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备战2012】高考化学5年真题分类汇编【2011高考】 1.(2011江苏卷)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1.0 molL1的KNO3溶液:H、Fe2、Cl、SO42B.甲基橙呈红色的溶液:NH4、Ba2、AlO2、ClC.pH12的溶液:K、Na、CH3COO、BrD.与铝反应产生大量氢气的溶液:Na、K、CO32、NO3【解析】本题以溶液中离子共存的方式考查学生对硝酸的氧化性、亚铁离子还原性、甲基橙呈红色水溶液的呈酸性、酸性溶液AlO2不能在其中共存、与铝反应产生大量氢气有强酸碱性两种可能等相关知识的理解程度,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化学知识解决相关化学问题的能力。
2、能大量共存。所以正确的答案是B。【答案】B(2011广东卷)能在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A. H、I、NO3、SiO32 B. Ag、Fe3、Cl、SO42C.K、SO42、Cu2、NO3 D.NH4、OH、Cl、HCO3【解析】本题考察离子共存问题。SiO32属于弱酸硅酸的酸根与酸不能大量共存,同时在酸性溶液中,NO3具有氧化性能氧化I生成单质碘,A不正确;Ag与Cl和SO42均可生成难溶性物质AgCl和Ag2SO4,B不正确;在碱性溶液中NH4和HCO3均与OH结合分别形成氨水和CO32,因此D也不正确,所以答案是C。【答案】C(2011全国II卷)将足量CO2通入下列各溶液中,所含离
3、子还能大量共存的是AK、SiO32、Cl、NO3BH、NH4、Al3、SO42CNa、S2、OH、SO42DNa、C6H5O、CH3COO、HCO3【解析】SiO32与CO2反应;OH与CO2反应;C6H5O与CO2反应。【答案】B(2011四川卷)甲、乙、丙、丁四种易溶于水的物质,分别由NH4、Ba2、Mg2、H、OH、Cl、HCO3、SO42中的不同阳离子和阴离子各一种组成。已知:将甲溶液分别与其它三种物质的溶液混合,均有白色沉淀生成; 0.1mol/L乙溶液中c(H)0.1mol/L; 向丙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有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生成。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甲溶液含有Ba2
4、B. 乙溶液含有SO42C丙溶液含有Cl D.丁溶液哈有Mg2(2011江苏卷)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FeCl3溶液与Cu的反应:CuFe3Cu2Fe2B.NO2与水的反应:3NO2H2O2NO3NO2HC.醋酸溶液与水垢中的CaCO3反应:CaCO32HCa2H2OCO2D.向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2AlO2CO23H2O2Al(OH)3CO32【解析】本题是基本概念中离子方程式判断正误的考查,选题以元素化合物基础和生活内容为背景。A.电荷不守恒,离子方程式要注意三守恒(元素、电子、电荷)等。正确的方程式是:Cu2Fe3Cu22Fe2;B.NO2与水的反应生
5、成硝酸和NO,仅硝酸可折成离子。C.用食醋除去水瓶中的水垢涉及到弱电解质及难溶物质的书写,碳酸钙、醋酸均不能拆成离子,内容来源于必修二的课本内容。正确的方程式是:CaCO32CH3COOH2CH3COO+Ca2H2OCO2;D.向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的产物是Al(OH)3HCO3,本选项对部分学生有难度,但在单项选择题可以用排除法解决。正确的方程式是:AlO2CO22H2OAl(OH)3HCO3。【答案】B(2011北京卷)下列与处理方法对应的反应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用NaS去除废水中的Hg2:Hg2S2=HgSB用催化法处理汽车尾气中的CO和NO:CONOCNO2C向污水中投放明矾
