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4认识动能和势能班级: 姓名: 教学目标:1、 知道什么是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机械能。2、 知道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分别跟哪些因素有关。3、 知道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可以相互转化,能解释自然界中机械能相互转化的现象。教学过程:一、 什么是能1、 分析课本p14图11-19中的例子,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变形的跳板、拉开的弓弦、举高的重锤、流动的水都能做功,在此基础上引出能的概念:一个物体能够做功,我们就说它具有能量(能)。(一个物体能够做的功越多,它具有的能量就越大。)2、 能的单位和功的单位一样,也是焦(J)二、 认识三种能1、教师例举生活中的事例引导学生认识三种能:动能、重力
2、势能、弹性势能(1)物体由于运动 而具有的能叫动能。(2)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叫重力势能。(3)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叫做弹性势能。2、教师引导学生做课本p15活动1实验,探究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引导学生归纳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物体的动能跟运动的物体质量和速度有关,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它具有的动能就越大。3、教师引导学生做课本p17活动2实验,探究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引导学生归纳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物体的重力势能跟物体的高度和质量有关,物体的位置越高,质量越大,它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大。4、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分析影响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物体的弹性势能跟物体的弹性形变有关
3、,物体弹性形变越大,它具有的弹性势能就越大。三、什么是机械能1、机械能的概念:在物理学中,我们将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一个物体可以同时具有动能和势能。)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本p18活动3的场景,引导学生认识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并归纳能量转化的结论:物体的动能与势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有摩擦等阻力时,在动能与势能的转化中,机械能会减少。课堂练习1、课本P16想一想2、课本p19自我评价与作业1、2、43、关于能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势能相等的物体一定在同一高度B、悬挂着的物体因为没有做功,所以没有能C、在空中飞行的子弹,具有做功的本领,所以具有能D、一个物体具有机械能,则这
4、个物体一定既具有动能,又具有势能4、一个沿竖直方向匀速上升的气球,它的( )A、动能不变,势能不变B、动能不变,势能增加C、动能增加,势能增加D、动能增加,势能不变5、一架飞机在灾区上方水平匀速飞行,并不断向灾区空投救灾物资,则飞机在这个过程中,动能_,势能_, 机械能_ (填“变大”或“变小”)6、跳伞运动员在“中华第一高楼”上海金茂大厦进行跳伞。运动员从345米的高度跳下,下落一段时间后打开降落伞做匀速直线运动。在下落过程中,运动员和降落伞的 ( )A势能不断减少,动能不断增加,机械能不变B势能不断减少,动能不断增加,机械能减少C势能不断减少,动能先增加然后保持不变,机械能减少D势能不断减少,动能先增加后减少,机械能不变课后作业练习册“课时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