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19年高一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docx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8325680 上传时间:2025-02-0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8.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一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9年高一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9年高一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9年高一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9年高一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湖南长沙同升湖实验学校2019年上学期高一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时量:150分钟 满分:150分 命题人:田小佳 审题人:朱晗曦第卷阅读题(72分)一、现代文阅读(38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古典诗歌的现代传承杨景龙综观20世纪中国新诗,从创作实践到理论批评,从语言形式、表现手法到观念题旨、艺术精神,继承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诸多优良传统。不过,这种继承不是亦步亦趋的墨守成规的仿效,而是在横向移植的外参照之下的现代创造性转化。胡适的尝试集作为白话新诗的发轫,其秉承古典诗歌的遗传基因即至为明显,胡适自己就承认,他的新诗“实在不过是一些刷洗过的旧诗”。

2、胡适之后,白话诗人的创作或强或弱、或显或隐、或多或少,都无法完全逃离古典诗歌传统的一脉血缘。古今诗歌意象、诗句之间,像戴望舒名篇雨巷的中心意象“丁香”,即自李璟浣溪沙词句“丁香空结雨中愁”,卞之琳就说雨巷“读起好像旧诗名句丁香空结雨中愁的现代白话版”。余光中碧潭有句“如果舴艋舟再舴艋些/我的忧伤就灭顶”,活用李清照武陵春词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古今诗歌作品之间,郑愁予名篇错误的艺术构思,显然借鉴了苏轼蝶恋花下片中的无焦点冲突和戏剧化情境;舒婷名篇船表现的咫尺天涯的永恒阻隔,与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同一机杼。古今诗人之间,像郭沫若诗歌的豪情气势与李白诗歌,艾青诗歌的深沉悲郁与杜甫

3、诗歌,戴望舒、何其芳诗歌的辞色情调与晚唐温李诗词,卞之琳诗歌的炼字琢句与南宋姜吴雅词等;古今诗体之间,像胡适之体的浅白与元白体的浅俗,俞平伯、严阵、流沙河诗歌的语言节奏与古代词曲句式,郭小川的新辞赋体诗歌与古代辞赋歌行,白话小诗的体式与古代绝句小令等;古今诗歌流派之间,像新边塞诗的激昂豪迈、地域特色与盛唐边塞诗的激情悲壮、异域风光等;古今诗歌主题之间,像社会政治主题,爱国主题,爱情主题,时间生命主题,历史主题,自然主题,乡愁主题等;古今诗歌形式手法之间,像构句分节押韵,意象化,比兴象征,构思立意,意境营造与氛围渲染,叙事性和戏剧化,互文与用典等:其间均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开展扎实有效的古今

4、诗歌传承研究工作,有利于古代诗歌研究者扩大视野,完善知识结构,形成关于中国诗歌史发展演变的整体观,理清20世纪新诗的诗学背景和诗艺渊源,从而对古典诗歌的现代价值和现代新诗的艺术成就,作出较为准确的评估;并以辉煌灿烂的古典诗艺为参照,剖析新诗艺术的利弊得失,提升新诗的艺术水准;促使古典诗艺的现代性转化;它还有望在中国诗学领域拓展出一片边缘交叉的新垦地,形成一个新的分支学科;而在广泛的意义上,它更有益于培养现代学人丰富的审美趣味、弘通的历史视野和对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进行创造性转化的能力。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1根据文意,下列不能证明“古今诗歌意象、诗句之间”的关系的一项是( )(3分)A舒婷春

5、夜中的名句“我愿是那顺帆的风/伴你浪迹四方”,与宋代张先江南柳词句“愿身能似月亭亭,千里伴君行”,可说是活脱相似。B李瑛的谒托马斯曼墓中的“细雨刚停,细雨刚停/雨水打湿了墓地的钟声”,很容易让人想起杜甫船下夔州郭宿中的诗句“晨钟云外湿”。C洛夫做过将古诗句“加工改造”的实验,他曾把李贺的“石破天惊逗秋雨”一句改写为“石破/天惊/秋雨吓得骤然凝在半空”。D台湾诗人席慕蓉在她的悲喜剧一诗中写“白苹洲”上的等待与相逢,其实是对温庭筠梦江南词意的翻新与主题的掘进。2下列对“古今诗歌传承研究工作”的意义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A能够扩大古诗研究者的视野,完善知识结构,整体把握中国诗歌史