6、,生成能凝聚悬浮物的胶体:Al33H2OAl(OH)3(胶体)3HD用高温催化氧化法去除烃类废气(CxHy):(2011新课标全国卷)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 硫化亚铁溶于稀硝酸中:FeS+2H+=Fe2+H2SB. NH4HCO3溶于过量的NaOH溶液中:HCO3-+OH-=CO32-+H2OC. 少量SO2通入苯酚钠溶液中:C6H5O-+SO2+H2O=C6H5OH+HSO3-D. 大理石溶于醋酸中:CaCO3+2CH3COOH=Ca2+2CH3COO-+CO2+H2O【解析】硝酸具有氧化性,能氧化FeS,因此产物应该是硝酸铁、硫酸和一氧化氮,A不正确;NH4HCO3溶于过量的
7、NaOH溶液中除了生成碳酸钠外还有氨气生成,方程式为:NH4HCO32OH=CO322H2ONH3,B不正确;SO2不足产物应该是SO32,C不正确。所以答案是D。【答案】D(2011海南卷)下列固体混合物与过量的稀H2SO4反应,能产生气泡并有沉淀生产的是A. NaHCO3和Al(OH)3 B. BaCl2和NaClC. KClO3和K2SO4 D. Na2SO3和BaCO3【答案】D【解析】根据题中的要求,要产生气泡同时有沉淀生成。A选项无沉淀生成,B选项无气体生成,C选项物质不熟悉可用排除法,D可得到气体和沉淀,符合题目要求。关于物质性质考查的题,通常出现在单选题中。如果选项中有不熟悉的
8、物质,一般用排除法处理,以防解题出错。【2010高考】(2010全国卷)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将铜屑加入溶液中:B将磁性氧化铁溶于盐酸:C将氯化亚铁溶液和稀硝酸混合:D将铁粉加入稀硫酸中:【解析】A正确,符合3个守恒;B错误,电荷不守恒,Fe3O4中Fe有两种价态,正确应该为:Fe3O48H=2Fe3Fe24H2O;C错误,得失电子不守恒,电荷不守恒;正确的应为:3Fe2NO34H=3Fe3NO2H2O;D错误,不符合客观实际,反应后铁只能产生Fe2和H2;【答案】A(2010天津卷)5下列实验设计及其对应的离子方程式均正确的是A用FeCl3溶液腐蚀铜线路板:Cu + 2Fe3+
9、Cu2+ + 2Fe2+ BNa2O2与H2O反应制备O2 :Na2O2 + H2O 2Na+ + 2OH + O2C将氯气溶于水制备次氯酸:Cl2 + H2O 2H+ + Cl + ClOD用浓盐酸酸化的KMnO4溶液与H2O2反应,证明H2O2具有还原性:2MnO + 6H+ + 5H2O2 2Mn2+ + 5O2 + 8H2O 【答案】A(2010安徽卷)9.在pH=1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或分子是A.Na+、Mg2+、ClO、NO3 B. Al3+、 NH4+、 Br- 、Cl- C. K+ 、Cr2O72- 、CH3CHO、 SO42- D. Na+、K+ 、SiO32-、Cl
10、-【答案】B【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了化学实验中的离子共存知识。使甲基橙呈黄色的溶液pH大于4.4,当其处于4.4-7之间时,NO3-表现强氧化性,将I-氧化为I2,排除A;石蕊呈蓝色的溶液pH大于8,溶液呈碱性,OH-能和HCO3-反应,排除B;含大量Al3+的溶液中,溶液呈酸性,其中的H+能和ClO-结合成HClO,排除C。知识归纳:在给定条件下,考查离子组能否共存时,要注意其与元素化合物知识、电离平衡知识的联系。特别要注意题干中条件的应用,比如本题中的“甲基橙呈黄色”、“石蕊呈蓝色”、“含大量的Al3+的溶液”等,倘若只分析选项中给出的离子之间能否共存,就会造成错误解答。(2010上海
11、卷)19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苯酚与碳酸钠溶液的反应B等体积、等浓度的Ca(HCO3)2溶液和NaOH溶液混合C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用硫酸酸化的过氧化氢溶液D淀粉碘化钾溶液在空气中变蓝【答案】AD(2010江苏卷)3下列离子方程式表达正确的是A用惰性电极电解熔融氯化钠:B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铝表面的氧化膜:C用稀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氮:D用食醋除去水瓶中的水垢:【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A项,电解的是熔融状态的NaCl,不是NaCl溶液,2NaCl2Na + Cl2;B项,Al2O3能溶于NaOH溶液,生成偏铝酸盐;C项,NO2与NaOH反应,生成硝酸盐和亚
