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江苏省启东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8195687 上传时间:2025-02-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5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启东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江苏省启东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江苏省启东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江苏省启东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江苏省启东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江苏省启东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 一 历 史 试 卷 命题人:顾云松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1吕氏春秋慎势:“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廷乱,妻妾不分则家室乱,嫡孽无别则宗族乱。”上述材料说明宗法制A.有利于处理君臣关系 B.有利于保障贵族和平民的利益 C.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 D.有利于消除社会动乱与民族纷争2.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材料中的两个“制”分别是A.分封制和郡县制 B.宗法制和郡县制C.分封制和中央集权制 D.

2、宗法制和中央集权制3.“胡惟庸绝不是朱元璋的真正目标,朱元璋要毁灭的是胡惟庸背后的那个庞然大物。”“那个庞然大物”是指A内阁制度 B宰相制度 C宦官集团 D胡惟庸集团4.徐天麟在西汉会要中说:“汉祖龙兴,取周秦之制而兼用之,其亦有意于矫前世之弊矣。”以下制度的实行印证了这一观点的是 A.宗法制 B.三公九卿制 C.皇帝制 D.郡国并行制5. “正统(明英宗年号)十年,始命内阁与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堂上官、六科掌印官会议,遂为例。”(清王士禛池北偶谈)出现该现象的制度性原因是A.确立三公制 B.建立三省制 C.废除丞相制 D.设立军机处6. 削弱相权,使君主专制不断强化,是中国古代政治制

3、度演变的重要特点。下列历史事件与之相关的是A. 元代实行的行省制度 B. 明太祖时期废丞相、设内阁C. 秦并兼四海,分天下为郡县 D. 宋设参知政事,掌副宰相7南京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涉及的省份不包括A、广东 B、福建 C、浙江 D、江苏8.下列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致远”号撞向敌舰刘永福与台湾军民誓师抗日义和团战士A、反抗外来侵略 B、寻求救国之路 C、掀起民主革命 D、推翻清朝统治 9.近代中国的历史,也就是近代中国反抗侵略压迫、追求民族独立、反抗封建专制、追求 民主进步的历史。下列近代中国诗歌所反映的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一座万园之园,一个艺术典范,一把旷世大火,一片断壁残垣。

4、 一旦强掳寇边疆,慷慨悲歌奔战场。首战平型关,威名天下扬! 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 男练义和团,女练红灯照,灭了耶稣教,杀了东洋鬼。A. B. C. D. 10.有观点认为,“农民战争从来只是一种改朝换代的工具,太平天国仍然是旧式农民战争,但已萌发了一些新苗”。下列与之结论最为相符的是A. 1859年资政新篇的出台 B. 天京变乱成为由盛转衰的标志C. 1856年太平军定都天京 D. 1853年颁布天朝田亩制度11“兴舟楫之利,以坚固轻便捷巧为妙。或用火、用气、用力、用风,任乎智者自创。首创至巧者赏以自专其利,限满准他人仿做。”中国近代史上最早提倡奖励技术发明、实行专利制度的是在

5、哪一历史时期的哪一阶级阶(级)层的代表人物 A鸦片战争期间 地主阶级抵抗派 B太平天国期间 农民阶级领袖人物C维新变法期间 资产阶级维新派 D辛亥革命期间 资产阶级革命派12.有人认为:“过去五千年的中华通史,实是一部帝王专制史;而现代的中华通史,则是一部民主政治史”。材料中从“过去”到“现代”的历史分界点应该指A.鸦片战争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13有誓词称:“国民痛苦,水深火热;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本 军兴师,救国救民;总理遗命,炳若晨星。”誓词涉及的历史事件是 A武昌起义 B南昌起义 C北伐战争 D抗日战争14毛泽东在七律到韶山(一九五九年六月)中

6、说到:“别梦依稀咒逝川, 故园三十二年前”,他离开韶山的这一年 A中共三大明确了与国民党合作的方针B大革命失败,中共发动了秋收起义C红军成功进行了三次反围剿斗争 D中共开始长征,实现了战略转移15.右图是邓小平为八七会议会址的题字,他亲身经历了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对这次会议表述正确的是A.会议是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召开的B.确定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C.标志着中共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开始D.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16.诗联网2009年7月14日发布的一首中写道:“迷雾云遮难敞亮,宇寰久夜盼骄阳。柏宅楼上龙聚首,湘水岸边船启航。初战娄山标魄力,四夺赤

7、水过长江。行程二万通华北,挽国邦。”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处应该填写A.中共成立 B.国共合作 C.抗战胜利 D.遵义会议17.毛泽东指出:“国民党在1937年和1938年内,抗战是比较努力的,同我党的关系也比较好。” 下列史实能证明毛泽东这一观点的有淞沪会战 台儿庄战役 百团大战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A. B. C. D.18.邓贤在决定中国命运的700天一书中这样描述:“(强渡黄泛区以后)最惊险的一幕发生在淮河岸边。渡口没有船,也没有桥,河水又深又急难以徒涉,尾随的追兵已经赶来,后卫阻击战全面爆发。紧急之中,司令员刘伯承亲自夜探淮河,经过寻访竟然找到一处当地人过河的浅滩,为大军开辟一条生路。

