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上海财经大学税收学思考习题.doc

上传人:pc****0 文档编号:8198533 上传时间:2025-02-07 格式:DOC 页数:163 大小:3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财经大学税收学思考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3页
上海财经大学税收学思考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海财经大学税收学思考习题 第一章 税收导论 一、单项选择题 1. 在税率计算公式中,如果随税基扩大,税率相应上升,这种税率形式可称为(A) A. 累进税率 B. 累退税率 C. 平均税率 D. 递增税率 2. 在累进税制的情况下,平均税率随边际税率的提高而上升,但平均税率(B )边际税率 A. 高于 B. 低于 C. 等于 D. 无关于 3. ( D)的特点是税率不随着征税对象数额的变动而变动。 A. 边际税率 B. 定额税率 C. 累进税率 D. 比例税率 4. 税收产生于( B) A. 原始社会 B. 奴隶社会 C. 封建社会 D. 资本主义社会 5. 如果税收制度允许税前扣除,那么名义税率就会( B)实际税率 A. 低于 B. 高于 C. 等于 D. 无关于 6. 如果实行累进税制.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名义税率则( A)实际负担率 A. 低于 B. 高于 C. 等于 D. 无关于 7. 行使征税权的主体是 (C ) 。 A. 税务机关 B. 个人 C. 国家 D. 企业 二、多项选择题 1. 税收收入的特点是( BCD  )。 A. 获得的非持续性 B. 形成的稳定性 C. 获得的持续性 D. 来源的广泛性 2. 国家履行其公共职能的支出,或者说国家提供的公共产品具有( AB)特点。 A. 非排斥性 B. 非竞争性 C. 竞争性 D. 排斥性 3. 税收的特征可以概括为( )。 A. 税收的强制性 B. 税收的无偿性 C. 税收的公共性 D. 税收的规范性 4. 广义的税基可分为以下几类( )。 A. 国民收入型 B. 国民消费型 C. 国民财富型 D. 以商品销售额为课税基础 5. 国家征税是基于( )。 A. 行政管理权 B. 财产所有权 C. 公共权力 D. 产权 6. 国家取得财政收入除了征收税收以外,还有( )等多种形式。 A. 发行国债 B. 收费 C. 上缴利润 D. 以上都不对 7. 我国在奴隶社会时期的财政收入是采用了( )形式。 A. 贡 B. 收费 C. 助 D. 彻 三、判断题 1. 效率角度分析,累退税率由于随着收入增加而上缴的税收占收入比例下降,因此对个人增加收入起到抑制作用。( ) 2 在自然经济条件下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税收主要来自于农业收入,以货币形式为主。( ) 3 公元 594 年的鲁国,实行了“初税亩”的农业税制,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以税的名义征税。( ) 4 当存在税负转嫁的情况下,纳税人与负税人分离;而在没有税负转嫁的情况下,纳税人和负税人是合一的,即纳税人就是负税人,负税人也就是纳税人。( ) 5 从价值构成看,课税基础可以是国民生产总值的 C+V+M ,国民收入型的 V+M ,或社会纯收入型的 M ,然而,不管以什么为税基,税收最终来源于国民收入 V+M ,主要是 V 。( ) 6. 税收收入的规模由政府提供公共品需要和政府取得收入可能两方面因素共同决定。 ( ) 7. 国家的公共支出具有收益的排斥性和竞争性的特点。( ) 四、 思考题 1 、国家为什么征税 2 、国家凭借什么征税 3 、税收具有哪些形式特征 4 、税收是如何产生的 5 、税收发展过程中形式上有哪些变化 6 、税收发展过程中结构上有哪些变化 7 、税基和税源关系 8 、累进税率、比例税率、定额税率的主要区别 9 、消费税为什么在形式上是比例征收而实质上具有累退性 10 、累进税率和累退税率的边际税率与平均税率关系有何不同 11 、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作自然人征税还是法人征税 12 、税收收入有哪些特点 13 、税收收入规模如何决定 习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 ; 2.B ; 3.D ; 4.B ; 5.B ; 6.A ; 7.C ; 二、多项选择题 1.BCD ; 2.AB ; 3.ABD ; 4.ABC ; 5.AC ; 6.ABC ; 7ACD ; 三、判断题 1. ×; 2. ×; 3. √; 4. √; 5. ×; 6. √; 7. × 第二章 税收效率 一、单项选择题 1. 