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滑轮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2.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3.知道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的作用,知道定滑轮、动滑轮的实质。4.能识别生活和生产中觉的滑轮5.会根据要求使用和组装滑轮组教学重点知道定滑轮、动滑轮的作用理解定滑轮、动滑轮的实质教学难点能判断滑轮的省力情况以及绳子移动距离和物体移动距离的关系定滑轮动滑轮的实质突破重难点主要策略从学校我们的教学楼上正好可以看到施工工地的吊车上的滑轮,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前准备滑轮、铁架台、细线、钩码、弹簧测力计等一、新课引入1、你知道生活和生产中那些地方应用滑轮?各属于哪一种滑轮。2、想一想,你有哪些方法把木料运到楼上?通过造成的升旗仪式让学生了解滑轮的一些
2、简单知识通过播放视频,胖子和瘦子的故事引入新课二、新课教学(一)、探究使用定滑轮的特点1按图11-17所示方式组装定滑轮。2在它的左侧挂钩码,右侧竖直向下拉弹簧测力计,观察比较弹簧测力计示数与钩码所受重力的关系。(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中)3改变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再进行观察和比较。4改变钩码的个数,重做上述实验。实验次数钩码所受的重力F2/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N1235分析表中的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二)、探究使用定滑轮的特点1按图11-18所示方式组装动滑轮。2竖直向上拉弹簧测力计,使钩码保持平衡态,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并思考这个示数与钩码所受重力的关系。(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中)3改变
3、钩码的个数,重做上述实验,进行观察和比较。实验次数钩码所受的重力F2/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N1234分析表中的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5、改变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再进行观察和比较。你观察到什么?给你什么启发?(三)探究定、动滑轮的实质!、作出1、3两图中的力臂2、阅读P11“读一读”尝试画出滑轮的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和阻力臂。F F F F F由此可见:(1)定滑轮实际上就是 杠杆,所以使用定滑轮不能 但可以改变 (2)动滑轮实际上就是 杠杆,所以使用动滑轮不能 但可以改变 但可以 四、矫正反馈1下列各图中利用了动滑轮的是 第一题图 第二题图 第三题图2、如图,物体重20N,且处于静止
4、状态,该滑轮是 滑轮,向三个方向拉动的力分别为F1、F2、 F3,它们的关系为F1 F2 F3,这证明使用定滑轮不能改变力的 ,只能改变力的 (滑轮与轴间的摩擦不计)3、图中的滑轮是 滑轮,利用这样的装置把物体举高, (能/不能)改变力的方向,如果滑轮重2N,要提起38N物体,至少要用 N的拉力若要使物体上升2m,应将绳的自由端拉动 m(滑轮与轴间的摩擦不计)五、迁移应用1.如图是滑轮的两种用法,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5A.甲是动滑轮,使用时不能省力 B.乙是动滑轮,使用时可以省力C.甲是定滑轮,使用时可以省力 D.乙是定滑轮,使用时不能省力2工厂为了搬运一个笨重的机器进车间,某工人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种方案(机器下方的小圆表示并排放置的圆型钢管的截面),其中最省力的方案是 ( ) 3. 如图所示,用滑轮按甲、乙、丙三种方式拉同一重物在相同的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分别为F1、F2、F3,比较它们的大小,其中正确的是 ( ) AF1=F2=F3 BF1F2F3 CF1F3F2 DF3F1F2三、布置作业:完成学习与评价7至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