8、”这段描述所反映的历史事件A.赢得了近百年来第一次反侵略斗争的胜利 B.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C.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D.取得了渡江战役的决定性胜利19.2010年2月11日,南京获得青少年奥林匹克运动会承办权。为了迎接青奥会,某高级中学拟开展“细说近代南京”活动。下列“细说”中正确的是A.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B.1859年,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首次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 C.1939年,日本侵略军占领南京后,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南京大屠杀 D.1949年,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统治中国22年的北洋军阀政府覆灭20. 在特定的历史阶段,脍炙人口的

9、口号、标语往往有着巨大的政治感染力。下列口号、标语与八年抗战(19371945)相关的是A. 内惩国贼外争国权 B. 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C.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 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21.古希腊希罗多德(约前484前425年)说:“在这里发表出来的乃是哈里卡尔纳索斯人希罗多德的研究成果,他之所以要把这些成果发表出来是为了保存人类的功业,使之不至于由于年深日久而被人们遗忘。为了使希腊人和异邦人的那些值得赞叹的丰功伟绩不致失去他们的光彩”下列能成为希罗多德记载的“希腊人的丰功伟绩”的是 实行直接民主,是西方民主的源头 颁布了适用于一切自由民的万民法 克里斯提尼改革确立雅典民主政

10、治 民主政治促进学术、文艺多元发展 A. B.C.D. 22.下列关于近代英美法德国家元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英国的国家元首是首相,通过选举产生,是国家的权力中心B.美国的国家元首是总统,由选民间接选出,拥有行政权C.法国的国家元首是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出,拥有行政权和军权D.德国的国家元首是皇帝,是国家的权力中心,内阁对皇帝负责23. 一直以来,英国被认为是一个“靠一点一点的改革改造了一个传统的政治体系,使传统的外壳装进了全新的政治内容。民主政治可以在完全古老的形式中产生,而且成为整个西方民主制的母体”。下列事件能够证明的是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721年责任内阁制的建立 工业革命

11、的发生 1832年进行的议会改革A. B. C. D. 24. 某影片:1917年11月7日晚,“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一声炮响,拉开了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总攻冬宫的序幕。这是世界历史上哪一次革命的情景?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俄国二月革命 C俄国十月革命 D法国巴黎公社革命25.某同学在自学“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这一专题内容时,自制了多张学习小卡片,下图是其中一张,请指出有几个错误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俄国十月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提出争取以武力方式夺取政权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A1个 B2个 C3个

12、 D4个26.电影建国大业中有一个情节, 建国前夕,毛泽东 周恩来联名写信给留居上海的宋庆龄:中山先生遗忘迄今实告实现。至祁先生命驾北来,参加此一人民历史伟大的事业,并对于如何建设新中国给予指导。此信邀请宋庆龄参加的会议应该是A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B.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大会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27.民主政治一直是近代以来我国人民的追求,制定宪法或颁布法律文件是实施和保障民主政治的一个重要途径。下列有关近代以来的宪法或法律文件的说法,正确的是A临时约法是中国近代史上首部资产阶级宪法 B共同纲领是中国现代史上首部社会主义宪法 C.1954年政治协

13、商会议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 D.1954年宪法是对共同纲领的否定28.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我国在蒙古族、维吾尔族、藏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区先后建立了自治区。这些自治区的建立真正实现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 体现了民族之间的平等地位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开创了政治协商制度的新阶段 A. B. C. D.29.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我国宣布采用“和平统一”方式解决台湾问题最早出现在A.中美联合公报 B.告台湾同胞书 C“一国两制”构想 D.“九二共识”30.“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这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

14、被称为A.“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B.“另起炉灶”C.“一边倒”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二判断题:正确选A,错误选B。每题2分,共10分。31丞相废除后,朱元璋曾感叹:“百官未起朕先起,百官皆睡朕未睡”,深感力不从心,于是设置了内阁帮助他处理繁多的政务。 32.中共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的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从此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33.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结束了中国近代百年来屈辱的历史。34从习惯法发展到成文法、从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根本原因都是平民与贵族的长期斗 争。 35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

15、成立从政权上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1954年确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则从制度上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三解析题:每题10分,共30分。36.阅读下列材料:(10分)材料一 阿房宫赋:“六王毕,四海一”。 李白:“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材料二 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国,在世界历史中,特别是与其他古国相比,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现象。这其中有地理的、经济的、思想文化的等多方面原因。除此之外,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材料三 “苍天苍天泪如雨,倭人竟割台湾去。”台湾同胞怀着悲愤的心情奔走相告,“哭声