6、的发展演变。B能够较为准确地评估古典诗歌的现代价值和现代新诗的艺术成就。C能够拓展中国新诗的领域,进而形成边缘交叉的、新的分支学科。D能够丰富现代人的审美趣味和历史视野,同时对古典诗艺进行创造性转化。3下列分析与概括,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A中国新诗在继承古诗优良传统的同时,横向移植外作品,并对外作品进行现代创造性转化。B白话新诗从一开始出现,就秉承了古典诗歌的遗传基因。尝试集的作者胡适对此给予了肯定。C古今诗歌无论是在作品之间还是诗歌体裁之间,以及在诗人之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D小到意象、诗句,大到诗人、流派、主题、手法,都可以寻找到古今之间施受传承的脉络和痕迹。(二)文学

7、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年感梁衡钟声一响,已进不惑之年;爆竹声中,青春已成昨天。不知是谁发明了 “年”这个怪东西,它像一把刀,直把我们的生命,就这样寸寸地剁去。可是人们好像还欢迎这种切剁,还张灯结彩地相庆,还美酒盈杯地相贺。我却暗暗地诅咒:“你这个叫我无可奈何的家伙!你在我生命的直尺上留下怎样的印记呢?有许多地方是浅浅的一痕,甚至今天想来都忆不起是怎样划下的。当小学生时苦等着下课的铃声,盼着星期六的到来,盼着一个学年快快地逝去。当大学生时,正赶上“文革”的年代,整日乱哄哄地集会,莫名其妙地激动,慷慨激昂地斗争,最后又都将这些一把抹去。发配边疆,白日冷对大

8、漠的孤烟,夜里遥望西天的寒星。一一这许多岁月就这样在我心中被烦恼地推开,被急切切地赶走了。年,是年年过的,可是除却划了浅浅的表示时间的一痕,便再没有什么。但在有的地方,却是重重地一笔,一道深深的印记。当我学会用笔和墨工作,知道向知识的长河里吸取乳汁时,也就懂得了把时间紧紧地攥在手里。静静的阅览室里,突然下班的铃声响了,我无可奈何地合上书,抬头瞪一眼管理员。本是被拦蓄了一上午的时间,就让她这么轻轻一点,闸门大开,时间的绿波便洞然泻去,而我立时也成了一条被困在干滩上的鱼。当我和挚友灯下畅谈时,司马迁的文,陶渊明的诗,还有伽利略的实验,一起被桌上“滴答”的钟声搅拌成一首优美的旋律,我们陶醉,我们盼夜

9、长,最好长得没有底。而当我一人伏案疾书时,我就用锋利的笔尖,将一日、几时撕成分秒,再将这分分秒秒点瓜种豆般地填到稿纸格里。我拖着时间之车的轮,求它慢一点,不要这样急。但是年,还是要过的。记得我第一本书出版时,正赶上一年头的岁末,我恨然对着墙上的日历,久久地像望着山路上远去的情人,望着她那飘逝的裙裾。但她也没有负我,留下了手中这本还散着墨香的厚礼。这个年就这样难舍难分地送去了,生命直尺上用汗水和墨重重地划下了一笔。想来孔子把四十作为“不惑”之年也真有他的道理。人生到此,正如行路爬上了山巅,登高一望,回首过去,我顿明白,原来狡猾的自然是悄悄地用一个个的年来换我们一程程的生命的。有那聪明的哲人,会做

