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画杨桃设计一、谈话引入 二、讲读课文。 1、从课文第3部分入手,达到牵动全文之目的。 (1)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理解“受用”是什么意思,“一生受用”呢? (2)使作者“一生受用”的教诲一定是使作者终生不忘的。是谁的教导使作者终生不忘呢? (3)请同学们找出父亲与老师的话轻声读一读。自己体会一下相同点是什么。 2、学习课文第1部分(第1自然段)。 (1)指名读父亲的话。 (2)齐读并思考:父亲的话有几层意思?每一层各说的是什么意思? (3)小结 3、学习课文第2部分。 (1)分析“老师”说的话的第一层意思。 (1)指名读课文中倒数第2自然段“老师”说的一段话。 (2)“老师”说的这段话共有几
2、句? (3)引导(ben文由wuyanrenjia收集整理)分析“老师”说的一段话中前三句话的意思。 A. 第一句说大家对杨桃“都非常熟悉”,能说明什么呢? B. 第二句话中的“但是”在这段话中起什么作用? C. 第三句话中的“真像”是什么意思?(特别像。)“有时候”指什么时候? D. 这三句话以画杨桃为例,要说明一个什么道理呢? 小结: (4)齐读“老师”说的前三句话,加深理解。 4、讲读课文第2自然段。 (1)作者在一次图画课上,就把杨桃真的画成了五角星的样子,课文的哪一自然段写了这个意思?(指名读) (2)作者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原因有几个?第一个原因是什么呢?这能说明什么?也就是前面学的
3、“老师”说的哪句话? (3)杨桃画成五角星的第二个原因又是什么呢? (4)小结 5、导读分析第3至5自然段。 (1)“有几个同学”看到作者的画为什么哈哈大笑? (2)课文中写了两个学生的两句话。一句末尾用了问号,另一句用了叹号,表示的意思一样吗? A.第一句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如果把它改成陈述句,表达的语气变了没有? B.指导学生朗读这两句话,要读出嘲笑和叽讽的语气。 (3)“有几个同学”看了作者的画“哈哈大笑”,说明什么? 6、讲读课文第6至12自然段。 (1)“老师”听了“几个同学”的议论,又看了作者的画,与“这几个同学”的态度一样吗?用先后顺序的词说说老师是怎么样做的。 (2)“老师”审
4、视了之后,为什么没有直接告诉大家画得像不像,而是举起作者的画去问大家像不像? (3)听了学生的回答,“老师”的态度变得怎样了?为什么要变呢?从文中的哪一个词能看出“老师”严肃的神情延续了很久?他是怎样考虑呢? (4)指导学生朗读“好笑”,这里的破折号表示几个同学故意拉长声回答,要读得声调高些,声音长些。 7、指导学生学习第13至17自然段。 (1)对于认为“好笑”的同学,“老师”没有去批评责备,而是“请他们轮流坐到我的座位上”,目的何在呢? (2)第一个同学看后,在回答“老师”的问话时,为什么中间加了省略号? (3)指导朗读,声调、声音都要低,读出不好意思承认错误的语调。与刚才“好笑”的读法恰
5、恰相反。 (4)引导(ben文由wuyanrenjia收集整理)学生找出有关词语,体会作者只写“第一个”同学的对话,而省略其他同学对话和经过这种抓住重点,叙述的好处。 8、继续剖析“老师”说的话。 (1)“老师”从学生回答的语气中,已经知道同学们的态度转变了,他抓住这件事因势利导,要启发同学们从中懂得一个道理。所以老师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他是以什么样的态度说下面一番话的?“和颜悦色”是什么意思? (2)默读“老师”的话。找一找第几句是说应该怎样看别人的画这个意思。并指名读这一句。这句话实际是对哪些同学的批评? (3)“老师”说的话中,哪一句话是对作者绘画态度的肯定?找出来读一读。 (4)小结:
6、我们把“老师”说的后两句话的意思连起来分析,不难看出这是“老师”借画杨桃这件事告诉学生: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样子,要学会这种看问题的方法。 (5)引导(ben文由wuyanrenjia收集整理)学生回顾课文内容,总体理解“老师”说的一段话的含义。 教学反思: 本堂课我用课文结尾的一句话“这位老师的话同父亲讲的是那么相似,他们的教诲使我一生受用”直奔中心,层层深入,用一个支点,支撑起整个课堂教学。我知道在课堂上,教师是知识的指导者、引导(ben文由wuyanrenjia收集整理)者.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握教材,机智地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灵活地加以引导(ben文由wuyanr
7、enjia收集整理),课堂上教师能够机智的处理问题,会让整个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在教学画杨桃一课时,我深深地体会到教师的机智是课堂的灵魂.在教学中由于自己的教学不够机敏,引的太多,放的不够开,致使课堂上的许多亮点没有爆发出来.通过上画杨桃一课,我认为自己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自我提高: 1、深入钻研、挖掘教材,灵活地处理教材. 2、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机智. 3、深入地研究自己的薄弱之处,提高评价的能力. 三年级语文下册:画杨桃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不像而像”、“不要要”说话。2、通过理解教师说的一段话中句与句的联系,培养学生怎样把一段话写清楚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说话能
8、力。4、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所不同。学生自学,小组讨论,全班交流。5、培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重点、难点1、联系全文内容,理解老师通过画杨桃这件事所说的道理。2、理解老师说的一段话中句与句的联系,体会怎样把一段话写清楚。课时安排: 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2、学生自学生字、词。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出示杨桃实物或图片)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果实吗?今天,我们要学一篇课文,就与杨桃有关。(板书:画杨桃)看到这个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板书:画杨桃)1、齐读课题。2、让学生围绕课题质疑。(1)谁画杨桃?(2)怎样画杨桃?(
