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规则的演变 1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了解规则的基本含义、作用,知道规则的存在形式,理解规则是来源于生活的。(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列举生活中的各项规则,感受生活中无处不在的规则,认识生活离不开规则,并引导学生结合具体实例探究规则演变的原因。(三)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规则的演变见证着历史,学会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变化。2学情分析 3重点难点 1重点:了解规则的存在形式及演变,理解规则源于生活的需要,规则的演变见证生活的历史。2难点: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规则的演变 展示案例:昨天早上,在六中往盐仓方向的一个十字路口,发生了
2、一起交通事故。一辆电瓶车和一辆汽车相撞。事故的主人公之一就是我们学校九年级的一位女同学。本应积极准备中考的她现在却因大腿骨折正躺在医院里等待手术,事故原因正在调查中。师提问:这起事故总体来说是原因引起的?师问:身边还有哪些规则要遵守?由交通规则引出课题规则。活动2【讲授】规则的演变 1.围绕“规则”话题,提问:你能设计哪些问题呢?生:什么是规则?为什么需要规则?规则有哪些?规则有什么变化?。2.教师出示本堂课学习目标,学生阅读课文P7881,分小组(5-6人一组)设计问题。学生对照学习目标,阅读课文,补充完善问题,展示讨论结果。1、什么是规则?2、生活中的规则有哪些?3、规则的存在形式有哪些?
3、4、规则有什么作用?5、为什么说规则源于生活?6、规则是怎样演变的?7、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规则?。并思考所设计的问题。3.老师提问:哪些问题的解答同学们觉得有难度?我们先放一放。学生找出难题:5、为什么说规则源于生活?6、规则是怎样演变的?请学生解答剩余的问题,要求:抢答,每一组选择一个问题解答,其他小组可以补充。教师适当提问,补充完善。4.解决难题“为什么说规则源于生活?”教师出示古语“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请学生解释这句古语的含义。教师:我们做事情都要讲求一定的规矩,遵循一定的规则。请同学们假设一下,如果没有规则,我们的生活将会怎样?教师追问:那我们的生活能不能离开规则?学生根据已有认知解释
4、“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含义。学生根据已有认知,假设没有考场规则、班级公约等规则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学生回答:不能。教师:可见,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规则,没有规则的生活将会一团糟,因而规则的存在,源自于生活的需要!规则对生活的作用就表现在:规则,作为人们行为的规范和准则,存在于生活的时时处处,影响着生活的方方面面。解决难题“规则是怎样演变的?”教师:要知道规则是怎样演变的,我们要学会抓关键字。这个问题的关键字是什么?变是一个过程,从什么样到什么样。我们通过阅读古代选官制度的沿革案例来把握。学生回答“变”。教师出示科举制度诞生过程的文字材料,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材料并思考:古代考试选官制度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
5、程?学生通过认真阅读文本材料,归纳:古代考试选官制度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引导学生列举其他“从无到有”的规则。学生根据课外知识以及凭借教材知识回答:随着现在互联网的日益发达,网络环境越来越复杂,充斥的内容也良莠不齐,“网络警察”这一新制度便应运而生了。教师出示科举制度在清末弊端暴露无遗、最终被废除的文字材料,引导学生认真阅读并思考思考:这时,古代考试选官制度又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学生通过认真阅读文本材料,归纳:古代考试选官制度经历了从有到无的过程。追问:为什么科举制度会最终被废除?学生回答:因为到了清末,科举制度的弊端暴露无遗,不再适应清末社会发展的需求,所以被废除了。引导学生列举其他从有到
6、无的规则。学生根据课外知识以及凭借教材知识回答:2006年1月1日起,我国废除了农业税条例等。教师出示古罗马时代庞贝城的人行道和跳石和如今城市中的人行横道的对比图片。并提问: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变化?学生对比思考并回答:是因为规则它是随着生活的需要而不断完善的。引导学生列举其他随着生活的需要而不断完善的规则。学生根据课外知识以及凭借教材知识回答:烟花爆竹由禁放到限放;乒乓球运动规则的变化等。教师总结规则的三种演变形式,并得出结论:规则的演变,见证着生活的历史。收尾:同学们,通过本堂课的学习,你能收获哪些呢?活动3【作业】规则的演变 请同学们结合今天所学的知识,根据我们班级的实际情况,进行班级公约的制订,或者对班级已经设立的班规进行修改,废除不符合班级发展的旧规则,制定能促进班级进步的新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