在存在外部成本的情况下,由社会成本决定的产出( )按私人成本决定的产出。 A. 小于 B. 等于 C. 大于 D . 以上都不对 2. 在市场对经济的资源配置有效的情况下,从效率出发,税收的目标是( ) A. 保持税收中性 B. 强化税收杠杆作用 C. 税收收入最大化 D . 以上都不对 3. 从资源配置角度分析.一般商品税所造成的超税负担要( )选择性商品税。 A. 小于 B. 等于 C. 大于 D. 以上都不对 4. 整个社会资源配置可分为市场配置和( ) A. 企业配置 B. 自由配置 C. 政府配置 D. 以上都不对 5. 在实行一般商品税的情况下,如果选择差别税率.从资源配置的效率角度分析.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选择性商品税。 A. 小于 B. 等于 C. 大于 D. 都不对 二、多项选择题 1. 实现帕累托最优需符合以下标淮,即( ) A. 销售最优 B. 交换最优 C. 生产与交换最优 D. 生产最优 2. 税收所造成的超额负担同以下因素相关( ) A. 商品的需求弹性 B. 税率 C. 税前购买支出 D. 商品的供给弹性 3 税收在资源配置方面的杠杆作用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 A. 纠正外部成本和收益 B. 配合价格平衡供求 C. 以税代费调节资源级差收益 D. 有益商品和有害商品的税收引导 4 税收成本,即税收制度的运行费用,包括( )方面的费用支出 A. 征税费用 B. 交易费用 C. 管理费用 D. 纳税费用 三、判断题 1. 生产资源的重新配置使一些人受损,但却使另一些人受益,但资源的重新配置使一些人的受益大于另一些人的受损,那么,这种资源重新配置也可被看作一种效率的提高。( ) 2. 如果社会资源配置已经处于最优配置状态,那么,任何资源的重新配置都是低效的或无效的。( ) 3. 当以价格为核心的资源配置作为最基本的资源配置方式已经使资源处于最优配置状态时,税收应避免或减少对经济的干预,以避免或减少效率损失。( ) 4. 一般而言,总额税引起的税收超额负担要小于选择性商品税( ) 5. 由于一般性商品税干扰市场决定的消费者对商品的选择,而选择性商品税没有干扰市场决定的消费者对商品的选择,因此,选择性商品税引起的税收超额负担小于一般性商品( ) 6. 在实行选择商品税和差别税率的情况下,应依据反弹性法则选择征税商品或设计差别税率,这样才能够减少效率损失。( ) 7. 从税收效率角度看,一般来说,商品税优于所得税,一般商品税优于选择性商品税。( ) 四、思考题 1 、什么是经济效率 2 、实现帕累托最优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3 、什么是超税负担,征税如何产生超额负担 4 、税收改善资源配置效率 5 、对于外部成本商品应如何设计税制 6 、对于外商收益商品应如何设计税制 7 、对于有益 ( 有害 ) 商品税收应如何引导。 8 、在什么情况下税收应保持中性 9 、在市场有效情况下应如何选择税种 10 、在市场有效情况下应如何选择商品税税基 11 、在市场有效情况下应如何选择商品税税种 12 、在市场有效情况下应如何确定商品税税率 13 、如何以税代费调节资源级差收益 14 、什么是税收成本, 影响税收成本有哪些主要因素 15 、如何提高税务行政效率 习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 2.A ; 3.A ; 4.C ; 5.B ; 二、多项选择题 1.BCD ; 2.ABCD ; 3.ABCD ; 4.AD ; 三、判断题 1. √; 2. √ ; 3. √; 4. √; 5. × ; 6. √; 7. ×; 第三章 税收公平 一、单项选择题 1.( A)是反映个人纳税能力的最主要的指标 A. 个人的收入 B. 个人的支出 C. 个人的财富 D. 以上都不是 2. 一般商品税对个人收入的再分配效果是(A ) A. 累退的 B. 累进的 C. 无影响 D. 不能确定 3. 从公平角度分析,为实现公平分配目标,在选择性商品税的情况下,应选择(B )的商品征税。 A. 弹性小 B. 弹性大 C. 与弹性无关 D. 以上都不对 4. 在个人所得税采用累进税率的情况下,个人所得税的税率将随着个人收入增加而(B ) A. 递减 B. 递增 C. 不变 D. 两者之间没有关系 二、多项选择题 1. 税收的公平原则可以概括为( )。 A. 竞争原则 B. 受益原则 C. 能力原则 D. 均等原则 2. 从效率角度分析,为使超额负担极小化,在选择性商品税的情况下,应选择( )的商品征税。 A. 弹性小 B. 弹性大 C. 生活必需品类 D. 奢侈品类 3 由于对公平的不同角度的认识,形成了对公平不同的理解和衡量标准,主要有( ) A. 机会标准 B. 