12、硝酸盐,2OH- + 2NO2 = NO3- + NO2- + H2O;D项,水垢中的主要成分为CaCO3,是难溶物。综上分析可知,本题选B项。(2010江苏卷)6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的溶液中:、B由水电离的的溶液中:、C的溶液中:、D的溶液中:、C. 氯化镁溶液与氨水反应:D. 氧化铝溶于NaOH溶液:【解析】本题考查热化学方程式与离子方程式的书写。A、标准燃烧热的定义,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时方出的热量(标准指298K,1atm)。水液态稳定,方程式系数就是物质的量,故A错。B、根据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与对应的热量是1mol氮气完全反应时的热量,但
13、次反应为可逆反应故,投入0.5mol的氮气,最终参加反应的氮气一定小于0.5mol。所以H的值大于38.6。B错。D、氢氧化铝沉淀没有沉淀符号。化学用语的教学是化学学科技术规范,强调准确性,强调正确理解与应用。特别重视热化学方程式的系数与反应热的对应关系。重视离子方程式的拆与不拆的问题。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问题由:聚集状态、系数、系数与反应热数值对应、反应热单位、可逆反应的反应热等内容构成。离子方程式的书写问题由:强弱电解质、最简整数比、定组成规律、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守恒、定量离子方程式等内容组成。【答案】C(2010四川卷)9.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向明矾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钡溶
14、液:B.向氢氧化亚铁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C.向磷酸二氢铵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D.向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2010浙江卷)13. 某钠盐溶液中可能含有等阴离子。某同学取5份此溶液样品,分别进行了如下实验:用pH计测得溶液pH大于7加入盐酸,产生有色刺激性气体加入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且放出有色刺激性气体加足量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沉淀溶于稀硝酸且放出气体,将气体通入品红溶液,溶液不褪色。加足量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在滤液中加入酸化的(NH4)2Fe(SO4)溶液,再滴加KSCN溶液,显红色该同学最终确定在上述六种离子中公含三种阴离子。请分析
15、,该同学只需要完成上述哪几个实验,即可得出此结论。A. B. C. D. 本题学生存在的困难是NO2-的检验,因为此内容在选修的实验化学中,可能会有所忽视。第二个难点是离子要分成两组分别进行检验。教学中碰到有一些学生:只要碰到离子组合检验与推断的题目就死机的现象。分析原因:各种典型离子的检验方式不是很熟练,没有对各种离子单独检验时的干扰因素,干扰离子进行排除。不重视各种相近实验现象进行区别对待,深入研究相近条件下的不同。教学中从单一离子检验开始,增加干扰,增加组合,增加性质区别等逐步复杂化。要多想为什么,多想如何干扰和排除干扰。【答案】B(2010全国卷)28(15分)有A、B、C、D、E和F
16、六瓶无色溶液,他们都是中学化学中常用的无机试剂。纯E为无色油状液体;B、C、D和F是盐溶液,且他们的阴离子均不同。现进行如下实验:A有刺激性气味,用沾有浓盐酸的玻璃棒接近A时产生白色烟雾;将A分别加入其它五中溶液中,只有D、F中有沉淀产生;继续加入过量A时,D中沉淀无变化,F中沉淀完全溶解;将B分别加入C、D、E、F中,C、D、F中产生沉淀,E中有无色、无味气体逸出;将C分别加入D、E、F中,均有沉淀生成,再加入稀HNO3,沉淀均不溶。根据上述实验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能确定溶液是(写出溶液标号与相应溶质的化学式):不能确定的溶液,写出其标号、溶质可能的化学式及进一步鉴别的方法:【解析】(I)
