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提高小学生朗读能力的对策研究”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学会阅读,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为学生的终生学习打下基础,这是阅读教学的首要目标。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首要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的指导,其中阅读方法的学习和指导已经成为信息时代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和价值追求。朗读是进行阅读训练的基本技能之一,是培养阅读能力的第一基本方法。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小学阶段朗读的总体要求是: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语文教学中,朗读也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曾指出:书声琅琅应当成为一堂好课的首要特征。教育家叶圣陶就朗读也曾说过:“设身处
2、地,激昂处还他激昂,委婉处还他委婉务必尽情的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当时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当时的心灵沟通。”我国宋代大理学家朱熹就主张:凡读书,需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牵强暗记。而且要“逐句玩味”、“反复精详”、“诵之宜舒缓不迫,字字分明。”可见朗读的重要性。我校是一所偏远的农村小学,学生方言重、普通话水平低,再加学生的朗读兴致不高,朗读中还存在诸如多字、丢字,声音放不开,语气、停顿掌握不好,情感表现力不强等一系列问题;教师缺乏必要的朗读技巧和方法,难以有效指导学生朗读;学生课内朗读机会少,课外朗读的机会更少。针对这种现状,我们提出“提高小学生朗读能力的对策研究
3、”这一课题。二、课题研究的目标我们设想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我校学生的语音面貌得到明显改善,朗读能力有较大提高;使学生在读中感知、读中感悟,通过朗读理解文本,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使学生通过朗读促进其他阅读方式的提高,增加阅读量,促进写作水平的提高;使学生通过美文朗读,陶冶性情和情操;让学生在朗读中潜移默化地形成语文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提高语文素养。通过本课题研究,使教师掌握较成熟的朗读指导技巧和方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教科研水平的提高。三、课题研究的内容1.我校小学生朗读能力现状及策略研究。2.课内外相结合,以课内带课外,促进小学生朗读能力提高的策略研究。3.整理总结课内外朗读训练篇目及推荐
4、书目。4.以课外活动为载体,促进学生朗读能力提高的策略研究。四、课题研究的对象本课题的研究对象是我校16年级学生。五、课题研究的方法1.文献研究法:查阅关于朗读训练的研究资料,启迪课题组成员的思想,开阔研究思路。研究与本课题相关的关键词的内涵和外延,研究国内外朗读训练的理论和动态。2.行动研究法:组织校本教研,进行语文课堂朗读训练的研究和课外朗读训练研究,围绕朗读训练开展各种活动。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究、反思、提升。采取个案研究、小组研究、群体观察的方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验证理论,不断修改补充完善实验方案。3.经验总结法: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认真做好各类资料的收集、整理和情况记录。提炼、总结
5、课题研究中的教学现象,使之形成经验理论。4.教育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教学案例分析、座谈、实地查看等方式,了解学生朗读水平、朗读时间、朗读兴趣,收集教师、学生、家长对朗读训练的建议。5.个案研究法:通过对个别学生或存在相似问题的某些学生群体,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进行跟踪调查后作出判断,并将整理的经验运用到研究中。六、研究遵循的原则1.主体性原则: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研究首先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课堂朗读训练和各种课外朗读活动,使学生自主地、能动地参与实践活动。贯彻这一原则,必须让学生在朗读训练中全员参与、全面参与、全程参与,成为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人。同时让学生充分体验到朗读
6、的乐趣,让他们在愉悦的情绪中开展朗读。2.人文性原则: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之一。语文教学就是要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最重要的内容,而朗读又是阅读的最主要手段。因此在朗读训练中必须创设文本情境,以文激情、以情感人、以情育人。3.激励性原则:教师要充分运用评价手段,及时表扬、鼓励学生;评价要因人而宜,注重个体发展;评价不只限于成果,要注重过程,特别是对于语音面貌较差的学生要保护其积极性。七、课题研究的过程1.第一阶段:实验准备阶段(2014.92014.10)由语文组全体教师成立了课题组,进一步调查分析我校学生朗读能力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形成前测调查报告;组织课题
7、组教师学习现代教学理论,参阅相关教学网络资源与教学报刊杂志,研究与课题相关的材料,制定研究方案与阶段研究实施计划。2.第二阶段:实验操作阶段(2014.102015.1)根据研究方案和研究计划,进行课内外的探索与实践,探求提高小学生朗读能力的方法,激起学生朗读兴趣;组织形式多样的朗读拓展活动,通过开展朗读拓展活动促进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3.第三阶段:提高发展阶段(2015.32015.5)在前阶段的基础上,整理研究思路,完善研究方案,撰写中期研究报告,阶段性研究论文,收集编辑优秀教案、论文、教学反思和课件、教学光盘等。4.第四阶段:总结验证阶段(2015.62015.9)进行调查测试,收集与课题有关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形成课题报告,举办研究成果展览,邀请专家进行课题鉴定,对课题研究进行评审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