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白山市天安金属镁矿业有限公司 SW007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文件化验室安全操作规程一、化验安全规程1. 进入化验室应穿戴好防护用品,不准带零食进入化验室,不准乱扔杂物,不准打闹,保持室内安静、整洁。 2. 化验前应做好准备,先预习化验内容,掌握基本原理,掌握方法步骤。应对所用药品与设备性能有充分的了解,熟悉每个具体操作中的安全注意事项。3. 化验前必须熟悉化验室及其周围的环境和水龙头、电闸门的位置。4. 化验时应保持安静,思想要集中,遵守操作规程,切勿粗心大意,马马虎虎,更不准在化验室内开玩笑。5. 不得在化验室内饮食或煮食,或把食具带进化验室。6. 每次化验完毕后应把手洗净,并检查水、电、气等
2、安全措施完善后才能离开化验室。7. 化验室应备有灭火器或砂土,并尽可能放在显眼的地方。8. 化验室应保持空气流通,并设有专用的卫生箱,以供及时治疗的需要。常备药品有:1) 红汞药水:供一般破伤使用。2) 酒精:轻微的灼烧伤可用浸过酒精的脱脂棉擦拭。3) 5%硼酸氢钠溶液:受酸性物灼伤可用作冲洗。4) 3%硼酸溶液:受碱性物灼伤可用作冲洗。5) 还需要备有碘酒:紫药水及绷带和药棉。二、用火和用电的安全1. 在使用电气动力时,必须事先检查电开关、电机以及机械设备各部分是否安置妥善。2. 开始工作时和停止工作时,必须将开关彻底扣严和拉下。3. 电器故障,应通知电工处理。4. 严禁用湿手、湿布或铁柄毛
3、刷等去清扫和擦拭电闸刀、电插梢等,防止触电。5. 凡电气动力设备过热时,应立即停止运转。6. 定碳、定硫电炉或其它高温炉,其硅碳棒露出部分应设有安全罩,严禁将安置妥善之安全罩随意撤掉,以免发生触电事故。7. 禁止洒水在电气设备和线路上,以免漏电。8. 使用110伏以上电源装置,仪器的金属部分必须安装地线。9. 电热设备,如马弗炉、烘箱、电炉和电热板等,所用电源的导线应经常注意检查其各接触处是否妥当,导线有无损坏和被腐蚀等。10. 马弗炉、烘箱等用电设备,使用时必须要有人负责照管,以防发生事故。11. 马弗炉需放在水泥等不怕燃物砌成的坚固台子上,不要靠近木板墙或木质门窗。12. 使用易燃物时,必
4、须在距离火源较远的地方进行,绝不可靠近火源,尤其是乙醚、丙酮等着火的危险性极大,用时必须小心,用完后的剩余部分也应及时地存放到专门的安全地方。13. 绝不可以将氧气钢瓶存放在靠近电源的地方,并需防止强烈震动。气体阀门处绝不可涂油和与有机物接触,以免了生爆炸的危险。三、化学药品的安全规程1. 剧毒性的药品,例如KCN、AS2O3等等,必须制订保管使用规则,并严格遵守,即使工作人员很少,也不可例外地有所忽视。这类药品不能与一般药品同样地存放和任意使用,即使用过后的余量已很少也应及时送保管员及是时查收,不应任意放在工作台上。2. 有毒药品,如氰化物、铅化物、汞及汞化物、铬酸盐、氧化砷钡盐等,应装在坚
5、固的瓶中保管,禁止入口,与手接触用后要洗手。3. 接触皮肤有毒的药品,例如氰化物,氟氢酸、溴水、过氯酸等,要装在严密坚固的瓶中保管,使用时要特别小心,不得与皮肤接触。4. 呼吸有毒的药品(即有毒气体和蒸气)如氰化氢、氮的氧化物、氯化氢、硫化氢、溴、汞、磷和砷等要装在严密紧固的瓶中保管,并放在不易碰到的低处,使用时应在通风柜内进行操作,以驱逐有害气体。5. 易燃类药品,如低沸点的乙醚、二硫化碳、酒精等,要装在严密坚固瓶中,放于低温地方,使用时必须离开火源。6. 爆炸类药品,如苦味酸、过氧化氢、高压气体等,应放在低温处保管,不得与其它易燃物放地一起,移动或启用时不得剧烈振动。高压气体的出口不准对着
