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中资商业银行参与国际绿色金融合作的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824844 上传时间:2024-03-26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4.7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资商业银行参与国际绿色金融合作的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资商业银行参与国际绿色金融合作的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资商业银行参与国际绿色金融合作的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4农银学利2023年第3 期推动绿色金融上量提质中资商业银行参与国际绿色金融合作的研究中国农业银行国际金融部课题组摘要:中资商业银行尤其是大型银行是为我国实现“双碳”目标提供金融支持的重要力量。本文选取绿色认证、绿色债券、绿色信贷等领域的标准体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将英国、德国、新加坡和中国香港作为研究样本国(地区),系统梳理各自领域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并进行分析对比,得出差异性结论。最后从完善商业银行内部治理、强化政府和监管引导及跨境合作、加强国际研究合作和数据共享、完善信息披露标准、推动产品创新和绿色认证等维度,对推动中资商业银行更好参与国际绿色金融合作提出建议。关键词:绿色债券;绿色信贷;绿色

2、认证;“双碳”战略中图分类号:F83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 0 9 7-2 3 0 X(2 0 2 3)0 3-0 0 0 4-0 6D0I:10.16678/ki.42-1864/f.2023.03.001近年来,气候变化已成为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应对。我国正坚定地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道路。2020年9 月,习近平总书记向全世界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 0 3 0 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 0 6 0 年前实现碳中和”。今年是“十四五”规划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之年,主动

3、探索绿色金融发展道路,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对我国深度参与国际金融绿色合作具有现实意义。一、绿色标准体系的研究范畴(一)确定研究对象从金融工具上看,绿色融资主要由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构成,在所有的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中,债券和信贷是最具代表性的金融产品。因此,本文立足于商业银行参与绿色金融发展视角,选收稿日期:2 0 2 3 年0 6 月0 2 日取绿色债券和绿色信贷两个金融产品的标准作为研究对象。从国际实践上看,作为衡量项目绿色属性、披露资金去向的主要方法,绿色认证被证明是认证绿色金融的投融资项目具有绿色属性、确保向投资者公开、透明披露信息的重要手段。综上,本文选取绿色债

4、券、绿色信贷以及绿色认证所对应的标准和实践作为绿色金融标准体系的研究对象。(二)确立国家(地区)样本在确定研究对象的基础上,本文按照代表性原则和重要性原则确定样本国家(地区)范围,构建绿色金融评分卡并从定量和定性两个维度对样本进行评价打分。其中,定量指标是以数值、比率的方式对一国(地区)在一个时期内绿色金融投放总量、规模占比、增速比率进行评价;定性指标是从战略规划层面评价该国(地区)绿色金融、政策制定和执行情况、绿色发展潜力,并对绿色金融对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贡献进52023年第3 期农银学利推动绿色金融上量提质行衡量和比较。结合评分结果,本文选定英国作为主要样本研究绿色债券领域的标准和实

5、践,选定新加坡、德国作为主要样本研究绿色信贷方面的标准和实践,选定中国香港作为主要样本研究绿色认证方面的标准和实践。上述国家(地区)代表了国际上在绿色债券、绿色信贷、绿色认证的先进水平,具有较强的代表性。二、国际绿色金融主要标准体系(一)绿色债券标准体系目前,已被英国广泛接受的绿色债券标准是绿色债券原则(GBP)和气候债券标准(CBS),二者所定义的债券类型完全一致。1.绿色债券原则(GBP)。绿色债券原则是一套自愿性流程指引,通过明确绿色债券发行流程,提高信息透明度与披露水平,提升绿色债券市场发展的诚信度。绿色债券原则为发行人提供了清晰的债券发行流程和信息披露框架,各方可据此了解绿色债券的特

6、点。其四大核心要素有:一是募集资金用途,发行人应在募集说明书等法律文件中适当描述募集资金用途,确保所投资的绿色项目能够产生积极的环境效益;二是项目评估与选流程;发行人应向投资者阐明合格绿色项目对应的环境目标,绿色项目类别的评估流程,相关的社会及环境风险的流程;三是募集资金管理。发行人应通过设立专门账户确保能以适当方式追溯募集资金的使用;四是信息报告;发行人应当记录、保存和更新募集资金的使用信息,直至募集资金全部投放完毕。2.气候债券标准(CBS)。气候债券标准在完全遵循绿色债券原则内容基础上,建立一套具有强制性要求的绿色债券标准和认证方案,用于核查债券所募集资金是否真实地用于低碳和气候经济。只