10、这个买卖。牛顿用他生命的第二十三个年头换了一个“万有引力”,而哥白尼垂危床头,还挣扎着用生命的最后一年换了一个崭新的日心说体系。时间不可留,但能换得成一件事,明白一个理,却永不会失去。而我过去多傻,做了多少赔钱的,不,赔生命的交易啊。假若把过去那些乱哄哄的日子压成一块海绵,浸在知识的长河里能饱吸多少汁液,假使把那寒夜的苦寂变为积极的思索,又能悟出多少哲理。时间这个冰冷却又公平的家伙,你无情,他就无意;可你有求,他就给予。人生原来就这样被年、月、时,一尺、一寸地度量着,人生又像一支蜡烛,每时都在做着物与光的交易。但是总有一部分蜡变成光热,另一部分变成泪滴,年,是年年要过的,爆竹是岁岁要响的,美酒

11、是每回都要斟满的,不过,有的人在傻呵呵地随人家过年,有的却微笑着,窃喜自己用“年”换来的胜利。这么想来,我真清楚了,真的不惑了,我不该诅咒那年,倒后悔自己的过去。人,假如三十或二十就能不惑呢?生命又该焕发出怎样的价值?4、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 作者从虚到实,由事及理,先回忆“年”给自己留下印记的故事,然后自己对“年”的理性思考,思路清晰,层次井然。B 作者在文中回顾了“年”在自己生命中留下的印记,浅浅的一痕少不更事的经历,重重的一笔珍惜分分秒秒的收获。C作者举牛顿用年换“万有引力”,哥白尼用年换崭新的日心说两个整合意在阐明联聪明的哲人会做买卖,用时间换取人生

12、的成功。D 文章开关写“我却暗暗诅咒年”,结尾又说“我不该诅咒年”,这看似矛盾,实则欲扬后抑,前后对照,突出我对“年”的思考。E 本文语言风格从整体上讲,既生动优美又诙谐风趣,如“本是被拦蓄了一上午的时间一条被困在于滩上的鱼”即为一例。5、文章的题目是“年惑”,作者对“年”有哪些感想?请结合全文分条陈述。(6分)答: 。 6、孔子说,四十不惑,作者则认为人在三十或二十不惑更好。写段话谈谈你的看法,并说明理由,不少于80字。(6分)答: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天才徐志摩余杰1933年11月19日,现代诗坛的夜莺徐志摩,在失事飞机的烈焰中,结

13、束了他35岁的生命,逍遥地“云游”去了。“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徐志摩是一位从头到脚都充满了浪漫气息的天才诗人。他的一生,如同他热烈崇拜的拜伦、雪莱、济慈一样,彻底地奉献给了远在云端的理想。我感到惊奇的是,在那被鲁迅形容为“处处是非人间的黑暗”的二三十年代的中国,怎么会有这样一个信仰如此单纯的诗人?我始终觉得他不像一个纯粹的中国人。因为中国人很少像他那样快快乐乐、认认真真地做梦。中国人大都是世故的,滑头的。而在徐志摩的眼里,生命如同一注清泉,处处有飞沫,处处有闪光;生命也像一段山路,处处有鲜花,处处有芳草。不幸的是,错乱的时代与困苦的

14、现实一天天侵蚀着他明朗的心房,他渴望像孩子那样哭,像孩子那样笑,但生活却强迫他长大。他的歌声越来越低沉,他的目光越来越黯淡,他的笑容越来越稀疏,他的诗作越来越晦涩。一只秃笔去,一只秃笔回,再无当年剑桥的神采飞扬。生活的牵制、政治的压迫、舆论的指责、友人的背离团团地包围住了这位坚持浪漫理想的诗人。“你们不能更多地责备我,我觉得我已是满头的血水,能不低头已算好的。”是的,一辈子徐志摩没有绝望过,也没有怨恨过谁。在最悲壮的那一幕到来之前,尽管现实的黑暗一点点地吞噬着他那理想的新月所放射的清辉,他还是在痛苦中竭尽全力挣扎着,写诗作文、教书、办刊物、开书店,甚至实验农村乌托邦计划作为一个诗人,他注定像蚕

