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世说新语》之“我”与魏晋社会风景.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831493 上传时间:2024-03-27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1.6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说新语》之“我”与魏晋社会风景.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世说新语》之“我”与魏晋社会风景.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世说新语》之“我”与魏晋社会风景.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作者简介:袁济喜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魏晋重大事件与文学思潮走向研究”()的阶段性成果学术界(月刊)总第 期.世说新语之“我”与魏晋社会风景袁济喜(中国人民大学 国学院 北京)摘 要世说新语的称谓中蕴藏着丰富的内容从“我”这一称谓在不同语境下的运用可以考量当时的社会风景审视时代趣尚 魏晋是世族名流占据历史舞台与皇权平分秋色的特殊年代世说新语中“我”的称谓在不同场景下的运用彰显出当时世族生活的情景以及世族与文士任诞开放、崇尚自我的伦理意识影响到当时的文学观念关键词世说新语“我”字演变时代风尚文学观念:./.“我”的称谓在世说新语中别具一格蕴涵丰富 世说

2、新语是南朝宋刘义庆组织门客编写的小品文也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 其内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魏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 鲁迅先生评价它:“记言则玄远冷俊记行则高简瑰奇下至缪惑亦资一笑”其中频繁出现的“我”字从汉语语义学角度来说彰显出鲜明的时代精神并影响到审美风尚从这一角度去观察与考量魏晋社会风景及其文学状态是十分有意义的一、“正是我辈耳”我最早见于甲骨文本义指奴隶社会里一种用来行刑杀人和肢解牲口的凶器后由本义衍生出“手持大戉呐喊示威”等意显然这是为了自我生存而消灭对方的意思也是一种自我表达的方式到了战国时代“我”字本义所代表的凶器被后起的更优良的凶器淘汰于是“我”字普遍地作为第一人

3、称代词使用文明的含义获得承认与张大而原始的凶杀意义褪去所以说文解字解释为“施身自谓也”其中强烈的主体意识蕴涵着丰富的内容 先秦两汉时代“我”的用义受到社会环境与群体意识的遮蔽到了魏晋时代“我”的自我意识重新觉醒蔓延成时代风尚在世说新语中获得充分的表现先秦时代的哲人重视“我”的存在价值孔子与孟子处于春秋战国时代面对礼崩乐坏人心不古诸侯之间以攻伐兼并为能事他们感受到强烈的危机惜乎生不逢时于是一再悲呼自我 史记孔子世家记载春秋末年晋卿赵鞅的家臣佛肸为中牟的县宰时起兵兴乱使人召孔子 孔子欲往 子路又一次劝阻 孔子曰:“我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意谓我难道只是挂在树上的匏瓜只能看而不能吃吗?孔子在卫国

4、卫灵公年老怠于政不用孔子 孔子喟然叹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三年有成”然而卫灵公还是没用他孔子只好离开卫国 但孔子同时反对固执己见史记孔子世家还记载:“孔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意私意也 必期必也 固执滞也 我私己也 四者相为终始起于意遂于必留于固而成于我也”其中“毋我”就是反对一意孤行、固执己见孔子是坚持中庸之道的在先秦两汉的典籍中“我”的用法大抵指施身自谓是一般的用法但到了魏晋时代则发生了变化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当时的社会现实发生了重要的转变引起了个体自我意识的崛起 东汉晚期以来社会阶层的结构悄然转型世族阶层在当时崛起一些世家大族通过经学世家与累

5、代为官渐渐发展起来这些世家大族由于郡望与地域因素的注入犹如一个个山头在王朝内部与社会层面互相对峙高自标持“我”的称呼与先前相比由原来的一己之称变成家族的群体意识 世说新语方正记载这样一件事:卢志于众坐问陆士衡:“陆逊、陆抗是君何物?”答曰:“如卿于卢毓、卢珽”士龙失色既出户谓兄曰:“何至如此彼容不相知也?”士衡正色曰:“我父、祖名播海内宁有不知鬼子敢尔!”议者疑二陆优劣谢公以此定之陆机、陆云兄弟为三国时吴国的世族父亲陆抗、祖父陆逊是东吴名将与世族海内闻名一代豪杰但二陆作为亡国之人入洛当了西晋政权的属官遭到北方世族后代卢志的讥嘲公然冒犯名讳引起陆机的极大愤慨反唇相讥当弟弟陆云失色时陆机正色相对:

6、“我父、祖名播海内宁有不知鬼子敢尔!”这里的我不仅是自谓也是家族的代称包含着陆机维护家族尊严不惧强横的刚烈世人因此而论二陆之优劣 在此语境下“我”字由一己自谓转变为家族的代称这表示着魏晋世家大族在社会领域内的重要作用及其在文化上的彰显 世说新语赏誉 记载:大将军语右军:“汝是我佳子弟当不减阮主簿”东晋权臣王敦当面夸奖王羲之是家族中俊杰此中之“我”显然是家族的代称 刘孝标注:“按王氏谱:羲之是敦从父兄子”王敦虽然为一代豪俊与叛臣但对于本家族的弟子却是关爱有加他称赞王羲之才华不输阮裕 刘孝标注引中兴书曰:“阮裕少有德行王敦闻其名召为主簿知敦有不臣之心纵酒昏酣不综其事”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所用的我显然并

7、不是指个体之我而是作为群体的家族之我 这是需要强调的 对于家族荣誉的维护乃是魏晋时代的普遍现象例如曹操虽然是宦官家庭出身但是他对于陈琳代袁绍而作的檄文中骂他为赘阉遗丑深感恼怒在擒获陈琳后当面责问:你骂我也就罢了为何要殃及我父祖?后来因爱惜人才而赦免了陈琳世说新语文学有一则记载:“袁宏始作东征赋都不道陶公 胡奴诱之狭室中临以白刃曰:先公勋业如是!君作东征赋云何相忽略?宏窘蹙无计便答:我大道公何以云无?因诵曰:精金百炼在割能断 功则治人职思靖乱 长沙之勋为史所赞”文士袁宏刚写东征赋时因为没有直接提到陶侃陶侃的儿子陶范就把他骗到一个小屋子里拔刀威胁他说:“先父的功勋业绩这么大您写东征赋为什么忽略了他

8、?”袁宏窘迫又着急想不出办法来便回答:“我大大称赞了陶公怎么能说没有提呢?”于是就朗诵道:“精金百炼在割能断 功则治人职思靖乱 长沙之勋为史所赞”意为经过千锤百炼的金属精美锐利想切割的一切都会迎刃而断 长沙郡陶世说新语之“我”与魏晋社会风景公的功勋为历史所颂赞 陶范这才作罢 这一则记载足以说明当时的贵家子弟为了维护家族名声到了拼命的地步在世说新语“我”的称谓运用中可以看出许多是世族豪门中人为了高扬自家地位而不惜贬损其他家族 当时的世族之间为了各自的地位与荣誉互相讥诮在品藻与赏誉等篇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我”的用法 例如这则记载:王修龄问王长史:“我家临川何如卿家宛陵?”长史未答修龄曰:“临川誉

9、贵”长史曰:“宛陵未为不贵”王胡之问王濛:“我家族中的王羲之和你家的王述相比如何?”王濛还没回答王胡之又说:“王羲之的名声好更尊贵”王濛说:“王述也不能说不尊贵吧”魏晋时王氏家族也分不同的郡望例如琅琊王氏、太原王氏等“我家临川”“卿家宛陵”显然是对两家王氏郡望与地位的品藻王胡之的提问显然有扬我抑彼的意思而王濛也加以反击 世族之间的互相不服乃至互相鄙视是当时上流社会的普遍现象“我”字的频繁出现很能说明这一点 而世族名流们经常以互相品藻比较高低沽名钓誉 例如“王中郎尝问刘长沙曰:我何如苟子?刘答曰:卿才乃当不胜苟子然会名处多王笑曰:痴!”王坦之曾经问长沙相刘奭:“我和王修相比如何?”刘回答:“你的

10、才气自然比不了王修不过领悟名理的地方多”王坦之听到后笑着说“痴”其实内心很高兴即使像王导这样的人物以宽宏大度著称但在涉及人物品评方面也是当仁不让的 王导当政后期与权臣庾亮不和但表面上装作不屑而暗地里与之较劲 世说新语轻诋记载:“庾公权重足倾王公 庾在石头王在冶城坐大风扬尘王以扇拂尘曰:元规尘污人!”庾亮在石头城王导在冶城坐镇 一次大风扬起了尘土王导用扇子扇掉尘土说:“庾亮的尘土把人弄脏了”可见他内心瞧不起庾亮 世说新语政事记载:丞相末年略复不省事正封箓诺之 自叹曰:“人言我愦愦后人当思此愦愦”王导晚年几乎不再处理政事只在封好的文件上签字同意 他自己感叹说:“人们都说我糊涂后人当会思念这种糊涂呢

