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2年人教生物《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公开课教案.pdf

上传人:鱼** 文档编号:819494 上传时间:2024-03-25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73.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人教生物《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公开课教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2年人教生物《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公开课教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22年人教生物《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公开课教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三节第三节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通过调查和查阅资料,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比较分析蝌蚪与鱼的相似之处,认识两栖动物生殖发育过程受到水的束缚;比较蝌蚪和成蛙的不同之处,认识青蛙的变态发育;通过调查实践活动和资料分析,关注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与环境的相互关系。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调查身边的两栖动物数量的变化,以及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培养学生保护环境,关注环境变化的意识,增加保护我国生态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青蛙的生殖过程和发育特点2、难点:早期蝌蚪与成蛙在外部

2、形态上的不同点。课前准备:教师:准备青蛙发育的过程录像片或标本,其他两栖动物的图片或录像带。学生:调查身边的两栖动物数量的变化及其原因。参考课时:1 课时教学策略:创设情景-观察思考-分析讨论-归纳总结-得出结论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创设情景:“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分析在什么环境条件下能听到蛙的鸣叫?蛙的鸣叫意味着什么?导入新课。媒体播放:青蛙生殖发育的过程。引导学生认真观察青蛙生殖发育过程的特点。问题:1、青蛙都能鸣叫吗?2、雌雄蛙的抱对对生殖有什么意义?3、青蛙的受精发育过程在什么环境中进行?4、青蛙的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没有差异

3、?质疑:青蛙、扬子鳄、龟都是两栖动物吗?点拨指导得出结论质疑:青蛙的生殖和发育与环境 1、青蛙的生殖和发育激情、质疑水中受精,水中发育:幼激发兴趣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表述交流活习性上有很大的差异,补充说明为变态发育。认真观察卵-蝌蚪-青蛙表述交流蝌蚪:像一条小鱼,用鳃补充说明呼吸。得出结论青蛙:成体既能生活在陆阐述观点地上,又能生活在水中,说明道理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表述交流呼吸。补充说明两栖动物得出结论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进一步明确吸;成体既能生活在陆地巩固新知上,又能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2、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环境影响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青蛙的生殖发育离不开

4、水;可都必须生活在水中。两栖动物可能是由鱼类进化来的。第四章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有关吗?指导学生进行资料分析解释说明知识回顾感悟与收获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阐明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2概述绿色植物为所有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3运用实验方法检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和难点1使学生理解“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设计原理。2使学生认同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重要作用。3实验的组织和实验结果的推导分析。课前课前准备准备1学生课前准备:由生物小组同学对盆栽天竺葵进行暗处理以及叶片部分遮光照射。2教学器材:盆栽的天竺葵、彩叶草、黑纸片、曲别针、酒精、碘液、小烧杯、大烧杯、

5、培养皿、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镊子、火柴、清水。3教学课件教学过程设计一、引入活动:请同学列举出昨天晚餐的主要食物或最喜爱的几种食物,分析这些食物与绿色植物的关系。学生发现,人们的食物都直接或间接来自于绿色植物。教师总结:绿色植物就象一个巨大的生产有机物的天然工厂,它制造的有机物养活了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物。那么,“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是什么?如何检验呢?”“绿叶制造有机物需要什么条件吗?怎样证明?”二、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学生小学的自然常识课中已经了解绿色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在这一基础上,老师引导学生逐渐明确探究的课题:光是不是制造有机物的不可缺少的条件?如何确定光合作用是否

6、发生?学生对这两个问题进行分组讨论,然后各组提出自己的探究方案。各组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肯定各组在实验设计中的优点,尤其是有创新意义的设计,教师要不吝赞美之词,鼓励保护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同时,又请同学互相找出实验设计中不够严谨的地方,训练学生的分析和思维能力。对于有机物的鉴定,老师可提示学生回忆:观察玉米种子结构时,我们是用什么方法区分胚和胚乳的?由此学生可联想到淀粉的鉴定方法。通过讨论,将同学们的实验设计逐步完善。对确实可行的实验方案,老师应给学生提供实施实验计划的机会。同时,引导学生对照教材中的实验设计,找出其中的巧妙之处,弥补自己设计中的不足。进行实验之前,请生物小组的同学介绍本实验

7、的前期准备工作:暗处理、部分遮光照射。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对每个一实验步骤中的科学道理的理解。老师可设计一系列思考题,启发学生:实验前,为什么要将天竺葵进行暗处理?对一片叶子部分遮光的目的是什么?这样的实验设计有什么好处?取下遮光的黑纸时,叶片上遮光部位和未遮光部位有什么明显的差别吗?将叶片放到酒精中加热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用酒精而不是水煮叶片呢?为什么要将盛酒精的小烧杯隔水加热?当绿叶在酒精中变成黄白色时,此时能看出遮光部位和未遮光部位的区别吗?往叶片上滴加碘液的目的是什么?经过碘液处理后,叶片发生了什么变化?如何解释这一现象?以上问题穿插在整个实验进行的过程中,隔水加热、酒精脱色这一步骤需

8、要等待一段时间,老师可在等待实验进行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讨论问题,在叶片脱色之后按步骤进行问题的讨论。实验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的操作技能,并提示注意酒精灯的安全。三、推导实验结论老师组织学生经过了设计实验的讨论,以及对教材中实验步骤的理解,学生已经对实验验证的原理和逻辑关系非常清楚,通过实验结果不难推导出结论老师也可以通过问题帮助学生推导:“加碘后,叶片部分变蓝,这说明叶片中含有什么?”“而遮光部分叶片没变蓝,这说明叶片中的淀粉是从何而来?”由此推出:叶片中的淀粉是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来的。老师再问:“造成叶片一部分有淀粉,一部分没有淀粉的实验因素是什么?这与我们的实验假设相符吗?对此,你能得出

9、什么结论?”(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最后老师紧扣实验标题“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总结实验结论。同时,老师应指出:绿色植物在光下制造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等糖类,一部分糖类在植物体内还会转变成蛋白质、脂类等其他有机物。四、光合作用的概念“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为什么必须要有光?”教师可进一步追问学生,引导学生回忆第二单元第二章第一节中“细胞质中有能量转换器”的有关内容,使学生能够说出光是一种能量,叶绿体能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在此基础上总结概括出光合作用的概念。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可以增加彩叶草或银边天竺葵的实验。由于彩叶草和银边天竺葵的叶片中有一部分不含叶绿体,所以按照教材实验步骤46 进行处理后,叶片也会出现部分变蓝的现象。老师引导学生观察是哪部分变蓝了,学生通过分析能够得出结论:光合作用在叶绿体中进行。老师进一步指出:叶绿体不仅仅存在于叶片中,植物体其他的绿色部位都能进行光合作用。五、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不仅仅人类,所有其他生物的食物都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绿色植物每年能够合成大约 5000 亿吨有机物,是整个生物圈中的生产者,为其他生物的生活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六、小结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理清思路。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教案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