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课题结题报告教学课题结题报告序项目级别:市级教研项目。初中化学教学优化研究。类别:学科教学方法。课题组组成:本项目由市教研室本土学科蔡秀珍、教育学院教师高思刚(以蔡秀珍为组长)设计组织。全市中学参加项目,成员 15 人(其中高级教师 10人,校长1 人)。1999 年 7 月,蔡秀珍退休,1999 年 10 月,市教研处指定该学科为市级学科。经教研室和化学系批准,由化学系三年级负责教研的傅兴春担任课题负责人,继续进行本课题的研究。提出过程:20 世纪 90 年代末,我国教学研究的总趋势是加强基础教学,提高学习能力。对我实验室化学系课堂教学的优化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教师教学的优化是影响教学质
2、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我们着手研究教师教学中各种因素的内涵,以及实施的途径和方法。1999 年,我们成立了“化学教学优化”课题组。在“优化化学教学”的研究过程中,在1999 年 9 月之前取得的初步成果基础上,结合素质教育的最大方向,重新调整了研究方向,重点是优化教学设计方法。本研究旨在创设各种教学情境,研究各种教学方法的优化,期望情境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高教学质量的最佳方法。研究对象:初中生。研究时间:1998 年 9 月至 2002 年 7 月(原定于 2001 年 7 月)。一、研究的理论指导。课堂活动是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动态平衡过程。它既有师生的人为因素,也
3、有教学过程中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方法、教学媒体、教学组织形式、班风、学风、学习成果等因素。这些因素构成了教学活动的输入和输出过程,教学活动在这些因素不断从异步无序向同步有序转变的循环中推进和发展。在这些因素中,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其他因素是他们学习的外部情境因素。“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优化是影响教与学功能的变量,主要是教师设计的优化,使学生自身因素获得优化的学习情境和方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学习过程是以学生的一切心理活动为基础的,学习过程的顺利进行离不开一定的心理结构(智力结构)的认知过程,还要与过程中的一系列条件(非智力因素)产生意向,使其相互促进,从而实现学生自主行为的
4、充分表现。在诸多情境因素中,教师既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信息的传播者,又是学生学习反应输出信息的接受者。因此,教师在教学中的职能应努力在铺就课程和教材的道路上创设各种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意向的心理条件,促进认知过程中心理结构的发展,积极开展学习动机和阻力相互消长的斗争,以教学效果的反馈增强学生学习动机的加速,使教学活动成为一个省力高效、完成教学任务的认识和发展过程。教师的主导作用应该是如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主导作用,重点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和创新能力。活动中创设的教学情境服务于教学目标,要有明确的主体、行为、条件和标准。它应立足于教学需要,旨在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步骤,优化教学效果。您正在浏览的文
5、章由(第一范)整理,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初中化学教学的优化行动研究”课题是研究如何将化学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的各种行为关系,以一定的组织形式、方式、媒介和方法,形成教学的空间结构和时间序列,从而激发学习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意向心理条件,促进其认知心理结构的发展,使师生能够在特定的时间、地点和条件下。二是实验内容和方法。1.实验中的因变量:教学优化后学生教学目标的达成和情绪发展水平的形成。学生学习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心理素质的调整和变化是本实验的因变量。根据全日制中学化学教学大纲、素质教育要求和教学实践,我们首先制定了本学科的目标体系:目标涵洞发展水平。感觉(a)理解(b)追求(
