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观察及护理作者姓名段雪梅 中山市中医院妇产科【摘要】 目的:探讨如何降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患者母儿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53例ICP孕妇进行孕期、产时及产后严密的观察和护理,加强胎儿监护,及早发现隐性胎儿窘迫,适时终止妊娠。结果:55例新生儿中(双胎2例),活产54例,死胎1例,平均体重2 900 g。 结论:必须重视孕产期保期,早发现、早治疗ICP,严密观察和精心护理对降低母儿并发症有积极作用。【关键词】 胆汁郁积,肝内;妊娠期;护理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 ICP)又称特发性妊娠黄疸
2、,易引起早产、胎儿窘迫、胎死宫内和产后出血等不良结局。发病率为0.8%12.0%1。是近几年来导致围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特别是无可预测的胎儿突然死亡,且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文献报道ICP早产的发生率高达30%60%2。故加强ICP患者的临床护理,降低围生儿死亡率是产科护理领域的一项重点工作之一3。现将2006年1月2007年10月收治的ICP患者53例的临床分析和护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06年1月2007年10月收治的ICP患者53例,平均年龄25岁;分娩孕周平均37+3 W,初产妇47例,占88.68%左右;经产妇6例,占11.32%。主诉孕期出现皮肤搔痒并实验室
3、检查符合诊断者46例,占86.79%;无自觉症状,实验室检查符合ICP诊断者7例,占13.21%;53例患者孕期二对半均为(-)。其中阴道分娩3例(包括产钳助娩1例),占5.66%;剖宫产分娩50例,占94.34%。自然早产6例,占11.32%;干预早产(因胎儿宫内窘迫)9例,占16.98%;产后出血1例(该患者合并血小板减少,中度贫血),占1.89% 。1.2 实验室检查主要实验室检查参考胆汁酸8 mol/L。产后检查,血清胆汁酸、直接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等相关指标均有明显下降并趋向正常范围。1.3 ICP患者的妊娠结局55例新生儿(2例为双胎)中,死胎1例(由外院转入),活产新生
4、儿54例,平均体重2900g。 2 护理ICP患者为高危妊娠妇女,为降低围产儿的死亡率,整体化、动态化、个体化的临床护理和极积有效地配合医师治疗工作,是必不可少的本职工作。21 针对性的心理安慰和行动上的支持帮助(1)焦虑。焦虑是ICP患者首先出现的心理问题,因大多数ICP患者最早出现的症状是皮肤搔痒(本文皮肤搔痒者达86.79%),皮肤瘙痒率明显高于戴钟英报道的50%4。皮肤搔痒一般出现在孕中、晚期,经常性的搔痒干扰孕妇的睡眠,使之产生焦虑5。可以采用边作好解释工作,告之孕妇此症状一般于产后1周内消失,边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和配合物理疗法减轻症状,逐渐消除孕妇的焦虑心理。(2)自责、自悲。由于I
5、CP患者在妊娠期实验室检查报告出现谷丙转氨酶升高,诸多孕妇会自责自己饮食不当心,并且会担心是否患肝炎6。同时,担心是否会传染给下一代、是否会传染给亲友等等,有些会产生自悲心理。此时需要护士运用丰富的理论知识向患者作好解释工作,告知该病乃妊娠肝损,而并无传染性,消除不必要自责和自悲,同时告之产后该病自然会缓解,增强患者的自信心。(3)紧张、担忧。由于文献报道ICP早产的发生率可高达30%60%1,产时出现羊水混浊发生率为25%43.9%7。孕妇极易由于担心胎儿的质量而产生紧张担忧的心理。护士应针对性地向孕妇和其家属介绍成功病例,帮助其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的妊娠,同时取得家属的配合,给予精神上的安慰
