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谈赏识教育的几点做法中卫市第五小学 杨 秀 琴目前,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展开以及新教材的大面积使用,教师的教育观点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渤海大学外国语学院的王爱莉教授在她的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一文中,就提到了这个如何赏识的问题,她说:“我变过去的挑错为发现学生作文的闪光点,作文发给学生后出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一改过去作文一发就随手一放,连看都不看一眼的状况。几乎每个学生都很认真的看了他们的作文,露出了欣喜的表情。”王教授的赏识教育受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这里,我根据的教学经验,把如何进行赏识教育,归纳成几个方面,那就是,教师要想搞好赏识教育,必须做到:准、真、快、细、勤。一“准”就是所褒扬的事情
2、要准确。不要夸大和缩小。这里有一个案例,有个叫王琳的家长十分欣赏“赏识教育”的力量,可渐渐地感到难以凑效,甚至还使她感到难堪。那天,女儿正在埋头给她的爷爷画生日贺卡,最后在“祝爷爷生日快乐”的美术字上涂了不同的颜色。王琳在经过女儿伏案作画的桌子时,大声称赞说:“噢,这太漂亮了!爷爷一定会喜欢!”没想到,女儿盯着妈妈看了一阵,又看看自己的作品,非常生气地说:“妈,您说的是真话还是反话?我说这画一点儿也不漂亮!”说完,便使劲地将贺卡揉成一团扔掉了。王琳为何会遇到如此尴尬呢?原来,孩子本来就对自己所制作的生日贺卡不满意,而妈妈却言过其实地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她认为妈妈根本就没认真地看她的作品,而只是为
3、了让她高兴才这样说的,于是产生逆反心理,当然就不愿意听到妈妈把它说成“这太漂亮了。”孩子不愿意接受王琳的夸奖还缘于以前曾经有过的“教训”。因为,孩子曾将妈妈夸奖过的手工和图画在同伴面前展示时,她才知道自己的“作品”并非妈妈所说的那样,妈妈对自己的夸奖大多经不住实际的检验。久而久之,她对妈妈的夸奖也就变得格外地麻木和不信任了。在我们的教学中,也经常会碰到这样的事情,很费劲的学生一旦有了些许进步,老师们就会打心眼儿里高兴,总觉得这样的学生受一次表扬很不容易。总免不了好好的夸奖一番。往往就忘了这个度的问题,容易夸大,差的学生本来就缺乏持之以恒的决心,表扬过了头,就会使其飘飘然,忘了自己是谁了,觉得不
4、费劲儿就可以做得很好,以后就可能出现更多的问题,而好学生有了进步呢,老师就会认为好学生嘛,有了进步那是应该的,所以就会轻描淡写,缩小夸奖的力度,这样就会使好学生觉得自己努力了也不过如此,以后就会降低对自己的要求。所以,在对待学生的进步问题上,一定要做到准确地表扬学生,让他们清楚地知道自己为什么受到表扬,该受到什么样的表扬,以帮助他们持续不断的提高自己。二“真”就是真心真意的赏识。只有真心真意的赏识,才能得到学生积极的响应。诚然,赏识教育是学生的心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老师的赏识下,学生心灵舒展,充实快乐。表现在课堂上思想活跃、敏捷。但是,如果老师刻意地追求赏识,不管学生做得好坏,一味地表扬,特
5、别是有些老师的表扬太滥,就会给学生造成一种假象,认为老师太虚,为了讨好学生而惺惺作态。所以不能为了夸奖而夸奖,只有建立在“以事实为依据”基础上的发自内心的夸奖才会产生感情的“共鸣”,才会真正地有力量。那些言不由衷的夸奖,不仅不会产生激励作用,相反还会使孩子产生反感和厌恶的负面影响。因此,在夸奖孩子时,要善于捕捉和挖掘孩子的“闪光点”,注意细心观察和把握孩子内在的优点和素质,这样的赏识才能有的放矢,才会变得更有意义,更有价值。夸奖要切合实际。对孩子的夸奖应该恰如其分,不可夸大其辞。如果夸奖言过其实,如果夸奖过多过滥,就会使孩子产生“夸奖得来全不费功夫”的错觉,直至不把夸奖当回事,或者成天等待着别
6、人的夸奖,一旦哪天家长老师“不小心”忽略了孩子的“存在”时,孩子就会变得非常伤感,变得怅然若失。事实上,作为今后直面社会的孩子,怎么可能轻易得到那么多的夸奖呢?如果不注意从小培养起孩子善于忍受“冷落”乃至“残酷”的心理素质,恐怕直面人生就会无所适从的。我就见过不少这样的例子。记得我们班里有一个比较难缠的学生,多少任课老师磨破了嘴皮子,可他就是油盐不进。要开除他吧,学校还不让,急得班主任老师六神无主,后来不知听了谁的劝告,改变了工作办法,一改过去的反感态度,频频表扬这个学生,一开始,这个从未受过表扬的学生很感激老师,也收敛了一阵子,后来发现老师的言语之中透漏出不以为然的神色,似乎在走过场,夸奖变
7、成了例行公事,表扬自己的语气去也和表扬好学生大不一样,本来问题学生的自控力和持久性就差,这样一来,觉得受到了欺骗的学生就不再买老师的帐了。变本加厉地折磨老师。令老师苦不堪言。一切努力都付之东流。所以,要真心真意的表扬学生,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业作个准确的定位,三“快”就是学生在学习上有了进步,受到了老师的赏识,教师最好在当时当地给与表扬。如果时过境迁,脱离了当时的氛围,就会大打折扣,降低褒扬的作用。赏识教育是每个孩子成长中不可或缺的阳光、空气和水。赏识教育从两个方面达到教育目标:一是从外到内,营造环境,正向激励,二是从内到外,和谐人生,完善自我。学生平时所作的一切,无时无刻不再影响着学生,特别是小
8、学生,可塑性强,容易受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夸奖好像庄稼地里的肥料,要及时的给学生,他们才能更好地生长。作为教师,夸奖孩子要不拘一格,因时因事而宜,充分展示出夸奖的真正魅力。四“细”就是表扬不能太笼统、模糊。二应对学生的优点和进步的具体细节给与充分的肯定。比如说,一个学生作文做得好,老师光说好还不行,还要指出好在那里,为什么好,这样一方面学生对老师的赏识心服口服觉得老师真的欣赏自己;另一方面,对学生自己的进一步提高也能起很大的作用。五“勤”即指表扬要经常。优点或是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而学生在一次表扬中的吸收十分有限,因此,教师表扬学生不能偶尔为之。然而现在不仅是老师、许多家长也
9、觉得孩子不能表扬。总认为表扬太多了,一表扬就翘尾巴。表扬为什么会翘尾巴呢?因为表扬太少。就是因为我们长期不表扬孩子,一表扬,孩子肯定要翘尾巴。如果我们经常表扬就不会翘尾巴。这就是说赏识孩子就要从方方面面,要经常进行。让他们觉得自己能行,他们才不会失去信心。以上几点,是我在教学中对赏识教育的几点体会。在具体的教育行为中,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制约。赏识教育也不是万能的,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情况,操作不顺,也会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比如,大部分孩子为独生子,唯我独尊,受不得半点委屈,接受挫折的能力很低,光赏识不批评,将来走向社会,必定遭受很多的不幸。所以,在进行赏识教育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把握好一个度的问题。凡事适可而止。让我们的孩子真正成为高素质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