7、有通过核查并被气候债券标准委员会认证的债券才能称为“气候债券”。绿色债券原则与气候债券标准的不同在于,绿色债券原则仅提供指导方案和建议;气候债券标准则是在完全遵守绿色债券原则内容的基础上,制定详尽的操作规则,建立可信、有效的认证系统,成为引导发行人发行绿色融资的行动手册。3.借鉴意义。从对英国市场的研究看,一是商业银行均发布了可持续或者绿色债券相关框架,这类框架有助于银行利用绿色融资帮扶可持续发展项目,推动绿色经济转型;二是在银行内部成立专门工作组或部门探讨决策集团内可持续发展事项;三是加强信息披露,让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方了解项目进展和资金分配使用情况,提高透明度;四是开展绿色债券第三方认证

8、,认证要求第三方审核者对绿色债券出具保证报告,保证债券资金用途符合认证标准。(二)国际绿色信贷标准体系从新加坡、德国的金融实践来看,绿色贷款原则(GLP)、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原则(SLLP)、贷款发放和管理指引是被普遍用于绿色信贷的国际原则。1.绿色贷款原则(GLP)。一是资金使用。绿色贷款的资金应当用于具有明确的环境可持续效益的绿色项目,借款人应及时对外披露信息。二是项目评估和筛选。借款人应向贷款人阐明绿色项目的环境可持续发展目标,确保遵守绿色项目类别的评估流程。三是资金管理。绿色贷款资金应以适当的方式存入专门账户进行跟踪,以保持透明度和提升互信程度。四是信息披露。借款人应当记录、保存并每年

9、更新资金的使用信息,直至资金全部提取完毕。2.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原则(SLLP)。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原则进一步规范了可持续发展贷款市场,对借款人的整体企业社会责任战略关系、可持续目标设定、贷款结构、信息披露、审核等五大核心做出了具体指引。与绿色贷款原则不同的是,贷款资金用途不是可持续发展关联贷款分类的决定因素,在大多数情况下,可持续发展关联贷款将用于一般企业用途。3.贷款发放和管理指引。2 0 2 1年6 月,欧洲银行管理局发布的贷款发放和管理指引正式生效,为欧盟地区银行业从事贷款业务明确了具体操作要求。该文件将ESG因素和可持续发展纳入范畴,金融机构应按照全面原则将ESG因素及相关风险纳入其

10、风险偏好和风险管理政策、信用风险管理政策及实施细则,提供可持续贷款服务的金融机构应在其信用风险管理政策和流程明确具体的信贷规则和流程。6农银学2023年第3 期推动绿色金融上量提质4.借鉴意义。从对新加坡以及德国市场实践的研究看,绿色信贷的主要特点有:一是商业银行将绿色金融发展融入公司治理,推动绿色信贷等绿色金融业务可持续发展。二是绿色信贷产品外延不断扩大到产业转型、可持续发展等应用领域。三是国际金融机构将环境风险、ESG风险等纳入银行本身信贷风险评估和管理中,加强对绿色信贷业务的整体风险把控。(三)国际绿色认证标准体系1.主要认证类别。从香港认证市场情况看,主要分为绿色债券认证和绿色信贷认证

11、。在绿色债券领域,香港认证机构多基于绿色债券原则、气候债券标准开展认证;在绿色信贷领域,香港认证机构主要基于绿色贷款原则、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原则对绿色信贷开展认证。2.主要认证服务类别。绿色认证是一种独立的、公正的第三方认证,主要包括第二方意见和第三方认证。一是第二方意见,指发行人聘用在环境可持续发展或其他绿色金融发行方面具备专业知识的外部专家或组织对发行人的绿色债券或绿色贷款的框架提供咨询或评价。二是第三方认证,指发行人聘用一个独立第三方绿色认证机构基于绿色债券原则或绿色贷款原则提供第三方独立评估活动,以认证绿色金融产品符合绿色标准。综上,国际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建设与实践具有以下五方面特点。一

12、是绿色项目标准不断细化。标准划定绿色项目范围和边界,并根据时代进步和不同发展阶段进行动态更新,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避免非绿色项目或棕色项目进入绿色范畴。二是绿色项目选要求不断完善。发行人或借款人制定绿色框架或战略,明确绿色目标,阐述绿色发展方向。三是资金管理和追踪要求趋严。确保资金在募集和使用过程中做到专款专用,全部用于投资绿色项目或绿色关联项目,并确保资金使用可被追踪。四是对外信息披露的要求不断提升。定期对外披露募集资金使用情况,绿色项目发展情况和项目效益情况,以便投资人、贷款人能够及时掌握项目进展情况,跟踪资金使用情况等。五是绿色认证的“增信”作用不断凸显。由于市场信息的不对称性,为增强发

