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09-2010学年期末考试七年级数学质量分析
一、试题分析
本次试题的编制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的有关要求,突出新的教学理念,体现新教材的呈现方式,在考查学生必备的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按照新的数学要求进行整合,注重过程和方法,培养创新意识、探究精神、实践能力,具有开放性、应用性、导向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注重考查“三基”,立足学生发展。试题对一些重要的数学概念、公式、定理法则、方程(方程组)与不等式于 不等式组的基本运算及应用、几何图形(三角形)的简单属性及初步的统计等等都进行了考查,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比如第1,2,4,5,6,7,9,10题等等。
2、以现实生活的情境为载体,重在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考查学生的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更注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能力,即考查学生是否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如16、18、20、21、22,23,24题。
3、试题结构合理,试题呈现方式多角度、多层面,与生活衔接较好,无编制错误,有中考试卷的格局。
二、得分与答题情况分析
(一)全校总体得分情况
实考人数
最高分
最低分
平均分
及格人数
及格率
优秀人数
优秀率
85人
100分
13分
81.73
75
90%
62
74%
(二)各题得分情况(85份的抽样)
1、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得分率
96%
80%
78%
58%
79%
98%
97%
8
9
10
90%
80%
97%
2、填空题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得分率
95%
90%
89%
87%
83%
98%
3、解答题
题号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满分率
95%
87%
95%
90%
85%
90%
76%
79%
优秀率
96%
87%
95%
92%
88%
91%
80%
80%
及格率
96%
90%
89%
94%
97%
96%
82%
83%
零分率
5%
3%
4%
2%
8%
2%
28%
32%
(三)答题情况分析
从随机抽样显示的情况来看,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比较扎实,基本技能已初步具备,这与平时教师的教学注重基础紧贴教材是分不开的。现就抽样得出答题情况分析如下:
1、第一大题 (选择题,10个小题)涉及的内容多,知识面广,题目相对简单,得分情况较好。存在问题:有些学生概念模糊不清,公式记不熟,书写字母不认真,涂改时没有擦干净等现象。
2、第二大题 (填空题,6个小题)第10、11、12小题得分情况较好,第15小题得分情况稍差。存在问题:学生太马虎,做过几遍的题还是错。
3、学生面对分情况考虑的题总是 做的不完整,思维不能快速进入解题状态。如:第23题的三角形问题。
4、个别题设想的得分率应高但从抽样结果看并不高,如第24题,按道理得分率应在90%以上,结果却不是很好 ,学生对不等式组的应用掌握的不 很理想。
5、部分学生做题不够细心,格式不规范,写字潦草。
三、教学建议
1、继续抓好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方法的教学。
2、要加强书写及解题格式规范化训练。
3、要关注学困生,加强基础训练,抓落实,抓过关,课堂上注重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4、加强例题的教学。新教材的特点鲜明,它所呈现的素材对改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起了巨大的作用,但教材上提供的例题相对不足,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适时补充例题,加强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5、全面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综合应用能力,这就需要平时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分析,综合能力的培养,加强对数学学习的反思,充分利用教材,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深入探究一些问题,以助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6、改变传统教学方式,不仅仅是让学生简单地记忆模仿和接受,而还应该更多地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在应用题的教学中,不能仅仅是学生做题,老师讲题,而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学会从纷繁复杂的信息中提炼有价值的信息,加强列表分析和分类思考的方法教学。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