效用标准 C. 均等标准 D. 结果标准 4 根据最优商品税的结论,对于生活必需品适用( )税率。 A. 低税率 B. 高税率 C. 免税 D. 都不对 三、判断题 1. 按机会标准,只要机会是均等的,即使社会收入或财富分配存在极大差异也被认定为是公平的。( ) 2. 相对于分类所得税,综合所得税更为公平合理。( ) 3. 在计算个人所得税的应税所得额时,如果选择同个人生活基本支出有关的费用进行扣除,不利于减少低收入者纳税,会加大高收入者和低收入者之间的差距。( ) 4. 一般商品税对个人收入的再分配效果是累进的。( ) 5. 所得税的累进程度越大,收入分配就越趋于公平。( ) 6. 从社会公平和效率的总体角度看,中等收入者边际税率可以适当高些,低收入者和高收入者应适用相对较低的税率。( ) 7. 如果社会收入总额固定,税收对生产没有任何影响,则最优所得税政策应当使个人税后收入尽可能的均等。( ) 8. 根据税收的受益原则,对于从政府提供的公共品中受益多的人,应承担较多的纳税义务。( ) 四、思考题 1 、公平有哪些标准 2 、在什么情况下可按受益原则征税 3 、应选择什么指标来体现能力原则征税 4 、所得税征收对个人收入分配会产生什么影响 5 、商品税对个人收入分配会产生什么影响 6 、社会保险税对个人收入分配会产生什么影响 7 、财产税对个人收入分配会产生什么影响 8 、如何运用累进所得税促进收入的公平分配 9 、如何运用选择性商品税促进收入公平分配 10 、如何运用社会保险税促进收入公平分配 11 、最优商品税如何在公平和效率之间权衡 12 、最优所得税如何在公平和效率之间权衡 习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 ; 2.A ; 3.B ; 4.B ; 二、多项选择题 1.ABC ; 2.AC ; 3ABC ; 4AC ; 三、判断题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第四章 税收稳定 一、单项选择题 1. 决定企业和个人投资的最主要因素是 ( A) 。 A. 投资报酬率 B. 投资能力 C. 消费 D. 储蓄 2. 税收对投资风险的影响取决于 ( B) 。 A. 税收对投资资金来源的影响 B. 税收对亏损的处理方式 C. 税收对企业贷款的影响 D. 税收对企业发行股票、债券的影响 3. 从社会投资角度考虑,如果个人和企业边际投资倾向小于政府边际投资倾向,征税将 (A ) 。 A. 有利于增加社会投资   B. 不利于增加社会投资 C. 对社会投资无影响 D. 不能确定对社会投资的影响 4. 税收的自动稳定机制是在于税收制度设计时,采取 (B ) 的所得税方式。 A. 比例税率 B. 累进税率 C. 累退税率 D. 定额税率 5. 在经济发生通货膨胀时期,政府一般要实行 (C ) A. 扩张性的税收政策      B. 中性的税收政策 C. 紧缩性的税收政策      D. 无法确定采取何种税收政策 6. 所得税和商品税这两大税类对经济稳定的调节效果,从控制需求角度分析, ( ) 调节相对比较有效。从影响成本角度分析,( C )(仍)相对比较有效。 A. 商品税;所得税        B. 商品税;商品税 C. 所得税;商品税       D. 所得税;所得税 二、多项选择题 1. 影响投资的因素主要有 ( ) A. 投资能力 B. 投资报酬率 C. 消费 D. 收入 2. 企业的投资能力是指企业可动用的资金,包括 ( ) A. 税前利润 B. 拆旧提取 C. 发行股票、发行债券 D. 银行贷款 3. 经济稳定是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政策目标,包括 ( ) A. 经济适度增长 B. 收入分配公平 C. 物价稳定 D. 充分就业 4. 下面属于临时性的正常失业的是 ( ) A. 摩擦性失业 B. 结构性失业 C. 需求不足性失业 D. 季节性失业 三、判断题 1. 对工资收入征税对个人劳动供给会同时产生减少闲暇、增加工作的收入效应和增加闲暇、减少工作的替代效应,最终对个人劳动供给的影响取决于两种效应的大小对比。 ( ) 2. 对工资收入征所得税会同时产生两种效应,即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一般而言,净替代效应有利于增加劳动供给,净收入效应导致减少劳动供给。 ( ) 3. 分别以比例税和累进税的形式的对工资收入征收所得税,在取得税收收入相同的情况下,比例税比累进税具有更多的替代效应。 ( ) 4. 在税前工资率因征税而变动的情况下,劳动的供给和需求弹性越大,则对工资收入征收所得税后,劳动力的供给量将下降的幅度也越大。 ( ) 5. 征税对个人储蓄会同时产生减少现期消费、增加将来消费 ( 储蓄 ) 的收入效应和增加当前消费、减少将来消费 ( 储蓄 ) 的替代效应。 ( ) 6. 对于政府在企业盈利时征收所得税,同时在企业亏损时也允许用利润弥补亏损的税收处理方式,对安全投资和风险投资决策的影响是中性的。 ( ) 7. 从调节价格稳定来看,对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提高所得税税率将会增加总需求,加剧通货膨胀。 ( ) 8. 从调节价格稳定来看,对于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通过调整税率结构,降低对生产投入要素征税,能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控制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 ) 9. 从促进就业来看,在出现因需求不足的失业时,降低税率或减少税额,增加总支出,能使现实国民收入大于潜在国民收入,能实现充分就业。 ( ) 10. 为实现经济稳定的目标,在经济发生萎缩时期,政府一般要实行扩张性的税收政策。 11. 如果政府在企业盈利时征收所税,但在企业亏损时不允许用利润弥补,这种税收处理方式有利于风险大投资,不利于风险小的投资。 ( ) 12. 企业留利是企业税前利润中分配股息以后保留在企业中的利润,其值大小与企业所得税有一定的联系。 ( ) 13. 物价稳定是指价格总水平的稳定,但是它并不意味着物价不上涨。 ( ) 14. 价格总水平的上升一般又称通货膨胀,而价格总水平的下降一般又称为通货紧缩。一般而言,通货膨胀是经济不稳定的表现,而通货紧缩则不是。 ( ) 15. 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是属于临时性的正常失业,是无法消除的。 ( ) 16. 经济增长速度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其取决于要素的投入和技术的进步。但是经济高速增长也可能引起资源浪费、结构失衡,效益下降。 ( ) 17. 经济增长取决于多种因素,其中比较重要主要的是经济的投入要素,包括劳动力供给、投资、技术进步等。因此,增加劳动供给一定能增加产出。 ( ) 18. 如果个人、企业边际储蓄倾向小于政府边际储蓄倾向征所得税有利于增加社会储蓄 ( ) 19. 税收的自动稳定机制是在于税收制度设计时,采取累进所得税的方式。累进程度越高,这种税收自动稳定机制的功能也就越小。 ( ) 20. 为了提高税收调节效果,税收的这种政策选择需要选择弹性比较大,税基比较宽,调整速度比较快的税种。 ( ) 思考题 1 、所得税对劳动供给会产生什么影响 2 、比例税和累进税对劳动供给影响有哪些差异 3 、在工资率变动条件下所得税对劳动供给有哪些影响 4 、税率高低与税收收入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5 、利息所得税对储蓄会产生什么影响 6 、工资所得税对储蓄会产生什么影响 7 、在假定 I f * =0 和 I f * ≠ 0 时工资所得税对储蓄影响有何区别 8 、税收对投资预期报酬率有何影响 9 、税收对投资风险有何影响 10 、税收对投资能力有何影响 11 、税收如何应对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 12 、税收如何应对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 13 、如何运用税收政策促进就业 14 、如何运用税收政策促进经济增长 15 、税收自动稳定机制和政策抉择主要的主要区别 16 、扩张性税收政策和紧缩性税收政策的主要区别 17 、税收政策抉择的有哪些局限性 习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A ; 2. B ; 3. A ; 4.B ; 5.C ; 6. C ;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 ; 2.BCD ; 3.ACD ; 4.AD ; 三、判断题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第五章 税负归宿 一、单项选择题 1. 税收是对国民收入的分配,一定时期内税收分配的规模和增长的速度首先取决于 ( C) A. 国家职能范围 B. 宏观经济政策 C. 社会经济发展规模和增长速度 D. 个人收入分配 2. 从长期看,宏观税收负担是下降还是提高要视各国税收对国民收入的弹性而定,如弹性大于 1 ,则宏观税收负担将 ( A) 。 A. 提高 B. 降低 C. 不变 D. 不能确定 3. 在衡量宏观税负的指标中,( B)在国际上运用最为普遍。 A. 国民生产总值税负率 B. 国内生产总值税负率 C. 企业综合税负率 D. 国民收入税负率 4.(A )是税负转嫁的最主要形式。 A. 税负前转 B. 税负后转 C. 税负消转 D. 税收资本化 5. 