6、c)。目标学生学习的教学质量优秀。动机是一种内在的心理过程,它激励人们采取行动来实现某个目标,这是基于需求的。(1)父母的要求。(2)教师要求(1)教师希望。(2)父母的愿望(1)自己的未来。(2)祖国的需要。兴趣是一种心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知道某件事,从事某项活动,并能一直关心这项活动。(1)对某事或现象感到好奇。想自己试试愿意亲自参与。(2)尝试练习(1)非常乐意体验。(2)渴望探索。情绪是人们在认识客观事物的基础上,对客观事物与个体需求之间关系的态度和体验的心理过程。(1)能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努力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自主学习。争取圆满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非常乐意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7、2)潜心学习。意志是人有意识地确定自己的目的,能够支配和调动自己的学习行动,克服困难,从而达到预期目的的心理过程。(1)积极预习和复习。积极完成课内外任务遇到困难不要让步。能克服学习中的一切困难能排除干扰,努力学习。即使遇到挫折或失败,也要坚持学习。我们把目标的发展水平从低到高分为三个层次:“感受”、“理解”和“追求”。感觉:感知和初步接受。总的来说,它积极地反映了教学目标的内容和要求。理解:理解和觉醒。一般表明教学目标的内容和要求是可以理解的,可以用来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动。追求:获得和获得。通常表明教学目标的内容和要求是可以严格遵循和深入体验的。实验中的自变量:设置各种教学情境,创造教学方法
8、。教学情境的创设是教师主导作用的心理行为表现。本研究的情境创设不仅是实体情境、语言情境、想象情境的基本情境,更是一种提问、探究、联想的氛围,建立起师生互动的主体结构,从而达到“通过环境思考”的效果。我们的总体思路是:变适应性型为创造性,变同步步伐为多样性,变封闭型为开放性。(1)教学情境的类型应该是多角度、多层次的,如:创建清晰易读的学习目标,调整学习动机,控制兴奋度。创造价值展示,刺激需求;学习新知识,用新知识激发兴趣;融合情感,用情感激发兴趣;如果你学习成功,你的自信会让你兴奋。增强求知欲望。创设生动的教学情绪,激发学习兴趣,吸引学生注意观察,积极思考。创设各种实验场景,增强学生实践能力。
9、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内化学生的学习感受。给学生创造思考和想象的时间。师生互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空需求。体验成功的喜悦。创设即时反馈渠道,锤炼学生学习意志,体现学科活力。创建团结奋进的班级群,形成互相帮助、互相学习的氛围。创设学生“谈学”形式(课前谈学、学中谈学、学后谈学、学法谈学),增强师生、生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双向、多向交流,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找到最佳学习方式,探索学习规律。创设各种活动课,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创设教学情境的时间,空和频率。我们把引出题目、解决难点的情境称为主情境,其他情境称为自然情境,可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其中,对学生意图
10、明显、感官刺激强的情境不宜过多创设,一般每节课 2-3 次。自然情境只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认知,随时都可以进行。每个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因变量的一个或几个目标。课堂教学只是教学的一个主要环节,而不是整个过程,教学活动要延伸到课外活动,所以情境教学的实施不应只局限于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判断情境创设的合理性。情境创设的合理性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指标来衡量:一是教师产生的信号能否在学生中产生积极的反应;二是师生是否有愉快的心理体验并进入“情境”。根据初中生情绪活动的快速性和暴露性,教师可以做出判断。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应使学生能够进入、参与、享受和完善“情境”。3.学生心理行为个体差异发展的
