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设计】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科延续文化血脉课题 延续文化血脉单元第三单元学科道德与法治年级九年级学习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中华文化观,培养学生生活中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意识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案例分析,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目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含义和作用;如何肩负传承文化使命?美德的含义和内涵;如何弘扬中华传统美德?重点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中华文化观,培养学生生活中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意识难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含义和作用;如何肩负传承文化使命?美德的含义和内涵;如何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一、 视频导入 :播放视频:公
2、益广告:文明你说我说思考:为什么这些节日能够传承至今? 学生欣赏后和体验后,谈感受从生活角度引导学生认识到我们延续文化血脉的重要性讲授新课一、 预习教材,出示提纲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含义和作用2.如何肩负传承文化使命?3.美德的含义和内涵4.如何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二、新授新课(一)中华文化“根”1、播放视频: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 2、探究分享:我国是文化遗产大国,截至2016年底,我国拥有35处世界文化遗产,有31个非物质文化项目入选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7个入选“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总数位居世界第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保护非物质文
3、化遗产,应当注重其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思考:有些文化遗产在现代生活中没有实用价值,没有必要保护。你认同这样的观点吗?为什么?3、 教师小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含义和作用作用:为中华民族川川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4、关注时政:近年来,中外文化活动频繁。继中法文化年、中国意大利年和西班牙文化年后,2009年中俄两国互办“语言年”活动。中国22个省市与俄罗斯23个联邦主体共举办500余项活动,上亿人参与。 2004年,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首尔揭牌。截至2015年12月,中国已在全球134个国家和
4、地区建立近500所孔子学院和1000个中小学孔子课堂。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成为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思考: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你是如何看待这一现象的?在国际文化交流频繁的时代,我们肩负着怎样的文化使命?5、教师小结: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吸收其它民族优秀文化成果;社会生活日新月异推动文化进步和文化创新(二)美德万年长1、播放视频:开讲了:核潜之父黄旭华的故事思考:在黄旭华的故事中,你看到了他身上有哪些美德在闪光?2、 教师小结:美德的含义:文化积累形成了美德。美德的内涵3、 小组合作探究:结合你的生活,说一说我们应该如何弘扬中华传统美德?4、 教师小结:国家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
5、出新”的原则;青少年要身体力行,让美德走进生活和未来三、教师总结:四、形成知识体系,思维导图阅读(见课件)五、随堂练习:学生自主学习思考讨论问题学生看材料思考:有些文化遗产在现代生活中没有实用价值,没有必要保护。你认同这样的观点吗?为什么?要求学生联系自己生活学生分小组讨论完成读书初步感知本课基本知识点生活化教学理念课堂小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为中华民族川川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我们肩负传承文化使命: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吸收其它民族优秀文化成果;社会生活日新月异推动文化进步和文化创新。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国家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原则;青少年要身体力行,让美德走进生活和未来。板书延续文化血脉一、中华文化“根”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含义和作用2、肩负着怎样的文化使命?二、 美德万年长1、 美德的含义和内涵2、 如何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二度创作在本节课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组织活动,探究新知 设置问题,拓展延伸 归纳总结,整体感知等几个环节,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教学反思不足之处在于本节课内容偏多,学生讨论时间略长,习题处理略显仓促。今后应进一步优化课堂结构,组织好课堂教学,努力提升课堂质量,以生为本争取教学效益更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