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句容实验高中高二语文(下)名篇名句积累材料(一) 整理人 :侯红强 审核:刘梅一、论语名句建议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
2、凋也。” 巧言令色,鲜亦仁!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君子忧道,不忧贫。当仁,不让于师。朝
3、闻道,夕死可矣。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无兄弟也?德不孤,必有邻。 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曾子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4、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言必信,行必果。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卫灵公 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论语卫灵公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 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卫灵公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 君子不以言举人 , 不以人废言 。论语卫灵公 其身正,不令
5、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 微子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论语 二、孟子名句整理(1)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孟子梁惠王上)5(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梁惠王上)5(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梁惠王上)16(4)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孟子梁惠王上)16(5)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孟子梁惠王下)36(6)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
6、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孟子公孙丑上)74(7)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孟子公孙丑下)86(8)彼一时,此一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孟子公孙丑下)109(9)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孟子滕文公上)117(10)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上)125(1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141(12)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员(圆);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孟子离娄上)162(13)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
7、者,不可与有为也。(孟子离娄上)172(14)孟子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孟子离娄上)181(15)孟子曰:“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孟子离娄下)188(16)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孟子离娄下)189(17)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197(18)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孟子万章下)251(19)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子告子上)254(20)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孟子告子上)259(21)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
8、,未有能生者也。(孟子告子上)264 (22)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265(23)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孟子告子上)266(24)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孟子告子下)298(25)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告子下)298(26)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304(27)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孟子尽心上
9、)311(28)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孟子尽心下)325(29)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328(30)孟子曰:“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孟子尽心下)331(31)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孟子尽心下)338三、课外名句精选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周易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周易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小雅采薇 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诗经小雅小旻 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诗经周南关雎序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诗经卫
10、风淇奥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诗经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老子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老子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卫灵公 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论语卫灵公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 道不同,不相为谋。 论语卫灵公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颜渊 君子不以言举人 , 不以人废言 。 论语卫灵公 其
11、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论语 微子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论语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管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陆游病起书怀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礼记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记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 礼记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礼记 学然后知不足
12、,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 反 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礼记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尽心上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上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荀子劝学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察己则可以知
13、人,察今则可以知古。 吕氏春秋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司马迁史记管婴列传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史记滑稽列传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两耳塞豆,不闻雷霆。 史记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史记张仪列传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记李将军传 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史记留侯世家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史记 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 史记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史记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史记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史记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史记 太史公自序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司马迁报任安书 水至
14、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班固汉书东方朔传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汉书董仲舒传 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 战国策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赵翼论诗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诫子书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 , 可以明得失。唐李世民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唐张九龄望月怀远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刘希夷代白头吟 业精于勤荒于嬉,
15、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进学解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李商隐无题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曹雪芹红楼梦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宋 晏殊蝶恋花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蝶恋花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岳飞满江红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观书有感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治家格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林则徐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明于谦石灰吟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