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及控制论文关键词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论文摘要传统的银行风险是指信用风险与市场风险事实上这两种风险很早就已引起金融机构的重视按照巴塞尔银行业委员会的估计在银行业所有风险中操作风险所造成的损失已经发展到仅次于信用风险的地步因此操作风险是当今中国银行业风险管理的重中之重是当下乃至今后一段时间内现代商业银行必须高度重视并着手狠抓的一项重要任务从19世纪7080年代开始银行业就已经逐步形成了较为成熟的风险管理技术但是对操作风险来说尽管该概念提出有很长的历史但把操作风险作为银行风险管理的三大风险之一则是最近几年的事情本文从操作风险的基本概念人手分析了现代商业银行在操作风险管理方面
2、所存在的问题并对症下药寻求防范操作风险的有效途径一、操作风险的定义和类型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对操作风险的正式定义是由于内部程序、人员和系统的不完备或失效或由于外部事件造成损失的风险按照发生的频率和损失大小巴塞尔委员会将操作风险分为七类(1)内部欺诈有机构内部人员参与的诈骗、盗用资产、违犯法律以及公司的规章制度的行为(2)外部欺诈第三方的诈骗、盗用资产、违犯法律的行为(3)雇用合同以及工作状况带来的风险事件由于不履行合同或者不符合劳动健康、安全法规所引起的赔偿要求(4)客户、产品以及商业行为引起的风险事件有意或无意造成的无法满足某一顾客的特定需求或者是由于产品的性质、设计问题造成的失误(5)有形
3、资产的损失由于灾难性事件或其他事件引起的有形资产的损坏或损失(6)经营中断和系统出错例如软件或者硬件错误、通信问题以及设备老化(7)涉及执行、交割以及交易过程管理的风险事件例如交易失败、与合作伙伴的合作失败、交易数据输入错误、不完备的法律文件、未经批准访问客户账户以及卖方纠纷等从操作风险的定义和分类方法中我们不难发现操作风险的来源不外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人为操作性的操作风险二是非操作性的操作风险从我国各商业银行在操作风险管理方面的现状来看目前各商业银行对操作风险的管理尚不完善在操作风险管理理念、管理框架、管理手段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缺陷即使部分商业银行对操作风险有所关注也还只是停留在操作性的操作
4、风险层面二、商业银行在操作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我国银行业对操作风险的关注较晚真正意义上的标志性事件应是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在2005年3月22日发布的关于加大防范操作风险工作力度的通知在这一通知中银监会明确提出了操作风险概念但由于理论准备和实践经验不足对操作风险尚处于学习认识阶段国内商业银行对操作风险尚未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从而制约了我国商业银行对操作风险管理的实践操作风险事故在我国银行界从来没有间断过(一)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对操作风险的意识比较薄弱对操作风险的认识存在偏差因此未能正确处理好风险管理与市场营销、市场开拓的关系银行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重业务开拓轻队伍建设;重员工使用轻员工管
5、理对员工思想动态掌握不够加之举报机制不健全使本来可以超前防范的操作风险不能及时发现和制止商业银行往往把加强风险管理与拓展业务、实现效益对立起来在业务拓展和风险防范的抉择中侧重于抓规模、抓效益忽略了对违规违章现象的防范(二)我国商业银行计算机系统方面也存在着不少操作风险在整个操作风险管理过程中行之有效的自动预警系统是关键的环节普遍缺少网络在线监控和风险自动预警系统是目前国内商业银行控制风险的一大软肋由于我国金融市场起步较晚刚形成衍生金融产品市场的雏形还不是真正意义的衍生金融产品市场相当一部分基层营业机构已沉淀了多年的风险投资产品由于没有可供转移的避险工具不得不被动维持现状承担相当大的风险(三)商
6、业银行内部制度建设缺乏规范性部分内部控制制度僵化制度传递不及时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各种规章制度名目繁多发文管理欠规范有些业务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定缺少指导性较强的文件;有些业务制度既存在着重复控制又存在着控制盲点对规章制度的完善工作相对滞后未及时进行调整表现出业务与控制在时间上的脱节在新兴业务方面并没有落实“内控先行”的原则还有一些制度管理部门在制订制度时比较注重控制风险没有考虑制度实施的可行性使许多制度在基层营业网点难以完全执行流于形式(四)商业银行内部的监督检查缺乏系统性存在检查不到位处罚力度不够的现象不能有效的防范操作风险近些年由于银行业金融案件不断发生银监局和各商业银行内部都加大了对辖属网点的