16、达于四野”。台湾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在临终前写下望大陆:“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惟有恸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材料四 以和平方式实现国家统一,最符合台湾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国家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实现和平统一。国家和平统一后,台湾可以实行不同于大陆的制度,高度自治。 反分裂国家法请回答:(1)材料一主要反映了秦王的哪一历史功绩?(1分)(2)材料二认为几千年的政治制度是千年古国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这是什么制度(1分)指出秦朝和元朝这一制度在地方管理体制上的主要表现。(2分)(3)材料三中台湾同胞的悲愤是因何年的什么事件?(2分)而国

17、民党元老写下的望大陆又因何而起?(1分)(4)材料四体现了中央政府为结束海峡两岸的分离状态而制定了什么方针?(1分)(5)综合上述材料,就祖国统一的问题谈谈你的认识。(2分)37阅读下列材料:(10分)材料一 首先是“权利法案”(1689),规定非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停止实施任何法律和征收任何新税第三是“三年法案”(1694),规定每三年必须召开一次议会,每届议会的任期不得超过三年英国的王权还从来没有被套上这么多的“紧箍咒”。这个以往一直自以为只受制于上帝的权威,如今已完全受制于议会了,其神圣的光环已荡然无存。至此,国王的专权在英国已了无可能。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材料二 (美国)联邦宪法的制定者

18、们在热切希望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的同时,一刻也没有放松对于一切形式的专制政治的警惕现代民主政治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制度性要素应运而生。这些制度性要素主要就是一套“地域和体制的双向平衡机制”,亦即通过各州与联邦政府的分权,来实现各种政治权力之间的全面制衡,以防止任何一个政治势力单独控制全国的政治生活。马克垚世界文明史材料三“由皇帝任命帝国宰相” (皇帝)“有创制法律之权” “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德意志帝国宪法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权利法案使英国的王权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18世纪初,英国王权是如何被进一步架空的?(2分)(2)据材料二概括美

19、国联邦制所体现的权力结构特点。(2分)(3)从君主的权力方面谈谈材料一和材料三反映的政治体制有何不同点?(2分)(4)如以上述材料作为研究性学习素材,请你为该组材料确定恰当的主题。(2分)38.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彻底结束了近代百年的屈辱外交,揭开了对外关系的新篇章。阅读下列材料:(10分)材料一周恩来总理的外交活动材料二(一) 重申了上海公报中双方一致同意的各项原则,再次强调,中美两国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洲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 (二) “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在此范围内,美国人民将同台湾人民保持文化、商务和其他非官方关系”。选自中美建交联合公报材料三我们六国在实

20、践中探索形成的“上海精神”,可以提供重要和有益的启示。“上海精神”要求我们以互信为安全之本。互信就是以诚相待,言而有信,就是必须遵守应尽的国际条约和义务,遵循公认的国际法准则。江泽民弘扬“上海精神”,促进世界和平请回答:(1) 读材料一,图事件的外交成果是什么?图事件对新中国外交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在图事件中,周恩来提出了怎样的主张促成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促成图事件的直接原因是什么?(4分)(2) 材料二中的“上海公报”发表于哪一年?中美建交的前提是什么?(2分)(3) 据材料三,六国所形成的组织是哪一个国际组织?该组织成立于哪一年?材料中“上海精神”的内涵是什么?(3分)(4) 综合上述外交活动

21、,指出新中国奉行什么样的外交方针?(1分)班级 姓名 考试号 座位号 装订线启东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历史试题答题卷36(1) (1分) (2) (3分) (3) (3分) (4) (1分) (5) (2分)37(1) (4分) (2) (2分) (3) (2分) (4) (2分) 38(1) (4分) (2) (2分) (3) (3分) (4) (1分)座位号_参考答案12345678910CABDCDDAAA11121314151617181920BBCBBDBBBD21222324252627282930BABCBAAABA3132333435BBBBA36(1

22、)功绩:灭六国、统一中国。(1分)(2)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分)表现: 秦朝:郡县制;(1分) 元朝:行省制。(1分)(3)事件:1895年,马关条约把台湾割让日本。(2分)原因:1949年,蒋介石集团败退台湾,台湾与祖国大陆分离。(1分)(4)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1分)(5)认识:祖国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题,是全体中国人的共同愿望;只有实现统一,国家才能富强,民族才能兴旺;好的制度(政策)是维系和推动统一的重要条件。 (2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37(1)变化:王权受到法律和议会的制约。(2分)形成责任内阁,名义对国王负责,其实对议会负责。(2分)(2)特点: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2分)(3)不同点:英国王权受到限制,德国皇帝权力至高无上。(2分)(4)主题: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2分)38 (1) 图中印双方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双方关系的基本原则;图事件是新中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重要的国际会议,提高了新中国的声誉;图中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中美关系的改善。(4分)(2) 1972年;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2分)(3) 上海合作组织;2001年;互信为安全之本。(3分)(4) 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1分)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7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