17、由题干表述可知A和E不是盐,又由纯E为无色油状液体,推知E为硫酸(步操作进一步确定);(II)由题干和步操作可知A为氨水; (III)再由步操作可知F中阳离子为Ag+发生的反应为:AgNH3H2O=AgOHNH4;AgOH2NH3H2O=Ag(NH3)2OH2H2O;而常见的盐中只有AgNO3可溶于水,故F为AgNO3;(IV)由步操作可知B中阴离子应为CO32-,由于此无色无味的气体只能是CO2, B、C、D中能生成沉淀说明不能是HCO3-,而阳离子可是常见的K+、Na+、NH4+等待定(V)同样由步操作D中能与氨水生成沉淀的无色溶液中常见的为阳离子为Mg2+或Al3+,而阴离子需待下步反应
18、再确定;(VI)由步操作生成的沉淀为可能为AgCl、AgBr、AgI、BaSO4、H2SiO3(不合理)等,但限于题干所述中学常用试剂,则沉淀应为AgCl和BaSO4,才不溶于HNO3,一个是与AgNO3结合生成的沉淀,一个是与硫酸结合形成的沉淀,故C应该同时含有Ba2+和Cl-即,C为BaCl2,进而推出D中阴离子应该为SO42-,因为题干所述盐溶液中阴离子均不同,故D为Al2(SO4)3或MgSO4其他解析见答案已知:Fe3+、Al3+、Fe2+和Mg2+以氢氧化物形式完全沉淀时,溶液的PH分别为3.2、5.2、9.7和12.4;Li2SO4、LiOH和Li2CO3在303K下的溶解度分别
19、为34.2g、12.7g和1.3g(1)步骤前,-锂辉石要粉碎成细颗粒的目的是_(2)步骤中,酸浸后得到的酸性溶液中含有Li+、SO42-,另含有Al3+、Fe3+、Fe2+、Mg2+、Ca2+、Na+等杂质,需在搅拌下加入_(填“石灰石”、“氯化钙”或“稀硫酸”)以调节溶液的PH到6.06.5,沉淀部分杂质离子,然后分离得到浸出液。(3)步骤中,将适量的H2O2溶液、石灰乳和Na2CO3溶液依次加入浸出液中,可除去的杂质金属离子有_(4)步骤中,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5)从母液中可回收的主要物质是_【解析】(1)粉碎可以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要增强溶液的碱性,只能加入石灰石可以氧化为
20、,石灰乳和使得沉淀步骤生成的沉淀是,离子方程式为:母液中的溶质是、,可以回收。【答案】(1)加快反应速率(2)石灰石(3)(4)(5)。【2009高考】(2009全国卷)含有a mol FeBr2的溶液中,通入x mol Cl2。下列各项为通Cl2过程中,溶液内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其中不正确的是( ) A.x0.4a,2Fe2+Cl2=2Fe3+2Cl-B.x0.6a,2Br-+Cl2=Br2+2Cl-C.x=a,2Fe2+2Br-+2Cl2=Br2+2Fe3+4Cl-D.x=1.5a,2Fe2+4Br-+3Cl2=2Br2+2Fe3+6Cl-【答案】B 【解析】因为Fe2+的还原性比Br-
21、强,FeBr2的溶液中通入Cl2,应Fe2+先与Cl2反应,B项错误。(2009重庆卷)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Na+、Mg2+、Br B.H+、Fe2+、C.K+、OH- D.Ca2+、Al3+、Cl-【答案】D 成;B项中Fe3+能将I-氧化;C项中Ca2+与反应生成CaCO3沉淀;D项中pH1的酸性溶液中,Na+、Fe3+、能大量共存。(2009江苏卷)下列离子方程式与所述事实相符且正确的是( ) A.漂白粉溶液在空气中失效:ClO-+CO2+H2O=HClO+B.用浓盐酸与MnO2反应制取少量氯气:MnO2+2H+2Cl-Mn2+Cl2+2H2OC.向NaAlO
22、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制Al(OH)3:+CO2+2H2O=Al(OH)3+D.在强碱溶液中次氯酸钠与Fe(OH)3反应生成Na2FeO4:3ClO-+2Fe(OH)3=+3Cl-+H2O+4H+【答案】C 【解析】漂白粉在空气中失效有CaCO3生成,A不正确;制Cl2的离子方程式中H原子不守恒、电荷不守恒,B不正确;C正确;强碱性溶液中ClO-不能氧化Fe(OH)3,D不正确。(2009广东卷)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向盐酸中滴加氨水:H+OH-=H2OB.Fe(OH3)溶于氢碘酸:Fe(OH)3+3H+=Fe3+3H2OC.铜溶于稀硝酸:3Cu+8H+=3Cu2+2NO+4H2O
