血小板减少。 29 、中东呼吸综合征病原学有关检查包括( )。 正确答案:AB A:病毒分离 B:病毒核酸检测 C:基因测序 D:以上都对 E:以上都不对 30 、中东呼吸综合征留取多个标本,包括:( )。 正确答案:ABCD A:咽拭子、鼻拭子 B:鼻咽或气管抽取物、痰或肺组织 C:血液 D:粪便 E:以上都不对 31 、中东呼吸综合征出院标准( )。 正确答案:AB A:体温基本正常 B:临床症状好转 C:病原学检测连续三次阴性 D:以上都对 E:以上都不对 32 、医务人员应当按照标准预防和额外预防的标准,依照中东呼吸综合征传输途径采取( )。 正确答案:ABC A:飞沫隔离 B:空气隔离 C:接触隔离 D:食物隔离 E:水源隔离 33 、中东呼吸综合征病例分布地区( )。 正确答案:ABCDE A:沙特阿拉伯 B:阿联酋、约旦 C:科威特、阿曼 D:卡塔尔和也门 E:非洲的埃及和突尼斯 34 、对于不明原因发热病例,应注意问询( )。 正确答案:ABCD A:发病前14天内的旅行史或可疑的暴露史 B:了解本人或其亲密接触的类似病
202 人近期有无赴沙特、阿联酋、卡塔尔、约旦等中东国家以及韩国等其他近期有中东呼吸综合征病例国家的旅行史 C:可疑动物(如单峰骆驼)的接触史 D:类似病例的接触史 E:以上都不对 35 、中东呼吸综合征病例包括:( )。 正确答案:ACE A:疑似病例 B:接触病例 C:临床诊疗病例 D:死亡病例 E:确诊病例 36 、对疑似、临床诊疗或确诊患者进行气管插管等有创操作时,应当( )。 正确答案:ABE A:戴外科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 B:戴医用乳胶手套 C:无需戴护目镜 D:无需戴防护面屏 E:穿防渗隔离衣 37 、MERS接触患者的( )时应当戴清洁手套,脱手套后洗手。 正确答案:ABCDE A:血液 B:体液 C:分泌物 D:排泄物 E:呕吐物 38 、县区级疾控机构应当采集亲密接触者的( )。 正确答案:CE A:血液 B:体液 C:呼吸道标本 D:排泄物 E:双份血清标本 39 、虽然目前对MERS病毒的认识有待深入,但普遍以为人群感染MERS病毒背面临发生( )的高风险。 正确答案:ABCD A:糖尿病 B:肾功效衰竭 C:慢性肺病患者 D:免疫功效低下 E:以上都不对 40 、MERS病毒的感染起源也许是:( )。 正确答案:BCD A:人类 B:蝙蝠 C:骆驼 D:家畜 E:以上都不对
203 41 、中东呼吸综合征对发热门(急)诊的要求是:( )。 正确答案:ABCD A:建筑布局和工作流程应当符合上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的设置条件及《医院隔离技术规范》等有关要求。 B:应当配备数量充足、符合要求的消毒用具和防护用具。 C:医务人员在诊疗工作中应当遵照标准预防和额外预防相结合的标准。严格执行手卫生、消毒、隔离及个人防护等措施。在诊疗所有患者时应当戴外科口罩,诊疗疑似、临床诊疗或确诊患者时应当戴医用防护口罩。戴口罩前和摘口罩后应当进行洗手或手消毒。 D:疑似、临床诊疗或确诊中东呼吸综合征感染患者的转运过程中应当采取对应隔离防护措施,防止疾病的传输。 E:以上都不对 42 、对收治疑似、临床诊疗或确诊中东呼吸综合征感染患者的病区(房)的要求是:( )。 正确答案:ABCDE A:建筑布局和工作流程应当符合上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的设置条件和《医院隔离技术规范》等有关要求。 B:应当配备数量充足、符合要求的消毒用具和防护用具。 C:对疑似、临床诊疗和确诊病例应当及时采取隔离措施;疑似及临床诊疗病例应当进行单间隔离,经试验室确诊的相同感染征患者能够多人安置于同一房间。 D:医务人员应当依照MERS的传输途径,做好对应的防护工作,详细遵照本文二(三)的要求。 E:听诊器、温度计、血压计等医疗器具和物品实行专人专用。重复使用的医疗器具应当先消毒去污染后,再送消毒供应中心处理。 43 、对医疗卫生机构专业人员开展中东呼吸综合征病例的发觉与报告、感染防控、( )等内容的培训,提升防控能力。 正确答案:ABCDE A:流行病学调查 B:标本采集 C:试验室检测 D:医疗救治 E:风险沟通 44 、医疗机构应当依照MERS的流行病学特点,针对、( )三个步骤,结合医疗机构的实际情况,制定医院感染防控预案和工作流程。 正确答案:CDE A:流行病学调查 B:标本采集
49 、下列哪一项不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当具备的特性?( ) 正确答案:C A:突发性和意外性 B:对群体健康的损害性 C:影响具备片面性 D:对社会危害的严重性 50 、患甲类传染病如鼠疫、霍乱,乙类传染病如肺炭疽及一切传输途径不明的传染者,应实行严密隔离,用下列哪一个颜色来隔离标志?( ) 正确答案:A A:黄色 B:蓝色 C:橙色 D:红色
1 、确定某种传染病的隔离期限是依照:( )。 正确答案:C A:该病的潜伏期 B:该病的流行期 C:该病的传染期 D:正常情况下急性症状连续的 最长时间 2 、依照疾病监测的定义,下面不正确的说法是( )。 正确答案:B A:疾病监测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B:疾病监测用来描述疾病的分 布 C:疾病监测与疾病报告有关 D:疾病监测用来观测疾病的发 生 3 、穿戴防护用具的第一步是( )。 正确答案:D A:戴口罩 B:戴手套 C:戴眼罩 D:戴帽子 4 、脱防护用具步骤中的第一步是( )。 正确答案:B A:摘口罩 B:摘防护眼罩 C:脱防护服 D:脱手套 5 、传染病、非传染病和一般公共卫生监测是( )。 正确答案:D A:高危人群监测 B:环境监测 C:营养监测 D:常规监测 6 、( )标准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中的一个重要标准。 正确答案:B A:真实性 B:客观性 C:系统性 D:连续性 7 、突发公共卫生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