根据税负能否转嫁,可以将整个税收分为 (C) A. 价内税和价外税 B. 流转税、所得税、财产税和行为税 C. 直接税和间接税 D. 中央税、地方税和中央地方共享税 6. 决定流转税税收转嫁的最主要因素 ( D) A. 定价方式 B. 反应期限 C. 税种 D. 商品的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二、多项选择题 1. 影响税收负担的因素主要有 ( ) A. 经济发展水平 B. 国家职能范围 C. 个人分配制度 D. 财政收入结构 E. 税负统计口径 2. 下列属于扩张性政策的有 ( ) A. 增加支出 B. 减少支出 C. 提高税率 D. 降低税率 D. 紧缩银根 3. 低税负国家有三种类型,它们是 ( ) A. 属于实行低税模式的避税港 B. 属于经济发达国家 C. 属于经济落后国家 D. 以税收收入为主要来源的国家 E. 以非税收收入为主要来源的资源国 4. 影响税负转嫁的因素有 ( ) A. 税种 B. 定价方式 C. 商品供求价格弹性 D. 反应期限 E. 征税范围 5. 下面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 A. 商品需求弹性大于供给弹性,税负更多地趋向由生产者负担。 B. 商品需求弹性小于供给弹性,税负更多地趋向由生产者负担。 C. 商品需求弹性大于供给弹性,税负更多地趋向由消费者负担。 D. 商品需求弹性小于供给弹性,税负更多地趋向由消费者负担。 E. 无论商品供求弹性大小,税负都更多地趋向由消费者负担。 三、判断题 1. 税收负担可分为宏观税收负担和微观税收负担,宏观税收负担是指一国中所有纳税人税收负担的总和,也称总体税收负担。它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税收负担的整体状况。 ( ) 2. 在税收负担的衡量指标中,宏观税收负担指标比较能真实的反映一个国家的总体税收负担的轻重程度。同样,微观税收负担指标能够完全反映纳税人的实际负担状况。 ( ) 3. 如果仅从经济制度差异规定的国家职能范围大小的不同来看,生产资料公有 制为主的国家的宏观税收负担客观上要高于生产资料私有制为主的国家。 ( ) 4. 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职能的范围在不断拓宽,这将会导致税收负担水平的提高。 ( ) 5. 从对经济发展速度的影响来看,经济政策可分为紧缩性政策和扩张性政策。紧缩性政策通常是在经济萧条时使用的,目的是刺激总需求。 ( ) 6. 从短期看,紧缩性政策必然会降低宏观税收负担。但从长期看,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下降,宏观税收负担是下降还是提高要视各国税收对国民收入的弹性而确定。 ( ) 7. 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在不同国家之间存在差异,而不同的收入分配制度将对税负产生不同的影响。结合我国长期采用的收入分配制度,如果从税负率的角度考虑,西方国家“高收入”这种个人收入分配制度造成的税负率要高于我国。 ( ) 8 . 所得税是一种比较公平、合理的税种,它能较好地体现税收的公平原则。而且所得税的弹性小,有利于经济的稳定发展。 ( ) 9. 税负资本化是税负后转的一种特定方式,但是它同一般的税负后转又有着不同,主要表现在转嫁对象的不同以及转嫁方式的不同。 ( ) 10. 间接税是按立法者意图税负能够全部或部分转嫁由他人承担的税种,主要包括流转税和财产税。 ( ) 11. 从征税范围和税负转嫁的关系看,征税范围广,税负难于转嫁。 ( ) 12. 税负归宿有法定归宿和经济归宿之分,经济归宿是税收负担随着经济运动而不断转嫁以后的税负归着点,通常把负税人承担的税负视为税负经济归宿。 ( ) 13. 在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下,对商品课税而言,从量税和从价税不改变税负归宿的性质,但改变税负归宿的影响方式。 ( ) 14. 相对于从价税而言,在通货膨胀时从量征税具有增税的效应;在通货紧缩时从量征税具有减税的效应在。 ( ) 四、思考题 1 、宏观税收负担有哪些主要衡量指标 2 、税收负担高低由哪些因素所决定 3 、经济发展与税收负担存在什么关系 4 、税收负担有哪几种类型 5 、我国应如何进行税收负担政策调整 6 、什么是负转嫁,有哪些主要转嫁方式 7 、税负转嫁取决于哪些主要因素 8 、税负归宿的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分析主要区别 9 、完全竞争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税负归宿的主要区别 10 、依据一般均衡分析对一种商品征税会引起哪些连锁反应 习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 2.A ; 3.B ; 4.A ; 5.C ; 6.D ;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E ; 2.AD ; 3.ACE ; 4.ABCDE ; 5.AD ; 三、判断题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 12. √; 13. √; 14. × ; 第六章 税收体系 一、单项选择题 1. 