7、监督管理因此各种类型的检查项目比较多但并不是每一次检查都能切切实实达到效果有些检查由于照顾情面得过且过检查质量、检查深度不尽人意对被检查单位没有威慑力起不到应有的警戒作用;有的检查由于时间紧人员配备问题匆忙上阵检查深度和有效性不强;有的检查对发现的问题不及时处理整改不落实因此检查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受到影响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各类检查的严肃性不够处罚力度不强也影响了操作风险的有效防范事实上有了严格完善的规章制度还需要有严格的“执法”相匹配这样才能真正起到风险防范的作用(五)商业银行内部人员流动过大部分员工学习自觉性不强业务技能、知识水平不能满足要求按章操作观念淡化以至于有章不循、违章操作带来操作风险随
8、着金融业竞争的加剧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加大因此各商业银行内部人员的流动性加剧因此技术性风险错误或事故难以根绝这也是我们在日常内部管理中出现频率最高的问题新老员工的频繁替换造成违规操作在新员工中不断出现另外部分员工素质不高风险意识薄弱没有取得相关资格和认证工作效率和质量不高违章操作带来操作风险三、防范与化解操作风险的具体对策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无论是在风险意识、管理机制、管理手段等多方面都远远落后于国外银行这是个无可争议的事实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如何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来改变这种局面(一)商业银行全体干部员工必须更新风险防范理念增强操作风险的紧迫感改变传统的经营理念加深对风险管理的理解将操作风险的管
9、理和防范纳入到整个银行风险防范的关注范围通过教育、培训、目标管理等多种方式切实提高全员特别是领导层的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深入理解风险和效益的关系使操作风险意识贯彻整个系统并具体落实每位员工(二)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商业银行在坚持过去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同时要把握形势紧贴业务不断研究新的操作风险控制点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及时有效地评估并控制可能出现的操作风险把各种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防范操作风险的第一道防线应该是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和有效的风险管理现代商业银行应制定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和各种操作规程切实落实责任形成系统的风险控制制度和奖惩制度(三)再造业务流程将操作风险控制在可以防范的有效范围内商业
10、银行内部各管理部门应该承担起业务流程再造的任务深入研究本业务范围内的操作流程是否符合风险控制的要求是否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提高效率促进业务发展操作环节按系统提示进行操作将使业务处理流程简单化、程序化、规范化、大大降低操作风险(四)进一步完善检查目的改进检查方法严肃检查结果提高整改落实的效果我们知道检查的最终目的不是查问题而是通过对业务操作层的辅导提高银行内部防范风险的能力促进业务的不断发展检查要善于抓住重点对容易导致事故、案件和造成资产损失的薄弱环节、部门和岗位要进行重点监控在检查过程中标准应该严格结果应分轻重对于马上整改的问题应作为建议提出提醒被检查部门提高重视注意这一类问题的再次发生同时
11、不仅要检查出现存在的问题还要总结出现问题的环节是否属于一个风险点并对风险进行区分分析原因在检查报告中予以列示风险管理的有效性还依赖于对问题的态度和对问题的整改落实度各项检查不能仅仅停留在揭露问题这一层面要帮助被检查对象提高对存在问题的认识和制定整改措施从加强管理的角度提出管理建议并对出现问题的部门、网点进行持续关注、持续检查以使问题得到彻底解决降低风险(五)加强对商业银行现有信息系统的管理利用现有条件完善风险监督预警与风险防范控制机制我国商业银行现有计算机网络正逐步强大应进一步推广和加强行内行外信息资源的共享通过数据查询及时掌握商业银行各项业务的开展情况了解其中的风险隐患加快研制、完善预防操作风险预警系统对操作风险实施动态管理;不断创新操作风险管理方法采取量化管理和模型化管理手段运用现代统计分析手段让监督部门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发现问题及时防范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减少损失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和防范存在诸多弊端造成金融案件层出不断通过对银行工作人员操作风险意识的强化教育完善操作风险内部控制制度加大对风险管理人才的开发并相应跟进操作风险预警系统将是我国商业银行防范和化解操作风险的努力方向