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脑室引流护理操作程序及感染预防要点(2014) 科室 姓名 得分 监考人 日期 项目内 容分 值感染预防要点得分目的5分保持脑室引流管通畅,防止逆行感染,便于观察脑室引流液性状、颜色、量。5可在与病人解释沟通时告知目的即可评估 及准备20分1、核对医嘱 核对治疗卡、病历查医嘱、床号、姓名了解操作目的(每项1)41、 要求操作者穿工作服、带工作帽、口罩、洗手,符合无菌操作原则。2、自身评估:着装整齐规范、戴口罩,洗手(每项0.5)23、用物评估(1)用物齐全:治疗车、治疗盘、弯盘、无菌巾、一次性引流套装、无菌换药包、无菌手套、消毒瓶、量尺、棉签、笔、纸、医疗垃圾袋、洗手消毒液等均符合要求。(每项
2、0.5)34、环境评估:清洁、安静、光线充足(前项得0.5 )25、患者评估(1)核对床头卡、腕带查看患者床号、姓名,告知患者需要进行脑室引流护理的目的 (每项1)(2)评估患者 神志、瞳孔、生命体征、脑室引流情况。(每项1) (4)心理状态:有无焦虑、恐惧的心理,配合程度。(每项1)9操作流程60分1、推治疗车至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姓床头卡和腕带上姓名、床号,告知患者在实施过程中的配合要求(每项1)6 1、正确挤压引流管2、高度符合要求3、严格遵守无菌原则,不用手接触引流管接头,用无菌纱布包裹。4、每日更换引流管或遵医嘱。5、隔离消毒原则,络合碘消毒引流袋接头处,先内后外。2、实施(1)正确挤
3、压引流管,判断是否通畅,观察引流液的色、性状、量,检查伤口敷料有无渗湿,清理床头(每项2)8(2)取体位、暴露引流管,戴手套(3分)头下铺无菌治疗巾,用血管钳在接口近端5CM夹闭引流管(4分);7(3)、取无菌纱布包裹接口处分离引流管、引流袋(4分);4(4)、取引流袋弃于医疗垃圾袋中(2分);2(5)、正确消毒引流管接口端的内壁、横断面、外壁(每项2);6(6)、取无菌纱布包盖已消毒的引流管管端(2分)2(7)、取出一次性引流袋,关紧下端活塞,套接引流袋接头于脑室引流管上(2分);2(8)、正确固定引流袋高于侧脑室平面10-15CM以维持正常颅内压(5分);5(9)、松开血管钳,观察引流是否
4、通畅(每项2)4(10)、撤治疗巾,脱手套,洗手,整理患者衣物及床单位(每项1);记录引流情况于护理记录单上(2分);按规定处置用物(1分)8(11)健康教育 指导患者按要求卧位保持引流的通畅;引流袋位置不能随意移动;保持伤口敷料清洁,不可绕抓伤口。6评价15分1. 用物是否摆放有序,质量合格,符合患者需要。21、操作符合无菌操作原则。2、垃圾分类正确。3、病人不因为引流管护理不当,而发生感染。2. 操作方法正确:挤压引流管方法、测量引流管高度方法正确23. 操作熟练、流畅(不流畅扣1,顺序颠倒、影响效果扣2)24. 无菌观念强 , 引流通畅、护理到位,未出现感染,(每污染一次扣5分)55.
5、操作过程中:与患者交流,观察患者反应及病情变化,体现人性化关怀(得0.5 分)26. 操作所用时间 12min,(超时1分钟-0.5,2分钟-1.0分,2分钟全扣)2脑室引流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一)适应症:梗阻性脑积水,脑室内出血,颅内感染,脑脊液漏者,颅内压增高或脑疝患者的急救。(二)注意事项: 1、 严密观察患者的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变化。2、 严密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状、量及引流的速度;术后1-2天脑脊液可略呈血性,以后转为橙黄色,若引流液由清亮转为浑浊,伴体温是升高提示可能颅内感染,应及时报告医生。每天引流量不超过500ML,引流过度的表现有头痛、出汗、恶心、心动过速等。特殊
6、情况如颅内感染患者因脑脊液分泌过多,引流量可相应增加,应注意水、电解质平衡。3、 注意保持引流管固定通畅,引流管不可受压、扭曲、牵拉。适当限制患者头部活动范围,翻身及治疗活动时,动作应轻柔,先行保护好引流管,避免牵拉、脱出。搬运患者时应将引流管夹闭,以免反流,安置好后再打开。4、 严格无菌操作,每天更换引流袋,更换时先夹闭引流管;妥善固定,固定引流袋高于侧脑室平面10-15CM,以维持正常颅内压。5、 有意识障碍或精神症状者,应予适当约束。(三)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一、引流管脱出【临床表现】1、引流管内液柱无波动或无液体流出。2、引流液自放置引流管部位渗出。3、可出现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如头痛
7、、呕吐甚至瞳孔、意识状态的改变。【预防措施】1、操作前告知患者并进行心理护理。向患者说明更换的目的、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注意事项,消除紧张心理,取得患者的配合。2、躁动患者给予适当约束及镇静。3、嘱患者取平卧位,固定头部不摆动。4、操作规范、轻柔。【处理措施】1、如引流管部分脱出、侧孔外漏油液体流出时,立即用无菌纱布吸收渗液,并立即通知医生,协助医生换药拔管,取引流管尖端送细菌培养。2、如引流管完全脱出,检查残端是否完整,检查伤口有无裂口并协助医生换药清创。3、根据患者情况重新置管。二、脑室出血【临床表现】1、引流液突然变成鲜红色,外流速度加快、引流量增多。2、CT或MRI可见脑室出现新高密度灶
8、、脑室变形扩大。【预防措施】1、更换引流装置前将引流管夹闭,后调节引流瓶入口处高于侧脑室角10-15cm,妥善固定后开放引流。2、开放引流早期注意引流速度,避免引流过快。【处理措施】及时调整引流瓶入口高度,并立即报告医生。三、颅内感染【临床表现】1、心率增快、寒战、高热。2、颈项强直、脑膜刺激征阳性。3、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增高,以中性粒细胞增高为主,脑脊液培养存在致病菌。【预防措施】1、更换引流袋时应严格无菌操作。2、更换引流装置前将引流管夹闭,以免管内引流物逆流入脑室。3、接口处予以无菌纱布包裹,并每天更换。4、每次更换引流装置时留取脑脊液标本送检。【处理措施】1、严密观察脑脊液性状,如出现浑浊、呈毛玻璃状或有絮状物时,提示可能发生颅内感染,立即报告医生。2、根据医嘱调整引流管高度,以引流出感染的脑脊液,配合医生采集脑脊液标本做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