11、”王导对于别人批评他不理政事进行自我辩护在“我”字中透露出千古后事任人评说的悲凉 王导乃东晋开国元勋与其从兄王敦一内一外形成“王与马共天下”的格局 但“王敦之乱”发生时王导拒绝王敦欲废元帝而立幼主的野心 不久又受元帝遗诏辅立晋明帝 其后进位太保 明帝驾崩后王导与外戚庾亮等共同辅政稳定局势 此后联合太尉郗鉴继续执政虽与重臣陶侃、庾亮矛盾颇重但终无大乱 陈寅恪先生在述东晋王导之功业中指出:“东晋初年既欲笼络孙吴之士族故必仍循宽纵大族之旧政策顾和所谓网漏吞舟即指此而言 王导自言后人当思此愦愦实有深意 江左之所以能立国历五朝之久内安外攘者即由于此 故若仅就斯点立论导自可称为民族之大功臣其子孙亦得与东晋

12、南朝三百年之世局同其兴废 岂偶然哉!”这可以说是较为客观公正的评价魏晋时的世家子弟常常用“我”字粉饰自己有时成为一种幻觉让人啼笑皆非 世说新语雅量 记载:“王夷甫尝属族人事经时未行 遇于一处饮燕因语之曰:近属尊事那得不行?族人大怒便举樏掷其面 夷甫都无言盥洗毕牵王丞相臂与共载去 在车中照镜语丞相曰:汝看我眼光迺出牛背上”王衍曾经托族人办事过了一段时间还没办 后来两人碰到一起吃喝王衍便问那位族人:“原先托您办的事怎么还不去办呢?”族人非常生气就举起食盒扔到他脸上 王衍一言不发洗干净后挽着王导的手一起坐牛车走了 王衍在车里照着镜子对王导说:“汝看我眼光乃出牛背上”牛背是挨鞭子的地方王衍这句话意思便

13、是这点小事不值得计较 刘孝标注:“王夷甫盖自谓风.学人论语神英俊不至与人校”这里的“我”字彰显出王衍自命不凡的心态当然两晋的世族名流有时也会在互相比较中自感不足褒扬对方并不是一味骄傲自大这一点在世说新语容止中获得印证:骠骑王武子是卫玠之舅俊爽有风姿见玠辄叹曰:“珠玉在侧觉我形秽”王济是卫玠的舅舅长得英俊潇洒风流倜傥 他见到卫玠时总是赞叹说:“珠玉在旁我都不免感到自惭形秽!”王济本身就是当时著名的美男了却在卫玠面前感到自惭形秽卫玠不愧是玉人 王济与卫玠虽然不是一个家族中的名士但却能赞美卫玠表现出一种气度之美世说新语品藻 还记载:“旧以桓谦比殷仲文 桓玄时仲文入桓于庭中望见之谓同坐曰:我家中军那得

14、及此也!”当时的人们总是把桓谦和殷仲文并列 桓玄执政时殷仲文入朝桓玄在厅堂上望见他对同座的人说:“我家的桓谦哪里赶得上此人啊!”桓玄虽然骄横不法但见了殷仲文的风姿也不得不叹息自家的桓谦不如殷仲文 这也算是一种自知之明吧这种高扬自我与家族地位的品藻其作用不可小觑 世说新语品藻记载:“世论温太真是过江第二流之高者 时名辈共说人物第一将尽之间温常失色”温峤虽然在过江人物之间地位不低功勋卓著但是只排得第二流之高者名辈品说人物流品时第一流将尽之间温峤不由得经常失色可见这种品鉴对于人物之间的作用 而那些政治上的大人物一旦得势往往贬损对手这时候“我”的运用便带有骄狂之气例如东晋权臣桓温与殷浩彼此不服谯郡桓氏

15、本非世家贵族但桓温好居人上常怀不臣之心他的儿子桓玄后来篡晋称帝与东晋王敦是同类人物 世说新语品藻记载:公少与殷侯齐名常有竞心 桓问殷:“卿何如我?”殷云:“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桓温儿时与殷浩交好在社会上齐名桓温心有不甘曾经公开问殷浩你比我如何?殷浩的回答也巧妙我与我周旋很久宁肯做我自己不愿被别人所左右 这里的“宁作我”成为一种自觉的个性意识在文艺创作与鉴赏领域中得到彰显 宗白华先生曾经加以激赏:“这种自我价值的发现和肯定在西洋是文艺复兴以来的事 而世说新语上第六篇雅量、第七篇识鉴、第八篇赏誉、第九篇品藻、第十篇规箴都系鉴赏和形容人格个性之美的 而美学上的评赏所谓品藻的对象乃在人物中国美学竟是出

