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设计稿:第一节:透镜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一、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并会进行凸凹透镜的识别。了解透镜的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知道两种透镜对光的作用;了解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2、过程与方法通过触摸体验透镜实体,进而更好地识别凸凹透镜。观察两种透镜对光线的作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不同透镜对光所起作用的不同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透镜中光路的可逆及焦点的对称让学生认识到自然物质世界的美妙。二、教学重点:透镜的识别、相关概念及两种透镜对光的作用。三、教学难点:透镜光路的完成。四、教学过程1、出示幻灯片:眼镜图片各种透镜图片实验室透镜图
2、片,引入课题。2、或分组分发实验室凸凹透镜让学触摸,提问:每组的透镜发现了什么不同?进而得出透镜的种类及定义:板书见幻灯片3、巩固练习1:画出透镜的各种形状,请学生识别凸凹透镜(见幻灯片)。4、出示幻灯片,讲解透镜的画法,结合画出的透镜讲解相关概念:主光轴:连接透镜两个球面所在球心的直线。通常用点连线表示。光心:主光轴上透镜的中心。通常用字母“O”表示。 光心的特点:通过光的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5、演示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两种透镜后的传播情况,同时通过幻灯片展示其过程,引导学生理解两种透镜对光线起的作用。提问:为什么它们对光线的作用不同?(是因为它们的本质形状不同透过现象看本质)6、焦点与焦
3、距(结合幻灯片讲解):在上图凸透镜中实际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点叫凸透镜的焦点,它是能量的会聚,是实焦点;说明:课件中加入冰凸透镜取火的图片,以便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本知识点。而在凹透镜中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在主光轴上的交点叫凹透镜的焦点,它没有能量的会聚,所以是虚焦点。凸凹透镜都有且只有两个焦点;都用F表示。测量表明:任何透镜的两个焦点到光心的距离相等焦距的定义:焦点到光心的距离。用“f”表示。说明:课件中加入测量凸透镜焦距的图片,以便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本知识点。7、巩固练习2:见幻灯片(通过本次练习进一步让学生理解“会聚作用”与“发散作用”;并进一步理解:只有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的交点才
4、是焦点。)8、探究: 提出问题:把点光源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上,经凸透镜后将如何传播? 猜想:可能平行于主光轴,猜想的依据是:光路是可逆的。 实验、论证:略。 提出问题:射向凹透镜焦点的光线呢? 小结:通过(射向)焦点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射出。9、小结: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10、巩固练习3:完成光路图,见幻灯片。(通过本次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11、板书设计: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种类:相关概念: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透镜通过光心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射向)焦点的光线:三条特殊光线:12、作业布置:见幻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