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 显微镜和望远镜(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基本结构。2、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过程与方法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解释具体问题,获得初步的分析和概括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探究活动,体验探究的乐趣,保持利用观察与实验等方法学习物理的兴趣。2.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影响。教学重点:显微镜、望远镜的原理。教学难点:看清物体与视角的关系。学生通过凸透镜组合得出显微镜、望远镜的原理。教学过程:引入新课师:用幻灯片展现人类可以看到很小很小的物体原子;看到140亿光年远的星星。人类多了一双更神奇的“眼睛”。这一双“更神奇的眼睛”是什么呢?
2、生:是显微镜和望远镜。师:同学们,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关于“望远镜和显微镜”的知识,有没有兴趣? 其实,望远镜和显微镜我们应该早已经耳闻了,哪同学们有没有什么疑问,想在今天这堂课解决的?生:有。教师引导学生提出学习疑问,并板书在黑板上。新课学习 视角师:打开Flash动画演示视角与所看到物体清晰度的关系。根据分析板书:师生共同分析:1.视角越大,对物体的观察越清楚。 视角的大小不仅与物体的大小有关,还与物体到眼睛的距离有关。师:要看清物体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师生共同分析:把物体放大;把物体移近。望远镜师:望远镜是如何看清远处物体的?生:学生装配望远镜。看一下远处的物体,尝试回答教师的设问。师:引
3、导学生取下目镜,观察物镜所成的像,讨论自己的疑问。生:学生观察与交流。师:当物距大于像距时,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一定成倒立的缩小的实像。虽然成缩小的像,但相当于把物体移近了很多,视角反而变大。师:再安上目镜,像有什么变化?请再次讨论自己的疑问。生:学生观察与交流。师:你能说出望远镜的原理吗?师生共同讨论后,教师板书表格:望远镜工作原理: 物镜的作用目镜的作用增大视角的方法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倒立的缩小的实像。像照相机的镜头一样。把物镜成的实像,放大成虚像。像放大镜的镜头。把物体的像移近。把物体的像放大。显微镜师:要看清树叶的细胞,怎么办?生:用显微镜。师:大家猜想一下最简单的显微镜里用的是
4、什么透镜?用了几片透镜?请同学们看显微镜的结构图。生:在教师打出投影片后,组织学生观察显微镜的结构图。师:猜想一下物镜将把物体成怎样的像?目镜又将把物体成怎样的像?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已装配好的显微镜,认清物镜和目镜,利用它来验证自己的猜想。生:把目镜拿去,看看物镜成的像,再安上目镜像有什么变化?然后分析讨论,并把结论记录下来。师:巡视、指导:物镜成的像要与物来比较;目镜成的像要与物镜成的像来比较,物镜成的像就是目镜的物。最后同学生一起归纳结论。师:板书表格:显微镜工作原理: 物镜的作用目镜的作用增大视角的方法象投影仪的镜头,使被观察物体成一个倒立的放大的实像。象放大镜的镜头,把物镜成的实像,再一次放大成虚像。把物体的像放大再放大。师:投影电子显微镜、隧道显微镜、射电望远镜等图片。人类真的很伟大,上面我们学习的只是光学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在开普勒、加利略、詹森及罕斯等发明望远镜和显微镜后,人类又方面了电子显微镜、隧道显微镜、射电望远镜等,从此人类能看得更远,看得更细。课堂练习(略) 本课小结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对照表格,重点回答:望远镜的原理和显微镜的原理有什么共同点?有什么不同点?生:共同点:都是通过增大视角来看清物体的。不同点:望远镜是把物体的像移近来增大视角和把物体的像放大来增大视角的;显微镜是把物体的像放大来增大视角的。作业布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