按税负能否转嫁对税收进行分类可以把税收分为(D )。 A. 流转税 . 所得税 B. 实物税 . 货币税 C. 直接税 . 间接税 D. 从价税 . 从量税 2. 中央和地方共享税是由(A )征收。 A. 国家税务局 B. 地方税务局 C. 由国家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按比例分别征收 D. 按分成比例大小决定由国家税务局或地方税务局征收 3. 把税收分为流转税 . 所得税 . 财产税 . 资源税和行为税是按( B)进行的税收分类。 A. 税负能否转嫁 B. 课税对象性质 C. 税收管辖和支配权 D. 计税依据采用价值量还是实物量 4. ( A)是影响并决定税制结构的最基本因素。 A. 经济因素 B. 政策因素 C. 制度因素 D. 管理因素 5. 绝大多数发达国家一般实行以(C )的税制结构。 A. 流转税为主体 B. 行为税主体 C. 所得税为主体 D. 财产税为主体 二、多项选择题 1. 影响税制结构的主要因素有 ( ) 。 A. 经济因素 B. 制度因素 C. 地理因素 D. 管理因素 E. 政策因素 2. 按课税对象性质对税收进行分类,可分为( )。 A. 流转税 B. 所得税 C. 财产税 D. 资源税 E. 行为税 3. 下面各税种属于我国现行税制中的流转税的主要税种的是 ( ) A. 增值税 B. 车辆购置税 C. 营业税 D. 消费税 E. 房产税 4. 以税率形式特点为依据可以把税收分类为( ) A. 比例税 B. 累进税 C. 定额税 D. 从量税 E. 货币税 5. 按税收管辖和支配权可以把税收分为( ) A. 中央税 B. 地方税 C. 直接税 D. 间接税 E. 中央和地方共享税 6. 以是否考虑纳税人的纳税情况和纳税能力为依据可以把税收分类为( ) A. 直接税 B. 间接税 C. 对人税 D. 累进税 E. 对物税 三、判断题 1. 中央和地方共享税收入在中央和地方之间按一定标准分享,由中央立法,并由代表中央的国家税务局进行税收征收和管理。 2. 划分直接税和间接税的意义在于帮助分析不同税种的性质和经济作用,并为合理设计税制提供前提条件。 3. 按课税对象性质特点对税收进行分类主要意义在于帮助分析税收负担及税负运动。 4. 凡考虑纳税人的纳税能力情况的为对人税;反之,则为对物税 5. 从税收的稳定目标考虑,流转税由于比例税率而形成的刚性税制,比所得税由于累进税率而形成的弹性税制,对宏观经济稳定具有更大的调节作用。 6. 主体税是指在整个税制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占有主要比重的税种。因此主体税的选择就成为确定税制结构目标模式的关键。 四、思考题 1 、按课税对象性质税收如何分类 2 、影响税制结构有哪些主要因素 3 、影响税制结构的经济因素有哪些 4 、影响税制结构的制度因素有哪些 5 、影响税制结构的政策因素有哪些 6 、税制结构同哪些因素呈相关关系 7 、税制结构有哪些主要模式类型 8 、中国应选择什么样的税制结构模式 9 、 1953 年修正税制的主要内容 10 、 1958 年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11 、 1973 年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 12 、 80 年代中国税制改革主要内容 13 、 1994 年流转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14 、 1994 年所得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15 、我国未来税收会出现哪些发展趋势 习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D ; 2. A ; 3. B ; 4.A ; 5.C ; 二、多项选择题 1.ABDE ; 2. ABCDE ; 3.ACD ; 4. ABC ; 5.ABE ; 6. CE ; 三、判断题 1. √; 2. ×; 3. ×; 4. √; 5. ×; 6. √; 第七章 流转税制 四、思考题 1 、流转税有哪些主要特点 2 、总值型和增值型流转税存在哪些主要区别 3 、周转税有哪些主要特点 4 、消费税有哪些主要特点 5 、流转税有哪些主要模式类型 6 、增值税和消费税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7 、销售税和消费税结合模式的主要特点 8 、增值税和消费税结合模式的主要特点 9 、流转税制模式有哪的主要类型 10 、中国流转税应选择哪什么样的模式 第八章 增值税 一、单项选择题 1. 