23、D.向Na2S2O3溶液中通入足量氯气:+2Cl2+3H2O=+4Cl-+6H+【答案】C 【解析】A项,NH3H2O是弱碱,在离子方程式中不能拆,A不正确;Fe3+能将I-氧化,B不正确;在溶液中,Cl2能将氧化为,D不正确。(2009四川卷)在下列给定条件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无色溶液:Ca2+、H+、Cl-、B.能使pH试纸呈红色的溶液:Na+、I-、C.FeCl2溶液:K+、Na+、Fe2+、D.的溶液:Na+、K+、(2009上海卷)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H2SO4与Ba(OH)2溶液反应:Ba2+OH-+H+BaSO4+H2OB.CuSO4溶液吸
24、收H2S气体:Cu2+H2SCuS+2H+C.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浓氨水:Al3+4NH3H2O+2H2OD.等体积、等浓度的Ba(OH)2稀溶液与NH4HCO3稀溶液混合:Ba2+2OH-+ +BaCO3+NH3H2O+H2O【答案】BD +H2O=+Al(OH)3。A选项,虽然+OH-NH3+H2O,但无沉淀生成,排除A选项。C选项Ba2+OH-BaSO3+H2O,只有沉淀没有气体。最后D选项,既有气体NH3,又有沉淀Mg(OH)2,故答案为D。(2009安徽卷)向体积为Va的0.05 molL-1 CH3COOH溶液中加入体积为Vb的0.05 molL-1 KOH溶液,下列关系错误
25、的是( ) A.VaVb时:c(CH3COOH)+c(CH3COO-)c(K+)B.Va=Vb时:c(CH3COOH)+c(H+)=c(OH-)C.VaVb时:c(CH3COO-)c(K+)c(OH-)c(H+)D.Va与Vb任意比时:c(K+)+c(H+)=c(OH-)+c(CH3COO-)【答案】C 【解析】因CH3COOH溶液与KOH溶液的浓度相等,当VaVb时,CH3COOH过量,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为CH3COOK和CH3COOH(剩余),根据物料守恒关系,c(CH3COOH)+c(CH3COO)c(K),A选项正确。Va=Vb时,CH3COOH与KOH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中的溶质为CH
26、3COOK,根据电荷守恒:c(K)+c(H)=c(OH)+c(CH3COO)及物料守恒:c(CH3COOH)+c(CH3COO)c(K)可得:c(CH3COOH)+c(H)=c(OH),B选项正确。C选项负电荷数均大于正电荷数,溶液中正负电荷不守恒,故C选项错误。不论二者如何混合,溶液中只有K、H、OH、CH3COO四种离子,根据电荷守恒,D选项正确。(2009宁夏、辽宁卷)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A.向次氯酸钙溶液通入过量CO2:Ca2+2ClO-+H2O+CO2=CaCO3+2HClOB.向次氯酸钙溶液通入SO2:Ca2+2ClO-+H2O+SO2=CaSO3+2HClOC
27、.氢氧化钙溶液与碳酸氢镁溶液反应:Ca2+OH-+=CaCO3+H2OD.在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稀硝酸:3Fe2+4H+=3Fe3+2H2O+NO【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离子方程式的书写。A.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过量CO2,产物为Ca(HCO3)2,A不正确;B.HClO有强氧化性,能将氧化为,B不正确;C.Mg(OH)2难溶于水,该反应也生成Mg(OH)2沉淀,C不正确;D.HNO3有氧化性,能将Fe2+氧化为Fe3+,D正确。(2009广东卷)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铁与稀HNO3反应:Fe+2H+=Fe2+H2B.小苏打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OH-=CO2+H2OC.氯化钙与碳
