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观察物体(二)教学设计 石梯镇大石小学 周明明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第八册教科书13页例1,练习四第1-3题。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立体图形,正确辨认从不同方位观察到的四个小立方体拼成的立体图形的形状和相对位置。2、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养成数学思考的习惯,发展空间观念。 3、在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养成良好的合作、交流的习惯。教学重点:正确辨认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模型的形状。教学难点:根据从不同位置观察一个立体图形得到的三视图,能用正方体进行拼搭。教学准备:课件、粉笔盒、方格纸。教学设计(一)情境引入1、大家还记得盲
2、人摸象这个故事吗?哪位同学愿意给我们讲讲这个故事呢?2、听了这个故事,老师有一个问题:他们“看”的是同一头大象吗?那为什么盲人们说的都不一样呢?3看来我们要从多角度观察物体,通常我们从几个方向观察物体?(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从正面看、从上面看和从左面看)4师:如果给你一个立体图形,你会观察吗?那我们就从这三个方向进一步全面的观察物体,看看大家能够有什么收获?(板书题目:观察物体)【设计意图】通过熟悉的故事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意会到“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同一物体”结果可能不一样,引出要研究的问题。二、自主学习质疑释疑 1.观察文具盒。 (1)拿出我们我们的文具盒,你能指出它的前面、右面和上面
3、吗?(学生指一指) (2)从前面、右面和上面观察,你看到的形状是什么样子的?(先让学生想一想是什么形状,再让学生观察。) (3)汇报交流。指名在黑板上画出自己看到的图形。 【设计意图】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入手开始观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2观察同一立体图形(1)请看屏幕,这是由几个小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呢?看了这张图,你能把它摆出来吗?(2)你们的桌子上也有四个小正方体,请你们轻轻搭出这个立体图形,实际观察一下。(3)出示活动建议:分别从正面、上面、左面观察立体图形。在方格纸上画出你看到的图形。验证画的图形与观察到的是否一样。(4)学生活动,师巡
4、视。(5)汇报信息。(将学生作品贴黑板上)(6)集体反馈。(7)小结:我们分别从正面、上面、左面,观察了这个立体图形,通过从不同方向进行的观察,你有什么发现吗?(通过观察这个立体图形,我们发现:从不同方向观察一个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设计意图】。通过全面、有序的观察活动,使学生对所观察的物体有了整体的认识,在头脑中形成表象。为下面的学习奠定基础的同时,培养了空间观念,提升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3、观察不同立体图形(1)刚才我们一起观察了这个由老师搭成的立体图形,你们想不想自己搭搭呢? (2)小组活动,任意将四个小正方体拼摆成几何体,请你先想象一下,然后在方格纸上画出这个立体图形从正
5、面、上面和左面看到的形状。(3)学生动手操作(4)反馈交流,展示作品3确定方法。(1)我们已经观察了两个不同立体图形,结果和大家想象的相同吗?同学们有没有想过,我们应该如何想象呢?有什么方法吗?同桌讨论一下。(2)集体交流(3)方法提炼:先确定集合体的长、宽、高,从正面看到的是几何体的长和高这两个要素;从上面看到的是几何体的长和宽这两个要素;从左面看到的是几何体的宽和高这两个要素。【设计意图】美国教育家杜威曾经说过,学生的学习只有亲历其中才能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利用现有的素材,让学生在活动去发现,去学习,可以让学生的认识更加深刻,发现更能够被普遍接受。(三)巩固提高1、
6、仔细观察,填一填。2、认茶壶 (1)画一画拿出茶壶放于桌中央,学生自行观察。组织作品展,找找作品中相异点。【设计意图】适当的巩固练习,有助于学生对于方法的掌握,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形成数学模型。(四)提炼升华1、同学们,通过今天的研究你有什么收获吗? 2、是啊,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从不同角度去观察物体,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大家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从而形成多角度思考的思维模式。(五)布置作业 14页做一做自我评价 100%学生能很容易地判断前、上两面的图片,并能流利地说出判断理由。说明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观察经验和空间观念。物体左面的图片,有80%的同学能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正确选择和说理,说明学生已有了一定的分析,判断和推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