15、一样用生命结成雪白的茧,在茧成的那天羽化飞升而去;作为一个诗人,他也注定像荆棘鸟一样,衔着锐利的荆棘,在只有一弯新月的夜晚,不断为理想而鸣唱,直到满嘴鲜血淋漓,直到生命的终了。进入30年代以后,徐志摩开始感到,尽管诗歌弱小的翅膀在那里扑腾,还是没有力量带着种种的累赘往天外飞。当每个聪明的成年人都对皇帝的新衣赞不绝口的时候,那个喊出“什么也没有看见”的孩子的下场也就可想而知了。在这一点上,徐志摩很像安徒生既深味人世的苦楚,又保持不老的童心。然而,长不大的彼得潘毕竟只是一个遥远的神话,徐志摩则是一棵无法与土地告别的树。追求了一辈子的美,突然发现面前傲然开放的是一朵恶之花。我们无法揣度他当年的心态,

16、那该是一种怎样的心态啊。人世间的经验好比是一团火,许多人都敬鬼神而远之,隔江观火,拿出冷酷的心境去估量一切,不敢投身到轰轰烈烈的火焰里去,因此这个暗淡的生活,简直没有一点光辉。只有徐志摩肯亲自吻这团生龙活虎的烈火,火光一照,化腐朽为神奇,遍地开满了春花,难怪他天天惊异着,歌唱人生的传奇。“飞”是徐志摩理想的象征。在诗歌云游中,他写道:“脱离了这世界,飘渺的不知到了哪儿,仿佛有一朵莲花似的云拥着我拥着我到极远的地方去唉,我真不希望再回来人说解脱,或许那就是罢!”于是,他真的不回来了,真的解脱了。这是一个他早已洞悉的宿命。我不得不相信宿命的存在。否则,这个沼泽地一样的世界上,怎么会有徐志摩这样一个

17、不湿鞋袜的人来走一遭呢?7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4分)A徐志摩受拜伦、雪莱、济慈影响很深,一生也如同他们一样热切地追寻着自己的理想。 B徐志摩世故圆滑,但执著地追求理想,沉醉于自己编织的梦中,不像是纯粹的中国人。 C徐志摩生活在一个错乱的时代,困苦的现实一天天地将他的激情消磨殆尽。D徐志摩后期认识到诗歌的局限性,它并没有足够的力量能肩负起世上的种种累赘。E徐志摩一生追求美而未成,心里非常失望和痛苦,云游就是为表达这种心境而写的。8文中第三段画线部分在语言上有何特色?(4分)答: 。9作者在文中多处引用徐志摩的诗文,请简要分析这些引用的作用。(4分)答: 。

18、二、古诗文阅读和名句默写(34分)(一)文言文阅读。(15分)(选择题每题3分,翻译每题3分。)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

19、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极哀。既已,无可奈何,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10、对下列句子中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略:掠夺,夺取B.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信:诚信,信用C.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购:重金征求D.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深

20、:狠毒,刻毒11、下列语句全部能表现荆轲义勇精神的一项是( )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臣乃得有以报太子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A、B、C、D、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写秦军破赵,势如破竹,大军压境,燕国危在旦夕,连用“破”“虏”“收”“进”“略”“至”六个动词,以短促的语气交代逼人的形势,渲染了紧张、危急的气氛。B、太子丹在大军压境之际,心生恐惧,向荆轲说“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一语,婉转含蓄,既有意向荆轲说明燕国的处境,也含有催促荆轲行动之意。C、荆轲三问樊於期,先动之以情

21、,激起樊对秦不共戴天之仇;然后晓之以理,说明此举一可报仇二可解燕国之患;最后告之以谋,让樊於期明白自己的行动计划。D、荆轲赴秦刺杀秦王就必须先接近秦王,因而信物就成了关键。这段描写表现了荆轲的侠肝义胆,果敢勇决,擅长辞令;而樊於期就显得头脑简单,过于轻信。13、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译文:_(2)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译文:_ (二)诗歌阅读。(11分)烦忧戴望舒说是寂寞的秋的清愁,说是辽远的海的相思。假如有人问我的烦忧,我不敢说出你的名字。 我不敢说出你的名字,假如有人问我的烦忧。说是辽远的海的

