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中考物理 声现象复习教案-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物理教案.doc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8132421 上传时间:2025-02-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物理 声现象复习教案-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物理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考物理 声现象复习教案-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物理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考物理 声现象复习教案-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物理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考物理 声现象复习教案-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物理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一讲 声现象教学目标: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知道声音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时速度的一般差异。2知道乐音的三要素:音调、响度、音色(包括音调、响度分别与振动的频率和振幅有关等)。3能根据频率的高低对声音进行分类、能举例说明超声和次声在实际中的应用。4能举例说明防止噪声的一般途径。方法技巧 声现象实验中几种实验方法 1理想实验法:用抽气机逐渐抽出瓶中的空气,听到的铃声逐渐变小,推理得出真空不能传声。这里用到了已有的事实推知在极限情况下的结果,物理上称为理想实验法。2转换法:音叉的振动很微小,不容易观察,采用乒乓球放大了音叉的振动,物理上称为转

2、换法或放大法。3控制变量法:用桌子边缘的直尺,探究影响音调和响度的因素,使用了控制变量法。 重难点:常见易错现象认为只要有振动就能听到声音(错,正常人听到声音,有四个条件:a.物体在振动;b.响度不能太小;c.频率在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内;d.有传播声音的介质);对乐音的三特性容易混淆,特别是音调和响度最易混淆(音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响度是由发声体的振幅决定的,而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的材料、结构等决定的);噪声和乐音容易混淆(可以从两方面区别:一是发声体是否做有规则的振动;二是看是否妨碍人们的正常学习、工作和生活);回声测距易错(计算声源到障碍物的距离,用svt)。教学设计知识梳理:一、声

3、音的产生和传播1声源:振动_的物体叫做声源(或发声体),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声源。2产生:声音是由物体_产生的,一切发声物体都在_,_停止,发声也停止,但原来发出的声音不会立即消失。3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物理学中将这种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叫做_,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作传声的_。_不能传声,声音在介质中是以_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 4声速:不同介质传播声音的快慢不同。一般来说,声音在固体中传播得最_,液体次之,气体最_,另外,声速还跟_有关,在15 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_。5反射与回声:声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柔软多孔的物质会被_,遇到较大障碍物会被_回来而形成回声,人耳能区分

4、回声和原声的时间间隔为_s以上,低于_s时,回声可以使原声加强。利用回声测距,测海深。 二、乐音的特征6频率是用来描述物体振动_的物理量,物理学中把物体每秒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其国际主单位是_,符号_。7音调:指声音的_,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_决定的。8响度:指声音的_,响度与发声体振动的_有关,还跟发声体的_有关。9音色:也叫音质或音品,它与发声体本身的特征有关,不同的发声体,发出声音的_不同。音调和响度相同、音色不同的声音,其振动的波形不同。 三、超声与次声10超声和次声:人们把频率高于20 000 Hz的声音叫做_,把频率低于20 Hz的声音叫做_,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_Hz_Hz,超出这个

5、范围,人无法感知,但有些动物却能感知到。如狗的听觉频率范围是15Hz50 000 Hz,大象能感受到自然界许多变化发生的次声波。 四、噪声与控制11噪声: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_发出的声音;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_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是噪声。乐音与噪声的区别是_。12噪声的等级和危害:人们用_来划分声音强弱的等级,其符号_,为保证正常的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_。为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_。13噪声的控制:从三个方面入手,即防止噪声的_,阻断它的_,防止它进入_。 精讲点拨:【例1】(2014,桂林)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

6、音叉紧靠悬线下的乒乓球,发现乒乓球被多次弹开。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说明音调越高,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越大B说明发声体在振动C便于分辨出音叉振动发声时的音色是否相同D便于分辨出音叉振动所发出的声是次声波还是超声波 【例2】(2013,天津)吹奏笛子时,演奏者抬起压在不同出气孔的手指,是为了改变所发乐器的( )A音调 B响度C音色 D振幅 【解析】笛子是靠笛管里空气的振动发声的,抬起压在不同气孔上的手指,改变了空气柱的长度,从而改变了振动的频率,即改变了音调。 【答案】【变式题2】我们中的小男生,成长时声音逐渐改变了,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A声带振动变快 B声带振动变慢C声带振幅变小 D声带

7、振幅变大 测评反馈:1(2014,联考)声音在生活中有许多应用,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具有_能量_;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水面激起了水花,说明发声的物体在_振动_。2(2013,天水)通常情况下,我们听到的声音是由于物体_振动_而发出的。声波的频率范围很宽,但正常人的耳朵只能听到2020 000Hz的声音,高于20 000Hz的声音称之为_超声波_。减弱噪声有三个环节,公路两旁安装隔音墙、植树属于在_传播过程中_减弱噪声。3(2012,天水)人说话靠声带的_振动_产生声音,声音在铁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_快_(选填“快”或“慢”),地震时产生的声波属于_次声波_(选填“超声

8、波”或“次声波”)。 4(2012,兰州)日常用语中的声音的“高”、“低”,有时指音调,有时指响度,含义不是唯一的。例如“一名男低音歌手正在放声高歌”,这里的“低”是指_音调_,“高”是指_响度_。5(2014,兰州)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在不同物质中声速均为340m/sC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音色相同D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6(2013,联考)一种新型保险柜安装有声纹锁,只有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才能打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这种声纹锁辨别主人声音的依据是( A )A音色 B响度C音调 D声速 总结提升:转换法:音叉的振动很微小,不容易观察,采用乒乓球放大了音叉的振动,物理上称为转换法或放大法。控制变量法:用桌子边缘的直尺,探究影响音调和响度的因素,使用了控制变量法。作业布置:完成考点跟踪突破第一讲练习。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中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