16、发于人物品藻之美学”宗白华先生认为这段记载寓含着人物品藻之美学然而现实中的政治斗争却是无情的 对于桓温这样的枭雄来说是不会容忍殷浩这样的对手的所以他在殷浩被废后再一次贬损其人世说新语品藻记载:殷侯既废桓公语诸人曰:“少时与渊源共骑竹马 我弃去 己辄取 之 故 当 出 我下”这是以儿时二人的游戏故事说明殷浩不如自己未免显得自大 而别人也会逢迎桓温世说新语品藻 记载:“桓大司马下都问真长曰:闻会稽王语奇进尔邪?刘曰:极进然故是第二流中人耳 桓曰:第一流复是谁?刘曰:正是我辈耳!”刘惔此人极为聪明当桓温问会稽王新近清谈是否有进步时刘惔故意说会稽王司马道子是第二流人物当桓温试探问他谁是第一流人物时他回

17、答“正是我辈”从而使桓温大悦然而他何尝不知道桓温的野心志在叛逆 果然到了他儿子桓玄把持了东晋的实权后更加骄妄不法目中无人世说新语中不乏这类记载桓玄经常在公开场合用挑衅的语气问自己比别人的尊长如何 世说新语品藻记载:“桓玄为太傅大会朝臣毕集坐裁竟问王桢之曰:我何如卿第七叔?于时宾客为之咽气 王徐徐答曰:亡叔是一时之标公是千载之英一坐欢然”在一次宴会上桓玄竟然公开问王桢之“我何如卿第七叔?”宾客为之失色世说新语之“我”与魏晋社会风景王桢之只好徐徐答道亡叔是一时之杰尊公是千载之英实际暗含讽刺桓玄的父亲桓温就公然说过大丈夫不当名流千古亦当遗臭万年还有的名士面对桓玄的恬不知耻只好用各美其美的话来回应算是

18、给了桓玄一颗软钉子世说新语品藻记载这样一件事:桓玄问刘太常曰:“我何如谢太傅?”刘答曰:“公高太傅深”又曰:“何如贤舅子敬?”答曰:“楂梨橘柚各有其美”桓玄竟然用东晋名臣谢安与自己作比又问对方何如贤舅王子敬真是太不自量了 太常刘瑾历任尚书、太常卿他母亲是王羲之的女儿、王献之的姐妹 刘瑾怕得罪桓玄引来杀身之祸只好虚与逶迤用“楂、梨、橘、柚各有其美”作答不经意间也算说出了两句名言寓含着审美的哲理 这里的“我”染上了特定的语境活脱脱地画出了桓玄的狂妄自大的德性当时一些权势人物竞相以不臣为豪气世说新语规箴记载:“小庾在荆州公朝大会问诸僚佐曰:我欲为汉高、魏武何如?一坐莫答 长史江虨曰:愿明公为桓、文之

19、事不愿作汉高、魏武也”一个地方刺史竟然也想当汉高祖、魏武帝在“我欲为”的口气中透露出狂妄而自大的意识 庾翼才具平庸北伐屡屡失败如果不是这样很可能就是下一个王敦 当时世族权贵与东晋皇朝的分庭抗礼可见一斑世族大族与大臣之间的互相瞧不起与嘲讽在两晋时代屡见不鲜 当时兴起的自我意识往往也与这种风气相关 吕思勉在两晋南北朝史中对于门阀世族之间的这种风气曾经加以批评 例如王导为东晋王氏家族的代表人物也是东晋重要首辅 但他与大臣蔡谟素来不合王导怕老婆又好养姬妾有次他的元配听闻后带领下人去打闹王导驾着牛车去给姬妾报信一路上丑态百出事后被蔡谟当面嘲笑王导愤愤不平公开贬低蔡谟世说新语轻诋记载:“王丞相轻蔡公曰:我