22、相思,说是寂寞的秋的清愁。14.下列各项对诗歌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5分)A. 前两句说,烦忧像是寂寞秋日里的清愁,像是相隔辽远的海的人们之间的相思。运用拟人手法,把无形的“愁”、“思”化为具体生动的“秋”和“海”的形象。B. 三、四句具体解读“愁”“思”的内涵,即心中有“烦忧”,而“烦忧”的原因则是“不敢说出你的名字”,心中充满对你的爱恋,却没有勇气说出口。C. 下面四句,将上面四句作逆向排列,很像古代的回文诗,诗句简单地重复,情感也没有变化,却形象地表现了“愁”、“思”萦绕、回环往复的特点。D. 全诗八句两组,呈轴对称排列,形式整齐,音节和谐,这是作者深受中国传统文化格律诗影响的

23、结果,前四句的压韵为后四句的复唱设置了先机,给人齿颊生香的愉悦之感。15.在这首小诗中,“秋”和“海”两个意象有怎样的表达效果?(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8 分)16(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_。(2)携来百侣曾游,_。(3)指点江山,激扬文字,_。(4)她静默地远了,远了,_,走尽这雨巷。(5)寻梦?撑一支长篙,_。(6)满载一船星辉,_。(7)但我不能放歌,_;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8)_,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第卷表达题(18分)三、语言文字运用(18分)17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3分)A百舸g 寥廓gu 颓圮q 忸怩不安niB拜谒y 淬火cu 拊

24、心f 浪遏飞舟 C. 咒语zhu 创口chung 青荇xng 挥斥方遒qiD. 杀戮l 青苔ti 骨髓su 遗之千金 y18.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3分)A遨翔 稠密 星辉班澜 天伦叙乐B榆阴 笙萧 幡然悔悟 嗔目结舌C概叹 讴歌 剑拨弩张 变徽之声D偏袒 凌侮 凄婉迷茫 风华正茂19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原来教育跟摆渡一样,目的都是把人渡到彼岸去,只是方法有所不同而已。B秋风一阵阵吹来,树枝摇曳着,月光、树影一齐晃动起来,发出沙沙的声响。C上高中以后,他几乎无时无刻都在勤学苦读,他要用三年的时间证明自己,谱写青春华章。D通过学习这首写景抒情诗,使我们明白了景物

25、描写的手法。20诗歌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3分)A轻轻的 / 我走了,正如我 / 轻轻的来B波光里的 / 艳影,在我的 / 心头荡漾C她 / 彷徨在 / 这寂寥的 / 雨巷D一个 / 丁香一样的 / 结着愁怨的 / 姑娘21下列各句中,表达全部得体的一项是()张医生医术高明,治好了不少患者的顽疾,患者对他十分感激。其中一位制作锦旗表示感谢,上写“杏林高手,医者仁心。” 李雪与同学约好去看电影,却感冒发烧了,于是她发了一条微信:“我偶染贵恙,无法前去,深表歉意。”小王采访心理学家张教授:“抱歉打扰您了!我想跟您垂询一下如何解压,尽快消除心理阴影问题。”黄宗英谈到演员赵丹之死时说:“他是在知

26、心的观众欢迎的掌声和殷切的期待中落下了生命之幕的。”他获得了国家科技成果奖,受到了老师的高度肯定和赞扬,他说:“这是师高弟子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啊。”八十岁高龄的前校长说:“好吧,既然诸位如此客气,那么这件事就由老朽做主了。”AB C D22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中国古代的文人墨客,富贵贫贱,通达潦倒,欢喜哀愁, 离不开酒。 说魏晋南北朝的文人饮酒是隐逸中略带悲剧情调,那么唐朝文人饮酒更多的是放浪和旷达。 唐代文人之醉酒, 有忘记现实痛苦的因素,更多的是壮志豪情的抒发和对未来的展望。“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盛唐之盛,不仅在于锦绣繁华,满目俊才, 也少不了诗情勃兴,酒气恣横。 有人说整个盛唐的诗歌都是由酒香酿成的。四、作文(60分)23、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想念往往不是刻意的,它出现在很多我们无法控制的瞬间,看电影,听首歌,望着一张相片的时候,或者,就是在闭起眼睛的那一刻想念,让日子变长了,让不及的人变近了,想念让世界变得更有温度。 请结合自身的体验,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除诗歌外)。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