28、酸氢钾溶液混合:Ca2+=CaCO3D.CuSO4溶液与Ba(OH)2溶液混合:Cu2+2OH-+Ba2+=BaSO4+Cu(OH)2【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稀硝酸是氧化性酸,金属与之不会产生H2。铁与硝酸反应,与量有关。Fe不足,生成Fe3+,Fe过量时,发生反应Fe+2Fe3+=3Fe2+,最终生成Fe2+,A错。+OH-=+H2O,B错。CaCl2与KHCO3不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不反应,C错,D对。(2009宁夏、辽宁卷)下图表示有关物质(均由短周期元素形成)之间的转化关系,其中A为常见的金属单质,B为非金属单质(一般是黑色粉末),C是常见的无色无味液体,D
29、是淡黄色的固体化合物。(反应条件图中已省略。) (1)A、B、C、D代表的物质分别为_、_、_、_(填化学式);(2)反应中的C、D均过量,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3)反应中,若B与F物质的量之比为43,G、H分别是_、_(填化学式);(4)反应产物中K的化学式为_;(5)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答案】(1)Al C H2O Na2O2 (2)4Al+2Na2O2+6H2O=4NaAlO2+O2+6H2(3)CO2 CO(4)Na2CO3(5)CO2+2OH-=+H2OCO2+3H2O=+2Al(OH)3应中Na2O2、H2O均过量,可知溶液甲为NaOH和NaAlO2的混合物,由此可写出反应
30、的离子方程式。反应中,C与O2物质的量比为43,由原子守恒可确定产物为CO2和CO,且比例为11。4C+3O22CO2+2CO (2009山东卷)孔雀石主要含Cu2(OH)2CO3,还含少量Fe、Si的化合物。实验室以孔雀石为原料制备CuSO45H2O及CaCO3 ,步骤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1)溶液A中的金属离子有Cu2+、Fe2+、Fe3+。从下列所给试剂中选择。“实验步骤中试剂为_(填代号),检验溶液A中Fe3+的最佳试剂为_(填代号)。a.KMnO4 b.(NH4)2S c.H2O2 d.KSCN(2)由溶液C获得CuSO45H2O,需要经过加热蒸发、_、过滤等操作。除烧杯、漏斗外
31、,过滤操作还用到另一玻璃仪器,该仪器在此操作中的主要作用是_。(3)制备CaCO3时,应向CaCl2溶液中先通入(或先加入)_(填化学式)。若实验过程中有氨气逸出,应选用下列_装置回收(填代号)。(4)欲测定溶液A中Fe2+的浓度,需要用容量瓶配制某标准溶液,定容时视线应_,直到_。用KMnO4标准溶液滴定时应选用_滴定管(填“酸式”或“碱式”)。【答案】(1)c d (2)冷却结晶 引流(3)NH3H2O b(4)平视凹液面(或平视刻度线) 凹液面的最低点与刻度线相切 酸式(2009全国卷)现有A、B、C、D、E、F六种化合物,已知它们的阳离子有K+、Ag+、Ca2+、Ba2+、Fe2+、A
32、l3+,阴离子有Cl-、OH-、CH3COO-、。现将它们分别配成0.1 molL-1的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测得溶液A、C、E呈碱性,且碱性为AEC;向B溶液中滴加稀氨水,先出现沉淀,继续滴加氨水,沉淀消失;向D溶液中滴加Ba(NO3)2溶液,无明显现象;向F溶液中滴加氨水,生成白色絮状沉淀,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2)E溶液是_,判断依据是_;(3)写出下列四种化合物的化学式:A_、C_、D_、F_。由离子共存知识可推知ABCDEF溶液依次为Ba(OH)2 、AgNO3、Ca(CH3COO)2 、AlCl3、K
33、2CO3、FeSO4溶液。【2008高考】(2008广东卷)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钠与水反应:Na+H2ONa+OH+H2B.氯气与水反应:Cl2+H2O2H+Cl-+ClO-C.氢氧化铝中和胃酸:Al(OH) 3+3HAl3+3H2OD.用FeCl3溶液腐蚀印刷电路板:Fe3+CuFe2+Cu2+【答案】C 溶液中,ClO-不能大量存在;与Ca2+可生成微溶物CaSO4,故在存在条件下,Ca2+不能大量存在;在有存在的强酸性溶液中,Fe2+被氧化为Fe3+;c(H+)=1.010-13 molL-1的溶液,为碱性溶液,Na+和弱酸根S2-、都可共存。因此正确答案为D。(20