20、与安期、千里共游洛水边何处闻有蔡充儿?”意谓当年我和王承、阮瞻一道在洛水之滨游玩时哪里听说过什么蔡充的儿子蔡谟呢?还有的王氏家族中人也互相看不起例如王羲之与王述素来不合在世说新语 与晋书以及王羲之的集子中多有记录 王述性急而好居人上世说新语方正记载:“王述转尚书令事行便拜 文度曰:故应让杜许蓝田云:汝谓我堪此不?文度曰:何为不堪!但克让自是美事恐不可阙蓝田慨然曰:既云堪何为复让?人言汝胜我定不如我”王述升任尚书令时诏命下达了即去任职 儿子王文度劝他说:“本来应该让给杜许”王述说:“你认为我能否胜任这个职务?”文度说:“怎么不胜任!不过能谦让一下总是好事礼节上恐怕不可缺少”王述慨然而言:“既然能

21、胜任为什么要推让?人家说你胜过我据我看终究不如我”对自己的儿子也毫不客气 还有殷浩能清谈嘲笑韩康伯不如自己世说文学记载:殷中军云:“康伯未得我牙后慧”自我意识的觉醒固然造成世族与名士个性的高扬形成了魏晋风流 但不可否认的是也造成了骄妄风气的流行 葛洪抱朴子剌骄中对此加以批评:“生乎世贵之门居乎热烈之势率多不与骄期而骄自来矣”揭示了这种现象背后的社会原因由此可以看出当时奇特的社会风景二、“我当穿卿鼻”魏晋名流的重要标志便是清谈 清谈原本发源于东汉末年的政治斗争中当时一些地方豪门的门客为了标榜主人而造作谚谣以贬低对方抬高自家后来这种以人物品评为内容的题目之语流入太学被用来品评公门中人公侯大夫无不为

22、之侧目 东汉桓帝、灵帝统治时期宦官当政皇帝昏庸清谈与人物品藻相结合具有了极强的现实针对性不少名士遭到迫害甚至引来杀身之祸 三国时魏国清谈与玄学相结合经过何晏、王弼的张大流于玄虚成为名士.学人论语风流影响到诗文创作形成了所谓的“玄言诗”吕思勉先生两晋南北朝史中指出:“玄学之功在于破除拘执 其说在最要者为贵道而贱迹”迄至东晋清谈渐渐失去了当初的政治斗争色彩而成为一种哲学修养、思辨能力与口才融为一体的社会活动一些世族名流为此倾心甚至丧命 世说新语中的文学 一品中关于清谈与名士风流相结合的记载很多成为名士的身份标志也是思想智慧的表征 世说新语言语记载:“诸名士共至洛水戏还乐令问王夷甫曰:今日戏乐乎?王

23、曰:裴仆射善谈名理混混有雅致张茂先论史、汉靡靡可听我与王安丰说延陵、子房亦超超玄著”这里记录的是西晋名士们一起去洛水边游玩回来后尚书令乐广问王衍今天的游玩快乐吗?王衍说:“裴仆射擅长谈名理言辞滔滔情致高雅张华谈论了史记汉书娓娓动听我和王戎一起议论了季子、张良也是奥妙又透彻超尘脱俗”显然他自称的“超超玄著”具有更高的品味 在这则关涉清谈的记录中“我”的称谓具有了浓烈的品流色彩 世说新语品藻记载:刘尹至王长史许清言时苟子年十三倚床边听 既去问父曰:“刘尹语何如尊?”长史曰:“韶音令辞不如我往辄破的胜我”刘尹到王长史家中清谈王苟子年纪才十三岁听后问父亲比刘尹如何王长史回答说语辞之美不如我但善于击破对

24、方防线 这里的“我”具有强烈的攻防色彩主体意识更为强烈 在攻防中双方甚至会大动干戈令人忍俊不禁 世说新语文学记载:孙安国往殷中军许共论往反精苦客主无间 左右进食冷而复暖者数四 彼我奋掷麈尾悉脱落满餐饭中 宾主遂至莫忘食殷乃语孙曰:“卿莫作强口马我当穿卿鼻!”孙曰:“卿不见决牛鼻人当穿卿颊!”孙安国到殷中军住处一起清谈两人来回辩驳殚精竭虑宾主都无懈可击 左右侍从端上饭菜也顾不得吃凉了热、热了凉反复好几次双方奋力甩动着拂尘以致拂尘的毛全部脱落饭菜上都落满了 宾主竟然到傍晚也没想起吃饭 殷中军便对孙安国说:“你不要做硬嘴的马我就要穿你鼻子了!”孙安国说:“你没见挣破鼻子的牛吗人家要穿你的面颊了!”殷

