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6章 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doc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8130026 上传时间:2025-02-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6章 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6章 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6章 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6章 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6章 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熟知液体、固体密度测量的原理2、 能力目标:会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固体体积;利用天平、量筒测量不同形状固体和 液体的密度;学会应用常用的等量替换的方法测体积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测量固体、液体密度过程中,天平、量筒的使用;密度公式的应用2、难点:不规则固体体积的等效替换的测量方法测量物质的密度 教案内容:教学方法利用复习和回顾密度公式,引入密度的测量引入式教学。 教学过程一、首先回顾上两节课所学知识,密度的概念及公式: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公式:。我们知道此公式是密度的定义式、计算式,其实也是密度测量的原理式。二、密度的测量要想知道某

2、种物质的密度,只要知道该物质的质量及体积,通过公式计算即可得到。 (一)、原理:中质量用天平很容易测得。而体积则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间接测量利用体积公式计算得到或直接测量得到。(二)、固体密度的测量1、固体质量的测量:可直接用天平测得。2、固体体积的测量: 对于规则的几何体,可用刻度尺测出其长、宽、高或直径根据体积公式计算得到。例如: 正方体: 长方体: 圆柱体: 圆锥体: 圆球体: 对于不规则几何体,常用以下几种方法 排水法:适用于体积较小不规则、密度较大沉底的固体,且所测固体不溶于水或不吸水。如:金属、矿 石等。也可用其他液体如:酒精、煤油等。 方法: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记下此时水面对应的

3、刻度值,将用细线栓好的被测物沉入水 中,再记下此时水面对应的刻度值。则被测物的体积为:。 压入法:适用于体积较小不规则、密度较小漂浮的固体,且所测固体不溶于水或不吸水。如:塑胶。 方法: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记下此时水面对应的刻度值,用一根细长的铁丝将物体压入 水中,再记下此时水面对应的刻度值。则被测物的体积为:。 沉坠法:适用于体积较小不规则、密度较小漂浮的固体,且所测固体不溶于水或不吸水。如:木块。 方法: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用细线将一钩码系在被测物下面,用细线吊着物体和钩码慢慢 进入水中,当钩码浸入水中时记下此时水面对应的刻度值,然后将钩码和被测物一起沉入水 中,再记下此时水面对应的刻

4、度值。则被测物的体积为:。 埋沙法:适用于体积较小不规则,但溶于水或吸水的固体。如:冰糖。 方法: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细沙(细砂糖也行),振动量筒使沙面水平,记下此时沙面对应的刻 度值。将被测物放入,再次振动量筒,直到被测物被细沙掩埋,且沙面再次水平记下此时沙 面对应的刻度值。则被测物的体积为:。 补水法:适用于体积较大不规则漂浮或沉底的固体,且所测固体不溶于水或不吸水。 方法:a.将水槽装满水,把被测物轻轻放在水面上,用压入法将其压入后,再将其取出。由 于水水槽内的水被被测物排出而出现空缺。用一量筒量出适量的水,缓缓注满空缺水槽,再 记录量筒剩余的水,则被测物的体积为:。 b.将水槽装入适量的

5、水,把被测物沉入水底,标记此时水面,取出被测物,将量筒中已 测得体积为的水缓缓注入水槽直至标线,剩余的水体积记为,则被测物的体积为:。 溢水法:适用于体积较大不规则、密度较大沉底的固体,且所测固体不溶于水或不吸水。 方法:将小一点的水槽放在空的大水槽中,并在小水槽中装满水装满水,把被测物缓缓沉入小 水槽中,溢出的水都存入大水槽中。再将小水槽连同被测物缓缓移出,测出大水槽中的水的体 积,即为被测物的体积。(此方法误差较大) (三)、液体密度的测量 液体密度的测量是比较讲究操作的顺序,因为液体有一个特点:“挂壁性”。若顺序不对,有可能造成误差过大. 方法:将适量被测液体倒入烧杯,用天平测得烧杯与被