6、人。室温过高,起用易挥发物时需设法冷却。7. 腐蚀类药品,如强酸、强碱、浓氨水、浓过氧化氢和冰醋酸等,应分装小瓶保管,使用时尽可能用打气囊或虹吸进气,不许用嘴吸,切勿溅入眼中或身上。8. 氰化物废液决不能任意倒入水槽,必须收集在专用的废液缸或瓶内,收集一定数量后,加入少量铁盐溶液处理后,埋于山上(人畜不到的地方)土层内。9. 汞(水银)掉落在地上时,除把大粒水银珠用吸管吸起回收贮于水中外,要用细的硫磺粉撒在地面上,防止水银蒸气挥发。10. 银氨溶液久置后易发生爆炸,用后不要将其保存,应倾入水槽中。11. 活泼金属钾、钠等不要与水接触或暴露在空气中,应保存在煤油内,并在煤油内对其进行切割,取用时
7、要用钳子。四、安全操作技术规程1. 化验时务必注意避免反应进行得过分激烈,以免引起难以臆测的事故。2. 化学物质都或多或少地具有毒性,均不可尝其味,不要直接俯向容器去嗅放出的气体,应离较远,慢慢摇动手掌,将气体引向鼻孔。3. 在稀释浓酸时,必须一面搅拌冷水,一面把浓酸徐徐以细流状注入,切勿将水倒入酸中,以免溅出甚至发生爆炸。配制时所用容器应是耐热的,不要直接在试剂瓶中配制,以免试剂瓶破裂。4. 任何化学药品,一经放置于容器后,必须立即贴上标签或记号,取药品时同样要仔细查看标签,如有怀疑要查问清楚或进行检验。一经取出后的药品用剩的药品,不可再倒回原瓶中。为避免浪费,可集中于另一瓶中以作它用。5.
8、 化验台和工作范围以内,不应放置任何暂时还不需要的东西,尤其是放置盛有浓酸、浓碱、易燃或易爆的容器,同时保持化验台清洁、器具排列有条不紊。以避免事故发生。6. 不得在不清洁的容器中进行化验,以免不清洁物很可能与加入试剂引起反应造成事故。化验完后应立即洗涤容器。7. 溅泼出来、倒翻或散落在化验台上或地板上的化学药品,应立即清除干净,不可将其扫回原容器中。8. 盛有在室温有较高蒸气压的液体:乙醚、酒精、丙酮、汽油、苯、溴、氨水、四氯化碳、硝酸、盐酸或过氧化氢的瓶子,不可以完全充满或暴露在日光下,或贮存在温暖的地方。否则,可能发生爆炸。开启这类瓶子时,更要谨慎小心,勿使瓶口对着自己或别人,以防发生意
9、外。9. 开启大瓶液体药品时,须用锯将石膏锯开,禁止用重物敲打,以免瓶子破裂。10. 为了冷却、冷凝而使用自来水时,必须注意橡皮管水龙头是否套牢,特别是夜间自来水压力大,很容易使橡皮管滑落水龙头,以致水流满地,而且还可能引发严重事故。11. 发现临时停水、停电时,要立即拧紧水龙头和拉下电闸,以免恢复供电时可能发生的事故。12. 一切发生有毒气体的操作,必须在通风橱内进行。13. 易发生爆炸的操作,不得对准人进行,以避免可能发生的伤害。必要时应戴防护镜或防护挡板。14. 一切固体不溶物及浓酸不得倒入水槽,以防堵塞和腐蚀水道。15. 身上或手上沾有易燃物时,应立即清洗干净,不得靠近灯火以防着火。1
10、6. 折断玻璃管(棒)时,须用钢锉在折断处上槽纹,再垫布折断。使用时要把断口烧园滑,如将玻璃管或棒插入橡皮管或橡皮塞时,应垫布插之,以防折断伤手。17. 加热是化学分析基本操作之一,不同的被加热物体有不同的加热方法,应加以注意。1) 进行加热操作前,应先注意临近有无易燃性的物质,如有应当远离。2) 在容器中加热时,要煮沸物料或向其中倾注其他药品时,切勿俯视容器,以免内容物溅泼在脸上或衣服上。3) 加热设备和高温物体要放置在离墙或木板架较远的地方,因长期使用电器加热时,加热品会严重烤热墙壁、木架及工作台表面。因此,必须用石棉板或其它绝缘物使之绝缘。高温物体(例如灼热的坩埚、瓷盘等)要放于不能引起