25、中军所说的“我当穿卿鼻”其中之“我”字活脱脱地道出了名士辩论时的强横与自信 当然并非都是想要压倒他人也有自叹不如别人的:“王夷甫自叹:我与乐令谈未尝不觉我言为烦”王衍自叹不如乐广能清言 这就是一种谦逊之美这种清谈穷尽双方的才力与思致有的为此而送命比如东晋的名士卫玠 但是它可以使玄理得到解剖有利于思维水平的提升 文心雕龙论说指出:“论也者弥纶群言而研精一理者也原夫论之为体所以辨正然否穷于有数究于无形迹坚求通钩深取极乃百虑之筌蹄万事之权衡也”例如世说新语文学记载:“殷中军为庾公长史下都王丞相为之集桓公、王长史、王蓝田、谢镇西并在 丞相自起解帐带麈尾语殷曰:身今日当与君共谈析理既共清言遂达三更 丞相

26、与殷共相往反其余诸贤略无所关 既彼我相尽丞相乃叹曰:向来语乃竟未知理源所归 至于辞喻不相负正始之音正当尔耳”这段记载很有意思王导及家族中人与清谈大师殷浩通宵达旦地论谈最后王导亲自上阵与殷浩较量穷尽了理致王导慨叹通过这番交流与论谈找到了真谛夸奖殷浩堪比正始之音的何晏、王弼一流人物 这里出现了“彼我”这个词语是从自我之称通向彼我双方有利于理论的探讨 世说新语文学记载:傅嘏善言虚胜荀粲谈尚玄远每至共语有争而不相喻 裴冀州释二家之义通彼我之怀常使两情皆得彼此俱畅傅、荀二人俱为玄谈高手每至交谈不分高低难于沟通裴微释二家之义通彼我之怀常使两情皆得彼此俱欢可谓合二为一的高手世说新语之“我”与魏晋社会风景在清

27、谈交集时能够调和不同观点的才是真正的清谈名流 世说新语文学记载:“张凭举孝廉出都负其才气谓必参时彦 欲诣刘尹乡里及同举者共笑之 张遂诣刘刘洗濯料事处之下坐唯通寒暑神意不接 张欲自发无端顷之长史诸贤来清言客主有不通处张乃遥于末坐判之言约旨远足畅彼我之怀一坐皆惊真长延之上坐清言弥日因留宿至晓”张凭在众人清言时善于点评使彼我之怀得到伸展举坐皆惊展现了他善于在别人论谈时加以调和的智慧与本事三、“怵他人之我先”世说新语排调记载:郝隆七月七日出日中仰卧人问其故答曰:“我晒书”东晋名士郝隆七月七日见富裕人家暴晒绫罗绸缎就仰卧太阳下露出腹部 有人问你这是干什么呢?郝隆答我晒我腹中之书 这段幽默的记载传神写照全

28、在一“我”字上面它彰显了名士的孤傲 竹林七贤中的刘伶以自我蔑弃礼法为后世所叹赏 世说新语任诞记载:“刘伶恒纵酒放达或脱衣裸形在屋中 人见讥之伶曰: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裈衣诸君何为入我裈中!”刘伶经常不加节制地喝酒任性放纵有时在家里赤身露体有人看见了就责备他 刘伶说:“我把天地当作我的房子把屋子当作我的衣裤诸位为什么跑进我裤子里来!”刘伶用“我”的自称表现出他对于礼法的蔑视当他受到妻子劝阻时表现得更是令人啼笑皆非 世说新语任诞记载:刘伶病酒渴甚从妇求酒 妇捐酒毁器涕泣谏曰:“君饮太过非摄生之道必宜断之!”伶曰:“甚善 我不能自禁唯当祝鬼神自誓断之耳便可具酒肉”妇曰:“敬闻命”供酒肉于神前请伶祝誓

29、 伶跪而祝曰:“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酲 妇人之言慎不可听!”便引酒进肉隗然已醉矣刘伶回答夫人的劝告时依然是“甚善 我不能自禁”意为你说得很好但我不能控制自己 夫人让他对鬼神发誓刘伶竟然以天生为酒为由提出妇人之言慎不可听委婉地拒绝了夫人的劝说引酒进肉隗然已醉矣让人哭笑不得 这些记载表明个性精神与自我意识的彰显往往对于礼教造成冲击魏晋风度实肇始于此 鲁迅先生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指出:“正始名士服药竹林名士饮酒 竹林的代表是嵇康和阮籍 但究竟竹林名士不纯粹是喝酒的嵇康也兼服药而阮籍则是专喝酒的代表 但嵇康也饮酒刘伶也是这里面的一个 他们七人中差不多都是反抗旧礼教的”这种思想在世