6、,帮助孕妇降低情绪的紧张度和减轻担忧心理。22 妊娠期的护理(1)及时、准确地落实激素治疗。对于ICP的药物治疗,除给予保肝治疗外,对于病情较重者给予强的松以降低血雌激素和胆酸水平,以便尽快消除瘙痒症状,改善肝功能。孕周较小时及时给予地塞米松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以促胎肺成熟;对于需羊膜腔注射地塞米松者,应及早进行解释,以及做必要的准备工作。由于孕妇体内脂溶性维生素K吸收减少影响凝血机制,一旦确诊ICP,应用NST定期监护胎心率的短期变化,孕35周前每周二次,孕35周以后每天一次,直至分娩。分娩前补充维生素K1,以防产后出血。(2) 积极主动的母胎监护。由于ICP会造成早产、胎儿窘迫和胎死宫内等诸
7、多的不良结局,所以,目前认为加强产前监护、适时终止妊娠仍是改善ICP围生儿预后的重要手段。作为护士应主动指导和了解孕妇的胎动情况,正确留取血尿标本,了解雌三醇浓度,掌握胎盘变化情况。并及时协助孕妇完成胎儿监护、B超和生物物理5项指标等监测,及时了解胎儿、胎盘情况。同时特别注意患者胆酸浓度变化,血清总胆汁酸值明显升高(50mol/L),一旦异常升高,及时迅速地配合医师终止妊娠,防止胎死宫内。 23 分娩期的护理(1)ICP患者行剖宫产术时,新生儿接生者可根据患者的孕周和胎儿具体情况,提前进入手术室进行新生儿抢救准备工作。由于抢救及时,本组病例无一例发生新生儿死亡。 (2)对于准备阴道分娩的ICP
8、患者应加强动态观察和持续的母儿监测。一则观察产程进展、破膜情况和羊水颜色变化;二则加强胎心变化监测,防止发生胎儿窘迫,以便及时处理。 24 产褥期的护理(1)防止产后出血。由于文献报道产后出血率高达20%4,所以,及时有效地使用催产素,术前预防性地使用维生素K 11020 mg/d,可以促进子宫收缩,减少并防止产后出血。由于采取了正确的措施,故产后出血率仅1.69%,且该2例患者均为胎盘粘连。 (2) 回乳护理。根据具体情况,对于产后需回乳者,应采用大剂量维生素B6口服或麦芽煎茶饮,配合皮硝外敷乳房1次/d,或根据具体情况增加外敷次数,但禁用苯甲酸雌二醇等雌激素类针剂注射回乳,因应用大剂量的雌
9、激素可造成并加重可逆性胆汁淤积。 (3) 新生儿的护理特点。ICP孕母出生的新生儿特点是早产儿率、新生儿窒息率和宫内窘迫率高, 故需根据新生儿出生时Apgar评分、羊水混浊程度和胎龄评分等情况,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如:新生儿窒息者的护理;羊水混浊者13度的不同护理;早产儿的护理,及时有效地抢救复苏(ABCDE复苏等);持续密切地生观察命体征、反射、肌张力、肤色、大小便、哭声等;必要时做心电图、心电监护和无创氧饱和度测定等;低流量适时的氧气吸入(氧气浓度20%40%);缓慢有效地补液输入(维持35 mL/h);循序渐进地喂养护理;恰当舒适地保暖工作等,所有这些及时到位的护理,明显降低了围生儿的死
10、亡率。本组病例仅1例死胎。3 讨论通过护理人员对ICP患者有效的临床护理,医护间的积极配合,真诚地护患交流和支持,使ICP患者早产率、产后出血率以及围产儿死亡率得到了明显降低。同时,本文通过回顾性的总结,不仅加深了专科理论新知识的掌握,而且可以拓宽护理人员的思路,同时更懂得整体的、动态的、个体化地为患者提供更全面、更完善的护理,保证母婴安康。【参考文献】1 乐杰,丰有吉.妇产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07109。2 黄荷凤. 高危妊娠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3123213 陆伦根.胆汁淤积性肝病的合理用药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7,11(3):13。4 顾美皎.临床妇产科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182275 侯丽蓉,李德明.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产后出血观察J.中华妇产科杂志,1988,23(2):1476 郭小娟. 妊娠合并肝内胆汁淤积症的护理体会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护理版),2007,3(6):64667 戴钟英.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J.上海医学,1998,69(3):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