13、行人或借款人以及市场投资人对绿色项目的信心,以及引导资金持续流向可持续发展领域,市场需要具有良好专业能力的第三方机构提供绿色认证服务。三、我国与国际绿色金融标准体系的比较(一)主要共性与上述国际市场在绿色金融领域的研究情况相比,我国在绿色金融的框架建设、绿色项目分类目录、绿色信息披露等方向取得了快速发展,在上述类别的标准要求方面与国际标准基本一致。一是制度框架基本一致。与国际上较为完整的绿色金融框架一致,我国基本建成了绿色金融通用基础标准,如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 0 19 年版)进一步理清了产业边界,是我国目前界定绿色产业和项目最全面的指引。在绿色债券标准建设方面,绿色债券支持目录(2 0 2

14、 1年版)和中国债券原则发布实现了对我国各类债券标准的统一,明确绿色债券四大核心要素,标志着国内初步统一、与国际接轨的绿色债券标准正式建立。二是信息披露要求基本一致。与国际上较为严格的信息披露要求一样,我国在信息披露方面同样要求严格,人民银行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完善了绿色贷款统计制度,并定期公布相关数据;在行业和产品信息披露方面,交易所和交易商协会制定了绿色债券信息披露的具体要求,并在绿色债券上开始绿色认证的有益尝试。(二)主主要差异我国绿色金融监管模式和产品结构与国际上也存在一定差异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监管方式存在差异。从整体看,我国绿色金融采取“自上而下”的监管方式,政府更多

15、开展顶层设计,监管部门制定具体的制度和规范,对金融机构开展绿色金融实施考核管理。从国际上看,监管部门更多直接采用国际通行绿色金融标准,较少制定本国的标准制度,并将绿色金融纳入现有监管体系开展管理。必须要指出的是,本文认为在绿色金融发展的初期阶段,由政府主导的发展模式更利于规范绿色金融市场行为,推动有序发展。二是我国绿色金融结构性产品较少。与国际绿色债券和绿色信贷产品中结构性产品成主流不同,我国上述产品较为单一,以绿色信贷市场为例,绿色银团贷款、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2023年第3 期农银学利推动绿色金融上量提质等结构性产品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产品应用仍有广阔空间。三是国际与国内绿色债券标准范围不同

16、。国际主流的相关绿色债券分类与我国绿色分类项目相比,差异集中体现在核电、天然气热电冷三联供、客运铁路、环保装备制造、大气污染防治和低碳相关服务。四是我国绿色认证的使用范围还不够广泛。绿色认证能够有效提高绿色项目的信息透明度,有助于投资人鉴别项目的绿色属性,特别是对于一些结构性产品,可以在融资存续期有效评估资金使用情况和项目绿色可持续目标完成情况。我国绿色认证融资市场应用尚不普遍,市场空间较为广阔。四、中资商业银行参与绿色金融国际合作的建议(一)完善治理机制,丰富绿色理念一是完善商业银行绿色金融战略治理机制。强化治理层面的顶层引领,将确立绿色金融发展战略和目标、构建绿色文化和理念、引导完善绿色金

17、融标准等逐步纳入董事会、管理层职责和工作目标;自上而下推动内部治理的绿色转型,将推动绿色金融发展纳入各层级治理主体的议事范畴,逐步建立和完善涵盖业务创新、风险控制、客户营销等各个重点流程和环节的绿色金融治理体系,推动绿色金融战略的有效分层实施;动态调整绿色金融战略的内涵,结合国际、国内可持续金融发展动态,不断优化、细化本机构绿色金融业务的范围、标准和边界,鼓励商业银行在风险可控的基础上先行先试开展绿色金融创新,为我国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环境。二是不断强化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文化理念。完善绿色银行品牌建设,及时总结和借鉴国际、国内绿色金融的先进实践,推动商业银行绿色品牌建设和迭代,积极参与进博