30、说新语中成为一种群体性的自觉在用语上常常又用“我辈”来表达 例如:“阮籍嫂尝还家籍见与别 或讥之籍曰:礼岂为我辈设也!”阮籍这里用“我辈”来抗拒礼教这里的“我辈”二字表示出一种自由精神不过“我辈”有时也可以用来表达世俗的意思这又是当时的一种调和名教与自然关系的说法世说新语任诞记载:阮步兵丧母裴令公往吊之 阮方醉散发坐床箕踞不哭 裴至下席于地哭吊唁毕便去 或问裴:“凡吊主人哭客乃为礼阮既不哭君何为哭?”裴曰:“阮方外之人故不崇礼制 我辈俗中人故以仪轨自居”时人叹为两得其中步兵校尉阮籍死了母亲中书令裴楷去吊唁 阮籍正好刚喝醉了披着头发、张开两腿坐在床上没有哭泣 裴楷到后铺了坐席在地上按照礼数哭泣哀

31、悼吊唁完毕就走了 有人问裴楷:“按照吊唁之礼主人哭客人才行礼 阮籍既然不哭您为什么哭呢?”裴楷说:“阮籍是超越了世俗的人所以不用遵守礼制我们这种世俗中人还应该按照礼制来行事”当时的人赞叹这样的做法是两全其美 从这里的记载可以看出“我辈”二字不仅可以用来反对礼教也可.学人论语以用来入世关键是自我的选择可见魏晋时代人们生活观念的多元化 后世效法阮籍放荡不羁的大有人在 世说新语任诞记载:“张季鹰纵任不拘时人号为江东步兵 或谓之曰:卿乃可纵适一时独不为身后名邪?答曰: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时一杯酒”东晋名士张翰嗜酒无度为人狂放不羁当时的人称他为江东步兵 有人对他说:“你就算放纵、舒适了一时难道不考虑身后的

32、名声吗?”张翰回答:“与其在乎身后名声还不如让我现在喝一杯酒!”这里的“我”用得生动传神 世说新语伤逝记载:王戎丧儿万子山简往省之王悲不自胜 简曰:“孩抱中物何至于此!”王曰:“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 情之所钟 正在我辈”简服其言更为之恸王戎死了儿子万子“竹林七贤”之一的山涛的儿子山简去探望他王戎悲伤得受不了 山简说:“一个怀抱中的婴儿罢了怎么能悲痛到这个地步!”王戎说:“圣人不动情最下等的人谈不上有感情感情最专注的正是我们这一类人”山简很敬佩他的话更加为他悲痛 这最后一句话彰显出人性的觉醒我辈后面隐匿的是个体之我与群体之我的融汇成为一种时代风尚魏晋以来思想解放也表现在男女关系上面世说新语惑溺记载

33、:王安丰妇常卿安丰 安丰曰:“妇人卿婿于礼为不敬后勿复尔”妇曰:“亲卿爱卿是以卿卿 我不卿卿谁当卿卿!”遂恒听之安丰侯王戎的妻子常常称王戎为卿 王戎说:“妻子称丈夫为卿在礼节上算做不敬重以后不要再这样称呼了”妻子说:“亲卿爱卿因此称卿为卿我不称卿为卿谁该称卿为卿!”于是索性任凭她这样称呼这种时代风尚影响到文艺创作的领域世说新语文学记载:孙兴公作天台赋成以示范荣期云:“卿试掷地要作金石声”范曰:“恐子之金石非宫商中声”然每至佳句辄云:“应是我辈语”名士孙绰在会稽(今浙江绍兴)居住 他整天游山玩水访古问迹写了一篇颇为得意的天台赋 有一天好友范荣期来做客孙绰便将这首赋请他过目并说道:“你可以试试这篇

34、赋扔到地上当发出金石的声音”范开始还开玩笑地说:“你这金石声是什么音调?合不合节拍?”可当他认真读下去时很快被吸引住了称誉它确是一篇优秀的作品而且每读到铿锵响亮的佳句还要停下来赞叹几句 我辈语成为魏晋文艺思想的著名命题影响到唐宋的诗人 例如唐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诗:“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唐杜甫万丈潭诗:“造幽无人境发兴自我辈”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六:“若内翰不讳我辈岂忍独生!”世说新语文学 还记载:“谢万作八贤论与孙兴公往反小有利钝 谢后出以示顾君齐顾曰:我亦作知卿当无所名”刘孝标注:“中兴书:万善属文能谈论万集载其叙四隐四显为八贤之论谓渔夫、屈原、季主、贾谊、楚老、龚胜、孙登、嵇康也”