6、测液体的总质量,再将烧杯中的适量液体倒入 量筒中,记录体积,测量剩余液体与烧杯的总质量。则被测液体密度为:板书设计 第三节 密度的测量一、 回顾密度: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公式:。我们知道此公式是密度的定义式、计算式,其实也是密度测量的原理式。二、 密度的测量 天平 (一)、原理: 测量?(二)、固体密度的测量1、固体质量的测量:用天平2、固体体积的测量: 规则几何体:刻度尺测长、宽、高或直径“算” 正方体: 长方体: 圆柱体: 圆锥体: 圆球体: 不规则几何体: 排水法: 压入法: 沉坠法: 埋沙法: 补水法: 溢水法:(三)液体密度的测量液体密度的测量是

7、比较讲究操作的顺序,因为液体有一个特点:“挂壁性”。若顺序不对,有可能造成误差过大. 方法:将适量被测液体倒入烧杯,用天平测得烧杯与被测液体的总质量,再将烧杯中的适量液体倒入量筒中,记录体积,测量剩余液体与烧杯的总质量。则被测液体密度为:三、举例应用(以下为视频显示播放)例1、晓松在参观一个容积为5103m3粮仓时,想知道这粮仓能装多少质量的稻谷。于是他取一小包稻谷作样品,进行了以下实验: 调节天平平衡时,发现天平的指针偏向分度标尺的右侧。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选填“左”或“右”),直至天平平衡。 取适量稻谷倒入左盘,在右盘中加减砝码,并移动称量标尺上的 ,使天平重新平衡。所用的砝码和游码

8、的位置如图1所示,则稻谷质量为 g。将这些稻谷倒人量筒中压实,测出它的体积为40cm3。 稻谷的密度为 gcrn3,这个粮仓大约能装 kg的稻谷。 图1例3、小明利用一个烧杯、天平、水,测出了一小块不规则小石块的密度。请将他的步骤补充完整。 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标尺上的游码移到 处,调节天平右端的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用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标尺上的游码如图31所示,则小石块的质量为 g。 如图32所示,A、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把小石块浸没,在水面到达的位置做上标记;B、取出小石块,测得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22g;C、往烧杯中加水,直到 ,再测出此时烧杯和水

9、的总质量为142g。 计算出小石块的体积为 cm3。图3-1图3-2A加水到标记 B.取出小石块 C. 将水倒入杯中 用密度公式计算出小石块的密度为 kg/m3;例2、小明用天平、大杯、小杯和密度为的水测一石块密度天平平衡时如图21所示,石块的质量m 。小明测量石块体积的操作步骤如下: a测出空小杯的质量m 1 b把装了水的大杯和空的小杯如图22放置 c把石块缓缓放入大杯中,大杯中部分水溢进小杯 d测出承接了溢出水的小杯总质量m 2 请你指出步骤b的错误之处: 。 图21 图22 用本题中出现过的物理量符号表示石块体积为 ; 石块密度为 (设步骤b中的错误已改正)例4、如图4所示,一只容积为的瓶内盛有0.2kg的水,一只口渴的乌鸦每次将一块质量为0.01kg的小石子投入瓶中,当乌鸦投了25块相同的小石子后,水面升到瓶口,求:(1)瓶内石声的总体积(2)石块的密度 图4 课后反思: 课后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 北大绿卡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6章 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doc北大绿卡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6章 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doc
  • 初中部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6章 第2节 密度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doc初中部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6章 第2节 密度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doc
  • 八年级物理上册 6.3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doc八年级物理上册 6.3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doc
  •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doc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doc
  •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3章 第1节 温度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doc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3章 第1节 温度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doc
  •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6章 质量与密度 第1节 质量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doc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6章 质量与密度 第1节 质量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doc
  •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docx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docx
  • 八年级物理上册 6.3《测量物质的密度(二)》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doc八年级物理上册 6.3《测量物质的密度(二)》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doc
  • 八年级物理上册 6.3测量物质的密度说课稿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doc八年级物理上册 6.3测量物质的密度说课稿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doc
  •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3章 第3节 汽化和液化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doc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3章 第3节 汽化和液化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doc
  •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物理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