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教版五上数学 实际问题与方程 课例研究对导学活动设计的几点思考襄阳市保康县城关镇小学 吴吉芳研究内容:人教版五上数学 实际问题与方程 课本P73 例1, 研究背景: 在学习此节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方程和用等式性质解方程的内容,解方程是学生学习方程的基础,而列方程解应用题则是方程的实际应用。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列方程解答实际问题对将所求数量设为对未知数以及未知数参加列式,都会感到不习惯,而学习好此部分内容可以为学生今后学习解稍复杂的方程打好基础,所以此节课的内容在整个章节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研究方法:课堂实践+课后反思+经验总结研究过程:课堂实践:课堂回放一:出示例1、导学活动设计:1、例1
2、中的三个量谁是未知数,可以把它设为什么? 2、写出小明的成绩、原纪录、超出部分三者之间的等量关系。3、根据找出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课堂反思: 本节课的三个导学问题,由于老师设计的指向非常明确,按照老师的指令学生完成的很快,但仔细思考不难发现,此导学问题的设计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第1个问题的设计学生根据读题就可以得出结论,不必思考,并没有探究的价值,第2个问题的设计指明了是小明的成绩、原纪录、超出部分三者之间的等量关系,没有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第3问指名了列方程限定了学生的思维,学生列出了方程就不再继续思考其它方法了。课堂回放二:出示例1、导学活动设计:1、默读题目3遍,找出题中重要的数学信
3、息,说说你对这些信息的理解。2、根据你的理解,用你喜欢的方法(如画线段图)表示题意。3、写出等量关系,尝试列式解答(尽可能地用不同的方法),能对你的解答作出合理解释。课后反思:本节课的三个导学问题紧扣题目的重难点,用开放的眼光来进行设计,引导学生对题意进行了深刻的阅读和分析,通过动手画图使学生更加深刻了理解了题意,通过尝试不同的方法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引发了学生新的思考,从而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内驱力。经验总结:导学问题不仅是课前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向导,也是课堂师生共同研究活动的主线。导学问题设计的优劣,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成效。我认为,好的导学问题要能通过练习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
4、验,引发学生新的思考,鼓励学生创新,培养学生多种能力。一、导学问题的设计要具有探究的价值一堂课的导学问题设计要具有一定的探究价值,问题的设计既不能过于简单,也不能太难,过于简单的问题没有探究的必要,而太难的问题学生通过探究也无法解决不仅浪费了时间还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二、导学活动的设计要具有可操作性教材往往是对动态知识的静态处理,而且这种处理往往省略了一些过程性的东西。也正因这种“固化”的处理,使得一些学生在阅读文本时不知从何下手,因此我们设计的导学问题应具有可操作性,使学生在问题活动的驱动下,真正走进教材文本,理解文本。三、导学活动的设计要引发学生新的思考数学源于生活,又广
5、泛应用于生活。许多数学知识,尤其是一些数学概念的建立都必须依赖于生活实例的支撑。在设计导学问题时,引领学生有意识地关注生活实例,并通过相应的观察与操作活动,积累一些感性经验,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与形成概念四、导学活动的设计要培养学生多种能力对于课前自学,也有一些教师持怀疑态度,总感到教材毕竟已经呈现了一些解法,学生看书后会不会满足于教材中的解法,而不利于创新思维的发展。为避免学生思维的惰性,我们在设计导学问题的时候,要有意识地引领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与解决问题,关注学生创新意识的发展。问题导学中的问题设计要着眼于引导学生看懂教材,引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创新,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在这样的问题导学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养成一种善于思考、勇于提出自己想法的习惯,这对学生学习新内容、研究新问题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