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的小桃树教学设计 阜阳六中 刘昌龙我的小桃树是一篇语言含蓄,寓意深刻的记物抒情散文。虽是自读课文,但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根据“自读提示”,教学目的可确定为:一、人的生命和生命的价值在于对理想、对幸福的执著的追求。二、学习本文借所写之物来抒写自己的理想、情志的写作方法。阅读方法:1.自读、讨论与教师提示相结合。2.采用“以明线带暗线”的方法。授课时数:一课时自读步骤:一、 作者简介贾平凹(拼音:Ji Pngw,),原名贾平娃,陕西省丹凤县人。中国大陆当代著名作家。发表作品:小说鬼城、废都等,散文集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等。贾平凹入选2015“当当年度影响力作家”评选小说家榜前五名。 二、认读生字
2、词淅淅沥沥 瘦小 安葬 支撑 后悔 孕育三、文本赏析第一环节:默读课文,理清文本脉络。用横线画出表明小桃树生长过程的词语,试着连起来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第二环节:合作探究 (一)思考:这到底是一棵怎样的小桃树呢?请同学们将相关描写小桃树的句子勾画下来,同桌讨论。(1)它长得很委屈,瘦瘦的,黄黄的,似乎一碰便立即会断。 这里的“委屈”一词, 不仅写出了小芽的样子、 神态,还表达了到作者对它的情感.。先天不足的小桃树 (2)他们嫌那桃树长得不是地方,又不好看,曾想砍掉它,奶奶却不同意,常常保护它,给它浇水。 无人欣赏的小桃树 (3)虽然长得弱小,可一夜之间竟开满了花呢。我每次看着它,却发现从来
3、没有一只蜜蜂、一只蝴蝶飞来。孤独寂寞的小桃树(4)雨还在下着,我的小桃树千百次地俯下身去,又千百次地挣扎起来。 历经磨难,顽强不屈的小桃树 (5)就在那俯下去的一刹那,我突然看见在树顶的高高的枝上,竟还保留着一个花骨朵,嫩红的,在风中摇着,却没有掉下去,像风浪里海上的灯塔,闪着时隐时现的光。 有坚定信念的小桃树(二)思考:“我的小桃树”在文中出现几次,“我的小桃树”和“我”有着怎样的关系? (三)思考:“奶奶”和小桃树又有什么联系?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将相关的句子勾画下来。第三环节:探究主旨(一)理解句义: 我的小桃树啊!我该怎么感激你,你到底还有一个花骨朵呢。作者从小桃树的身上找回了昔日战胜困
4、难的勇气,领悟到人生不是一帆风顺的,应迎难而上,作者获得了终生拼搏的力量。(二)本文的线索是什么?作者表达的情感是什么? 明线,小桃树的经历:桃核儿埋在角落里萌芽(嫩绿)长到二尺来高(瘦,黄,没人理会)有院墙高了(猪拱,讨人嫌,被遗忘,奶奶照顾)开花(弱小,遭大雨,花零落,挣扎)高高的一枝上保留着一个欲绽的花苞。暗线:“我”出生在偏僻落后的山村小院,土生土长,生活贫苦。天地狭小,孤陋寡闻。离家出山,进城读书,感到自己渺小,但想干一番事业。长大成人后,方知人世复杂,社会复杂,感到自己太幼稚、太天真了,在极左路线的重压下,遭受种种不幸。但像小桃树一样,我心里“到底还有一朵花呢。”对理想对幸福的追求
5、更加坚定了。同学们,这篇课文,记叙了作者在一个黄昏坐在窗前看他的小桃树的情景。中间采用插叙的方式,回忆了小桃树的生长过程和自己的的人生经历。他寄情于物,表达了自己要不屈不挠,执著追求幸福人生的思想情感。四:课堂小 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从小桃树身上受到了什么样的启发?作者到底要表达一种怎样的生活态度?五:作业联系实际,写一篇短文,谈谈学习体会。 教学反思我的小桃树是当代著名作家贾平凹写的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借一棵小桃树的顽强生长,抒写自己的理想和情志。作者笔下的小桃树瘦弱而顽强,但却寄予着深刻的含义,作者明写小桃树,实际上暗写自己,作者对小桃树顽强生命力的赞美,反映了自己对美好未来,对人生理想
6、的执着追求。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品析生动细致的语言。难点:理解重点句段的深刻含义,准确把握文章的主旨。在教学中,我首先引导学生了解小桃树的成长经历,让学生自主学习小桃树在成长过程中经历了哪些磨难,从这些经历和磨难中体会到小桃树的什么精神。部分学生很容易找到了课文的倒数第二自然段,我让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来谈感受。学生对“千百次、又千百次”“倒下”“挣扎”体会比较到位,能读出感情来。对于课文借物喻人的方法,课文隐藏的暗线“我”的经历学生比较难理解。我先给学生介绍了贾平凹的有关资料,再让学生到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没有想到学生能从描写小桃树的经历的句子中读出它暗含的意思,还是另我很惊喜,但是只有少数同学能说出来。我根据他们说的,将明暗两条线对应板书在黑板上学生才大致理解了。对于“我”对小桃树的感情和对奶奶的感情,由于时间关系,没有讲完。也没有把他作为重点来讲,也许他们在有了生活经历,再来读这篇文章,应该很容易理解这层意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