34、08天津卷)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石灰乳与Na2CO3溶液混合:Ca2+CaCO3B.NH4HSO3溶液与足量NaOH溶液混合加热:+2OH-NH3+2H2OC.酸性条件下KIO3溶液与KI溶液反应生成I2:+5I-+3H2O3I2+6OH-D.AgNO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g+NH3H2OAgOH+【答案】B 【解析】A中石灰乳应写成分子形式:Ca(OH)2+CaCO3+2OH-。C中因在酸性条件下,产物中不可能生成OH-,因此应为:+5I-+6H+3I2+3H2O。D中加入过量氨水的产物应为Ag(NH3)2+而不是AgOH。(2009安徽卷)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或
35、分子是( ) A.、H+、 B.K+、Al3+、NH3H2OC.Na+、K+、Cl2 D.Na+、CH3COO-、OH-【答案】D 【解析】A选项,H+与反应:H+=H2OCO2,因此不能大量共存。B选项,Al3+3NH3H2O=Al(OH)33,不能大量共存。C选项,具有还原性,Cl2具有氧化性,会发生反应:Cl2H2O=2H+2Cl-,故也不能大量共存。答案为D。(2009广东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向0.1 molL-1Na2CO3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色B.Al3+、Cl-、Na+可大量共存于pH=2的溶液中C.乙醇和乙酸都能溶于水,都是电解质D.分别与等物质的量的HCl和H
36、2SO4反应时,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相同【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电解质溶液的相关知识。Na2CO3水解显碱性,使酚酞变红,A对。pH=2的溶液是酸性溶液,与不共存,B错。乙醇是非电解质,C错。由于H2SO4是二元酸,HCl为一元酸,等物质的量的HCl和H2SO4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不同。D错。(2008上海卷)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AgNO3溶液中滴入少量的Na2S溶液 2Ag+S2-Ag2SB.过量CO2通入Ca(ClO)2溶液中 ClO-+CO2+H2O+HClOC.向Na2CO3溶液中加入过量CH3COOH溶液 +2H+CO2+H2OD.向Ba(OH)2溶液中加入
37、少量NaHSO3溶液2Ba2+2OH-BaSO3+2H2O【答案】AB 【解析】A符合相关原理,正确;过量CO2通入Ca(ClO)2生成Ca(HCO3)2和HClO,B正确;CH3COOH是弱电解质,不可写成H+,C错;NaHSO3少量应写成+OH-+Ba2+BaSO3+H2O,D错。(2008广东卷)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在稀氨水中通入过量CO2:NH3H2O+CO2+B.少量SO2通入Ca(ClO)2溶液中:SO2+H2O+Ca2+2ClO-CaSO3+2HClOC.用稀HNO3溶解FeS固体:FeS+2H+Fe2+H2SD.氢氧化钙溶液与等物质的量的稀硫酸混合:Ca
38、2+OH-+H+CaSO4+H2O【答案】A (2008海南卷)在pH13的无色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A.、K+、 B.、Na+C.Na+、ClO-、D.、K+、Na+、【答案】C【解析】pH=13的无色溶液为强碱性溶液。A项中的、B项中的均不能在强碱性溶液中存在,D项中的是有颜色的,也不符合题意。(2008四川卷)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足量硫酸铝与纯碱反应:2Al3+3+3H2O=2Al(OH)3+3CO2B.硫酸铜与烧碱反应:CuSO4+2OH=Cu(OH)2+C.苯酚与碳酸钠反应:2C6H5OH+=2C6H5O+CO2+H2OD.碳酸钡与硫酸反应:Ba2+=