18、会、服贸会、G20、联合国可持续大会等境内外主流国际交流平台,展现中资商业银行的绿色金融服务形象,提升中资商业银行服务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形象;强化金融消费者宣传引导,在监管机构的统筹下,持续做好绿色金融服务的消费者宣传和绿色金融产品的金融知识普及,引导广大金融消费者培养绿色金融投资的意识和理念。(二)推动国际合作,践行主流标准一是积极践行国际主流绿色金融标准。在政府部门和监管部门的主导下,主动遵循国际可持续发展原则,积极评估并结合评估结果参与更加广泛的国际性绿色标准原则或倡议,完善中资商业银行多标准绿色金融业务框架;鼓励和引导有条件的大型商业银行利用自身网络布局和绿色金融领域的经验加强与国际知名

19、金融机构在绿色金融和气候投融资领域的业务合作,利用可持续银团贷款联合牵头、联合主承销绿色债券等形式,丰富中资银行执行国际主流绿色金融标准、参与国际绿色金融合作的经验,提升中资银行在国际可持续金融市场的竞争力。二是主动引入国际资源参与境内绿色金融发展。监管层面,加强国际气候和环境风险管理的监管合作,充分借鉴发达经济体在强化可持续金融风险管理领域的理念和技术,为我所用,引导中资商业银行不断强化应对气候和环境风险的能力。市场层面,在监管政策许可范围内,顺应资本市场双向开放的趋势,探索完善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参与国内绿色金融市场和产品的便利化机制,丰富我国绿色金融市场国际化参与程度,在支持国内“双碳”目

20、标实现的同时,促进境内外市场和规则接轨。三是搭建商业银行参与国际绿色金融标准制定的平台。充分利用我国的外交和金融资源,依托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投资者(GISD)联盟年会、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以及政府间中英绿色金融工作组、中欧绿色金融可持续金融专家小组、可持续金融国际合作平台等合作平台,推动绿色金融实践经验丰富的商业银行参与我国在各领域国际绿色金融标准制定的进程,推动我国绿色金融实践与全球主流原则和标准的有机融合。(三)弓强化跟踪研究,促进信息共享一是完善高级别绿色金融标准研究小组机制。可持续转型发展是长期、动态的过程,绿色金融的相关标准体系也将定期评估并动态调整。从国际实践看,欧盟针对可持续

21、金融建立了一整套相对完善的政策制定机制,成员范围涵盖政府部门、监管机构、金融机构等多个维度,在总体研究框架下,进一步明确了各参与主体的具体任务。对8农银学利2023年第3 期推动绿色金融上量提质主要经济体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建立常态化研究机制,有利于金融机构在不断完善自身绿色金融框架和治理的基础上,利用自身在绿色金融实践方面的经验,从更高层面为国家完善绿色金融国际合作提出具有实用价值的建议。从成员组成范围上,建议引入部分大型金融机构、股份制金融机构、外资金融机构、高等院校的绿色金融、气候环境风险、可持续发展领域的专家加入我国高级别绿色金融研究小组,并动态调整人员名单,利用各自专业领域的实践经验推

22、动我国绿色金融标准的持续完善;从研究成果共享上,建议在国际、国内定期发布我国绿色金融标准的实施进展,利用G20等国际平台积极推动我国绿色金融标准与国际标准的相互兼容,并积极引导成员机构利用网络布局和专业力量积极参与全球主要经济体绿色金融标准发布和征求意见相关工作,更好地致力于推动全球绿色金融标准的逐步统一和融合。二是建立健全跨境绿色金融数据和信息共享机制。出于不断完善绿色金融管理体制机制的迫切需求,政府部门、监管机构和金融机构对于绿色金融领域数据积累的需求更加强烈。不同经济体处于可持续经济转型的不同阶段,发达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在绿色金融领域的规模、结构、行为等各类数据具有不同的统计和借鉴意义

23、。在监管机构层面,建议加强跨境绿色金融信息合作,按照平等、共享的原则分步骤推进我国与主要经济体之间的绿色金融数据共享机制建设,在达成监管合作协议的前提下,选择部分大型金融机构(例如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进行数据共享试点;在金融机构层面,中资大型商业银行应利用国家推进高质量对外开放的机遇,加大与国际性金融机构、大型外资金融机构的人才交流,探索和尝试在绿色金融重点领域开展联合课题研究和经验分享,促进绿色金融信息的多层次交往。(四)强化行业引领,丰富绿色产品一是持续发布绿色信贷的行业指引。建议银行业监管机构或行业协会在鼓励金融机构推动绿色信贷创新发展的同时,定期梳理和发布国际国内绿色信贷的先进经验和方

