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中国文化概论试卷(课程代码00321)本试卷共4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考生答题注意事项: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初稿纸。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8铅笔将“答题卡”的对应代码涂黑。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笔迹签字笔作答。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l分,共30分。在每题列豳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1中国文化属于(D) A地区文化 B民族村文化 C华夏文化
2、D国别文化2在中医“四诊”技术中,最重要的是(D) A望 B闻 C问 D切3“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段文字出自(B) A礼记中庸 B论语雍也 C说苑指武 D周礼4不一样的民族有自己不一样于其他民族的文化,划分民族的标志之一是(B) A文化的趋同与特色 B文化的差异与特色 C文化的地区特色 D. 文化的民族特色5在整个中华文化中起主导作用的是(C) A满族文化 B. 朝鲜族文化 C汉族文化 D蒙古族文化6秦汉时款,为预防匈奴进犯,边关要塞广种的树木是(D) A杨树 B柳树 C松树 D榆树7京杭大运河走向衰落的时期是(D) A明朝前期 B明朝后期 C清朝前期 D清朝后期8宋代首都东京汴梁指的是(
3、A) A开封 B扬州 C西安 D洛阳9相对于世界通行的西方公历,中国还在使用老式的(D) A回历 B藏历 C阳历 D阴阳合历10老式中国最经典的家族制度是(B) A五服 B. 九族 C三代 D六亲Ll. 在人文范围内的服饰标志中,汉族服饰中的龙凤图案属于(C)A. 职业标志 B政治标志 C信奉标志 D礼仪标志12中国老式封建社会男尊女卑,家族体系的重心是(A) A血缘关系 B姻缘关系 C阶级关系 D性别关系13我国使用货币始于(A) A商周时期 B秦汉时期 C唐宋时期 D元明时期i4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公开选拔人才的诏令出自(D) A秦始皇 B周文王 C商纣王 D汉高祖15。道教的重要经典为(B
4、) A易经 B道德经 C法华经 D涅絮经16夏朝的文化崇尚(C) A文 B武 C忠 D义17中国古代文学的老式根基是(B) A诸子文学 B屈原文学 C汉乐府诗歌 D诗经18从夏朝早期直到周人建国之前,历史的明显特性是(A) A. 族群的代兴 B家庭的代兴 C诸侯国的代兴 D部落的代兴19汉代把它称为“泰一”,尊奉为“天神最高贵者”的是(A) A北极星 B金星 C冥王星 D天王星20秦代的“书同文”就是把各国原有的文字统一为(A) A小篆 B大篆 C. 隶书 D楷书21中文观念中,文字神赐说的一个经典代表是(D) A“仓颉造字说” B“黄帝奉天说” C修辞神授说 D“河图洛书说”22儒家所崇尚的
5、理想人格是(A) A圣贤 B隐士 C君子 D忠臣23. 盂子“仁政”学说的内容之一是(C) A. 因材施教 B仁者爱人 C. 制民之产 D己所不欲,勿施予人24“札”在中国古代有着丰富内容,当其指详细的礼节典礼时,称之为(A) A礼仪 B礼制 C礼貌 D礼让25。在不随舜史时期,标志人类创造力的水平,也是生产力发展标志之一的是(C) A绘画 B. 文具 C. 农具 D文字26我国的钓鱼岛及其从属岛屿自古就是中国领土,它是在: (C) A我国的渤海 B我国的黄海 C我国的东海 D我国的南海27中外文化的第二次大交汇开端于(C) A14世纪末 B15世纪束 C16世纪末 D. l7世纪末28据荆楚
6、岁时记记载,家人鸡鸣丽起,“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这种民俗活动说的是(C) A端午节 B中秋节 C春节 D清明节29宋代出现了以宽广的社会生活为描写对象的风俗画,经典代表为(C) A顾恺之的女史箴图 B. 吴道子的天王送子图 C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D阎立本的步辇图30先秦两汉时期,把“斥卤不毛”之地变成“塞北江南”的是(A) A宁夏的引黄灌区 B新疆伊犁地区 C呼伦贝尔草原 D青海湖牧区二、多顼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2分,共l0分。在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最少 有两顼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项选择或少选均无分。31中国科技发展的几个高潮期是(ACD) A春秋战国时期 B两汉
