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江油市2006-2007学年度上学期教研工作计划 努力贯彻义务教育法(修订),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推进教学研究和教育科研工作的新发展;以深化教育创新,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核心,认真分析课改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以健全和完善中小学校本教研制度为重点,达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在加大教学研究、教学指导、教学服务的同时,注重改进和完善教研工作制度和工作方式;注重加强教育发展和改革方面的宏观研究;注重教师和学生层面的研究;注重评价制度和考试方面的研究;注重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的研究;整合全市教育科研力量,为推动我市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服务。工作要点及要求1、稳步推进课改(1)进一步学习课改理论,
2、从更深层次反思课改行为。加强对课改理论的再学习、再认识,充分领悟课程改革的目标是实现“基础教育的六个改变”。处理好“坚持与改变”、“传承与创新”的关系,注重总结积累,使课程改革稳步、高效地推进。(2)学校要加强对课改整体推进策略的研究和反思,要把课程改革整体的推进融合在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3)加强对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突出“以课堂教学质量为主题”活动。 课堂教学是推进课程改革的主阵地、主渠道,加强对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是稳步推进课改的核心,也是提升教学质量的核心。重点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三维教学目标的制定及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设计的导向作用;教学环节的实效性;课堂教学的评价;课堂教学效率的提
3、高研究,等等。(4)参与并指导学校校本教研活动校本教研是将教育理念转化为教师工作行为的重要方式,是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的重要手段,是教研员教研工作方式转变的具体体现。学校要从校本教研的针对性、实效性等方面加强计划,督促和检查。每个教研员要在所联系片区选择一所学校开展校本教研,达到以点带面推广校本教研的目的。(5)继续抓好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施 要反思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和实施的基本理念,指导学校正确的实施。各校要高度重视教师的配备,高度支持教师活动的参入,高度关注课程实施的过程和效果,高度重视信息技术在推进课程改革、提升教学质量方面的作用。2、常规教研工作(1)各校要高度
4、关注教学过程管理,要继续贯彻两个“实施细则”,学校教务处要有专人管理此项工作。要从过程管理中完善提高,实现教学管理的规范化和高效率。(2)高度关注初三年级教学计划和复习计划的制定与实施。对于初三年级的教学工作要处理好“教学进度与课时教学效率”的关系,扎扎实实地抓好初三教学、训练、检测,坚持行之有效的工作策略,并不断创新。(3)做好小学教学质量的过程质量监控,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整体提升工作。(4)、狠抓高考备考工作,全面落实绵阳市高三复习动员会精神,深入教学第一线,配合上级部门抓好领导工作,从教学、管理、信息、心理辅导,阶段落实等各方面协助学校抓好高三工作,为07年高考再创新高作出不懈努力。(
5、5)大力贯彻教师素质能力建设“三大计划”,与其他部门加强协作,努力抓好教师培训提高工作,探索多种培训模式,与骨干教师定点联系,开展好教师交流,共同教研活动。(6)积极开展以李白文化为内涵,提高校园文化建设水平系列活动的研究,促进活动健康发展。(7)积极探索教研活动新的方式,展开现场研讨、集体备课、专题讨论、案例分析、实线反思、对话交流、微型科研、叙事研究等活动研究。(8)大力开展教师教学技能展评竞赛活动,以锻炼教师、培养骨干、提高教学艺术水平。(9)抓好全市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质量评价方案的修订。4、锁定目标,努力提高教研工作效益1、求真务实。弘扬“求真务实”的教研作风,教研工作要继续朝“有的”、
6、“有效”的方向迈进,不断追求活动的最大效益。2、活动创新。充分认识和重视校本教研在整个教研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积极发挥教师的能动作用,强化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和指导。鼓励教师重视科研,参与课题研究,撰写高质量的教学教研论文。3、质量为本。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新义务教育法和新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要通过调研、视导、会诊等,监控过程管理,总结成功经验,找出存在问题,促进全市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4、桥梁作用。开展“送教下乡”活动,继续架设农村学校和城区学校的教研工作联系桥梁,促进城乡教育的协调发展。积极鼓励并选择一些条件较好的学校开展教学公开日和公开周活动,以不断促进优质教学资源的互补和共享
7、,推进我市教育的均衡发展。5、“软件硬抓”。加强教研管理平台建设,丰富各学科教研网页,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来推动教研活动的开展,提高教研活动信息化程度。6、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组织多种培训会、学术沙龙、课堂观摩、个案研究、主题研究、教学设计比赛、综合素质和技能大比赛等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以活动促研究,以研究促发展,使各种活动更好地为教学实践服务。7、以丰富多彩的教育科研活动为载体,全面提升教师的教育科研实践能力,推动全市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及学生行为方式的转变。8、用科学的评价导向,逐步建构和完善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提高的评价体系。继续使用我在阳光下成长记录册及教师继续教育档案,使其在基础教
8、育课程改革和评价中发挥重要作用。二00六年九月一日附:工作行事历时间行事历负责人九月1、安排布署2006年度教研工作陈定康2、初、高中英语联合教研组成员培训会杨天旭3、小学联合教研组换届培训会及送教下乡活动小学组4、课题研究小组培训会议(及语文课改小组成员培训会)刘道福、姚宏5、高、初中语文联合教研组成员培训会议姚 宏6、九年级思想品德课教材培训刘道福7、筹备初中历史课程改革中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机制构建课题的结题工作杨亚莎8、小学校本教研培训会小学组9、中小学音乐、美术、体育学科研究培训会龚兰芬10、信息技术教研培训会张兴全11、初一教材培训唐远旭12、高中数学联合教研组成员会王君太13、高三
9、数学教研培训会王君太14、部分市级课题结题鉴定理论组15、小学课改教材培训小学组十月1、初中一、二年级学科教研培训会中小组2、小学学科研究小组换届培训会及送教下乡活动小学组3、小学英语学科教研培训会杨天旭4、初一、初二语文教师说课活动姚 宏5、初中思品课课堂教学展评刘道福6、组织全市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展评杨亚莎7、召开高中历史、地理教研培训会杨亚莎8、2006年10月召开高三物理研讨培训会吕金梅9、2006年10月召开高三生物研讨培训会梅忠容10、中小学音乐、美术、体育学科新教材培训龚兰芬11、初中信息技术说课比赛活动张兴全12、初三数学教学研讨培训会唐远旭13、高三化学教研培训会何朝东时间行事
10、历负责人十月14、高一数学教研培训会王君太15、市级以上课题中期检查理论组16、小学新课程案例研究评比活动小学组十一月1、高三英语教研培训会杨天旭2、初三学科(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教研培训会中学组3、高一、高二语文教研培训会姚 宏4、高二数学教研培训会王君太5、高三政治教研培训会刘道福6、初中历史课程改革中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机制构建课题结题杨亚莎7、2006年11月召开初中物理学习研讨培训会吕金梅8、2006年11月举行高中生物青年教师赛课活动梅忠容9、中小学音乐、美术、体育学科新课程优秀课展评龚兰芬10、中小学信息技术优质课展评张兴全11、初中生物教研培训会梅忠容12、新课程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展评活动唐远旭13、初三化学新教材培训会何朝东14、新课程下的小学课堂教学展评活动小学组15、课改年级教学研讨会小学组十二月1、高三语文教研培训会姚 宏2、初中历史、地理联合教研培训会杨亚莎3、初二数学教研培训会唐远旭4、示范小学抽考年级语、数、外教研会小学组5、省资助金课改阶段总结会姚 宏一月1、期末总结工作赵贤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