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孙凯静读《教语文其实很简单》心得体会.docx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8255947 上传时间:2025-02-08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孙凯静读《教语文其实很简单》心得体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孙凯静读《教语文其实很简单》心得体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孙凯静读《教语文其实很简单》心得体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读教语文,其实很简单心得体会册亨县坡妹镇中心小学 孙凯静 在任校长的带领下,我有幸拜读了教语文,其实很简单这本优秀的书籍,走进了许多名师的世界,他们超前新颖的语文教学理念,使犹如井底之蛙的我大开眼界。虽然我从教已经十多年了,一直认为语文课不就是教教生字,读读课文,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就行了。在课堂上都是老师讲的多,学生思考得少。一篇课文牵涉到的内容都要讲到位,害怕这里没有讲到考试要考,那个知识点没有讲到考试也要考,总是瞻前顾后。拿到这本书,我不禁在想,是怎样的方法让这些名师、专家们发出“教语文,其实很简单”这样的说辞?我读了这本书会不会也能真切地感受到教语文确实很简单?我带着这样的期盼和疑问读了

2、这本书后,再来对比我们平时的课堂,确实感受颇深,下面就谈谈我的收获。 一、要提高教师自身的文化底蕴 于永正老师说:“教学生写字,首先老师对书法要略知一二;教学生读书,首先老师要喜欢读书,会读书,能读出课文奥妙之所在;教学生作文,首先老师要知道一点写作知识,总之,老师要具备相当的文化素养。”读到这里,我深感惭愧,作为一个语文老师的我,这些都是我所欠缺的,老师都没有具备很强的知识底蕴,又拿什么来教给我的学生呢?所以我们要提高自己的一个简单的办法就是于老师说的,一个字“读”,两个字还是“读”,只有多读多写才能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 朱作仁教授考察过龙口实验小学后说:“别小看了大量读写,读写结合这八个字

3、,这是教语文,也是学语文的规律啊!”只要让我们的学生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只要抓住“读写”这两条线不放,即按照教语文的规律去做,相信学生会有好的语文素养。 二、教师少分析,学生多读多写 韩老师的海量阅读,带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在韩老师的课堂上,教语文变得更加简单,就一个字“读”,老师的讲解、学生的讨论都只是三言两语,是夹杂在诵读中间的“休息”。这一遍读熟了,问一两个问题,接着读下一遍,老师也省去了繁杂的解说,把时间让给学生自己读,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有活干”,这种看起来简单而没有技法的读书模式,其实暗合了最重要的课堂理念,让学生自己享受课堂,给学生足够的文字营养。读到这里

4、,我不由得感慨,教语文,真的就那么简单?我想,我在以后的教学中去尝试一下,带我的学生一起踏上阅读快车道,也让他们体会一下其中的快乐。 三、赏识学生,激发兴趣 李振村老师说:“教育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让孩子充满梦想和激情,这比得到多少知识更为重要。有了憧憬和向往,人的心理才会变得格外纯净,人的情感才会变得格外丰富。人才能热爱阅读,热爱学习。”所以我们应该利用各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也要学会赏识他们。如:在课堂上,我们要学会情景交融,下雨了,我们教描写下雨的诗,天晴了,就教描写天晴的诗,。又如:韩老师低年级的星级评价标准,只要能达到一星标准,墙上就贴星,这样能飞的飞起来,能跑的跑起来,能走的走起来,实在慢的,挪动几下脚步也会受到鼓励。这样就大大提高了孩子们的兴趣。 总之,书中的每一个观点都很鲜明,说理透彻,带我们从各个方面认识语文教学的真谛,了解语文教学的规律,进入简单高效的教学之门。看来,教语文真的很简单,简单的前提就是要从当下开始,我们语文老师自己先要开始阅读,开始写作,先要成为一个真正的读书人。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心得体会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