39、BaSO4【答案】A 【解析】B中CuSO4应以离子形式存在;苯酚的酸性比碳酸的酸性弱,苯酚与Na2CO3反应不可能生成CO2,C错误;D中BaCO3难溶于水,不能以离子形式存在,D错误。(2008四川卷)在a L Al2(SO4)3和(NH4)2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b mol BaCl2,恰好使溶液中的离子完全沉淀:如加入足量强碱并加热可得到c mol NH3气,则原溶液中的Al3+离子浓度(molL-1)为 【答案】C【解析】+OH-NH3+H2O,则n()=n(NH3)=c molBa2+BaSO4,则n()=n(Ba2+)=bmol则Al2(SO4)3中n()=b mol-c mol
40、=(b-) moln(Al3+)=n()=(b-)mol=molc(Al3+)=molL-1(2008全国)某钠盐溶液可能含有阴离子,Cl-,Br-,I-。为鉴定这些离子,分别取少量溶液进行以下实验: 测得混合液呈碱性;加HCl后,生成无色无味气体。该气体能使饱和石灰水溶液变浑浊;加CCl4,滴加少量氯水,振荡后,CCl4层未变色;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分离,在沉淀中加入足量盐酸,沉淀不能完全溶解;加HNO3酸化后,再加过量AgNO3,溶液中析出白色沉淀。(1)分析上述5个实验,写出每一实验鉴定离子的结论与理由。实验;实验;实验;实验;实验;(2)上述5个实验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离子是。
41、【解析】钠盐溶液呈碱性,是由于阴离子水解引起的,所以溶液中应含有弱酸的酸根离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常见气体有CO2和SO2,但SO2有刺激性气味;氯水与Br-、I-分别可以发生如下反应:Cl2+2Br-2Cl-+Br2,Cl2+2I-2Cl-+I2,如果有Br-,I-,则加CCl4振荡后,CCl4可以将Br2,I2从溶液中萃取出来而变色;常见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是BaSO4和AgCl;整个实验与的性质无关,无法确定是否存在。(2008江苏卷)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2Cl- + 2H+ H2+ Cl2B用银氨溶液检验乙醛中的醛基:CH3CHO +2Ag(NH
42、3)2+ + 2OH-CH3COO- + +3NH3 + 2Ag+ H2OC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CO2 + H2O + 2C6H5O- 2C6H5OH + DNa2SO3溶液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5+ 6H+ + 2 = 5 + 2Mn2+ +3H2O【答案】BD大量存在,D错误。(2008江苏卷)在下列溶液中,各组离子一定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A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 Na+、Cl-、Fe3+B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Fe2+、Mg2+、Cl-Cc(H+)=10-12 molL-1的溶液:K+、Ba2+、Cl-、Br-D碳酸氢钠溶液:K+、Cl-、H+【答案】C【解析】溶液使酚酞变红,说明有大量OH-,Fe3+不可能大量存在,A错;溶液使紫色石蕊变红,说明有大量H+,酸性环境中将Fe2+氧化,B错;c(H+)=10-12molL-1的溶液为碱性,K+、Ba2+、Cl-、Br-都可共存,C正确;NaHCO3溶液中与H+可反应,D错。(2008江苏卷)下列文字表述与反应方程式对应且正确的是 A溴乙烷中滴入AgNO3溶液检验其中的溴元素:Br-+Ag+AgBrB用醋酸除去水垢: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