11、火灾的安全地方。4) 注意避免局部过热使玻璃容器骤然破裂,引起事故。可在加热中加以瓷片、沸石避免。但必须在液体未达沸腾时预先加入沸石,不能在液体正沸腾时入。5) 取下正在沸腾的水或溶液时,须先用烧杯夹摇动后才能取下使用,以免使用时突然沸腾溅出伤人。6) 加热易挥发性易燃液体时,应尽可能避免直火加热,中途需要添加液体时,必须先熄火,后打开容器,再添加液体。7) 应用玻璃、瓷质容器进行加热是时,必须注意不使温度变化过于剧烈使容器骤冷骤热,引起破裂。并且注意容器外壁的水珠必须擦干,否则容易引起容器破裂。五、化验室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方法1. 割伤:由于玻璃仪器的破裂,常常容易割伤皮肤,在化验室中应特别注
12、意避免割伤,应注意玻璃仪器的使用技术。割伤以后应用1%过氧化氢水溶液洗净伤口,用洁净夹子取出玻璃碎片,涂上红药水或紫药水,用纱布包扎。如果流血不止,应用手压住伤口,暂时止血几分钟再放开一次,送医院诊治。2. 烧伤:化验室中皮肤的烧伤,常由于药品的腐蚀或刺激引起。容易伤害皮肤和眼睛的药品有硫酸、硝酸、冰醋酸、浓盐酸、氢氟酸、氢氧化钠(钾)、氯水、过氧化钠、浓过氧化氢、过硫酸铵、漂白粉、氟化钠(钾)和液体溴、碘等,如果烧伤面积不大时,可按以下方法自行处理:1) 火烫伤使皮肤发红时,可用酒精涂擦或将伤处浸入冷水中,至不感疼痛为止,起泡时应用红汞水或4%高锰酸钾水溶液或2%苦味酸涂擦,不要弄破水泡。2
13、) 眼睛或皮肤被酸烧伤时,应先用水冲洗,再用2%碳酸氢钠溶液冲洗。被碱烧伤时,先用水冲洗,后用2%醋酸或硼酸冲洗。3) 氟化氢对皮肤指甲伤害力很强,沾在手上,应立即用水或碳酸氢钠冲洗,再用甘油和氧化镁(2:1)混合药剂涂抹。4) 被溴烧伤处用氨水、松节油与酒精(1:1:10)混合液涂抹,或用苯和甘油洗后再用水洗。5) 受磷的灼伤可用1%硝酸银、1%硫酸铜或浓高锰酸钾溶液清洗,然后进行包扎。3. 中毒:化学药品中毒,多数是因药品由呼吸道进入体内而引起,也有误入口中而中毒,常见的有毒气体是:硫酸烟、盐酸蒸气、硝酸或氮氧化物、硫化氢、一氧化碳、氨水、溴气、氯气、二氧化氯和汞蒸气等。易挥发液体有:乙醚
14、、汽油、苯、二硫化碳等吸入过多会使人头痛昏迷,甚至失去知觉。服入体内剧毒药品,均应立即送往医院诊治。4. 失火:一般起火原因有四种:1) 可燃的固体药物如纤维制品或液体状药品(如乙醚)因接触火焰或处在较高温度下面燃烧。2) 能自燃的物质由于接触空气或长时间的氧化作用而燃烧(如白磷的自燃)。3) 化学反应(如金属钠与水的反应,强氧化剂与有机物混在一起等)引起的燃烧和爆炸。4) 使用电器不慎引起火花造成火灾。出现失火,要根据起火的原因和火场周围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扑灭方法,起火后一般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1) 防止火势扩展,关闭气源和停止加热;停止通风以减少空气流通;拉下电闸,以免引燃电线,把一切可燃
15、的物质(特别是有机物和易爆炸的物质)移至远处。2) 扑灭火焰,采取使燃烧物质隔绝空气的办法来灭火,常用的一般有三种:用沙土抛洒在着火的物体上、用泡沫灭火器(此法不适用于电器着火引起的火灾)、电器着火,应使用干粉、1211等灭火。水能和某些化学药品发生剧烈反应而引起更大的火灾,所以一般不采用。5. 爆炸:有时由于玻璃仪器内抽真空,瓶壁受不住大气压力而发生,也有由于药品发生剧烈反应放出大量气体或细粒反应物而发生,或者抽滤瓶受压过大引起炸碎、氧气瓶受到大震动引起爆炸等,这些事故只要我们按操作步骤,安全操作,并且提高警惕,严防坏人破坏,爆炸事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爆炸总是发生在极短的时间内,很难急救,故应特别强调以防为主。2010年03月16日起施行 V10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