24、法,及时梳理绿色信贷领域的关键风险点并提出应对措施,引导金融机构始终坚持审慎性原则稳步推进绿色信贷业务高质量发展。二是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绿色产品创新力度。公司业务领域,鼓励中资商业银行加大绿色信贷产品的创新力度,对符合风险管理要求的可持续金融业务,探索在准入门槛、押品估值和管理、利率优惠、授信理论值等方面予以支持;普惠金融领域,建议商业银行关注中小企业的可持续金融服务需求,完善普惠金融领域的可持续金融产品和服务供给;零售银行领域,同步完善绿色金融品牌标识体系,加大ESG挂钩的理财产品供给,丰富零售端客户投资可持续金融产品的选项,履行社会责任;碳交易领域,我国正加快推进碳市场发展和建设,中

25、资商业银行应积极服务国家整体碳排放交易市场发展布局,做好碳交易境内和跨境支付清算等工作。三是大力丰富绿色债券市场品种。建议银行业监管机构推动绿色债券市场发展,鼓励国内外发行人在境内债券市场发行绿色债券,并借助“债券通”等互联互通渠道,扩大投资者范围,提升我国债券市场国际化水平。借鉴国际同业做法,鼓励发行人尝试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等新兴产品,不断丰富境内绿色债券投资品种。(五)强化政府主导,推动绿色认证发展一是强化绿色认证政府统筹和主导。建议政府部门大力鼓励发展绿色认证和绿色咨询服务,加强绿色认证国与国间的交流合作,进一步完善国内统一的绿色项目认证流程标准;政府监管部门主导建立对第三方认证机构的准

26、入和资格审核机制,规范绿色认证准入门槛,提升绿色认证机构的技术水平和公信力。借鉴中国香港经验,政府部门倡导和鼓励发行人或借款人聘任第三方认证机构,在推广初期尝试绿色认证资助计划,对符合条件的发行人或借款人给予绿色认证经济资助,提高绿色认证使用的积极性和接受程度。二是加强国际合作,尝试推动标准互认。从绿色债券认证看,当前国内和国际绿色认证标准在项目范围、资金管理要求、评估指标体系仍然存在着一定差异,建议监管部门利用双边和多边场合,积极开展与国际主流标准协会或机构的合作,推动国际市场与我国绿色认证标准的互认,进一步培育市场认可度。92023年第3 期农银学利推动绿色金融上量提质三是扩大绿色认证产品

27、范围。建议监管部门加大对绿色金融产品认证的激励考核,通过建立统计机制,鼓励商业银行提高绿色金融产品的认证普及率,同时进一步推动绿色信贷市场发展,鼓励商业银行开展绿色信贷认证。在商业银行层面,积极尝试结构性绿色信贷新兴产品,并将绿色认证纳入产品环节,推动绿色认证产品范围扩大。(六)强化资源保障,推动高质量发展一是运用金融科技提升绿色金融服务效能。监管机构层面,推动金融科技在绿色金融领域应用的深度和广度,可考虑建立全国性的绿色金融资金统计报送系统,商业银行所有绿色融资的资金信息均可以在系统上查询和跟踪,在进一步提高募集资金使用监管力度的同时,提高信息的透明度;商业银行层面,应加大对科技资源的投入力

28、度,在绿色资产识别、产品创新开发、认证评估、资金募集与管理、风险识别、信息披露等领域实现信息技术应用。如在绿色信贷方面,构建贷前预测、贷中管理、贷后评估的实施监测体系,在绿色债券方面,跟踪评价绿色债券募集资金使用情况,支持债券发行前和融资存续期的资金管理。同时,围绕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对碳减排、绿色办公、绿色出行等数据进行披露,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二是加强绿色金融人才储备和培养,提高绿色金融从业人员职业能力。绿色金融支持绿色发展是一项长期型、复合型工程,既需要对金融业本身有所了解,也需要兼具产业、法律、环境气候等知识体系。在实际业务中,绿色金融投向的准确性很大程度受到经营行人员的影响,因此加大绿色金融人才储备培养是推动商业银行绿色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监管部门和商业银行应积极利用联合国、G20、政府间对话等绿色发展交流平台,加强与多边国际性组织、行业协会、国际性商业银行的交流合作,选派员工赴境内外高等院校就绿色金融等相关课题开展专项的学习,提高从业人员的理论水平。【课题组成员:刘清(组长)孙龙李瑞山范刚郭薇赤郝鹏宇柏亮王萌(执笔人)洪水新城授影:中国农业银行鹤壁分行杭斌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