今年 5 月中旬,某商店(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购进童装 150 套, “ 六一 ” 儿童节之前以每套 98 元的含税价格全部零售出去。该商店当月销售这批童装应纳增值税为( )。 (99 注税 ) A.565.38 元   B.588 元   C.832.08 元   D. 882 元 2. 下列各项中,符合增值税专用发票开具时限规定的是()。 (00 注会 ) A. 将货物分配给股东,为货物移送的当天 B. 采用预收货款结算方式的,为收到货款的当天 C. 采用交款提货结算方式的,为发出货物的当天 D. 将货物作为投资的,为货物使用的当天 3. 下列项目所包含的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是( )。 (02 注会 ) A 、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报废产品 B 、用于返修产品修理的易损害配件 C 、生产企业用于经营管理的办公用品 D 、校办企业生产本校教具的外购材料 4. 下列各项中,属于增值税即征即返政策范围的是()。 (03 注会 ) A. 新型墙体材料产品 B .利用煤矸石生产的电力 C .校办企业生产的用于本校教学的产品 D .在原料中掺有不少于 30 %的煤矸石生产的水泥 5. 下列各项中,既是增值税法定税率,又是增值税进项税额扣除率的是() (04 注会 ) A 、 7 %  B 、 10 %  C 、 13 %  D 、 17 % 6. 某商业零售企业为增值小规模纳税人, 2004 年 12 月购进货物(商品)取得普通发票,共计支付金额 12000 元;经主管税务机关核准购进税控收款机,一台取得普通发票,支付金额 5 850 元;本月内销售货物取得零售收人共计 158 080 元。该企业 12 月份应缴纳的增值税为( )。 (05 注会 ) A.5230 元 B.6080 元 C.8098 元 D.8948 元 7. 按照增值税电力产品征税办法的规定,下列各项中表述正确的是( )。 (05 注会 ) A. 独立核算的发电企业生产销售电力产品,向其销售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B. 独立核算的供电企业所属的区县级供电企业,向其所在地的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C. 非独立核算的发电企业(具有一般纳税人资格)生产销售电力产品,向其销售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D. 非独立核算的发电企业(不具有一般纳税人资格)生产销售电力产品,向其销售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8. 增值税可以分为消费型、收入型、生产型三种类型,其中收入型增值税的征税对象与理论上的增值额完全一致,然而在实践中各国却很少采用收入型增值税,其原因在于()。 (00 注税 ) A .重复征税无法消除 B .减少财政收入 C .不符合税收中性原则 D .给凭发票扣税的计税方法带来困难 9. 现行增值税基本税率为 17 %,其对应的计税价格为不含税价,若换算成价内税, 17% 的价外税税率相当于()的价内税税率。 (00 注税 ) A.14.329 %    B.14.529 % C . 20 . 48 %    D.14 % 10. 按现行增值税制度规定,一般纳税人生产的下列货物,可以按简易办法依照 6 %的征收率计算缴纳增值税的是()。 (00 注税 ) A .用动物毒素制成的生物制品 B .用购买的石料生产石灰 C .县以下小型火力发电站生产的电力 D .用高炉水渣生产的墙体材料 11. 某钢琴厂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本月采取“还本销售”方式销售钢琴,开了普通发票 20 张,共收取货款 25 万元。企业扣除还本准备金后按规定 23 万元做销售处理,则增值税计税销售额为()。 (00 注税 ) A . 25 万元      B . 23 万元 C . 21 . 37 万元    D . 19 . 66 万元 12. 某百货商店 1999 年全年销售额为 120 万元, 2000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