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七年级下学期复习题(一)一、选择题1、如图,直线a,b相交于点O,若1等于40,则2等于( )A50B60 C140 D1602、已知:如图,垂足为,为过点的一条直线,则与的关系一定成立的是( )A相等B互余C互补D互为对顶角3、若,则的补角等于()ABCD4、如图,中,过点且平行于,若,则的度数为( )ABCD5、如图,中,的平分线相交于点,过作,若,则等于( )A7B6C5D4ABCDEF21Oab12O6、如图,已知ABCD,C=35,BC平分ABE,则ABE的度数是A. 17.5 B. 35 C. 70 D. 1057、如图,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那么的度数为()A B C
2、 D 8、如图,直线被直线所截,如果,那么( )ABCD9、一条公路两次转弯后又回到原来的方向(即,如图)如果第一次转弯时的,那么,应是( )ABCDabc12ABCDE10、如图,直线c截二平行直线a、b,则下列式子中一定成立的是 A1=5 B. 1=4 C. 1=3 D. 1=211、如图所示,E27,C52,则的度数为( )A25 B63 C79 D10112、如图,ABCD,直线EF分别交AB、CD于E、F两点,若FEB110,则EFD等于()A50 B60 C70 D11013、如图,点在的延长线上,若,则的度数为( )BCDAEc1ba2345ABCD14、学习了平行线后,小敏想出
3、了过己知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的新方法,她是通过折一张半透明的纸得到的(如图(1)(4) ):从图中可知,小敏画平行线的依据有()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A B C D二、填空题15、已知,则的补角是度16、如果,那么的补角等于17、已知一个角的补角是,那么这个角的余角是 18、如图,垂足为,则 度19、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且,如果1=65,那么2=DBAC1212cab20、如图,直线被直线所截,若,则 21、如图,请你填写一个适当的条件: ,使22、如图,已知直线,则的度数是 23、如图,若,则 24
4、、如图,已知ABCD,直线MN分别交AB,CD于E,F,MFD50o,EG平分ACNFDEGM12MEB,那么MEG的大小是_度12ABDC25、如图所示,则 26、如图,已知,则c2ab127、如图,则的度数为 28、已知:如图,与相交于点,如果,那么为 度29、如图,在不等边中,图中等于的角还有_30、如图,直线,直线分别与相交,若,则 度bac12三、计算题31、已知:如图,求的度数32、如图,直线分别与交于点,求的度数四、探究题33、如图,直线,连结,直线及线段把平面分成、四个部分,规定线上各点不属于任何部分当动点落在某个部分时,连结,构成,三个角(1)当动点落在第部分时,求证:;(2
5、)当动点落在第部分时,是否成立(直接回答成立或不成立)?(3)当动点在第部分时,全面探究,之间的关系,并写出动点的具体位置和相应的结论选择其中一种结论加以证明七年级下学期复习题(一)答案一、选择题1、C 2、B 3、B 4、C 5、C 6、C 7、B 8、B 9、A 10、C 11、C 12、C 13、A14、C二、填空题15、130度 16、140 17、 18、40 19、115 20、21、如或或等,填对即可22、 23、130 24、25 25、 26、110 27、(或) 28、29、 30、11031、解:,32、解:,33、图1(1)解法一:如图1延长交直线于点,图2解法二:如图2过点作,图3解法三:如图3,即又,(2)不成立(3)(a)当动点在射线的右侧时,结论是(b)当动点在射线上,结论是,或或,(任写一个即可)(c)当动点在射线的左侧时,结论是 图4选择(a)证明:如图4,连接,连接交于,又,12分图5选择(b)证明:如图5点在射线上,或或,12分选择(c)证明:图6如图6,连接,连接交于,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