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摘要:本文结合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相关经验,论述了中学化学教学中如何合理有效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才能使教学过程更为流畅,知识更容易掌握,最终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关键词: 现代教育技术 化学实验随着现代教育技术介入教学后 ,传统的教学模式将会被打破。以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教学 ,带来的将是整个教育思想、 教育内容、 教育方法、 教育手段、 教育模式、教育过程的一场深刻革命。对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教师角色以及学生地位都将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 ,教师在多媒体教学中 ,应根据其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的变化 ,不断合理地调整自
2、己在教学中的作用 ,逐渐完善新的教学方法 ,探讨并充实新的教学内容 ,使教学过程更加和谐统一。下面将探讨教师应如何适应和发展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谈谈自己的体会。一、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美国教育家布鲁纳(J. S. Bruner) 认为 “学生是一个积极的探究者,教师的作用是要创设一种能够使学生独立探究的情景,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学生不是被动的、消极的知识接受者,而是主动、积极的探究者。”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特点,通过创设意境、渲染气氛,将与教学有关的知识运用图像、动画、声音、文字信息等,在课堂上展示出来,以大量的视听信息、高科技手段刺激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由被动
3、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如:在讲述二氧化碳的教学内容时,上课开始先播放一段二氧化碳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重要性,使学生对它们又有了新的认识,渴望知道它们是如何制取的,还有哪些性质,有自己想试一试的冲动,给新授知识创设了一个良好的心里氛围,从而产生参与探究活动的积极性。 二、创设实验教学的直观性,变不可能为可能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的重要部分,通过实验即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态度,又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然而,传统的课堂演示实验存在着一些不易克服的矛盾:(1) 许多化学变化瞬间即逝,学生注意力难以集中在应当着重观察的重点上; (2) 一些化学实验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完成,而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无法直接观
4、察结果; (3) 反应装置规模小而教室范围大,多数学生观察现象模糊; (4)演示实验时教师既要自己动手或指导学生操作,又要调控整个教室的学生注意力,因而无法组织他们同步思考讨论,所以,边实验边探索的气氛不浓;(5)一些实验危险性较强,不益于在课堂上演示等等。多媒体教学克服了以上不足,体现了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优越性。例如:演示“点燃不纯氢气爆炸”实验,采用动画模拟,点燃纸筒小洞口的氢气,氢气开始安静燃烧,而氢气体积不断减少,外界空气中氧气分子不断进入,达到氢气的爆炸极限就发生了爆炸,动画可以慢速播放,不仅可让学生看到氢气分子的逸出和氧气分子的进入,使学生对微观过程有所了解,还可巩固对爆炸原理的理解
5、。紧接着播放点燃不纯氢气,致使发生装置发生爆炸的影音课件,让学生真正认识到错误操作的严重后果。再如讲浓硫酸稀释时将水倒入浓硫酸中产生的危害水、撤制取氧气的装置时先撤去酒精灯等,虽然老师对错误操作导致的后果作了强调,但单靠教师口头讲解,学生凭空想象,学生心理很难满足,个别学生反而进行错误操作,等看到实验后果方肯罢休。学生的这种做法,往往使实验带有较大危险性。教师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演示模拟实验,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达到了教育教学目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和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三、加大复习容量,提高复习效果化学这门学科知识点多、知识之间联系密切,每单元复习课的内容都非常多,
6、用传统的复习方式很难进行全面、系统地复习,特别是实验是复习中一个重要内容,如果用常规手段进行复习,教师难以把大纲中所有要求掌握的实验中涉及到的仪器、装置都一一画出,也不可能把演示过的实验再演示一次。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将课堂教学中的板书、例题、练习制成课件,即可增大课堂信息量、减少板书时间,又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再如进行氧气、氢气、二氧化碳实验装置及相关练习部分的复习中,用传统的方法若把装置图画在黑板上很浪费时间,用一些挂图,又没有动态效果,如果制成课件,只需一按键即呈现出来,运行极为方便。也可制作化学实验常见的仪器素材库,根据每节教学内容的需要进行组合实验,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这样在总复习时
7、,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充分一以导为主,启发学生思维,增加课堂练习容量,提高复习效果。 四、课堂教学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它是为教学服务的,是辅助教学,这一点必须明确。特别是在当前的中小学阶段,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地位是从属的。课堂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是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不宜取代实验。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现代教育技术再先进,也不能完全代替课堂教学,更不能完全代替学生实验、演示实验,只能在课堂教学中起辅助作用。我们主张化学实验尽量让学生亲自操作、亲自观察,让学生获取第一手资料,享受第一感觉。当然对于一些限于条件,不能进行的实验,用信息技术模拟,也是可取的;或者
8、实验中涉及有毒气体的,我们可以事先做好实验的实录,到时再播放。2、不宜替代教师。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实际,科学合理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并非运用越多越好,只有真正在教学中感到难以讲清楚、难以理解的问题,再用现代教育技术特有的优势顺利解决即可。只有充分体现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育教学质量才有可望提高,才能充分体现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真正意义。 3、不宜照搬别人。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要以优化教学目标为宗旨。使用现成的教学软件,一定要根据教学实际和学生情况,有所选择和加工,注重择优,千万不要图省事,照搬不误。最好是根据教学情况、学生实际情况和教师本人的风格自己制作课件。 4、不宜顾此失
9、彼。在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计算机在使用时,学生容易关注生动有趣的画面,而忽视教师的点拨,教师应留心观察,随时调节学生的心理状态,使之集中注意力,积极思维。 总而言之,现代教育技术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灵活应用,能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规范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模拟复杂性、危险性、有毒性实验,突破实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使教学过程更为流畅,知识更容易掌握,对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最终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参考文献:1. 刘芬,高志军. 教育的转型呼唤教师角色的更新 J . 教育学,2002 。2.张能福,闫旭骞.多媒体技术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及其发展趋势J .教学研究,2002 。3.吕永芳,王英,江煜.使用多媒体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探讨J .继续教育研究,2002 , 2.潘克明.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及学科教学整合的几点认识J,成都教育现代教育技术特刊.2003.1.3.王 升.主体参与型教学探索.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