35、谢万写了八贤论跟孙绰辩论了几个回合稍有胜负 谢万后来把文章拿出来给顾夷看顾夷说:“如果我也写一篇的话你肯定就没法给你这篇文章命名了”这里的“我”也可以看出顾夷自命不凡的姿态魏晋名士倡导以我为中心的处事方式也体现在文艺理论方面世说新语文学 记载:“刘伶著酒德颂意气所寄”魏晋六朝人将文艺视为自我精神的彰显 钟嵘诗品卷下齐参军毛伯成 齐朝请吴迈远 齐朝请许瑶之评:“伯成文不全佳亦多惆怅 吴善于风人答赠 许长于短句咏物 汤休谓远云:我诗可谓汝诗父以访谢光禄云:不然尔汤可为庶兄”汤惠休公然对齐朝吴迈元说我诗可以说是你诗之父 口气的狂妄可见一斑 但是在文艺创作中倡导自我与个性的放飞却是魏晋以世说新语之“我

36、”与魏晋社会风景来的文艺观念 陆机文赋倡言:“谢朝华于已披启夕秀于未振虽杼轴于予怀怵他人之我先”陆机认为诗人贵在首创唯恐他人写在我前面 刘勰文心雕龙神思倡导:夫神思方运万途竞萌规矩虚位刻镂无形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我才之多少将与风云而并驱矣刘勰强调进入创作时神思展开万象纷至沓来将无形中的意象加以刻镂与规范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情景交融与风云并驱与山海共舞“我才之多少”一句体现出对于个体创作自由精神的重视 清代叶燮原诗号称清代诗话之冠冕书中将客观之物分为理、事、情三大要素主观之我分为才、胆、识、力四大要素:“以在我之四衡在物之三合而为作者之文章大之经纬天地细而一动一植咏叹讴吟俱不能离

37、是而为言者矣”“我”成为整个主观创作因素的代名词这是古代诗论的重要理念晚清著名学者王国维人间词话中提出:“夫境界之呈于吾心而见于外物者皆须臾之物 惟诗人能以此须臾之物镌诸不朽之文字使读者自得之 遂觉诗人之言字字为我心中所欲言而又非我之所能自言此大诗人之秘妙也”王国维强调诗人能够将瞬间的美感付诸笔端形成不朽之文字使读者读后感觉字字为我欲言而又不能言说这才是大诗人所为 王国维人间词话中关于“我有之境”与“无我之境”的论述更是为我们所熟知 至此“我”成为中国文论的重要概念与范畴注释:鲁迅:中国小说史略鲁迅全集第九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年第 页汉司马迁撰南朝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隐唐张守节正义:史记卷

38、四十七北京:中华书局 年第 页清刘宝楠:子路第十三论语正义 卷十六北京:中华书局 年第 页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卷五北京:中华书局 年第 页南朝宋刘义庆著徐震堮校笺:世说新语校笺卷中北京:中华书局 年第 、页三国志卷二十一魏书二十一王粲传:“袁氏败琳归太祖 太祖谓曰:卿昔为本初移书但可罪状孤而已恶恶止其身何乃上及父祖邪?琳谢罪太祖爱其才而不咎”南朝宋刘义庆著徐震堮校笺:世说新语校笺卷上北京:中华书局 年第、页南朝宋刘义庆著徐震堮校笺:世说新语校笺卷下北京:中华书局 年第、页陈寅恪:陈寅恪集金明馆丛稿初编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年第 页宗白华: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艺境北京:商务印书馆

39、年第 页晋葛洪著杨明照校笺:抱朴子外篇校笺卷之二十七北京:中华书局 年第 页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年第 页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卷四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年第 页鲁迅:而已集鲁迅全集第三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年第 页唐李白著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卷十五北京:中华书局 年第 页唐杜甫著清仇兆鳌注:杜诗详注卷八北京:中华书局 年第 页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六北京:中华书局年第 页梁钟嵘著周振甫译注:诗品译注下品北京:中华书局 年第 页晋陆机著刘运好校注整理:陆士衡文集校注卷一南京:凤凰出版社 年第 页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卷六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年第 页清叶燮:内篇下原诗卷二丁福保辑:清诗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年第 页王国维著徐调孚校注:校注人间词话补遗北京:中华书局 年第 页责任编辑:陶婷婷.学人论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