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们怎样听见声音教学目标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2知道声音是以波的形式向外传播,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不同介质传播声音的快慢不同。3了解声波进入人耳后引起听觉的过程。重、难点教学重点:声音产生的原因及传播条件教学难点: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教学过程引入新课介绍帕斯卡的小故事,引起同学们的兴趣。新课教学(一)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通过书本上的活动1,然后再举生活中的例子:放纸片在音响的喇叭处,通电后音响有声音,纸片在跳动。 从而让学生得到结论: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思考:(1)谈谈你用什么判断出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2)有没有只发声不振动的物体呢?(3)正在发声的物体,如果它的振动突然停止,这个物
2、体还能发声吗? 解释帕斯卡小故事。进一步探究,分析得出: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如果振动停止,物体也就不能发声了。归纳得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二)声音是怎么传播的用水波进行类比,帮助学生建立声波的概念。活动2,声波可以用示波器显示出来。(三)声音传播需要介质提出问题:如果让音叉在真空中振动,你能听到声音吗? 探究课题:真空能传声吗?将正在发声的电铃放在钟罩内,利用抽气机将瓶中的空气抽出,听到电铃的声音逐渐减弱,以至于几乎听不到;然后再放入空气听声音,进行对比;总结:实验表明:真空不能传声。提出问题:真空不能传声,说明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哪些物质可以传声呢?阐述活动2的B,C,也可以让学生根据经验提出猜想,并设计实验证明。结论:固体、液体、气体等物质都可以传声。声音在不同物质中传效果是不同。声音在固体、液体传播的效果比空气中好。(四)声音的传播有多快1声音 叫做声速。2不同物质中,声速一般 ;同一物质中,声速跟 有关,在15的空气中,声音每秒传播的距离大约是 ;(五)人耳怎样听见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