9、3)画杨桃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4)作者为什么要写画杨桃这件事?二、初步感知,了解内容投影出示思考题: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把生字词多读几遍。2、利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新词意思。3、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4、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不理解,提出来。三、检查预习情况1、指读生字词。2、指读课文。本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3、你理解了哪些新词意思?怎么理解的?(交流)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想当然:凭主观想象,认为事物应该是这样。联系课文内容,父亲经常叮嘱“我”,看见一件东西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不要凭主观想象,画走了样。四、质疑提出不懂的问题。(常识性问题师生当堂解决。有关课文内容理解的问题师生梳
10、理归纳。)五、布置作业l、熟记生字新词。2、正确、流利地读课文。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了解由于老师的仔细观察,善于分析而找到了“我”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原因。从而懂得看问题或做事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独立思考,善于从事物中得到启发,进行认真分析和判断的能力。2、练习“不像而像”、“不要要”说话。3、熟读课文。教学过程一、明确目标作者在画杨桃时发生了什么事,其中包含着一个道理,究竟是什么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二、逐段深入理解课文1、学习第一自然段,指名读。提问:(1)这个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板书 是就不要)(2)“想当然”是什么意思?你
11、能不能举个例子说说什么叫“想当然”?(3)指导朗读。2、学习第二至三自然段,指名读。提问:这两个自然段讲了什么?讨论:(1)第二自然段分为几层?(2)找一找哪几层是回答“我”为什么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重点理解作者为什么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原因。)老师根据桌上的杨桃讲解现在看到的杨桃就象五角星一样。出示投影片,一椭圆形带棱的杨桃。实物演示,让从不同角度看的学生说出自己看到的样子。(让学生亲自实践看一看从不同的角度看杨桃是什么样子,帮助他们理解课文内容。)说出作者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原因。“我”把杨桃画成五角星是否还有其他原因?结合父亲的话讲一讲什么是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这是通过提示,帮助
12、学生理解我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第二个原因。)让学生把两个原因结合起来讲。(再一次加深理解。)3、学习第四至六自然段默读第四至六自然段。(1)出示讨论题:开始同学们认为这幅画画得怎么样?后来又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把有关的句子画下来。(2)指导朗读,注意语气的变化。(3)用上“因为所以”说一说同学们的认识为什么发生了变化?(进一步明确学生态度发生变化的原因。)4、学习第七自然段,自由读这一自然段。提问:(l)老师的话里共有几句话?(2)前两句告诉了我们什么?(3)举例子说说怎么就叫角度不同,样子不一。(板书角度不同,样子不一。)(4)同一事物,当别人和自己看到的不同时,应该怎样做?(5
13、)什么叫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什么,就是什么,不要受别人影响。)在逐句分析这一自然段的基础上,再读并试背诵。5、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齐读。提问:(1)老师和父亲的话哪些地方相似?(2)为什么说老师和父亲的话对我来说一生受用?(板书:一生受用)(3)父亲和老师所讲的画画上的事。当别人的看法、想法和自己不一样时,应当怎么做?(板书要不要,是就)谁能用“要不要”说一句话?三、总结全文1、当别人的看法、想法和自己不一样时,不要先认为别人错了,要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还要相信自己的眼睛,要实事求是。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这样做,能使我们每个人一生都得到好处,我们要牢记这个道理。2、齐读例数第一、二自然段并
14、试背诵。板书设计:5、画杨桃附:【词语解释】【近、反义词】近义词: 审视审察半晌半天教诲教导反义词: 和颜悦色疾言厉色熟悉陌生【难句解析】1老师的神情变得严肃了。这是因为,他发现“我”明明画得很准确,但别人却说“不像”,这种现象引起了他的深思。2提起杨桃,大家都很熟悉。但是,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也就不一样,有时候看起来真像个五角星。因此,当我们看见别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时候,不要忙着发笑,要看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这四句话可分成两层意思。前两句用画杨桃这个例子说明: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样子。后两句告诉学生懂得了这个道理之后应该怎么做。这四句话句句讲的是画画,但道理不仅用于画画,而且适用于一切事物,一切问题。当别人的看法、做法与自己的不同时,不要急于下结论,认为别人错了,很可能别人是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去想的。我们自己做事或者看问题,不能想当然,“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也就是应该实事求是,一切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