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02011学年度下学期七年级数学质量分析平顶山中学 于海军 王博一、基本概况分析(1)参加考试学生成绩基本情况如下表:八年数学参考人数总分平均分及格人数及格率%优秀率%各分数段人数100-9089-8079-7069-6059-5049-4039以下合计107801874.93948543.9331262087510(2)抽样样本考试学生成绩基本情况简述:我校七年的学生人数为116,样本容量取50人,现将这50人的成绩列表如下:(此表为卷面分,不含平时分)题号人数(样本)平均分%得分率满分及格0分人数%人数%人数%一5016.58.252035418200二501890102016320
2、0三502071.43264408000四505.67024153024五506.885816183600六504.2542754326436七505.36651016321326二、逐题分析:本次试卷共有七个题型,第一题选择题,主要考查邻补角,二元一次方程,不等式性质,平移、平行线性质,镶嵌,多边形内、外角和。第二题填空题,此题主要是考查二元一次方程组、三角形三边关系、中线性质、平面直角坐标系、三角形内角和、三角形外角性质、解不等式组。第三题是解答题,主要考查学生会用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一元一次不等式及其解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第四题是解答题,主要考查学生统计有关知识和平移图形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动
3、手操作能力。第五题是解答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平行线判定及其性质的推理证明过程第六题是解答题。主要考察学生对二元一次方程及其一元一次不等式在实际应用方面的知识第七题是解答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三角形外角固有的特性的基础上准找规律(1)检测的目的与要求主要检测本学期的学习效果,以便有针对性的对教学中的成绩继续发扬,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更正。(2)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通过本套试卷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基本的概念、基本计算掌握较好,个别学生的应用能力较差,如:第四小题解答题,考察统计知识,学生掌握的不好第七题考察学生对三角形外角与内角的关系及其一些证明,还有根据拓展图找规律学生掌握的一般第7题是对多边形内角和
4、的定理的的考查,学生对图形分析不够,第19题是需要在数轴上观察a的取值范围,有一定的难度,学生解带常数的不等式较差,对此题的解答错误较多;第七大题,有些学生只猜出了规律,其实对于三角形外角性质掌握的并不是很好。三、综合分析(1)取得成绩及原因本试卷成绩较好,主要是学生对基本的计算、基本概念掌握较好及综合运用能力较强。(2)存在问题及原因从本试卷看,明显存在着两极分化的现象,主要原因是学生的学习目的不同,有的学生对学习很感兴趣,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因此能取得好成绩;有些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厌学现象很严重,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不及时完成,以致成绩较低。(3)教学工作的思考及改进教学的措施与建议对于
5、今后的教学工作,加强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教学,使学生清楚、准确地把握各项知识,达到准确记忆并且能灵活运用的程度。加强知识的整体性教学,使学生装在头脑中,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把握知识的发生、发展的过程,注意到各个概念间的区别与联系,使学生的知识更新形成有机的整体,增长学生的能力,在教学中每次使用到一个学过的重要概念都要抓紧个时机,通过提问或叙述的方法进行复习,以取得不断地巩固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数学思想的渗透和建立,在知识教学和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对教材出现的各种数学思想应明确起来,使学生有基本的认识,能在实际解题过程中有意识地加以利用,从更高的层次上去看数学练习题,切实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教学方面改变教学方法,变苦学为乐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优化教学结构,在平时教学中,突出创新、探究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敢提出问题,主动寻找答案,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发表不同意见,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教师的素质教育观念,注重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使全体学生都能获得知识、提高能力,不能只盯住少数学生。可以采用分类提高的办法,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在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要求的同时,完成素质教育的目标。四试卷评价:今年的期末考试卷覆盖面广,题型新,难易程度适中,突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注意基础知识和创新能力的结合,是一份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