11、观察。自变量(创设各种教学情境,优化教学)刺激因变量(学生自主学习的心理),通过发展学生的心理和行为差异来表达。这个实验集中在以下行为方面:(1)课堂行为。一般参与程度(如精神状态、做笔记、举手发言、参与讨论、提问正确率、在板上表演、完成课堂作业等。).自我能力展示(如提问、动手实验、表达自己的观点、挑战老师、在平台上总结等。).课外行为。(1)作业完成、预习和复习(作业可以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提前预习、自学高级内容等等)。参与课外活动(阅读课外读物、魔术表演、参观、社会调查、写小论文、设计小实验等。).问卷和谈话。同学与师生关系(互助、团结友爱、相互学习、谦虚、自律、自立、自信等。).对偶发
12、事件的态度(对成功、失败、表扬、挫折等自我行为的自我控制)。考试成绩的变化。(4)综合评价。以上观察的目的是来自于对学生的理解,通过操作重新认识学生,即从学生开始,最后是学生。学生是实验的主体和参与者,也是实验结果的评价者和受益者。观察对象为整个实验班(如采样不得少于),每人一张表,分四个阶段记录。第一阶段是进入三年级时,以基于物理的问卷调查和会话为起始层次;第二阶段是初中化学第一章之后。第三阶段是上学期期末。第四阶段是毕业考试后,入学考试前。教师根据学科目标和发展水平,建立各科成绩档案,分四个阶段对各科进行综合评价。综合评价以观察、问卷、沟通和测试结果为基础,根据目标发展水平进行定位。如果某
13、个目标达到了某个层次,在相应的位置打“”。第一阶段的定位是学科的初始目标发展水平,从而确定最近开发区的目标,选择合理的教学情境。目标、举动、兴趣、情感和野心。发展水平第一阶段的第二阶段第三阶段第四阶段特别的感觉条件记录评价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客观全面地认识自己,体验进步,看到不足,选择行为方向,确定合适的目标。因此,在观察者自我评价的基础上,教师根据后续调查给出客观评价。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发展”,充分信任学生。项目目标实现情况的评估。本项目目标实现的评价性质是对目标参照系的绝对评价。评价的目的是纠正教学中的偏差,根据一定的价值判断其效果。情境目标的评价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首先,心理活动的暴露
14、大多是双重的;其次,青年学生心理活动稳定性差;同时,实验中的干扰因素复杂。为了简单、科学、可靠,我们把情境教学目标的评价限定在化学课内外教学的特定要素上,注重教学过程的调查分析,采用统计方法分阶段进行。首先确定一条通用参考线(如图)。参考线是在九年义务教育要求合格率为95%(各目标 A 级合格)的基础上确定的;化学约占三周课时的 12%。情境目标评价与认知评价正相关。然后根据不同阶段、不同目标、不同发展水平的人数综合统计,得出图。图形分析(以第二阶段兴趣目标为例):(频率:%)。(1)如果曲线接近一般参考线右侧,则识别为 100。达到标准;如果从右侧看更大,则应防止其测试 80。喜欢偏袒的片面
15、发展。60如果曲线在一般基准线的左侧,则认为是 40。缺乏,实验中的自变量应该修正。20(3)曲线与一般基准线相交,如果陡度为 0。小,实验中的自变量要关注整个实验的 A B C(发展水平)。对象;如果陡度较大,实验中的自变量要有针对性。通过几个阶段的连续统计,根据曲线变化与一般参考线位置的相对关系,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创设的教学情境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有效的。构建优化的教学方法。为了使我们的想法具有可观察性、可理解性和可操作性,我们总结了优化教学的实验过程优化教学方法的构建。以实验方法为主,验证和发展多样化的教学选择。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是在教育理论指导下的整体结构中教学各要素的有效综合,它涉
16、及到各种方法的选择和优中选优,形成具体的可操作的教学活动方案。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一般包括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条件、教学程序、教学评价和案例等。,通过示范课不断完善。本实验的一般模式是:多元化素质教育的最佳选择方法。实验教学程序可以总结如下:提出问题启发思考情境刺激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最佳结合。教学互动迁移应用程序。内部化质量第三,实验结果。从市级教研项目的研究过程来看,课题组全体成员都深有感触,并为取得的成果深受鼓舞。1.通过课题的研究,课题组成员的教学理论和教学科研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也促进了全市化学学科的教学科研氛围。课题组共召开论文报告会 4 次,从中遴选论文 33 篇,其中1 篇获省论文评审一等奖,7 篇获省论文评审二等奖。国家级期刊发表文章 1 篇,省级期刊发表文章 5 篇。征文送到学校化学组,提升了全市化学学科教学科研的氛围和质量。2001 年,在市化学教学专业委员会举办的论文评比中,共收到论文 23 篇,其中质量普遍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