7、时期 C魏晋南北朝时期 D唐宋之际 E明清之际32中国老式农业生产文化的范围包括大农业概念,即(ABCDE) A农业 B牧业 C林业 D。渔业 E手工业33唐代科举考试的两个重要科目是(CD) A明法科 B孝廉科 C进士科 D明经科 E. 秀才科34孔子以为,诗经的社会作用有(ABDE) A能够兴 B能够观 C能够察 D能够群 E能够怨35. 中国老式戏曲中,角色划分为四大基本行,即(ABCD) A. 生 B旦 C净 D丑 E花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2分。共l0分。36府兵制答:北朝以来实行府兵制,隋至唐初仍然沿用。此制最重要的特点是兵农合一。府兵平时为耕种土地的农
8、民,农隙训练。战时从打军打仗。37墨家学派答:墨家学派产生于春秋时期,代表人物是墨翟。墨家思想的核心是“兼爱”。该学派在逻辑和科技方面有不少的创造创造。38察举答:两汉时期,由地方官僚察访人才、向朝廷举荐的方式,称为“察举”。39学思结合答:就是要将学习和思考这两个步骤亲密联系起来,即重视学,又重视思。孔子最早提出了这个标准,它也是中国古代教育的一个教学思想。40“中体西用论”答:是“中学为体,本学为用”的缩略,这是中国近当代洋务派和早期改良派的文化主张与基本理论。四、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题5分,共30分。41简述中国古代“礼”的内涵。答:中国古代的“礼”包括了老式礼制的精神标准与老式礼
9、仪行为两大部分,礼仪是礼制的精神核心,礼仪制度是礼仪精神的外在体现,二者关系亲密。从社会文化角度看,礼是沟通天人的议式,礼是贵族等级的标志,礼是乡里庶族的规范,礼是立身处世的准则。在古代社会,除了一般的伦理标准外,礼在社会上下层有不一样的体现,在社会上层体现为等级分明的贵族礼法制度,在社会基层体现为乡里庶族家礼俗规。42简述我国民族商业的文化特点。答:1、在老式社会中,商业在农业生产文化的框架内发展,这使我国的老式商业富于农业文化色彩。2、地方商业活跃,产生了诸多具备地方特色的农业品加工商品,成为地方名产。3、多民族商业互动,汉族与其他多民族商业与民族民俗文化交流,形成民族贸易、宗教贸易、走廊
10、贸易和边疆贸易等多个形式。4、内外贸易交流,很早就出现丝绸之路之类的跨境贸易与跨国贸易。43简述中国老式社会中的农政文化。答:农政文化是中国老式生产文化的突出特性。农政文化是国家政府的农业管理与社会管理的综合运行系统。在这个系统内,有农耕知识系统,农耕浇灌系统,农书流通系统和农具应当用系统。44简述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答:1、以木结构为主是在结构上的最大特点。2、左右对称是在布局上的明显特点。往往没中轴线按左右对称的格局分布。3、具备强列的人文性,在建筑中寄寓着浓厚的思想观念,在这些观念中,最突出的是讲究秩序,重视等级。45简述国画的艺术特点。答:在漫长的发展历史中,中国绘画开成了鲜明的民族特
11、色。1、 追求神似,重视意境。这是中国画的一个重要创标准。2、 以墨线为造形的重要伎俩。3、 与诗、书、印的亲密配合。46. 简述中国语言禁忌中进行避讳的重要方式。答:避讳是中国特有的一个语言禁忌,是对字形,字音,字义的回避。1、 通过字形进行避讳的有缺笔,拆字,删字等。2、 通了字义进行避讳,指用同义,近义字代讳字。3、 通过字音进行避讳,指通过同音字,近音字替代讳字。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l0分,共20分o47. 语言文字的文化特性。答:语言文字的文化特性体现为:语言文字即是重要的文化事项,又是文化的载体。1、 语言是重要的文化事项,指的是语言的诞生意味着人类文化的诞生,文化的发
12、展也影响着语言的发展。语言是人类区分于动物的重要特性,同时语言自身就是一个文化,是精神文化的一部分。另首先,语言从宏观到微观的变化都与其他文化事项联系在一起,社会政治,文化对语言的发展和利用起着直接的影响。2、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首先作为文化的代码,它是文化传输的媒介,其次它的产生和发展也极大地促进了其他文化事项的产生和发展。文字也是重要的文化事项。道先文字是文化的产物,有了文字,人类才有书面的历史统计。其次,文字自身就是文化的一部份,每个民族的文字都有自已的特点。它服务于文化,同时又促进文化的发展。文字对语言的统计,突破了语言在时间,空间文面的局限。离开了文字,许多文化事项不也许传输和继承。
13、48中国老式语文教育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答:中国历史上对语言文字教育一向重视。在漫长的历史中,老式语文教育在各种原因作用下,形成了自已的格调。1、 老式语文教育充足注意到了中文和汉语的特点,在教学安排上体现了语文学习的规律。2、 老式语言字文教学尽也许适应青少年学习的特点,注意趣味性。3、 老式的语言文字教育与人才选拔制度有直接的联系,这使教学内容严重脱离现实,不重视语言应用的教学。4、 但因为老式语文教育与科举取士制度有直接的联系,由此带来的语文教育中重文言轻口语的做法和作文中言文脱节的严重后果,在整个世界的言文关系中都是非常突出的。龙其是元明以来,作文训练就以训练八股文为主,以至于八股文最后僵化成既不是文学又不是应用文的不切实用的东西。5、 这种彻底脱离语言实际的教学是一个畸形教学,对于发展实际的语言能力是很不利的。并且,学习都把古人作为学习的标兵,把古文化作为学习的最高境界,以为古人和古文是不可企极的,这无形中制约了人们的创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